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奧地利帝國由於沒有像曆史上一樣拖欠軍餉,所以軍隊大多處於滿編狀態。


    要塞中的武器和存糧都足夠使用一年以上,除此之外由於真臘地區的橡膠樹終於成熟,奧地利的軍隊中開始全麵列裝膠鞋。


    當然這還是引起了一部分軍官的反對,至於理由麽,有一些匪夷所思。


    “太醜了!”


    一名貴族軍官咆哮著將新式m1845軍用膠鞋摔在地上,這土黃色的“垃圾”完全比不上他高貴的黑皮鞋。


    另一名軍官:“確實不太好看,不過這東西相當耐用。而且上麵隻是規定士兵必須穿,對於軍官沒有統一要求,隻有一個底線,那就是得體。”


    聽了後者的話,前者才鬆了一口氣,又問道:“萬一那些士兵們也覺得太醜怎麽辦?”


    實際上這完全是瞎操心,這個時代的鞋子價格昂貴,而且通常來說既不耐穿,又不舒服。


    當然也有一部分既耐穿,又舒適的鞋子,隻不過那個價錢不是普通士兵買得起的。


    總的來講,這些新式的帆布膠鞋既耐穿,又比這個時代大多數的鞋都更加舒服,最關鍵的是還不要錢。


    然後再說外觀上,老式黃膠鞋、99式、07式、21式弗蘭茨都見過也都穿過,性能上肯定是越新越好。


    但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07式和21式根本造不出來,老式黃膠鞋太又low,所以最後選定的是99式,但是由於這個時代沒法生產迷彩帆布,所以最後隻能用黃布代替,這也算是黃膠鞋的一種傳承吧。


    不過普通士兵並不覺得醜,相反由於統一了鞋的樣式和顏色,還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酷。


    實際上這個時代並沒有所謂的製式軍鞋,條件好一點的國家最多會聘請幾個軍用鞋匠幫忙製鞋,但是大多數為手工製品,水平參差不齊,用料也是五花八門。


    曆史最早的製式軍鞋出現在1866年的普魯士,當時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在普奧戰爭前夕為了鼓舞士氣,為超過五萬名士兵裝備了牛皮製褐色長筒靴。


    所以此時的奧地利士兵們對這種製式裝備還是十分擁護的,同樣後勤部隊對橡膠輪胎也是讚譽有加。


    此時奧地利軍隊裝備的空心橡膠輪胎比起老式的木製車輪,優點簡直不要太多,無論是減震性、抗壓性、耐磨性,還是與地麵的摩擦力前者都完全碾壓後者。


    所以奧地利的部隊不隻是在有鐵路線的地方厲害,它的野戰補給能力同樣是此時的歐洲第一。


    空心輪胎的出現導致了奧地利帝國製輪業的一場革命,上千年沒能統一製的輪標準也在此時有了改變。


    所有的車輪都必須按照輪胎的標準來生產,否則哪怕是再好的車輪也很難售賣出去。


    因為哪怕用橡膠包裹住車輪,依然遠遠達不到空心輪胎的效果。


    言歸正傳,根據拉德茨基元帥的說法,以撒丁王國的訓練水平和火力強度,想要僅憑十萬人就攻克北意大利地區是根本不可能的。


    老頭子甚至覺得自己能拒敵於國門之外,不過弗蘭茨還是否定了這種瘋狂的想法,畢竟到那個時候拉德茨基元帥可能就無法像現在這樣輕易地調兵遣將了。


    之後弗蘭茨又問了一個尖刻的問題。


    “元帥閣下,如果我們和意大利民族主義者之間爆發戰爭,有多少意大利人會叛變?”


    拉德茨基感到有些驚訝,但還是認真地思考了一下。


    “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應該有5%-8%,通常來說他們的數量還不足逃兵的一半。”


    老元帥打趣道。


    在十九世紀逃兵一直是個大問題,以俄國為例,哪怕是非戰時逃兵比例也高達5%以上。


    同時期美墨戰爭中,雙方逃兵比例都在20%以上,墨西哥一方部分軍隊中逃兵比例更是高達35%。


    殘酷的戰爭、傳染病、惡劣的待遇、克扣軍餉都可能引發逃兵,奧地利帝國又是個多山、多沼澤,地形複雜的國家。


    經常會有幾名士兵湊在一起,偷了軍隊中的武器,逃竄入大山、澤地之中。


    主官通常來說並不會上報逃兵,也不會派兵圍剿,隻會上報槍械自然損失。這也是為什麽隻給予士兵少量子彈的重要原因。


    而這些逃兵通常也要生存,他們不願意辛苦勞作,也沒有土地工具等生產資料,所以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選擇了落草為寇。


    匪患猖獗又反過來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糧食的產量,國家沒有糧食和錢來安撫軍隊,更沒錢去剿匪,結果便是惡性循環。


    不過此時奧地利帝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所以軍餉和糧草得到了保證,待遇上雖然略低於工人工資,但是相比曆史同期還是要好得多。


    再加上這些年來奧地利參加的戰爭幾乎是百戰百勝,所以軍隊的士氣也比較高,並沒有發生過大規模逃兵事件。


    但是逃兵現象並未消除,尤其是與德意誌諸邦軍團聯合作戰的時候,逃兵人數顯著增加。


    雖然拉德茨基元帥是以玩笑的形式說出來的,但是弗蘭茨很清楚未來逃兵問題會嚴重困擾這個國家。


    實際上弗蘭茨也不是沒考慮過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但他能做的也就是解決這些士兵的後顧之憂。


    同時用勝利和英雄麻痹他們的神經,其他如忠君愛國思想、宗教能起到多大作用尚未可知。


    至於軍改提升組織度,拉圖爾伯爵在這方麵倒是很好說話,在得到卡爾大公的肯定之後,前者決心全麵推廣參謀製度。


    弗蘭茨其實打算直接把這個參謀製度推廣到連一級,就當後世的政委用,但實際情況是奧地利根本拿不出這麽多合格的軍官,而且政治審查大多也不過關。


    最後隻能倒退了幾步到團一級,不過由於沒有戰地電台,還是很難做到統一指揮。


    期間勞舍爾大主教也向弗蘭茨提出過是不是可以用隨軍牧師來代替參謀的角色,畢竟教會對帝國是絕對的忠誠。


    這立刻就被弗蘭茨否決,雖然軍隊中的隨軍牧師不少,但是這些人普遍不懂軍事,而且容易陷入極端,萬一一波熱血上頭帶著士兵送了或者投了,那豈不是虧大了?


    主要是這種做法讓弗蘭茨想起了後世某蘇和某錘的政委製度,為了不“重蹈覆轍”他必須慎之又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玲瓏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玲瓏秀並收藏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