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石鍾山記】原文</h2>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醜,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穀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鍾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鍾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h2>【石鍾山記】譯文</h2>


    <strong>詞類活用</strong>


    1、餘自齊安[9]舟行適臨汝:“舟”:名作狀,用船,坐船


    2、事不目見耳聞:“目”“耳”:名作狀,用眼睛,用耳朵;親眼,親耳


    3、而此獨以鍾名:“名”:名作動,命名


    4、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動,使……鳴


    <strong>固定句式</strong>


    一、 判斷句:


    1、 噌洪者,周景王之無射也;款坎鏜嗒者,魏莊子之歌鍾也。


    2、 此世所以不傳也。


    3、或曰此鸛鶴


    二、倒裝句


    1、得雙石於潭上(狀後)


    磔磔雲霄間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穀中者(狀後)


    而大聲發於水上(狀後)


    2、石之鏗然有聲者(定後)


    3、古之人不餘欺也(賓前)


    餘是以記之


    三、省略句:


    1、酈元以(之)為下臨深潭


    2、今以鍾磬置(於)水中


    3、(餘)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4、(餘)獨與邁乘小舟


    5、磔磔(於)雲霄間


    6、(餘)徐而察之


    四、通假字:


    1、南聲函胡(含糊)


    2、至莫夜月明(暮)


    <strong>一詞多義</strong>


    1、而:徐而察之(表修飾)


    空中而多竅(表並列)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表轉折)


    人而無儀《相鼠》(表假設)


    2、焉:箜箜焉(相當於“然”,形容詞詞尾)


    微波入焉(兼詞,於此)


    3、 因:因得觀所謂石鍾者(趁機)


    因笑謂邁曰(於是)


    <strong>重點詞義</strong>


    1、水石相搏(擊、拍)


    2、桴止響騰(傳播)


    3、餘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這樣)


    5、適臨汝(往)


    6、餘方 心動欲還(剛才)(心驚)


    7、則山下皆石穴罅(縫隙)


    8、涵澹澎湃而為此也(形成)


    9、與向噌洪者相應(先前)(應和)


    10、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傳也(……的緣故)


    <h2>【石鍾山記】賞析</h2>


    《石鍾山記》是一篇考察性的遊記。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夏天,蘇軾送長子蘇邁赴任汝州的途中。文章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鍾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


    本文以石鍾山得名由來為線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


    提出石鍾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引《水經注》上的話,交代石鍾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鍾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六朝人酈道元對石鍾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度,用鍾磬置水中不能發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於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後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導出唐人李渤的說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並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於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並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聲,反駁李說,說明扣石發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裏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餘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裏的“餘”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餘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鍾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遊石鍾山,以及結尾的一“歎”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


    記敘實地考察石鍾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鍾者”),點明探訪石鍾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鍾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並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鍾山,正好借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餘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餘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麵月夜考察的行動。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餘欺也”),寫月夜考察遊石鍾山的經過。先交代探訪石鍾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遊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穀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鍾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鍾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了發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麵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需要說明的是,這裏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如果解釋為前者,就會令人疑惑不解,為什麽去的時候沒發現“大石當中流”呢?另外,“回”的本義是“旋轉”“回旋”,在古漢語中的常用義是“掉轉”;現代漢語“回來”的意思,古代漢語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致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鍾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鍾”。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歎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後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的“笑”不同於前麵“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裏是釋疑後輕鬆愉快的笑,表現了作者探明真相後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鍾”相聯係,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鍾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餘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並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第三段


    寫探明石鍾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鍾山得名由來後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鍾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麵說。一方麵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並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於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鍾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後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麵:“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後人以訛傳訛的原因。第三層分承上麵所說的兩個方麵,點明寫這篇遊記的目的。“歎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歎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並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鍾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並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地寺僧,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鍾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麵,地處偏僻,文中說“餘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鍾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後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鍾山是因山形像覆鍾而得名的,今人經考察又認為石鍾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麵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並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後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願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鍾山簡介和曆代對石鍾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鍾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係的石灰岩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鍾山,麵積約0.34平方公裏,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鍾山,麵積約0.2平方公裏。兩山海拔都隻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裏。石鍾山雖然並不高大,但因位於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曆來成為旅遊勝地。


    石鍾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鍾。由於山體是石灰岩構成,在各種水的衝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麵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的風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鍾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鍾。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的石鍾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發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音的岩石,或碳酸鹽再沉澱時形成的形態奇特的岩石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鍾。石鍾山下部山體,由於地下水和江湖水的衝刷溶蝕,形成溶洞。《石鍾山誌》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隻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鍾”的形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軾並收藏蘇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