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皇莊體驗
大明鳳華:除孫妖後,踹叫門天子 作者:幸運小甜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哇……”
“這棉花地也太美了。”
杭惠妃詞窮了,第一次看到這一大片棉花地,像一團團的雲朵掛在枝頭上。
又像雪花,雪團兒,像絨球。
杭惠妃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吳太後也覺得眼前豁然開朗,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去仔細的觀察棉花,還感歎一番,“皇後也太厲害了,竟然能種出一大片長勢如此喜人的棉花。哀家幼時,家裏也種了棉花,但遇到水災,全沒了。”
吳太後憶起童年,看著這一片棉花地,一臉的歡喜,迫不及待的就想采摘了。
“是農把式們用心了。”
李嫦曦都是交給底下的人去管。
隻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農把式們也一樣,主子和善大方,他們自然也盡心盡力,每一樹棉花都用了心了。
她立在盛開的棉花地前,眼前是一片絢爛的景象。
一樹棉花朵朵開,每一朵由四團五團潔白柔軟的棉花組成,宛如一朵朵盛開的白雲,給人一種輕盈、柔和的感覺。
它們像是被精心雕琢過的藝術品,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李嫦曦鼻間輕嗅,聞著淡淡的清新淡香,整個人心曠神怡。
朱祁鈺第一次看到棉花地,整個人都震憾了。
他抽出棉團,對著天空細細的看著,“真是神奇。”
陸母看著大片的棉花地,驚歎不已,“這可真是豐收之喜。”
吳太後喊著陸母,“阿秀,我們一起摘棉花。”
陸母和吳太後一隊。
朱祁鈺朝著李嫦曦道:“朕讓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也來吧。”
“看皇嫂和見深、見潾有沒有空,也可以一起來。”
朱祁鈺吩咐了舒朗,逸王府和吳庶人和建庶人三家人都來了。
看到一大片棉花,大家都怔住了。
“這是棉花,真好看。”
自陸母開了棉鋪店,有棉大衣,棉外套,棉衣、棉褲、棉被,棉鞋、棉襪,錢王妃也成了了棉鋪店的常客。
不過錢王妃還是第一次見到棉花。
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也一樣,他們住進十王府後,一直很安分,門都不敢出。
而且十王府宅院,比以前的鳳陽好多了。
他們不缺吃穿,還能睡暖炕,就是冬天也不怕冷了。
特別是棉衣穿的很舒服,吸汗透氣。
棉衣起來好暖和,冬天他們也不怕了。
這一聽要采摘棉花,個個都眼睛放光。
朱字鈺和李嫦曦早就開工了,也沒有多少表示。
大家立馬幹活起來。
當然,除了他們之外,另一頭還有一群農工在忙著采摘。
李嫦曦他們是過來體驗生活,農工們是工作。
大家都很少幹活,這會忙了半個時辰,就有些累了。
茶水是準備好的,但李嫦曦還準備了西瓜。
吳太後從前也喜歡吃西瓜,但西瓜寒涼,她也隻品嚐一小塊半塊的。
陸母也不敢多吃,上了年紀了,最受不住寒涼的食物。
但現在吳太後和陸母連吃了兩塊大西瓜。
錢王妃就沒有顧忌了,從前宮寒,為了調養身體生孩子,她一直都忌口。
如今當了王妃,她都放開了,啥好吃的吃,好喝的喝。
杭惠妃也是,一直調養身體,她們都很少運動,頂多也隻是散散步。
這會忙了半個時辰,累的滿頭大汗,身上的汗還浸濕了衣服。
幸好李嫦曦提醒她們穿棉衣裏襯,再套一件遮陽的披風。
“這西瓜吃的清爽甘甜,真的美味無比。”
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本來還在繼續忙的,他們都不敢停下來。
朱祁鈺招呼他們一起過來吃西瓜,他們才敢來。
他們很開心能參與采摘棉花,幹活也很賣力。
朱見清和龍鳳胎,還有朱見濟還有朱見深朱見潾幾個就更不說了,在棉花地裏撒歡。
有吃有喝有玩,對他們來說最開心不過了。
朱祁鈺臉上一直掛著笑容,他喜歡這樣的氛圍,以後這樣的活動可以多來幾回。
休息一會,大家又繼續忙活著。
一會太陽大了,大家就到涼棚裏乘涼。
李嫦曦讓人支著火鍋,就在涼棚裏搞火鍋宴。
吳太後覺得這樣的日子太舒適了,她突然想留在莊子上生活。
“這旁邊就是皇莊吧?”
吳太後問著朱祁鈺。
朱祁鈺點頭,“是皇莊,還有溫泉,一會母後若不願回宮,可以到皇莊休息,下午再繼續采摘棉花。”
“那好,哀家現在不想回去。”
吳太後一聽到有休息的地方,又有溫泉泡,就更不想回宮了。
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就更喜歡這裏了。
吃飽喝足,到了皇莊的時候,莊子上的農工們都在忙著秋收。
管事早就收到了帝後和太後皇子們等人的到來,把院子都收拾好了。
皇莊很大,有主子的住宅區,十幾處小院。
還有仆役農工的院子。
東區南區是種植。
北區是溫泉,西區是養殖。
除此之外,還有各處園林花草湖泊等美景。
李嫦曦等人住進了皇莊的小院裏,午休一個時辰,在皇莊裏轉了轉,到太陽沒那麽大了,才去采摘棉花。
晚上他們也不回宮了。
打算在皇莊裏住幾日。
采了棉花之後,就是剝殼、排出毛刺和枝幹,然後就是晾曬。
但李嫦曦讓工匠搞出烘幹機。
這也是第一次實驗。
使用烘幹機去除籽棉中的水分。
然後紮棉,清理,打包。
再用工具彈棉花、擀棉花、紡紗、織布。
錢王妃等人看著一套加工織造程序都驚歎不已。
“弟妹太能幹了。”
錢王妃真的自愧不如,都是當過皇後的,但她這個曾經的皇後是真的很慚愧。
和李嫦曦一比,她感覺自己好廢,什麽用都沒用。
“皇嫂想學也可以。”
李嫦曦腦裏有個設想。
讓後宮裏孫嬪她們也忙起來。
這幾個人是真的太閑了。
她想讓孫嬪幾個學紡紗紡織。
人閑了,就容易多想多思,也容易出問題。
讓她們忙起來,她們就不會每日惶惶不安,抑鬱成疾了。
倒不是她多仁慈。
而是這些人對她構不成威脅,李嫦曦也不希望這些人死了。
且留著她們,更能彰顯她和朱祁鈺的仁慈。
畢竟孫暖香和朱祁鎮賜的人都能寬容,還好吃好喝的供著,那得多寬仁大度,善良仁慈。
這會不說錢王妃了,就是杭惠妃都學起來。
第三天,大臣們就來了。
朱祁鈺沒回宮,但大臣們還是要過來跟他商議政事,還有送奏折過來。
這一來,大臣們也不想走了,他們還很聰明的把家中的女眷給接過來。
畢竟這裏有太後和皇後惠妃、錢王妃等,家裏的女眷過來,更好的交流。
大臣們在這裏體驗一下不算太勞累的秋收,在皇莊裏好吃好喝,還能泡溫泉,賞景賞月,又能吃燒烤。
這日子簡直不要太美好。
於是大臣們也加入了秋收體驗。
各種讚美的詩詞文章,描寫的場景,繪畫,對帝後的歌功頌德都出來了。
看著一床床棉被現場製作出來,這可是皇室精良出品,盡管朱祁鈺說是皇室留著自用的。
但大臣們還是搶著買。
而且李嫦曦種的這些棉花已經被陸母給包了。
大家想買就去錦繡棉坊購買。
錦繡棉坊是陸母開的店,李嫦曦和陸母一人一半。
這是皇後親娘的嫁妝鋪,所以沒人說什麽。
而且有李嫦曦這個靠山。
陸母的嫁妝鋪生意非常好。
這個時候有大臣說起了朱見澹在河南的事。
朱見澹下令旨讓災民們捕蝗蟲,一鬥蝗蟲一鬥糧。
一石蝗蟲,一石糧。
這沒什麽問題,可他們吃蝗蟲是有毒的。
朱祁鈺自然為兒子找補,“太子讓太醫和大夫們去除蝗蟲的毒素,是可食的。眾卿放心,今日朕也讓侍衛捕捉蝗蟲,與眾卿一起共享美食。”
眾大臣:……
“這棉花地也太美了。”
杭惠妃詞窮了,第一次看到這一大片棉花地,像一團團的雲朵掛在枝頭上。
又像雪花,雪團兒,像絨球。
杭惠妃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吳太後也覺得眼前豁然開朗,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去仔細的觀察棉花,還感歎一番,“皇後也太厲害了,竟然能種出一大片長勢如此喜人的棉花。哀家幼時,家裏也種了棉花,但遇到水災,全沒了。”
吳太後憶起童年,看著這一片棉花地,一臉的歡喜,迫不及待的就想采摘了。
“是農把式們用心了。”
李嫦曦都是交給底下的人去管。
隻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農把式們也一樣,主子和善大方,他們自然也盡心盡力,每一樹棉花都用了心了。
她立在盛開的棉花地前,眼前是一片絢爛的景象。
一樹棉花朵朵開,每一朵由四團五團潔白柔軟的棉花組成,宛如一朵朵盛開的白雲,給人一種輕盈、柔和的感覺。
它們像是被精心雕琢過的藝術品,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李嫦曦鼻間輕嗅,聞著淡淡的清新淡香,整個人心曠神怡。
朱祁鈺第一次看到棉花地,整個人都震憾了。
他抽出棉團,對著天空細細的看著,“真是神奇。”
陸母看著大片的棉花地,驚歎不已,“這可真是豐收之喜。”
吳太後喊著陸母,“阿秀,我們一起摘棉花。”
陸母和吳太後一隊。
朱祁鈺朝著李嫦曦道:“朕讓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也來吧。”
“看皇嫂和見深、見潾有沒有空,也可以一起來。”
朱祁鈺吩咐了舒朗,逸王府和吳庶人和建庶人三家人都來了。
看到一大片棉花,大家都怔住了。
“這是棉花,真好看。”
自陸母開了棉鋪店,有棉大衣,棉外套,棉衣、棉褲、棉被,棉鞋、棉襪,錢王妃也成了了棉鋪店的常客。
不過錢王妃還是第一次見到棉花。
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也一樣,他們住進十王府後,一直很安分,門都不敢出。
而且十王府宅院,比以前的鳳陽好多了。
他們不缺吃穿,還能睡暖炕,就是冬天也不怕冷了。
特別是棉衣穿的很舒服,吸汗透氣。
棉衣起來好暖和,冬天他們也不怕了。
這一聽要采摘棉花,個個都眼睛放光。
朱字鈺和李嫦曦早就開工了,也沒有多少表示。
大家立馬幹活起來。
當然,除了他們之外,另一頭還有一群農工在忙著采摘。
李嫦曦他們是過來體驗生活,農工們是工作。
大家都很少幹活,這會忙了半個時辰,就有些累了。
茶水是準備好的,但李嫦曦還準備了西瓜。
吳太後從前也喜歡吃西瓜,但西瓜寒涼,她也隻品嚐一小塊半塊的。
陸母也不敢多吃,上了年紀了,最受不住寒涼的食物。
但現在吳太後和陸母連吃了兩塊大西瓜。
錢王妃就沒有顧忌了,從前宮寒,為了調養身體生孩子,她一直都忌口。
如今當了王妃,她都放開了,啥好吃的吃,好喝的喝。
杭惠妃也是,一直調養身體,她們都很少運動,頂多也隻是散散步。
這會忙了半個時辰,累的滿頭大汗,身上的汗還浸濕了衣服。
幸好李嫦曦提醒她們穿棉衣裏襯,再套一件遮陽的披風。
“這西瓜吃的清爽甘甜,真的美味無比。”
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本來還在繼續忙的,他們都不敢停下來。
朱祁鈺招呼他們一起過來吃西瓜,他們才敢來。
他們很開心能參與采摘棉花,幹活也很賣力。
朱見清和龍鳳胎,還有朱見濟還有朱見深朱見潾幾個就更不說了,在棉花地裏撒歡。
有吃有喝有玩,對他們來說最開心不過了。
朱祁鈺臉上一直掛著笑容,他喜歡這樣的氛圍,以後這樣的活動可以多來幾回。
休息一會,大家又繼續忙活著。
一會太陽大了,大家就到涼棚裏乘涼。
李嫦曦讓人支著火鍋,就在涼棚裏搞火鍋宴。
吳太後覺得這樣的日子太舒適了,她突然想留在莊子上生活。
“這旁邊就是皇莊吧?”
吳太後問著朱祁鈺。
朱祁鈺點頭,“是皇莊,還有溫泉,一會母後若不願回宮,可以到皇莊休息,下午再繼續采摘棉花。”
“那好,哀家現在不想回去。”
吳太後一聽到有休息的地方,又有溫泉泡,就更不想回宮了。
吳庶人和建庶人兩家就更喜歡這裏了。
吃飽喝足,到了皇莊的時候,莊子上的農工們都在忙著秋收。
管事早就收到了帝後和太後皇子們等人的到來,把院子都收拾好了。
皇莊很大,有主子的住宅區,十幾處小院。
還有仆役農工的院子。
東區南區是種植。
北區是溫泉,西區是養殖。
除此之外,還有各處園林花草湖泊等美景。
李嫦曦等人住進了皇莊的小院裏,午休一個時辰,在皇莊裏轉了轉,到太陽沒那麽大了,才去采摘棉花。
晚上他們也不回宮了。
打算在皇莊裏住幾日。
采了棉花之後,就是剝殼、排出毛刺和枝幹,然後就是晾曬。
但李嫦曦讓工匠搞出烘幹機。
這也是第一次實驗。
使用烘幹機去除籽棉中的水分。
然後紮棉,清理,打包。
再用工具彈棉花、擀棉花、紡紗、織布。
錢王妃等人看著一套加工織造程序都驚歎不已。
“弟妹太能幹了。”
錢王妃真的自愧不如,都是當過皇後的,但她這個曾經的皇後是真的很慚愧。
和李嫦曦一比,她感覺自己好廢,什麽用都沒用。
“皇嫂想學也可以。”
李嫦曦腦裏有個設想。
讓後宮裏孫嬪她們也忙起來。
這幾個人是真的太閑了。
她想讓孫嬪幾個學紡紗紡織。
人閑了,就容易多想多思,也容易出問題。
讓她們忙起來,她們就不會每日惶惶不安,抑鬱成疾了。
倒不是她多仁慈。
而是這些人對她構不成威脅,李嫦曦也不希望這些人死了。
且留著她們,更能彰顯她和朱祁鈺的仁慈。
畢竟孫暖香和朱祁鎮賜的人都能寬容,還好吃好喝的供著,那得多寬仁大度,善良仁慈。
這會不說錢王妃了,就是杭惠妃都學起來。
第三天,大臣們就來了。
朱祁鈺沒回宮,但大臣們還是要過來跟他商議政事,還有送奏折過來。
這一來,大臣們也不想走了,他們還很聰明的把家中的女眷給接過來。
畢竟這裏有太後和皇後惠妃、錢王妃等,家裏的女眷過來,更好的交流。
大臣們在這裏體驗一下不算太勞累的秋收,在皇莊裏好吃好喝,還能泡溫泉,賞景賞月,又能吃燒烤。
這日子簡直不要太美好。
於是大臣們也加入了秋收體驗。
各種讚美的詩詞文章,描寫的場景,繪畫,對帝後的歌功頌德都出來了。
看著一床床棉被現場製作出來,這可是皇室精良出品,盡管朱祁鈺說是皇室留著自用的。
但大臣們還是搶著買。
而且李嫦曦種的這些棉花已經被陸母給包了。
大家想買就去錦繡棉坊購買。
錦繡棉坊是陸母開的店,李嫦曦和陸母一人一半。
這是皇後親娘的嫁妝鋪,所以沒人說什麽。
而且有李嫦曦這個靠山。
陸母的嫁妝鋪生意非常好。
這個時候有大臣說起了朱見澹在河南的事。
朱見澹下令旨讓災民們捕蝗蟲,一鬥蝗蟲一鬥糧。
一石蝗蟲,一石糧。
這沒什麽問題,可他們吃蝗蟲是有毒的。
朱祁鈺自然為兒子找補,“太子讓太醫和大夫們去除蝗蟲的毒素,是可食的。眾卿放心,今日朕也讓侍衛捕捉蝗蟲,與眾卿一起共享美食。”
眾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