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法蘭西的痛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玲瓏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
實際上受到馬鈴薯晚疫病影響的國家早就不局限於愛爾蘭了,其中最慘的就是荷蘭和比利時,荷蘭的弗萊芒地區土豆絕收,其他地區的土豆產量也平均下降了85%。
至於比利時的馬鈴薯也隻比絕收好一丟丟,大概下降了90%。
不過以損失的數量來看則是法國和西班牙,本來沒受到傷害的後者在秋季一場大雨過後全國開始大麵積爆發馬鈴薯晚疫病。
再加上洪水和霍亂的影響導致地方不穩,對外移民的數量大大增加。但這些人並沒有使兩國殖民地迎來大發展,反而是便宜了美國人。
實際上西班牙的殖民地大多數都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古巴和波多黎各,各自以盛產蔗糖和咖啡而聞名。
但這種出口結構單一的國家受國際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貿易保護政策盛行的此時,西班牙人根本提供不了太大的市場,所以生產過剩顯得毫無意義。
菲律賓總督區則是繼承了西班牙的光榮傳統,不管是稅收,還是農產品,但凡能回到西班牙本土都算他輸。
不光不會回饋給母國,甚至還要伸手繼續向母國要錢。比如此時馬尼拉總督就在策劃著一場戰爭,目標是一個僅有三萬人的小島(和樂島)。
對麵一個守軍可能不超過300的小島,馬尼拉總督聲稱要和清朝開戰,所以籌備了整整十年。
至於法國人的殖民地也沒好上多少。
薩爾多瓦和危地馬拉戰亂不斷,豬倌死了還有羊倌、馬倌、牛倌,總之似乎隨便什麽人,用隨便什麽理由都能拉起一支隊伍。
豬倌指卡雷拉,憑借一把殺豬刀打天下的猛人,不過也是一位暴君,反對他或者對他有意見的危地馬拉人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同時一位過於狂熱的信徒與庇護九世是至交好友。
這一世由於法國人介入中美洲內戰,最終被中美洲前總統莫拉桑害死在獄中。
不過他還是留下了一些遺產,那就是打破了白人不可戰勝的神話,以及無處不在的起義軍。
薩爾多瓦的情況要比危地馬拉更糟,因為地形更加複雜,雨林山地處處危機四伏,而且莫拉桑的軍隊很顯然要比那些農民和部落武裝精銳得多。
最可怕的一點是莫拉桑似乎有源源不斷的援兵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法國遠征軍總司令馬尼翁·德·羅什福爾元帥打敗了前者無數次,但對方總能很快恢複兵力,並且裝備越來越好,甚至還出現了很多最新式的武器裝備。
那些裝備雖然都被挫掉了銘文,但是製造工藝和風格不難看出是英國貨和奧地利貨。
其實這也沒法子,薩爾多瓦與洪都拉斯(英國殖民地)、尼加拉瓜(奧地利殖民地)都接壤,莫拉桑放出話如果自己拿不回危地馬拉,那麽就去搶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至於列強們為啥不聯合起來消滅這個跳梁小醜呢?因為列強們都各懷鬼胎唄,英、奧兩國看莫拉桑給法國人放血別提多爽了。
至於軍糧、武器不值幾個錢,而且薩爾多瓦有的是真金白銀,英國人對那些土著可能還有留戀,因為可以充當廉價勞動力。
而弗蘭茨巴不得有人能讓那些土著主動離開呢,莫拉桑不要的就送去加利福尼亞。
不過此時由於打通了日本的勞動力市場,這些土著就顯得過於雞肋了,索性都送給莫拉桑充當保護費了。
所以馬尼翁·德·羅什福爾元帥麵對不隻是農民起義、部落武裝和莫拉桑的遊擊隊而已,他們身後還站著兩個列強,也許還不止兩個,畢竟希望法國人倒黴的家夥可不少。
法國人的北非殖民地同樣糜爛不堪,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兩地的起義不斷,兩國的正規軍在法國人眼裏不值一提,但是那些牧民、農夫和奴隸卻異常難纏。
連續幾任總督對於北非原住民的態度,可以用法國一位部長的話來概括。
“應該允許進一步壓迫和屠殺土著居民,蹂躪、縱火、毀掉田地和牧場,這也許是建立我們統治的唯一方法。”
正是由於這種做法,讓這兩個封建王國爆發出了空前的鬥誌。不過由於國力的差距,他們的失敗僅僅是時間問題。
法蘭西版的《宅地法》和有意識的減丁政策也在不斷消磨著當地人的勇氣和力量。
不過此時踏上一片到處都充滿敵意的土地可不算是明智之舉,而且本該用來吸引移民的土地此時大多已落入官員們的口袋。
換個地方當雇農,還要承擔風險,甚至路費也要自己出,這自然很難吸引法國人。
過去曾被政治家們親切地稱為“新法蘭西”的模範殖民地——德克薩斯,此時同樣是水深火熱。
由於基佐的稅收政策加上其手下官員的高效率,直接導致稅賦增加了將近三倍。
很多大農場主甚至會故意將自己的土地拆成幾份,從而逃避累加的稅賦。
累加稅製讓大農場主苦不堪言,照理說這種稅製應該是照顧窮人和小農場主的。
但實際上後者同樣痛不欲生,因為稅種大量增加,而部分稅種收取的是固定額度,甚至是按人頭收取。
同時由於中場截胡美墨戰爭,獲得了大量未開發的土地,這本來是天大的便宜。
然而現實給了法國人重重一擊,這些新領地大大增加殖民地邊境線長度。
而且由於法國人過於強勢,奧地利、美國、墨西哥三國都在邊境布置了重兵,同時派出己方人馬開始滲透。
前者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不得不增加軍費開支,這再次加重了殖民地的負擔,為國內的稅收貢獻非但沒有增加,反而還在倒退。
最可怕的是那些新獲得的土地無人問津,因為開發的成本太高,而且並不安全,畢竟四國交界,法國人剛好被夾在中間。
理論上法國可以聯手任意一家去攻擊另一家,但現實是三國對法蘭西都不信任。
美墨兩國甚至被德克薩斯殖民地直接分隔開了,他們不再接壤自然也就沒法在陸地上爆發直接戰爭。
同時墨西哥和奧地利是盟友,美國人在加利福尼亞吃大虧,再加上被法國人截過胡,所以導致北美大陸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出現。
實際上受到馬鈴薯晚疫病影響的國家早就不局限於愛爾蘭了,其中最慘的就是荷蘭和比利時,荷蘭的弗萊芒地區土豆絕收,其他地區的土豆產量也平均下降了85%。
至於比利時的馬鈴薯也隻比絕收好一丟丟,大概下降了90%。
不過以損失的數量來看則是法國和西班牙,本來沒受到傷害的後者在秋季一場大雨過後全國開始大麵積爆發馬鈴薯晚疫病。
再加上洪水和霍亂的影響導致地方不穩,對外移民的數量大大增加。但這些人並沒有使兩國殖民地迎來大發展,反而是便宜了美國人。
實際上西班牙的殖民地大多數都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古巴和波多黎各,各自以盛產蔗糖和咖啡而聞名。
但這種出口結構單一的國家受國際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貿易保護政策盛行的此時,西班牙人根本提供不了太大的市場,所以生產過剩顯得毫無意義。
菲律賓總督區則是繼承了西班牙的光榮傳統,不管是稅收,還是農產品,但凡能回到西班牙本土都算他輸。
不光不會回饋給母國,甚至還要伸手繼續向母國要錢。比如此時馬尼拉總督就在策劃著一場戰爭,目標是一個僅有三萬人的小島(和樂島)。
對麵一個守軍可能不超過300的小島,馬尼拉總督聲稱要和清朝開戰,所以籌備了整整十年。
至於法國人的殖民地也沒好上多少。
薩爾多瓦和危地馬拉戰亂不斷,豬倌死了還有羊倌、馬倌、牛倌,總之似乎隨便什麽人,用隨便什麽理由都能拉起一支隊伍。
豬倌指卡雷拉,憑借一把殺豬刀打天下的猛人,不過也是一位暴君,反對他或者對他有意見的危地馬拉人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同時一位過於狂熱的信徒與庇護九世是至交好友。
這一世由於法國人介入中美洲內戰,最終被中美洲前總統莫拉桑害死在獄中。
不過他還是留下了一些遺產,那就是打破了白人不可戰勝的神話,以及無處不在的起義軍。
薩爾多瓦的情況要比危地馬拉更糟,因為地形更加複雜,雨林山地處處危機四伏,而且莫拉桑的軍隊很顯然要比那些農民和部落武裝精銳得多。
最可怕的一點是莫拉桑似乎有源源不斷的援兵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法國遠征軍總司令馬尼翁·德·羅什福爾元帥打敗了前者無數次,但對方總能很快恢複兵力,並且裝備越來越好,甚至還出現了很多最新式的武器裝備。
那些裝備雖然都被挫掉了銘文,但是製造工藝和風格不難看出是英國貨和奧地利貨。
其實這也沒法子,薩爾多瓦與洪都拉斯(英國殖民地)、尼加拉瓜(奧地利殖民地)都接壤,莫拉桑放出話如果自己拿不回危地馬拉,那麽就去搶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至於列強們為啥不聯合起來消滅這個跳梁小醜呢?因為列強們都各懷鬼胎唄,英、奧兩國看莫拉桑給法國人放血別提多爽了。
至於軍糧、武器不值幾個錢,而且薩爾多瓦有的是真金白銀,英國人對那些土著可能還有留戀,因為可以充當廉價勞動力。
而弗蘭茨巴不得有人能讓那些土著主動離開呢,莫拉桑不要的就送去加利福尼亞。
不過此時由於打通了日本的勞動力市場,這些土著就顯得過於雞肋了,索性都送給莫拉桑充當保護費了。
所以馬尼翁·德·羅什福爾元帥麵對不隻是農民起義、部落武裝和莫拉桑的遊擊隊而已,他們身後還站著兩個列強,也許還不止兩個,畢竟希望法國人倒黴的家夥可不少。
法國人的北非殖民地同樣糜爛不堪,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兩地的起義不斷,兩國的正規軍在法國人眼裏不值一提,但是那些牧民、農夫和奴隸卻異常難纏。
連續幾任總督對於北非原住民的態度,可以用法國一位部長的話來概括。
“應該允許進一步壓迫和屠殺土著居民,蹂躪、縱火、毀掉田地和牧場,這也許是建立我們統治的唯一方法。”
正是由於這種做法,讓這兩個封建王國爆發出了空前的鬥誌。不過由於國力的差距,他們的失敗僅僅是時間問題。
法蘭西版的《宅地法》和有意識的減丁政策也在不斷消磨著當地人的勇氣和力量。
不過此時踏上一片到處都充滿敵意的土地可不算是明智之舉,而且本該用來吸引移民的土地此時大多已落入官員們的口袋。
換個地方當雇農,還要承擔風險,甚至路費也要自己出,這自然很難吸引法國人。
過去曾被政治家們親切地稱為“新法蘭西”的模範殖民地——德克薩斯,此時同樣是水深火熱。
由於基佐的稅收政策加上其手下官員的高效率,直接導致稅賦增加了將近三倍。
很多大農場主甚至會故意將自己的土地拆成幾份,從而逃避累加的稅賦。
累加稅製讓大農場主苦不堪言,照理說這種稅製應該是照顧窮人和小農場主的。
但實際上後者同樣痛不欲生,因為稅種大量增加,而部分稅種收取的是固定額度,甚至是按人頭收取。
同時由於中場截胡美墨戰爭,獲得了大量未開發的土地,這本來是天大的便宜。
然而現實給了法國人重重一擊,這些新領地大大增加殖民地邊境線長度。
而且由於法國人過於強勢,奧地利、美國、墨西哥三國都在邊境布置了重兵,同時派出己方人馬開始滲透。
前者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不得不增加軍費開支,這再次加重了殖民地的負擔,為國內的稅收貢獻非但沒有增加,反而還在倒退。
最可怕的是那些新獲得的土地無人問津,因為開發的成本太高,而且並不安全,畢竟四國交界,法國人剛好被夾在中間。
理論上法國可以聯手任意一家去攻擊另一家,但現實是三國對法蘭西都不信任。
美墨兩國甚至被德克薩斯殖民地直接分隔開了,他們不再接壤自然也就沒法在陸地上爆發直接戰爭。
同時墨西哥和奧地利是盟友,美國人在加利福尼亞吃大虧,再加上被法國人截過胡,所以導致北美大陸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