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淩虛台記】原文</h2>
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嚐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淩虛之所為築也。
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台,高出於屋之簷而止。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淩虛。”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複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淩虛台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台之複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嚐試與公登台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台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複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於此台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誇世而自足,則過矣。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於公,退而為之記。
<h2>【淩虛台記】譯文</h2>
<strong>譯文</strong>
居住在南山腳下,自然飲食起居都與山接近。四麵的山,沒有比終南山更高的。而城市當中靠近山的,沒有比扶風城更近的了。在離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終南山),應該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處,(開始)還不知道(附近)有山。雖然這對事情的好壞沒有什麽影響,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卻不該這樣的,這就是淩虛台修築的原因(用以觀山)。
就在它還沒有修建之前,陳太守杵著拐杖穿著布鞋在山下閑遊,見到山峰高出樹林之上,(山峰)重重疊疊的樣子正如有人在牆外行走而看見的那人發髻的形狀一樣。(陳太守)說:“這必然有不同之處。”(於是)派工匠在山前開鑿出一個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個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簷才停。這之後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為是山突然活動起伏冒出來的。陳公說:這(台)叫淩虛台很合適。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下屬蘇軾,讓我寫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
蘇軾回複陳公說:“事物的興盛和衰敗,是無法預料的。(這裏)從前是長滿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蓋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沒的所在。在那時,哪裏知道(今天這裏)會有淩虛台呢?興盛和衰敗交替無窮無盡,那麽高台(會不會)又變成長滿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預料的。我曾試著和陳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東麵就是當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兩座宮殿(遺址),其南麵就是漢武帝的長楊、五柞兩座宮殿(遺址),其北麵就是隋朝的仁壽宮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宮(遺址)。回想它們一時的興盛,宏偉奇麗,堅固而不可動搖,何止百倍於區區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幾百年之後,想要尋找它們的樣子,卻連破瓦斷牆都不複存在,已經變成了種莊稼的田畝和長滿荊棘的廢墟了。相比之下這座高台又怎樣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長久依靠,更何況人世的得失,本就來去匆匆(豈不更難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誇耀於世而自我滿足,那就錯了。世上確實有足以依憑的東西,但是與台的存在與否是沒有關係的。”
我將這些話告訴陳公後,下來為他寫了這篇記。
<strong>注釋</strong>
(1)國:指都市,城邑。這裏用如動詞,建城。起居:起來和休息。南山:終南山的簡稱。主峰在今陝西西安市南。
(2)於:比。
(3)而:連接兩個句子,表示並列關係。麗:附著,靠近。扶風:宋稱鳳翔府,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縣。這裏沿用舊稱。
(4)太守:官名。宋稱知州或知府,這裏沿用舊稱。
(5)所以:的問題。
(6)所為築:所以要建築的原因。所為,同“所以”。
(7)陳公:當時的知府陳希亮,字公弼,青神(今四川青神縣)人。宋仁宗(趙禎) 天聖年間進士。公,對人的尊稱。杖履:指老人出遊。
(8)累累(léiléi):多而重疊貌,連貫成串的樣子。旅行:成群結隊地行走。髻(ji):挽束在頭頂上的發。
(9)恍然:仿佛,好像。
(10)從事:宋以前的官名,這裏指屬員。作者當時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是陳希亮的下屬。
(11)知:事先知道,預知。
(12)昔者:以往,過去。者,起湊足一個音節的作用。蒙翳(-yi):掩蔽,遮蓋。虺(hui):毒蟲,毒蛇。竄伏:潛藏,伏匿。
(13)豈:怎麽,難道。
(14)相尋:相互循環。尋,通“循”。
(15)秦穆: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的君主,曾稱霸西戎。祈年、橐泉:據《漢書·地理誌·雍》顏師古注,祈年宮是秦惠公所建,橐泉宮是秦孝公所建,與本文不同。傳說秦穆公墓在橐泉宮下。漢武:即漢武帝劉徹。長楊、五柞(-zuo):長楊宮,舊址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本秦舊官,漢時修葺。宮中有垂楊數畝,故名。五柞宮,舊址也在周至縣東南。漢朝的離宮,有五柞樹,故名。仁壽。宮名。隋文帝(楊堅)開皇十三年建。故址在今陝西麟遊縣境內。九成:宮名。本隋仁壽宮。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五年重修,為避署之所,因山有九重,改名九成。
(16)特:止,僅。
(17)既已:已經。而況於:何況,更何況。
(18)猶:還,尚且。
(19)而:如果,假如。或者:有的人,有人。以:憑借,依靠。後邊省去代淩應台的“之”。誇世:即“誇於世”,省去介詞“於”,在。而:表示順承關係。
(20)不在:是說“台”和“足恃者”之間不存在任何關係。乎:同“於”。
(21)既:已經,譯成現代漢語時也可以用“以後”或“了”來表示。以言:即“以之言”,省去指代作者意見的“之”。
<h2>【淩虛台記】賞析</h2>
扶風太守陳某為登高眺遠建築了一座土台,並請蘇軾為他寫了這篇記文。文中在記敘土台修建的經過時,聯係到古往今來的廢興成毀的曆史,感歎人事萬物的變化無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誇世而自足”,而應該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東西。這種毫不滿足、勇於探求的精神,反映了蘇軾思想中對生活積極樂觀和對理想執著追求的一麵。與當時一些士大夫的消極頹廢、吊古傷今的思想相比,更顯得可貴。 文章結尾處,不直接點出究竟什麽是“足恃”的東西,這就使文章更為含蓄而耐人尋味。
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嚐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淩虛之所為築也。
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台,高出於屋之簷而止。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淩虛。”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複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淩虛台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台之複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嚐試與公登台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台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複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於此台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誇世而自足,則過矣。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於公,退而為之記。
<h2>【淩虛台記】譯文</h2>
<strong>譯文</strong>
居住在南山腳下,自然飲食起居都與山接近。四麵的山,沒有比終南山更高的。而城市當中靠近山的,沒有比扶風城更近的了。在離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終南山),應該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處,(開始)還不知道(附近)有山。雖然這對事情的好壞沒有什麽影響,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卻不該這樣的,這就是淩虛台修築的原因(用以觀山)。
就在它還沒有修建之前,陳太守杵著拐杖穿著布鞋在山下閑遊,見到山峰高出樹林之上,(山峰)重重疊疊的樣子正如有人在牆外行走而看見的那人發髻的形狀一樣。(陳太守)說:“這必然有不同之處。”(於是)派工匠在山前開鑿出一個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個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簷才停。這之後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為是山突然活動起伏冒出來的。陳公說:這(台)叫淩虛台很合適。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下屬蘇軾,讓我寫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
蘇軾回複陳公說:“事物的興盛和衰敗,是無法預料的。(這裏)從前是長滿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蓋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沒的所在。在那時,哪裏知道(今天這裏)會有淩虛台呢?興盛和衰敗交替無窮無盡,那麽高台(會不會)又變成長滿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預料的。我曾試著和陳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東麵就是當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兩座宮殿(遺址),其南麵就是漢武帝的長楊、五柞兩座宮殿(遺址),其北麵就是隋朝的仁壽宮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宮(遺址)。回想它們一時的興盛,宏偉奇麗,堅固而不可動搖,何止百倍於區區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幾百年之後,想要尋找它們的樣子,卻連破瓦斷牆都不複存在,已經變成了種莊稼的田畝和長滿荊棘的廢墟了。相比之下這座高台又怎樣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長久依靠,更何況人世的得失,本就來去匆匆(豈不更難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誇耀於世而自我滿足,那就錯了。世上確實有足以依憑的東西,但是與台的存在與否是沒有關係的。”
我將這些話告訴陳公後,下來為他寫了這篇記。
<strong>注釋</strong>
(1)國:指都市,城邑。這裏用如動詞,建城。起居:起來和休息。南山:終南山的簡稱。主峰在今陝西西安市南。
(2)於:比。
(3)而:連接兩個句子,表示並列關係。麗:附著,靠近。扶風:宋稱鳳翔府,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縣。這裏沿用舊稱。
(4)太守:官名。宋稱知州或知府,這裏沿用舊稱。
(5)所以:的問題。
(6)所為築:所以要建築的原因。所為,同“所以”。
(7)陳公:當時的知府陳希亮,字公弼,青神(今四川青神縣)人。宋仁宗(趙禎) 天聖年間進士。公,對人的尊稱。杖履:指老人出遊。
(8)累累(léiléi):多而重疊貌,連貫成串的樣子。旅行:成群結隊地行走。髻(ji):挽束在頭頂上的發。
(9)恍然:仿佛,好像。
(10)從事:宋以前的官名,這裏指屬員。作者當時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是陳希亮的下屬。
(11)知:事先知道,預知。
(12)昔者:以往,過去。者,起湊足一個音節的作用。蒙翳(-yi):掩蔽,遮蓋。虺(hui):毒蟲,毒蛇。竄伏:潛藏,伏匿。
(13)豈:怎麽,難道。
(14)相尋:相互循環。尋,通“循”。
(15)秦穆: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的君主,曾稱霸西戎。祈年、橐泉:據《漢書·地理誌·雍》顏師古注,祈年宮是秦惠公所建,橐泉宮是秦孝公所建,與本文不同。傳說秦穆公墓在橐泉宮下。漢武:即漢武帝劉徹。長楊、五柞(-zuo):長楊宮,舊址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本秦舊官,漢時修葺。宮中有垂楊數畝,故名。五柞宮,舊址也在周至縣東南。漢朝的離宮,有五柞樹,故名。仁壽。宮名。隋文帝(楊堅)開皇十三年建。故址在今陝西麟遊縣境內。九成:宮名。本隋仁壽宮。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五年重修,為避署之所,因山有九重,改名九成。
(16)特:止,僅。
(17)既已:已經。而況於:何況,更何況。
(18)猶:還,尚且。
(19)而:如果,假如。或者:有的人,有人。以:憑借,依靠。後邊省去代淩應台的“之”。誇世:即“誇於世”,省去介詞“於”,在。而:表示順承關係。
(20)不在:是說“台”和“足恃者”之間不存在任何關係。乎:同“於”。
(21)既:已經,譯成現代漢語時也可以用“以後”或“了”來表示。以言:即“以之言”,省去指代作者意見的“之”。
<h2>【淩虛台記】賞析</h2>
扶風太守陳某為登高眺遠建築了一座土台,並請蘇軾為他寫了這篇記文。文中在記敘土台修建的經過時,聯係到古往今來的廢興成毀的曆史,感歎人事萬物的變化無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誇世而自足”,而應該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東西。這種毫不滿足、勇於探求的精神,反映了蘇軾思想中對生活積極樂觀和對理想執著追求的一麵。與當時一些士大夫的消極頹廢、吊古傷今的思想相比,更顯得可貴。 文章結尾處,不直接點出究竟什麽是“足恃”的東西,這就使文章更為含蓄而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