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蜀中無大將


    讓世家和重臣出人出力隻是楚皇的初步計劃,還不足以應對目前的危機,於是他又問眾人道:“對於東、西、南三麵大戰,眾愛卿有何卓見以解朕憂?”


    南楚國庫空虛,捉襟見肘,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兵源匱乏,如果不是三麵都有戰事的話還可以拆東牆補西牆,現在卻不行,總不能把玄武關守軍撤回一些吧?


    老王爺見大夥都沒說話,開口道:“皇弟,南線離京城最遠,且有幾處屯兵關隘,僅僅是惡魔島和海盜灣的烏合之眾一時半會還動搖不了南楚根基!反倒東西兩線離京城都不是特別遠,所以需要格外重視才行!”


    本書起x點x中x文x網首發,請大家支持正版,謝謝!


    楚皇秦由儉平素在朝臣跟前當然要拿出九五之尊的威嚴,但是在老王爺跟前從來都是和顏悅色,非常重視老王爺的意見。


    老王爺原本是太子,斷了一臂後自動讓出儲君位,這才讓秦由儉當上了皇帝,所以他對這個王兄可不是一般的好。尤其老王爺可是從戰場上經曆過九死一生的人,對戰事的判斷遠勝常人,所以此時說的話非常有分量。


    “王兄,依著您看,我們如何著手才能快速止戈休戰?”


    老王爺單手撚著須髯道:“皇弟,據報,東線之所以會爆發大戰實乃是因為有傳聞在葫蘆穀裏麵發現金礦,這才讓東齊大舉進兵!可是,早不發現,晚不發現,偏偏趕上母後壽誕之時被發現,這實在有點太過巧合!


    “工部可是有不少能人,早就對葫蘆穀探過多次,從來就沒發現裏麵有什麽金礦,為何突然就有金礦發現了呢?退一步講,就算有金礦了,兩國也不是不可以協商共同開發,沒有必要非得你死我活!


    “我們南楚百廢待興,他東齊難道就好過嗎?同樣也是國庫空虛,兵力不足!如果他們非得和我們死磕的話,也討不了好!


    “再退一步講,就算東齊不想退兵,非得強占葫蘆穀的話,他們也很難跨過青龍關,所以東線的戰事的緊要也要往後排!”


    楚皇秦由儉微微沉吟了一下後道:“王兄所言甚是!的確,葫蘆穀是兩國分界,曆來不禁止兩國藥農和獵人進入,倒也一直相安無事。那裏實乃兵家死地,如果被圍在穀內,十死無生!


    “葫蘆嘴那裏才是連接兩國的咽喉要道,是兵家必爭之地,誰都不會輕易讓步。但真要從那裏發動戰爭的話,也隻能小打小鬧,不能變成大戰,因為無法大量運送兵力,尤其重型攻城器械更是無法通行。


    “所以東齊就算起兵,也絕對威脅不了青龍關是真。當然,我們也是不能縱容他們胡作非為的,該給的教訓還是要給的,否則天下人置南楚於何地?”


    老王爺點了點頭道:“皇弟分析得非常對,這正是我的看法!所以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必須嚴陣以待西秦的挑釁!”


    楚皇不知不覺握緊了拳頭,冷哼了一聲道:“韓楚與許晃這兩個蠢材,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李家軍三次救主,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從祖父那輩起就被授予了特殊的地位,他倆怎麽敢公然圍府搜令呢?真是愚不可及,蠢不可耐!”


    老王爺抬頭看了看宰相王羨和兵部尚書李道通,道:“這兩個人好像是二位的門生啊?!”


    宰相王羨一聽老王爺話裏有話,立刻道:“王爺,您知道什麽叫‘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嗎?當初聖上挑選韓楚時,我就向吾皇進諫過,這個人自視過高,實乃紙上談兵之流,連趙括亦是不如!


    “而且他平素總嚷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卻忽略了他又不是兵聖孫武,怎可相談並論呢?若非如此,他又怎麽會急於立功,兵圍李府呢?


    “吾皇沒抄他的家,滅他的族,已經非常仁德了!他被殺純粹就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也與本相無關!”


    宰相王羨說到韓楚時也是咬牙切齒,明顯恨鐵不成鋼。


    一見宰相說完了,兵部尚書李道通立馬也道:“哎,許晃的確隻是我的部下,但不是我的門生,論戰力沒的說,可就是有些狂妄自大,經常分不清主次輕重,這才捅了馬蜂窩!


    “哎,最初我本是舉薦黑騎軍統領王寶來將軍前往的,可被宰相攔下了,說……說王將軍勇武可嘉,但不擅心計,去到那裏非但不能建功,還有可能激化矛盾,所以隻能作罷!這事陛下也是知道的!”


    老王爺看向楚皇,楚皇但微頷之,並未否認,立刻便不再多言,否則於楚皇麵上無光,畢竟最後做決定的可是楚皇。


    楚皇再次問道:“眾位愛卿,如今西秦進犯,玄天軍……內亂,如果不盡快妥善解決,恐怕還會再生事端,動搖國本,不知可有應對之法?”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言語。


    能怎麽說呢?


    李敖雖然沒有被坐實謀反,可現在仍然被關在死囚牢,誰都不想為他求情,原因無他,李敖實在太過倔強,不將各個王公大臣放在眼裏,雖沒達到功高蓋主的地步,可也多次引起楚皇不滿。


    無詔進京可是大罪,尤其此間還牽扯了白虎林百萬稅銀大案,所以李敖被抓於情於理於法都說得通。


    眾人心知肚明,如果李敖真想造反的話,不可能隻帶了少量人馬,可那又有什麽關係呢?


    就憑他藏匿了玄天令一事就可看出,他對楚皇還是懷有戒備之心的,否則不能到現在還被關在大牢裏。


    為了找到玄天令,楚皇曾經秘令太子秦堅派高手前往李府搜尋,但是毫無結果。


    玄天令是楚皇先祖特賜李家的,如果明目張膽地大動幹戈的話,就會落人笑柄,說楚家數典忘祖,背信棄義,所以這事絕對不能打草驚蛇。


    太子那裏束手無策,秦信這才委托到財神那裏,因為財神神通廣大,人脈甚廣,這才讓倪霧剛來盤龍島時遇見了幽冥鬼王刺殺財神一幕。


    當然,財神在鹿鳴山莊裏麵的說辭都是掩人耳目的鬼話,其真正目的就是為了找玄天令。


    不過有一點財神倒是沒說錯,秦信真的救過他,否則這次他也不會來到寒山城準備給太後祝壽。


    另外,財神和老王爺也不錯,原因是南楚就算再財力吃緊,可是老王爺帶兵打仗時從來都不動財神的產業,如此一來二去,財神和老王爺也就熟絡起來。


    老王爺在南楚的地位無人能及,財神產業遍布四國,如果沒有特殊的人罩著,也會麻煩不斷,所以在南楚也需要老王爺這樣的鐵山靠。


    正是因為多重關係,京城裏隻要是財神的產業,世家弟子沒一個敢胡來的,這就是奇石館能和幾大家族產業分庭抗禮的原因。


    楚皇今天特意把老王爺喊來,其實有一半的原因還是想借財神的影響力化解這場災難。


    財神既然幫過三皇子秦信,又和老王爺有交情,如果他能從中斡旋的話,也許這本不該發生的戰爭還能像上次那樣消弭。


    四國曾經連年征戰,都打得國庫見底,沒有財神的幫助,光是饑民就能顛覆四國政權。


    也就在那時財神出手了,避免了餓殍遍野的悲劇發生,所以說是財神製止了戰爭也不為過。


    不過,財神出手都是有原則的,如果沒錢發動戰爭朝他借銀子,那是萬萬不能的。


    <divss="contentadv">財神之所以能在四國迅速崛起,一是和他富可敵國有關;二是和他手下人才濟濟有關;三也是時勢造英雄。


    楚皇見大家都不言語,又看向老王爺:“王兄,你說如果財神介入的話,是否可以解南楚燃眉之急?”


    一聽楚皇提到財神,老王爺眼前一亮,忽然想到了倪霧。


    倪霧可是救過財神的,否則不能讓僵屍天王參拜,這是其一。


    第二,他剛剛知道李菲菲原來是被秦嵐所救,就在豐都小鎮,而且倪霧還給她畫了一幅畫帶給三皇子。


    三皇子想不到倪霧的重要,甚至連倪霧是誰都未必知道,但是老王爺這段時間可是從顏如玉的嘴裏多少知道了一些事情。


    還有,顏如玉帶來的這些人實在太恐怖了,短短幾日差點沒把京城鬧翻天!


    老王爺知道楚皇一定也知道很多,畢竟他贏幾大賭場的真金白銀現在全進了國庫,解了楚皇心頭大病,所以楚皇心知肚明。


    楚皇沒當著大夥的麵提這茬,甚至連宰相王羨也避而不談,那都是因為搞事的就是他自己,誰都不會特意提及。


    可是,老王爺心裏清楚,他手裏可是握有重寶的,那就是包括倪霧在內的這些人!


    這些人僅僅是略施手段就幫他辦了那麽多事,如果玄天軍的事交給他們,八成也不會差!


    老王爺想到這裏眼睛一亮,開口道:“皇弟,不用非得財神出手,還是從長計議吧!”


    老王爺欲言又止,不往下說了。


    倪霧這些大佬不歸天朝管,他如果貿然答應楚皇,到時候人家不願意就很麻煩,所以他必須得事先和眾人商量以示尊重,這是其一。


    第二,這些人對楚皇而言就像從地底下冒出來的,如果在這個場合說出的話,很多事不好解釋。


    第三,以王羨為首的五大世家恨死顏如玉和倪霧等人了,如果讓他們知道老王爺舉薦的是這些人,就算不當場撕破臉,可暗中搞破壞也是難免的。


    所以老王爺明明想好了人選,可就是沒說。


    這是他多年來摸爬滾打的經驗,知道什麽時候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暗黑森林裏的事才過去多久啊,老王爺不能不留個心眼。


    楚皇沒有注意到老王爺表情的變化,還以為他求財神也是不容易,所以也就不再難為這個王兄。


    楚皇又問吏部尚書郝政、戶部尚書秦賢、禮部尚書張罕、刑部尚書程治以及工部尚書宋應該如何應對。


    這些人本就不統領兵馬,大家平日各司其職,說個反對意見還行,真在這兵戈大事上哪敢隨便開口,都是打太極,推來推去,就是沒有一個能拿出良策的。


    倒是兵部尚書李道通又推薦起王寶來,可又被王羨按下了。


    韓楚和許晃剛被殺,這時讓王寶來過去不是送死嗎?王羨明知道西部戰事吃緊,玄天軍各個桀驁不馴,讓王寶來過去是真的不放心。


    楚皇甚是頭疼!


    南楚不是沒有高手,可統帥之才稀缺,能堪大任的少之又少。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主將無能,累死三軍!


    最合適的主帥其實就是戰神薛神衣,可他自從虎口關重傷後一直身體不好,能吊住命就算不錯,再想披掛上陣的確強人所難。


    這就是廉頗雖善戰,可終有老時,就算一飯鬥米,肉十斤,可老了就是老了,好漢不提當年勇。


    太子秦堅、二皇子秦仁、三皇子秦信雖然多次來禦書房參政,但是議政不多,因為楚皇曾要求他們多聽多看,大事慎言,以免落得華而不實的名聲。


    所以整個過程裏,三個皇子都不開尊口,除非楚皇問到頭上。


    宰相和尚書都束手無策的事,如果哪個皇子一下子就能想到解決的辦法,未必就是好事,因為強者會襯托出弱者的無能,所以學會韜光養晦還是很有必要的。


    老王爺見大夥都站著難受,一時半會也議不出什麽,對楚皇道:“皇弟,要不就先散了吧!明日就是母後壽誕之日,我還有諸多事情需要和你商談。”


    楚皇心裏暗歎,可真的無人可用,也隻好如此。本書起Ф點Ф中Ф文Ф網首發,請大家支持正版,謝謝!


    “禮部協同太子務必照顧好北趙使團,不能再出類似的差錯,否則嚴懲不怠!”楚皇對禮部尚書張罕道。


    “臣領旨!”張罕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戰戰兢兢地道。


    “愛卿,你和李大人還得多費心,務必拿出可行方案,千萬不能貽誤軍情!”楚皇對王羨道。


    “臣遵旨!”


    “臣遵旨!”


    楚皇又看向吏部尚書郝政、戶部尚書秦賢、刑部尚書程治以及工部尚書宋應,道:“各部務必通力合作,保證京城穩定,使得太後慶生有條不紊!還有,軍備供應務必及時,可隨時能派軍出征!”


    幾大尚書就算知道有很多困難,可此時也隻能點頭答應。南楚麵臨著幾年未遇的大事,誰敢在這個緊要關頭說不?


    行與不行,必須先幹起來再說,如果什麽都不幹就說不行,那也就離丟官罷職不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獵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神帝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神帝尊並收藏劍獵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