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才少年的童年陰影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 作者:浮遊1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播裏,傳來了撒唄寧充滿磁性的聲音。
創作屋裏的牆壁上,也映襯出了舞台現場的直播畫麵。
“《神來之筆》的各位選手、觀眾,大家好。”
“我是節目主持人,撒唄寧。”
“本場比賽的主題為‘英雄’,而我們的其中一位選手,寫了一本名為《三國演義》的小說。”
“短短一天半的時間,讓我們看到了華夏斷層史上,那個失落的年代。”
“小說固然是文學創作,不是真實曆史。”
“但今天一早,考古隊挖出了小說中描寫的,一位英雄使用的武器——方天畫戟。”
“以及一頂金絲製作的紫金冠。”
“經過專業鑒定,的確是漢末時期的文物。”
“這種不謀而合的巧合,讓我們回想起那場亂世之中的百姓。”
“借用華夏曆史研究所所長的一句話。”
“李儒一把火焚了洛陽,把漢王朝推向深淵穀底。”
“賈詡一句話屠了長安,掐斷了漢王朝最後一絲氣脈。”
“賈詡李儒得一可亂天下,董卓兼得,開始了近百年的亂武……”
“亂世英雄的背後,是無數百姓生靈塗炭,流離失所……”
“因此,節目組提議,為大漢百姓,默哀三分鍾!”
其餘選手一臉懵逼。
“什麽情況,我看過《神來之筆》那麽多場錄像,怎麽從來不知道還有這個環節?”
“三國?那個沒有絲毫史料,隻有開國君主及國名的三國,哪個選手這麽猛的啊,竟然敢寫這個題材。”
“開場的時候,好像有個選手要寫來這,是多少號來著。”
“尼瑪,整個節目為一個虛構作品中的百姓默哀,老子也是服了。”
“挖出漢末時候的武器,難道那貨小說裏也出現了這個武器,這也太巧合了吧。那小子不會先挖到過這個武器,為了比賽,又把武器給上交給國家了?”
“看不懂,完全看不懂,憑什麽啊,怎麽不為我小說裏的人物默哀。”
蘇辰一聽,便知道了撒唄寧說的是自己的作品。
“什麽,挖出方天畫戟了?”
蘇辰心裏一驚,這玩意兒現在挖出來了?
自己正在寫三國,你們外麵就挖出三國文物,這還得了啊?
蘇辰現在隻能用內網,還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在網絡上的熱度。
但這件事一出,蘇辰也大致猜到了自己所寫內容的熱度。
這波潑天的的流量,可得好好接住。
哀樂起,華夏大地四處都有默哀的人群。
國外記者將消息傳了出去。
外國政客緊張不已,他們都以為華夏政壇出了什麽大事。
結果一調查,卻發現是為《神來之筆》其中一部作品中的百姓默哀。
這讓他們極為不理解。
鷹醬國:“兩千多年前死掉的百姓,有什麽好默哀的。”
“美洲大陸死了那麽多印第安人,不過兩百餘年,我們都快記不住他們了。”
“華夏竟然還在為兩千年前的百姓默哀,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櫻花國:“大家都在舉辦《神來之筆》國家賽,就華夏會搞出個大新聞。”
“他們這麽做,肯定是心虛實力不足。”
“等著吧,在國際賽上,我們櫻花國一定要讓華夏國知道,炒作是沒有用的。”
泡菜國:“默哀?那不是我們國家發明的嗎?”
“華夏什麽檔次,竟然先行使用了默哀。”
“不行,我們馬上也舉行一次默哀,並且把這項活動申遺。”
默哀之時。
蘇辰閉上眼睛,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映入了蘇辰眼簾。
蘇辰通過這個少年的視角,看到曹操舉兵入侵他的家鄉,屠殺他的鄉友。
少年捏緊拳頭,想要衝過去將曹操打翻在地。
但他終究還是一個孩子。
這時候,他又看到劉備率領一支千人部隊,前來對抗曹操。
那一刻,劉備在他的眼裏,就猶如天神下凡一般。
他第一次知道,在這個無情的亂世,還有這樣的英雄。
明明沒有敵人強大的兵力,沒有敵人龐大的地盤,但依然敢於殺入敵陣,救國救民。
蘇辰一睜眼,想起了這名少年。
這不就是曹操屠城之時,被叔父帶走避難的少年諸葛亮嗎?
這一刻,蘇辰終於明白,諸葛亮為什麽願意輔佐一無所有的劉備了。
曹操啊曹操,你看看你造下了什麽孽。
要是在徐州不屠城,這個小小諸葛亮,又怎麽會對他如此憎恨。
如果諸葛亮加入曹操陣營,那天下又何必三分。
統一天下的,必將是他曹操啊。
諸葛亮,對,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又怎麽不算英雄。
蘇辰決定馬上動筆,盡快把諸葛亮這個英雄寫出來!
他要讓這個世界的人知道,有一種英雄,不懂騎馬射箭,揮刀弄槍,卻能反手之間將天下三分。
有一種英雄,有蓋世之才,卻能為了心中理想,輔佐仁德的明主。
有一種英雄,忠心耿耿,哪怕明主去世,也要輔佐主公那不成器的兒子,替他操勞半生。
【曹操下令殺劉備,奪徐州。】
【旗下謀士荀彧勸諫:“主公,此時不宜發兵徐州。”】
【“為何?”曹操問道。】
【荀彧答曰:“昔日,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
【“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而終成大業。”】
【荀彧的話,曹操旗下武將聽得極為認真。】
【一個個臉上都展露著渴望知識的眼神。】
【“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而入。”】
【“若兗州有失,徐州再得不到,主公將於何處退身?”】
【曹操心中暗忱:徐州勢在必得,不必急於這一時。】
【荀令君說得有理,隻有先滅了呂布,才能有立身之本。】
【曹操下令:“曹仁,夏侯惇。”】
【“在。”】
【“你二人守住鄄城。”】
【“是!”】
【“其餘部眾,隨我攻打呂布,先掃除後患。”】
彈幕:
——“呂布這麽猛嗎,和曹老板竟然打得有來有回。”
——“不是呂布猛,而是呂布身後的謀士陳宮猛。”
——“陳宮真是個人才啊,一個人單挑曹操旗下荀彧、荀攸、程昱、郭嘉一大幫謀士。”
——“看來打仗還是要靠腦子啊。陳宮沒有幫呂布之前,呂布像個喪家之犬一樣;陳宮一來,呂布竟然能跟曹老板打得有來有回。就連荀彧都忌憚他,不敢分兵取徐州。”
【曹操重整旗鼓之後,呂布自認為打了幾場勝仗,不將其放在眼裏。】
【呂布一生驕傲,此時更不聽陳宮之言,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
【結果被曹操打得節節敗退。】
【“嘿!收拾敗殘兵馬,我要與曹賊決一雌雄!”又一場大敗之後,呂布生氣至極。】
【陳宮勸道:“將軍,曹兵勢大,不可相爭。”】
【“先選取安身之處,那時再報仇不遲。”】
【呂布不服氣地指著陳宮的鼻子罵道:“可你當初勸我攻打濮陽的時候卻說:‘曹操,不足為懼!’”】
【陳宮看著自己這個蠢笨如豬的主公,一時不知道說什麽好,隻得暗暗歎了口氣,轉身離去。】
創作屋裏的牆壁上,也映襯出了舞台現場的直播畫麵。
“《神來之筆》的各位選手、觀眾,大家好。”
“我是節目主持人,撒唄寧。”
“本場比賽的主題為‘英雄’,而我們的其中一位選手,寫了一本名為《三國演義》的小說。”
“短短一天半的時間,讓我們看到了華夏斷層史上,那個失落的年代。”
“小說固然是文學創作,不是真實曆史。”
“但今天一早,考古隊挖出了小說中描寫的,一位英雄使用的武器——方天畫戟。”
“以及一頂金絲製作的紫金冠。”
“經過專業鑒定,的確是漢末時期的文物。”
“這種不謀而合的巧合,讓我們回想起那場亂世之中的百姓。”
“借用華夏曆史研究所所長的一句話。”
“李儒一把火焚了洛陽,把漢王朝推向深淵穀底。”
“賈詡一句話屠了長安,掐斷了漢王朝最後一絲氣脈。”
“賈詡李儒得一可亂天下,董卓兼得,開始了近百年的亂武……”
“亂世英雄的背後,是無數百姓生靈塗炭,流離失所……”
“因此,節目組提議,為大漢百姓,默哀三分鍾!”
其餘選手一臉懵逼。
“什麽情況,我看過《神來之筆》那麽多場錄像,怎麽從來不知道還有這個環節?”
“三國?那個沒有絲毫史料,隻有開國君主及國名的三國,哪個選手這麽猛的啊,竟然敢寫這個題材。”
“開場的時候,好像有個選手要寫來這,是多少號來著。”
“尼瑪,整個節目為一個虛構作品中的百姓默哀,老子也是服了。”
“挖出漢末時候的武器,難道那貨小說裏也出現了這個武器,這也太巧合了吧。那小子不會先挖到過這個武器,為了比賽,又把武器給上交給國家了?”
“看不懂,完全看不懂,憑什麽啊,怎麽不為我小說裏的人物默哀。”
蘇辰一聽,便知道了撒唄寧說的是自己的作品。
“什麽,挖出方天畫戟了?”
蘇辰心裏一驚,這玩意兒現在挖出來了?
自己正在寫三國,你們外麵就挖出三國文物,這還得了啊?
蘇辰現在隻能用內網,還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在網絡上的熱度。
但這件事一出,蘇辰也大致猜到了自己所寫內容的熱度。
這波潑天的的流量,可得好好接住。
哀樂起,華夏大地四處都有默哀的人群。
國外記者將消息傳了出去。
外國政客緊張不已,他們都以為華夏政壇出了什麽大事。
結果一調查,卻發現是為《神來之筆》其中一部作品中的百姓默哀。
這讓他們極為不理解。
鷹醬國:“兩千多年前死掉的百姓,有什麽好默哀的。”
“美洲大陸死了那麽多印第安人,不過兩百餘年,我們都快記不住他們了。”
“華夏竟然還在為兩千年前的百姓默哀,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櫻花國:“大家都在舉辦《神來之筆》國家賽,就華夏會搞出個大新聞。”
“他們這麽做,肯定是心虛實力不足。”
“等著吧,在國際賽上,我們櫻花國一定要讓華夏國知道,炒作是沒有用的。”
泡菜國:“默哀?那不是我們國家發明的嗎?”
“華夏什麽檔次,竟然先行使用了默哀。”
“不行,我們馬上也舉行一次默哀,並且把這項活動申遺。”
默哀之時。
蘇辰閉上眼睛,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映入了蘇辰眼簾。
蘇辰通過這個少年的視角,看到曹操舉兵入侵他的家鄉,屠殺他的鄉友。
少年捏緊拳頭,想要衝過去將曹操打翻在地。
但他終究還是一個孩子。
這時候,他又看到劉備率領一支千人部隊,前來對抗曹操。
那一刻,劉備在他的眼裏,就猶如天神下凡一般。
他第一次知道,在這個無情的亂世,還有這樣的英雄。
明明沒有敵人強大的兵力,沒有敵人龐大的地盤,但依然敢於殺入敵陣,救國救民。
蘇辰一睜眼,想起了這名少年。
這不就是曹操屠城之時,被叔父帶走避難的少年諸葛亮嗎?
這一刻,蘇辰終於明白,諸葛亮為什麽願意輔佐一無所有的劉備了。
曹操啊曹操,你看看你造下了什麽孽。
要是在徐州不屠城,這個小小諸葛亮,又怎麽會對他如此憎恨。
如果諸葛亮加入曹操陣營,那天下又何必三分。
統一天下的,必將是他曹操啊。
諸葛亮,對,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又怎麽不算英雄。
蘇辰決定馬上動筆,盡快把諸葛亮這個英雄寫出來!
他要讓這個世界的人知道,有一種英雄,不懂騎馬射箭,揮刀弄槍,卻能反手之間將天下三分。
有一種英雄,有蓋世之才,卻能為了心中理想,輔佐仁德的明主。
有一種英雄,忠心耿耿,哪怕明主去世,也要輔佐主公那不成器的兒子,替他操勞半生。
【曹操下令殺劉備,奪徐州。】
【旗下謀士荀彧勸諫:“主公,此時不宜發兵徐州。”】
【“為何?”曹操問道。】
【荀彧答曰:“昔日,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
【“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而終成大業。”】
【荀彧的話,曹操旗下武將聽得極為認真。】
【一個個臉上都展露著渴望知識的眼神。】
【“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而入。”】
【“若兗州有失,徐州再得不到,主公將於何處退身?”】
【曹操心中暗忱:徐州勢在必得,不必急於這一時。】
【荀令君說得有理,隻有先滅了呂布,才能有立身之本。】
【曹操下令:“曹仁,夏侯惇。”】
【“在。”】
【“你二人守住鄄城。”】
【“是!”】
【“其餘部眾,隨我攻打呂布,先掃除後患。”】
彈幕:
——“呂布這麽猛嗎,和曹老板竟然打得有來有回。”
——“不是呂布猛,而是呂布身後的謀士陳宮猛。”
——“陳宮真是個人才啊,一個人單挑曹操旗下荀彧、荀攸、程昱、郭嘉一大幫謀士。”
——“看來打仗還是要靠腦子啊。陳宮沒有幫呂布之前,呂布像個喪家之犬一樣;陳宮一來,呂布竟然能跟曹老板打得有來有回。就連荀彧都忌憚他,不敢分兵取徐州。”
【曹操重整旗鼓之後,呂布自認為打了幾場勝仗,不將其放在眼裏。】
【呂布一生驕傲,此時更不聽陳宮之言,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
【結果被曹操打得節節敗退。】
【“嘿!收拾敗殘兵馬,我要與曹賊決一雌雄!”又一場大敗之後,呂布生氣至極。】
【陳宮勸道:“將軍,曹兵勢大,不可相爭。”】
【“先選取安身之處,那時再報仇不遲。”】
【呂布不服氣地指著陳宮的鼻子罵道:“可你當初勸我攻打濮陽的時候卻說:‘曹操,不足為懼!’”】
【陳宮看著自己這個蠢笨如豬的主公,一時不知道說什麽好,隻得暗暗歎了口氣,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