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沙皇希望多流一些血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玲瓏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腓特烈·威廉四世看來,這是普魯士或者說是德意誌邦聯和丹麥的戰爭。
但實際上英、俄、瑞典都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甚至法國都打算插上一腳。
英國人不希望普魯士人衝出波羅的海,而俄國人則是自己對石勒蘇益格有野心,這裏有俄國人夢寐以求的港口。
同時丹麥也掌控著波羅的海的咽喉,英、俄無論是出於自身戰略的需求,還是爭霸世界的考量都不會放棄此地。
尤其是俄國與其淵源頗深,甚至沙皇本人還有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奧爾登堡的爵位。
這在理論上給了俄國獲取這一區域的可能,沙皇自然不會希望強大的德意誌邦聯或者是普魯士獲得此地。
相比之下丹麥這個孱弱的宗主國統治著一個滿是矛盾的區域更加符合俄國的利益。
瑞典則是無論戰略進攻,還是戰略防禦的角度都無法容忍普魯士或者德意誌染指丹麥的土地。
丹麥是此時瑞典唯一可能擴張的方向,同時又與其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讓一個強國占據日德蘭半島的位置肯定不符合瑞典的利益。
丹麥雖然對挪威有覬覦之心,但是其國力衰微,尤其是海軍被英國人覆滅之後幾十年都沒能緩過來,財政赤字嚴重,甚至不得不出售自己的殖民地來度過危機。
卡特加特海峽、鬆德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小貝爾特海峽、丹麥控製了所有波羅的海的水道。
一旦這些重要的水道易主,那麽瑞典王國自身的海上經濟和安全就要受到巨大威脅。
所以瑞典也是表現得最積極的一個國家,他們不是抗議或者是發出照會,而是直接派遣誌願兵和軍艦協助丹麥人作戰,甚至就連瑞典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都得到了緩解。
瑞典此時同樣受到了民族主義的影響,不過維京海盜還是比較凶殘的。
斯德哥爾摩的兩位瑞典民族主義領袖也想效仿法國人開宴會,憲兵得知之後立刻包圍了宴會所在的莊園。
瑞典政府並沒有給對方投降的機會,軍隊得到的命令是徹底清除目標,結果莊園內包括仆從在內的37人全部被殺。
之後也有類似的事件發生,不過政府的態度依然強硬,但這樣做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瑞典的民族主義者氣焰要比歐洲其他地區差很多。
不過這並不代表瑞典就不受民族主義的困擾了,實際上那些人采用了更加隱秘的手段對瑞典政府內部開始滲透。
這就很難清除了,不過好在此時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爆發,瑞典政府立刻組織誌願兵前往參戰,並將其和整個瑞典民族的命運聯係在一起。
絕大多數民族主義者就放棄了在瑞典國內的鬥爭轉而奔赴了抵抗普魯士的前線。
俄國駐普魯士大使當時就表示了反對,之後消息傳到聖彼得堡(春天了可以通行了),沙皇氣得幾乎要砸桌子。
在尼古拉一世心中石勒蘇益格已經是俄國的領地了,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顧問們”。
實際上俄國的文官和將軍就很像是尼古拉一世的個人顧問,他們並不能決策什麽隻由沙皇大權獨攬,不過形勢還是要走一下的。
“普魯士人居然想要染指石勒蘇益格,簡直是癡心妄想!”
新任首相瓦西裏·勒瓦夫略帶諂媚地說道。
在俄國當文官難,當首相更難!不但權力小得可憐,地位也十分低下,不隻在沙皇麵前沒尊嚴,在那些武官麵前同樣沒有尊嚴。
前任首相伊拉裏昂更是因為一點小事就被尼古拉一世發配西伯利亞至今生死未卜。
瓦西裏·勒瓦夫已經決定放棄文官的尊嚴一心討好皇帝,可不承想尼古拉一世最看不起那些沒骨氣的人了。
“你是覺得普魯士沒能力拿下石勒蘇益格嗎?”
尼古拉一世冷冷地說道,瓦西裏·勒瓦夫頓時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
“不,我隻是想說..”
“那你是覺得丹麥人能守住?”
“我沒有...”
“那你想說什麽?!”
尼古拉一世突然暴喝一聲嚇得前者跌坐在地,一旁的將軍發出了一陣嘲弄似的笑聲。
瓦西裏·勒瓦夫很生氣,但是他不知道該做些什麽,因為尊嚴比不上命重要。
然而從沙皇看他的眼神中,瓦西裏·勒瓦夫就知道如果現在自己不做點什麽的話那就死定了。
這時有人拉了瓦西裏·勒瓦夫一把,來者是個年輕人他替有點落魄的首相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丹麥人也許守不住,但是英國人、瑞典人、甚至是法國人和奧地利人都不會希望普魯士人拿下石勒蘇益格的。”
尼古拉一世十分欣賞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很好,安德烈說得很對,絕不止我們不希望普魯士拿下石勒蘇益格。你繼續。”
“謝謝,陛下。我們隻需要表明我們的立場就可以,英國人和瑞典人會替我們解決問題。
而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是國內那些波蘭人和車臣人,他們就像兩顆毒瘤在侵蝕著我們的國力。”
事實上弗蘭茨一時興起給俄國人找的麻煩比他自己想象中還要大,車臣人的供給雖然被弗蘭茨斷絕,但是他們要比想象中堅強得多。
而且由於弗蘭茨前期的資助導致俄國人的損失要大得多,所以曆史上沙皇威脅法國臨時政府出兵的橋段並未上演。
尼古拉一世的眉頭稍緩,他在想的就是這件事。事實上他正在考慮要不要出兵石勒蘇益格,因為此時俄國的兵力實在過於捉襟見肘。
不隻是車臣,波蘭地區同樣爆發了一係列小規模起義。新任波蘭總督文別特洛夫斯基是個浪漫的詩人將軍,但是他的手段一點也不溫和。
此時波蘭複國者在遭遇了加利西亞的慘敗之後已經進化了,他們開始尋求和工人,以及農奴合作。
這些波蘭複國者已經認識到光憑那幾個貴族和資本家根本無法戰勝強大的俄、普、奧三國。
於是乎他們改變了一些策略,開始物色一些同情波蘭人的外國人。
同時他們也學會了給工人和農民畫大餅,比如波蘭聯邦建立以後就不會再有壓迫、不會再有加班,不會再有拖欠工資...
但實際上英、俄、瑞典都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甚至法國都打算插上一腳。
英國人不希望普魯士人衝出波羅的海,而俄國人則是自己對石勒蘇益格有野心,這裏有俄國人夢寐以求的港口。
同時丹麥也掌控著波羅的海的咽喉,英、俄無論是出於自身戰略的需求,還是爭霸世界的考量都不會放棄此地。
尤其是俄國與其淵源頗深,甚至沙皇本人還有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奧爾登堡的爵位。
這在理論上給了俄國獲取這一區域的可能,沙皇自然不會希望強大的德意誌邦聯或者是普魯士獲得此地。
相比之下丹麥這個孱弱的宗主國統治著一個滿是矛盾的區域更加符合俄國的利益。
瑞典則是無論戰略進攻,還是戰略防禦的角度都無法容忍普魯士或者德意誌染指丹麥的土地。
丹麥是此時瑞典唯一可能擴張的方向,同時又與其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讓一個強國占據日德蘭半島的位置肯定不符合瑞典的利益。
丹麥雖然對挪威有覬覦之心,但是其國力衰微,尤其是海軍被英國人覆滅之後幾十年都沒能緩過來,財政赤字嚴重,甚至不得不出售自己的殖民地來度過危機。
卡特加特海峽、鬆德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小貝爾特海峽、丹麥控製了所有波羅的海的水道。
一旦這些重要的水道易主,那麽瑞典王國自身的海上經濟和安全就要受到巨大威脅。
所以瑞典也是表現得最積極的一個國家,他們不是抗議或者是發出照會,而是直接派遣誌願兵和軍艦協助丹麥人作戰,甚至就連瑞典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都得到了緩解。
瑞典此時同樣受到了民族主義的影響,不過維京海盜還是比較凶殘的。
斯德哥爾摩的兩位瑞典民族主義領袖也想效仿法國人開宴會,憲兵得知之後立刻包圍了宴會所在的莊園。
瑞典政府並沒有給對方投降的機會,軍隊得到的命令是徹底清除目標,結果莊園內包括仆從在內的37人全部被殺。
之後也有類似的事件發生,不過政府的態度依然強硬,但這樣做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瑞典的民族主義者氣焰要比歐洲其他地區差很多。
不過這並不代表瑞典就不受民族主義的困擾了,實際上那些人采用了更加隱秘的手段對瑞典政府內部開始滲透。
這就很難清除了,不過好在此時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爆發,瑞典政府立刻組織誌願兵前往參戰,並將其和整個瑞典民族的命運聯係在一起。
絕大多數民族主義者就放棄了在瑞典國內的鬥爭轉而奔赴了抵抗普魯士的前線。
俄國駐普魯士大使當時就表示了反對,之後消息傳到聖彼得堡(春天了可以通行了),沙皇氣得幾乎要砸桌子。
在尼古拉一世心中石勒蘇益格已經是俄國的領地了,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顧問們”。
實際上俄國的文官和將軍就很像是尼古拉一世的個人顧問,他們並不能決策什麽隻由沙皇大權獨攬,不過形勢還是要走一下的。
“普魯士人居然想要染指石勒蘇益格,簡直是癡心妄想!”
新任首相瓦西裏·勒瓦夫略帶諂媚地說道。
在俄國當文官難,當首相更難!不但權力小得可憐,地位也十分低下,不隻在沙皇麵前沒尊嚴,在那些武官麵前同樣沒有尊嚴。
前任首相伊拉裏昂更是因為一點小事就被尼古拉一世發配西伯利亞至今生死未卜。
瓦西裏·勒瓦夫已經決定放棄文官的尊嚴一心討好皇帝,可不承想尼古拉一世最看不起那些沒骨氣的人了。
“你是覺得普魯士沒能力拿下石勒蘇益格嗎?”
尼古拉一世冷冷地說道,瓦西裏·勒瓦夫頓時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
“不,我隻是想說..”
“那你是覺得丹麥人能守住?”
“我沒有...”
“那你想說什麽?!”
尼古拉一世突然暴喝一聲嚇得前者跌坐在地,一旁的將軍發出了一陣嘲弄似的笑聲。
瓦西裏·勒瓦夫很生氣,但是他不知道該做些什麽,因為尊嚴比不上命重要。
然而從沙皇看他的眼神中,瓦西裏·勒瓦夫就知道如果現在自己不做點什麽的話那就死定了。
這時有人拉了瓦西裏·勒瓦夫一把,來者是個年輕人他替有點落魄的首相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丹麥人也許守不住,但是英國人、瑞典人、甚至是法國人和奧地利人都不會希望普魯士人拿下石勒蘇益格的。”
尼古拉一世十分欣賞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很好,安德烈說得很對,絕不止我們不希望普魯士拿下石勒蘇益格。你繼續。”
“謝謝,陛下。我們隻需要表明我們的立場就可以,英國人和瑞典人會替我們解決問題。
而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是國內那些波蘭人和車臣人,他們就像兩顆毒瘤在侵蝕著我們的國力。”
事實上弗蘭茨一時興起給俄國人找的麻煩比他自己想象中還要大,車臣人的供給雖然被弗蘭茨斷絕,但是他們要比想象中堅強得多。
而且由於弗蘭茨前期的資助導致俄國人的損失要大得多,所以曆史上沙皇威脅法國臨時政府出兵的橋段並未上演。
尼古拉一世的眉頭稍緩,他在想的就是這件事。事實上他正在考慮要不要出兵石勒蘇益格,因為此時俄國的兵力實在過於捉襟見肘。
不隻是車臣,波蘭地區同樣爆發了一係列小規模起義。新任波蘭總督文別特洛夫斯基是個浪漫的詩人將軍,但是他的手段一點也不溫和。
此時波蘭複國者在遭遇了加利西亞的慘敗之後已經進化了,他們開始尋求和工人,以及農奴合作。
這些波蘭複國者已經認識到光憑那幾個貴族和資本家根本無法戰勝強大的俄、普、奧三國。
於是乎他們改變了一些策略,開始物色一些同情波蘭人的外國人。
同時他們也學會了給工人和農民畫大餅,比如波蘭聯邦建立以後就不會再有壓迫、不會再有加班,不會再有拖欠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