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京師派的人來了,現已到了濟陽,不日便抵達濟南城了。”衛道火急火燎的跑到巡撫衙門,氣喘籲籲的說道。
“好,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人盼來了。”聽到衛道的喜訊,劉卓臉上的焦慮之色一掃而空,瞬間喜笑顏開。
天啟七年的二月初十,崔呈秀與一位曹公公帶人來到濟南城的巡撫衙門。
“劉巡撫,針對出兵後金一事,朝堂上已經有了決議。陛下有旨,詔命你為靖虜將軍,任總兵官,由曹公公監督軍務。此外,陛下還特意令我押送糧餉到濟南,劉巡撫可不要辜負了陛下的一番苦心啊。”崔呈秀表情嚴肅,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陛下對下官的恩典,下官萬死難報。”劉卓慷慨激昂的答道,心中亦是激動不已。
“劉巡撫隻需為朝廷掃除後金之患,便是對陛下、對朝廷最好的報答。”崔呈秀眉眼一彎,麵帶笑意,一臉真誠的說道。
“請陛下放心,下官必定一舉蕩平後金女真。”劉卓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劉巡撫準備好了嗎?”崔呈秀問道。
“已經準備妥當,早已靜候多時。”劉卓認真答道。
明朝官員接旨的流程十分繁瑣,遵循一定的規矩和儀式。
接旨之前需要舉行慶祝儀式、開正門迎宣旨官、擺香案、梳洗並換官服,接旨人要正襟雙腿下跪,上身挺直恭聽旨意。傳旨官讀完後,雙手接旨叩謝隆恩三稱萬歲。
崔呈秀展開黃色雲紋絹布聖旨(黑犀牛角軸),心情激蕩,鏗鏘有力的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自古文治國,武安邦。自神宗皇帝始,遼東建虜屢屢犯邊,奪我城堡,擄我子民,侵我疆土。縱耗銀千萬,亦未見效,朕心難安,愧於祖宗、江山社稷。”
“茲有良將劉卓,二十有七,屢敗後金,戰功赫赫,曾言五年平遼,朕心甚慰。現特拜劉卓為靖虜將軍,領兵部尚書銜,任總兵官,出兵後金。望卿不負朕望,凱旋而歸。”
“臣劉卓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卓雙手接旨叩謝隆恩。
“劉將軍快快請起。”崔呈秀躬身扶起了跪地的劉卓,並一臉和善的說道。
“有勞崔大人了。”劉卓笑言道。
“崔某多問一句,劉將軍何時率軍前往遼東?”崔呈秀收起臉上的笑容,一臉認真的問道。
聽了崔呈秀的詢問,劉卓大腦飛速的運轉,陷入了思考中。但,很快就有了結果。
“最晚三月初抵達遼東,四月左右大概就與後金軍交戰了。”劉卓臉色凝重,壓低了嗓音,一字一句說道。
“好,那我按照依劉將軍所言,如實回稟陛下。”崔呈秀一臉微笑的說著。
就在崔呈秀轉身離去、返京複命之時,劉卓突然間好像想起了什麽,隨即上前幾步,附耳低語。
“劉將軍何有此問?”崔呈秀大吃一驚,知悉實情也不過是魏公公的親信耳目,為何遠在山東的劉卓可以了解?
“看來此事是真的了。”劉卓目不轉睛的打量著崔呈秀,臉上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隨即麵無表情的說道。
“劉將軍,慎言,慎言。此事乃是宮中絕密,切勿外傳。”崔呈秀雖不知劉卓是如何得知,但還是第一時間開口勸說道。
“崔大人放心,此事我自是心中有數。”劉卓從容答道。
天啟皇帝年紀輕輕就駕崩,與魏忠賢、客氏兩人的也有一定關聯。二人不僅合謀謀害皇後,致使(原曆史張嫣)皇後早產,還害得皇後喪失了生育的能力。
此外,兩人還喪心病狂的迫害後宮的嬪妃、皇子。懷衝太子朱慈燃、次子朱慈焴、三子朱慈炅先後離奇的早殤,以及張裕妃、段純妃、李成妃的死亡等皆是二人所為。
由於魏忠賢、客氏肆無忌憚的殘害皇子、嬪妃,直至天啟七年,天啟皇帝都沒有留存子嗣。或許是急於想要誕下皇子的緣故,朱由校便開始縱情聲色,身體也每況愈下。
“雖然與劉將軍多有衝突,但劉將軍的為人,崔某還是信得過。”崔呈秀滿臉堆笑,笑逐顏開道。
“京中若是有大事發生,還請崔大人及早告知劉某。”劉卓似笑非笑,別有用心看著崔呈秀。
“好。屆時,我會遣親信前往告知劉將軍。”崔呈秀雖然沒聽懂劉卓話中有話,但還是痛快的答應了。
令人將監軍曹公公安頓在巡撫衙門後,劉卓便令人喚來了衛道、袁少恒、楚知白、蘇暉、何千軍、黃大中等人。
“出征的旨意已經到了,朝廷派來的監軍已經安頓在官署內。這是朝廷的聖旨,你們都看看吧。”劉卓隨即將目光集中在衛道身上,示意其上前。
雖然眾人先前也接過不少的聖旨,但是對於這封意義非凡的旨意,眾人難免有些激動不已。由於監軍曹公公就在官署,眾將也不敢太過肆意歡笑。
大約一刻鍾後,眾人才頗為不舍的將聖旨物歸原主。
“旨意已經到了,雖然朝廷撥付的餉銀隻有五十萬兩,但也足夠犒賞各軍了。我意已決,三日之後,城外的兩萬餘新軍、五千火槍兵、四千餘城防營,依次有序的乘船抵達遼東。”
“衛道、楚知白、何千軍三人留守濟南城,以防萬一。袁少恒、蘇暉、黃大中、蘇元讓、金辰、李寒陽、李無言、王成等人隨軍出征,一舉蕩平後金禍患。”
“你們有什麽疑問、有問題盡管提出,倘若過了今日可就沒有後悔藥了。”劉卓望著堂下的十多位將領,意味深長的說道。
話音剛落,衛道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和喜悅,滿臉興奮的向劉卓提出請求。
“大人,我願隨軍出征,可否在諸將中另選一人替代我的工作。”衛道一本正經的說道。
“你的任務暫時沒有人可以接替,暫時就先擔著吧,等日後找到了人,我自會告訴你的。”劉卓直接拒絕,絲毫不給辯解的機會。
拒絕衛道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衛道建立的情報網對於濟南城很重要,隻有衛道在濟南,才能發揮情報處的作用和威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衛道的統軍天賦確實很一般。
此外,衛道不該成為這個出頭鳥,惹人注意。若是開了這個頭,剩餘諸將是不是都會暗自為自己的利益謀算。
“還有誰對我的安排不滿意,也可直接說出來,不用憋在心裏,憋出內傷多不好。”劉卓神情凝重,臉色一沉,眉毛緊蹙,一臉嚴肅的看向眾將。
盞茶功夫後,見眾將無一人敢出言提問,劉卓才換了副臉色,一臉微笑看向眾將。
“將軍,家父李寒陽年事已高,屬下懇請將軍令家父留守濟南城。”李無言頗為孝順的請求道。
“孝心可嘉,準了。”劉卓隨口道。
“將軍,小兒胡言亂語,切勿當真啊。”李寒陽反應過來後,立馬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隨後,走上前幾步,接著說。
“將軍,無言方才有些糊塗,腦子不大清醒,乃是戲言,萬不可當真。我李寒陽雖然年長一些,但是手上的功夫並未落下,現今依舊可以護衛公子。”
“承蒙公子看重,李寒陽才能時時追隨左右。雖然我軍實力大增,火器也是極為犀利,但總得有人護著公子。”
“公子雖武藝超凡,但始終是肉身凡胎,難免會受傷。公子身係劉氏與兩地數萬大軍生死、上百萬百姓之未來,萬金之軀容不得絲毫損傷。”
“此戰是與後金最重要的決戰,還望公子允準我一同出征,縱是身死,我李寒陽也是死得其所,不枉人世走一遭。”李寒陽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的一番話,令人無不動容,久久不能平靜。
“李師傅,無言也是設身處地的為你考慮。倘若戰場之上真出現什麽意外,不止無言,我也會極為悲痛。”
聽了李寒陽的一番話後,劉卓先是激動,隨之而來的便是理性,理性最終還是勝過了感性。隨後,劉卓耐心的勸說著,希望李寒陽可以回心轉意。
“將軍不必勸說了,我意已決,任何人的勸說都沒有用。倘若公子依舊堅持,我李寒陽今日就跪死在這廳堂之中。”不等旁人反應,李寒陽便直接雙腿跪了下去,任憑誰去扶都沒用。
許久之後,見李寒陽態度堅決,劉卓才一臉無奈的答應了李寒陽的請求。
“此戰是為了天下九州萬民,也是為了遼東的數十萬百姓,更是為了在座的你我有一個錦繡前程。望諸君齊心協力,與我共同創下不世之功。”劉卓信心滿滿的瞥了眾人一眼,而後熱情洋溢的的鼓舞、激勵諸將。
就在劉卓繼續往說的時候,一仆從急匆匆的跑來匯報。
“大人,登州一名為張義的男子,前來求見。”仆從氣喘籲籲的說道。
“張義?登州張義?速速有請,快把他請進來。”聽到仆從的所說,劉卓先是一愣,隨後才恍然大悟道說道。
眾人聽後,隨即開始議論紛紛。知悉張義過往的,無不麵露關懷之色。
“天啟四年八月至今,也近三年了。”劉卓感歎道。
盡管劉卓知道張義的這個情況會康複,但卻不知道張義康複的具體時間。
本來想將張義接來濟南,但是由於路途的顛簸,在大夫勸說下,劉卓才打消了這個心思。最後,隻能雇傭醫館附近的婦人照料張義的起居。
“好,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人盼來了。”聽到衛道的喜訊,劉卓臉上的焦慮之色一掃而空,瞬間喜笑顏開。
天啟七年的二月初十,崔呈秀與一位曹公公帶人來到濟南城的巡撫衙門。
“劉巡撫,針對出兵後金一事,朝堂上已經有了決議。陛下有旨,詔命你為靖虜將軍,任總兵官,由曹公公監督軍務。此外,陛下還特意令我押送糧餉到濟南,劉巡撫可不要辜負了陛下的一番苦心啊。”崔呈秀表情嚴肅,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陛下對下官的恩典,下官萬死難報。”劉卓慷慨激昂的答道,心中亦是激動不已。
“劉巡撫隻需為朝廷掃除後金之患,便是對陛下、對朝廷最好的報答。”崔呈秀眉眼一彎,麵帶笑意,一臉真誠的說道。
“請陛下放心,下官必定一舉蕩平後金女真。”劉卓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劉巡撫準備好了嗎?”崔呈秀問道。
“已經準備妥當,早已靜候多時。”劉卓認真答道。
明朝官員接旨的流程十分繁瑣,遵循一定的規矩和儀式。
接旨之前需要舉行慶祝儀式、開正門迎宣旨官、擺香案、梳洗並換官服,接旨人要正襟雙腿下跪,上身挺直恭聽旨意。傳旨官讀完後,雙手接旨叩謝隆恩三稱萬歲。
崔呈秀展開黃色雲紋絹布聖旨(黑犀牛角軸),心情激蕩,鏗鏘有力的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自古文治國,武安邦。自神宗皇帝始,遼東建虜屢屢犯邊,奪我城堡,擄我子民,侵我疆土。縱耗銀千萬,亦未見效,朕心難安,愧於祖宗、江山社稷。”
“茲有良將劉卓,二十有七,屢敗後金,戰功赫赫,曾言五年平遼,朕心甚慰。現特拜劉卓為靖虜將軍,領兵部尚書銜,任總兵官,出兵後金。望卿不負朕望,凱旋而歸。”
“臣劉卓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卓雙手接旨叩謝隆恩。
“劉將軍快快請起。”崔呈秀躬身扶起了跪地的劉卓,並一臉和善的說道。
“有勞崔大人了。”劉卓笑言道。
“崔某多問一句,劉將軍何時率軍前往遼東?”崔呈秀收起臉上的笑容,一臉認真的問道。
聽了崔呈秀的詢問,劉卓大腦飛速的運轉,陷入了思考中。但,很快就有了結果。
“最晚三月初抵達遼東,四月左右大概就與後金軍交戰了。”劉卓臉色凝重,壓低了嗓音,一字一句說道。
“好,那我按照依劉將軍所言,如實回稟陛下。”崔呈秀一臉微笑的說著。
就在崔呈秀轉身離去、返京複命之時,劉卓突然間好像想起了什麽,隨即上前幾步,附耳低語。
“劉將軍何有此問?”崔呈秀大吃一驚,知悉實情也不過是魏公公的親信耳目,為何遠在山東的劉卓可以了解?
“看來此事是真的了。”劉卓目不轉睛的打量著崔呈秀,臉上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隨即麵無表情的說道。
“劉將軍,慎言,慎言。此事乃是宮中絕密,切勿外傳。”崔呈秀雖不知劉卓是如何得知,但還是第一時間開口勸說道。
“崔大人放心,此事我自是心中有數。”劉卓從容答道。
天啟皇帝年紀輕輕就駕崩,與魏忠賢、客氏兩人的也有一定關聯。二人不僅合謀謀害皇後,致使(原曆史張嫣)皇後早產,還害得皇後喪失了生育的能力。
此外,兩人還喪心病狂的迫害後宮的嬪妃、皇子。懷衝太子朱慈燃、次子朱慈焴、三子朱慈炅先後離奇的早殤,以及張裕妃、段純妃、李成妃的死亡等皆是二人所為。
由於魏忠賢、客氏肆無忌憚的殘害皇子、嬪妃,直至天啟七年,天啟皇帝都沒有留存子嗣。或許是急於想要誕下皇子的緣故,朱由校便開始縱情聲色,身體也每況愈下。
“雖然與劉將軍多有衝突,但劉將軍的為人,崔某還是信得過。”崔呈秀滿臉堆笑,笑逐顏開道。
“京中若是有大事發生,還請崔大人及早告知劉某。”劉卓似笑非笑,別有用心看著崔呈秀。
“好。屆時,我會遣親信前往告知劉將軍。”崔呈秀雖然沒聽懂劉卓話中有話,但還是痛快的答應了。
令人將監軍曹公公安頓在巡撫衙門後,劉卓便令人喚來了衛道、袁少恒、楚知白、蘇暉、何千軍、黃大中等人。
“出征的旨意已經到了,朝廷派來的監軍已經安頓在官署內。這是朝廷的聖旨,你們都看看吧。”劉卓隨即將目光集中在衛道身上,示意其上前。
雖然眾人先前也接過不少的聖旨,但是對於這封意義非凡的旨意,眾人難免有些激動不已。由於監軍曹公公就在官署,眾將也不敢太過肆意歡笑。
大約一刻鍾後,眾人才頗為不舍的將聖旨物歸原主。
“旨意已經到了,雖然朝廷撥付的餉銀隻有五十萬兩,但也足夠犒賞各軍了。我意已決,三日之後,城外的兩萬餘新軍、五千火槍兵、四千餘城防營,依次有序的乘船抵達遼東。”
“衛道、楚知白、何千軍三人留守濟南城,以防萬一。袁少恒、蘇暉、黃大中、蘇元讓、金辰、李寒陽、李無言、王成等人隨軍出征,一舉蕩平後金禍患。”
“你們有什麽疑問、有問題盡管提出,倘若過了今日可就沒有後悔藥了。”劉卓望著堂下的十多位將領,意味深長的說道。
話音剛落,衛道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和喜悅,滿臉興奮的向劉卓提出請求。
“大人,我願隨軍出征,可否在諸將中另選一人替代我的工作。”衛道一本正經的說道。
“你的任務暫時沒有人可以接替,暫時就先擔著吧,等日後找到了人,我自會告訴你的。”劉卓直接拒絕,絲毫不給辯解的機會。
拒絕衛道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衛道建立的情報網對於濟南城很重要,隻有衛道在濟南,才能發揮情報處的作用和威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衛道的統軍天賦確實很一般。
此外,衛道不該成為這個出頭鳥,惹人注意。若是開了這個頭,剩餘諸將是不是都會暗自為自己的利益謀算。
“還有誰對我的安排不滿意,也可直接說出來,不用憋在心裏,憋出內傷多不好。”劉卓神情凝重,臉色一沉,眉毛緊蹙,一臉嚴肅的看向眾將。
盞茶功夫後,見眾將無一人敢出言提問,劉卓才換了副臉色,一臉微笑看向眾將。
“將軍,家父李寒陽年事已高,屬下懇請將軍令家父留守濟南城。”李無言頗為孝順的請求道。
“孝心可嘉,準了。”劉卓隨口道。
“將軍,小兒胡言亂語,切勿當真啊。”李寒陽反應過來後,立馬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隨後,走上前幾步,接著說。
“將軍,無言方才有些糊塗,腦子不大清醒,乃是戲言,萬不可當真。我李寒陽雖然年長一些,但是手上的功夫並未落下,現今依舊可以護衛公子。”
“承蒙公子看重,李寒陽才能時時追隨左右。雖然我軍實力大增,火器也是極為犀利,但總得有人護著公子。”
“公子雖武藝超凡,但始終是肉身凡胎,難免會受傷。公子身係劉氏與兩地數萬大軍生死、上百萬百姓之未來,萬金之軀容不得絲毫損傷。”
“此戰是與後金最重要的決戰,還望公子允準我一同出征,縱是身死,我李寒陽也是死得其所,不枉人世走一遭。”李寒陽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的一番話,令人無不動容,久久不能平靜。
“李師傅,無言也是設身處地的為你考慮。倘若戰場之上真出現什麽意外,不止無言,我也會極為悲痛。”
聽了李寒陽的一番話後,劉卓先是激動,隨之而來的便是理性,理性最終還是勝過了感性。隨後,劉卓耐心的勸說著,希望李寒陽可以回心轉意。
“將軍不必勸說了,我意已決,任何人的勸說都沒有用。倘若公子依舊堅持,我李寒陽今日就跪死在這廳堂之中。”不等旁人反應,李寒陽便直接雙腿跪了下去,任憑誰去扶都沒用。
許久之後,見李寒陽態度堅決,劉卓才一臉無奈的答應了李寒陽的請求。
“此戰是為了天下九州萬民,也是為了遼東的數十萬百姓,更是為了在座的你我有一個錦繡前程。望諸君齊心協力,與我共同創下不世之功。”劉卓信心滿滿的瞥了眾人一眼,而後熱情洋溢的的鼓舞、激勵諸將。
就在劉卓繼續往說的時候,一仆從急匆匆的跑來匯報。
“大人,登州一名為張義的男子,前來求見。”仆從氣喘籲籲的說道。
“張義?登州張義?速速有請,快把他請進來。”聽到仆從的所說,劉卓先是一愣,隨後才恍然大悟道說道。
眾人聽後,隨即開始議論紛紛。知悉張義過往的,無不麵露關懷之色。
“天啟四年八月至今,也近三年了。”劉卓感歎道。
盡管劉卓知道張義的這個情況會康複,但卻不知道張義康複的具體時間。
本來想將張義接來濟南,但是由於路途的顛簸,在大夫勸說下,劉卓才打消了這個心思。最後,隻能雇傭醫館附近的婦人照料張義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