第216章
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五叔有何重大發現?”朱允熥問道。
“陛下之前提到過的‘女子行房、生育年齡對壽命的影響’之事,微臣初初一想便覺得合理,後來又征詢了府中的大夫、郎中,派人在南直隸一帶走訪調查,得出了結論。”
“此事怕是的確如陛下所說的那般!”
“微臣已經把這件事情撰寫成了文章,列舉了此次走訪調查的調查結果,微臣認為,可以將這篇文章放在即將發表的《百姓傳媒日報》之上,警醒世人和百姓!”
朱橚本就沉迷鑽研醫道,收集整理醫方編撰醫書,無論他的出發點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還是日後的青史留名,亦或是心中確確實實懷有大仁大愛……這一個研究的確證都足夠讓他激動。
所以這些天他都在馬不停蹄地收集參考樣本的情報,基本得出了結論,而得到結論之後又連夜將成果寫成了文章,文章一成,立刻就跑過來找朱允熥了。
朱允熥麵上露出一抹恍然。
他手上的事情太多,差點都把這茬兒給忘了。
而且這些天經過更加全麵的分析和對國家人口出生、死亡情況等各方麵的了解,他也明白這件事情的推廣需要前置條件,更不能心急,故此更是把這件事情拋諸腦後了。
沒想到朱橚都已經初步得出研究結果了。
對於這個結果他倒是不意外,畢竟後世與這個課題相關的論文都一大堆,專家們早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他更在意的,反而是朱橚說的“要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的事情——是的,報紙這才發了第一期,就已經讓朱橚想要通過報紙這個傳媒來傳達普及自己的觀點了。
他或許還沒意識到什麽叫做輿論,就已經下意識想要使用輿論的力量,這正是輿論的可怕之處。
也說明第一期報紙的確成功。
這是朱允熥喜聞樂見的。
“陛下?”對於朱允熥平淡的反應,朱橚略微有些懵逼。
朱允熥也回過神來,淡淡一笑,先是肯定了一句:“五叔果然是心懷大愛之人,不過……”
“能普及這一個結論從長遠來講縱然是件好事情,可五叔是否想過,若是直接把這個研究結果發表並落實下去,短時間之內我大明的出生人口便會減少下去。”
“大明皇朝大災小災不斷,百姓存活下去都很難。”
“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對於百姓來說,他們的一生不過短短三四十載光陰,他們要傳宗接代,生養後嗣,縱然知道此間的危害,百姓會願意嗎?”朱允熥提出了兩個最大的難點。
一下子就把朱橚給問住了。
頓時無言以對。
他不可否認的是:朱允熥這一番顧慮,全麵,太全麵了!
這些天,朱橚都處在了一種腦子發熱的狀態裏。
因為隨著手下的人收集的樣本信息越多,他就越能確證這個課題的正確性。
因此,他一把數據整理完,火急火燎就寫了篇文章呈遞上來,卻是忽略了這些問題和因素。
如今朱允熥一點。
朱橚這才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般,反應了過來。
一時之間。
朱橚愣在了原地,怔怔出神。
“出生人口減少……災禍多……必然要導致大明皇朝總體人口在短期內減少,日後形成青黃不接的局麵……”
他失神呢喃起來。
朱元璋對孩子的教育向來嚴格,朱橚自然也不例外,這些事情一時想不到,但朱允熥起了個頭,他也是能順著思路順利往下捋下去的。
“陛下之前提到過的‘女子行房、生育年齡對壽命的影響’之事,微臣初初一想便覺得合理,後來又征詢了府中的大夫、郎中,派人在南直隸一帶走訪調查,得出了結論。”
“此事怕是的確如陛下所說的那般!”
“微臣已經把這件事情撰寫成了文章,列舉了此次走訪調查的調查結果,微臣認為,可以將這篇文章放在即將發表的《百姓傳媒日報》之上,警醒世人和百姓!”
朱橚本就沉迷鑽研醫道,收集整理醫方編撰醫書,無論他的出發點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還是日後的青史留名,亦或是心中確確實實懷有大仁大愛……這一個研究的確證都足夠讓他激動。
所以這些天他都在馬不停蹄地收集參考樣本的情報,基本得出了結論,而得到結論之後又連夜將成果寫成了文章,文章一成,立刻就跑過來找朱允熥了。
朱允熥麵上露出一抹恍然。
他手上的事情太多,差點都把這茬兒給忘了。
而且這些天經過更加全麵的分析和對國家人口出生、死亡情況等各方麵的了解,他也明白這件事情的推廣需要前置條件,更不能心急,故此更是把這件事情拋諸腦後了。
沒想到朱橚都已經初步得出研究結果了。
對於這個結果他倒是不意外,畢竟後世與這個課題相關的論文都一大堆,專家們早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他更在意的,反而是朱橚說的“要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的事情——是的,報紙這才發了第一期,就已經讓朱橚想要通過報紙這個傳媒來傳達普及自己的觀點了。
他或許還沒意識到什麽叫做輿論,就已經下意識想要使用輿論的力量,這正是輿論的可怕之處。
也說明第一期報紙的確成功。
這是朱允熥喜聞樂見的。
“陛下?”對於朱允熥平淡的反應,朱橚略微有些懵逼。
朱允熥也回過神來,淡淡一笑,先是肯定了一句:“五叔果然是心懷大愛之人,不過……”
“能普及這一個結論從長遠來講縱然是件好事情,可五叔是否想過,若是直接把這個研究結果發表並落實下去,短時間之內我大明的出生人口便會減少下去。”
“大明皇朝大災小災不斷,百姓存活下去都很難。”
“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對於百姓來說,他們的一生不過短短三四十載光陰,他們要傳宗接代,生養後嗣,縱然知道此間的危害,百姓會願意嗎?”朱允熥提出了兩個最大的難點。
一下子就把朱橚給問住了。
頓時無言以對。
他不可否認的是:朱允熥這一番顧慮,全麵,太全麵了!
這些天,朱橚都處在了一種腦子發熱的狀態裏。
因為隨著手下的人收集的樣本信息越多,他就越能確證這個課題的正確性。
因此,他一把數據整理完,火急火燎就寫了篇文章呈遞上來,卻是忽略了這些問題和因素。
如今朱允熥一點。
朱橚這才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般,反應了過來。
一時之間。
朱橚愣在了原地,怔怔出神。
“出生人口減少……災禍多……必然要導致大明皇朝總體人口在短期內減少,日後形成青黃不接的局麵……”
他失神呢喃起來。
朱元璋對孩子的教育向來嚴格,朱橚自然也不例外,這些事情一時想不到,但朱允熥起了個頭,他也是能順著思路順利往下捋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