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計劃生育薄紗推恩令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 作者:浮遊1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獻帝對曹操說道:“愛卿,昨日表奏劉備功勳卓著。”】
【“何不宣上,讓朕一見?”】
【曹操心上不悅,但大庭廣眾之下,還是給了漢獻帝一個麵子:“遵旨。”】
【隨後曹操回身向門外喊道:“宣劉備上殿。”】
【劉備身著一身朝服,正了正衣冠,極其鄭重的走到大殿之上。】
【一見到皇帝,劉備極其標準地行跪拜禮:“臣劉備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獻帝見劉備如此注重禮節,心裏十分歡喜:“卿平身說話。”】
【“謝萬歲。”】
【劉備抬起頭後,漢獻帝終於看清了劉備的麵龐。】
【漢獻帝誇讚道:“果然相貌非凡,卿祖上何人?”】
【劉備不卑不亢地當著滿朝文武說道:“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
【漢獻帝一聽劉備竟然還是自家親戚,激動得大手一揮:“快取宗族世譜檢看。”】
【負責皇室族譜的官員,取來劉氏族譜,查找到劉備那一支,呈遞了上來。】
【“念。”漢獻帝下旨道。】
【宗正當眾掀開劉氏族譜,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念了起來:“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
【曹操看著這一君一臣,竟然在沒有他授意的情況下開始了認親,心中極為不悅。】
【不過他不是董卓,不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當場發作,而是任由宗正念了下去。】
【宗正的聲音異常洪亮:“勝生陸城亭侯劉昂,昂生章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
【“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
【文武百官認真聽著,想看看這劉備到底是不是漢室宗親。】
【這一連串的名字,就連漢獻帝也掰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宗正繼續一絲不苟地念著:“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
【“雄生劉弘,弘不仕。”】
【“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宗正念畢,漢獻帝當即站了起來,文武百官眼中也都綻放出了光芒。】
彈幕:
——“不是,他真有劉氏族譜啊?”
——“蘇辰這編得未免也太逼真了,我甚至懷疑他有係統,正常人寫小說,能把主角的祖宗十八代都寫出來?”
——“這麽一大長串名字,就算是讓我現編,我都編不出來。”
——“這老劉家未免也太能生了吧。”
——“前麵刷劉能不要太離譜。”
——“劉玥(逃)。”
——“曹操早就聽得不耐煩了:這都多遠的親戚了,還有必要念下去?”
——“超出三代都可以結婚了,這麽十萬八千裏的親戚,還有必要往上認?”
——“曹老板:我帶了個什麽東西回來。”
“嗬嗬嗬哈哈。”舞台上顧長庚拍手稱讚。
“看來蘇辰為了這部小說,做了不少功課啊。”
“隻是編了一長串名字而已,換我我也能編,畢竟我保送北大。”撒唄寧齜著牙活躍著現場氣氛。
顧長庚擺擺手:“不光是編寫名字這麽簡單。”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這在曆史上是有記載的。”
“編造這麽一長串劉氏族人的名字下來不稀奇。”
“但是蘇辰在編造名字的時候,還編造了他們的官職。”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老劉家傳承下來的官職越來越小。”
“從一開始的孝景皇帝,到最後的弘不仕,傳到劉備這裏,就隻能賣草鞋了。”
“這其中有什麽說法嗎?”經過顧長庚這麽一說,撒唄寧也想到了什麽。
隻不過,他認為讓顧佬說出來,這話更具有權威性。
“推恩令!”顧長庚撫摸著下巴上的胡須說道,“這一長串名字的傳承,就是漢朝推恩令的縮影。”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為了削弱諸侯,進行中央集團,采用了天下第一陽謀——推恩令。”
“諸侯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繼承權。”
“但諸侯的土地隻有那麽多,所以隻能平分給所有孩子。”
“這一項政策,諸侯如果不執行,那他的孩子們自然會把他推翻。”
“如果諸侯執行,那諸侯的權利就會像劉備這個家族一樣,一步步削弱。”
“削減到最後,就算你是皇室血脈,也隻能成為一個平民。”
“我們之前隻想象過推恩令的厲害,但從蘇辰的小說裏,推恩令第一次如此地具象化。”
“這小子,一定偷偷研究了不少曆史知識,所以才敢來寫這一部《三國演義》。”
評委席上,郭靜明舉手:“我可以破解推恩令。”
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郭靜明。
撒唄寧道:“郭導,推恩令被稱為史上第一陽謀,你要怎麽破解?”
郭靜明見聚光燈又打到了他的臉上,高興地跳了起來,伸出一根手指。
“很簡單,我隻需要響應國家號召,堅定執行計劃生育,隻生一個娃。”
“並且讓我的娃也堅定不移地執行這項政策,那麽我封國的土地便不會被瓜分,我的實力永遠不會被削弱。”
直播間的觀眾們一聽,認為郭靜明說的有幾分道理。
——“好像有點道理哈,隻剩一個的話,就隻傳給一個,誰也不能說啥。”
——“咦,郭靜明這個小東西有點東西嗬,居然能想到這個清奇的點子。”
——“計劃生育薄紗推恩令,嘻嘻嘻,有點意思。”
——“諸侯:郭靜明你不早點說。”
——“壞了,真被他想到好點子了。”
——“史上第一陽謀,這麽輕易就被破解了,不會吧?”
——“這次真的被他裝到了,如果諸侯非要隻生一個娃,皇帝還真拿他沒什麽辦法。”
——“妙啊,該說不說,郭靜明還是有點腦子的。”
——“黑轉路了,怪不得人家能當評委呢。”
顧長庚嘿嘿一笑:“小子,你想得太簡單了。”
【“何不宣上,讓朕一見?”】
【曹操心上不悅,但大庭廣眾之下,還是給了漢獻帝一個麵子:“遵旨。”】
【隨後曹操回身向門外喊道:“宣劉備上殿。”】
【劉備身著一身朝服,正了正衣冠,極其鄭重的走到大殿之上。】
【一見到皇帝,劉備極其標準地行跪拜禮:“臣劉備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獻帝見劉備如此注重禮節,心裏十分歡喜:“卿平身說話。”】
【“謝萬歲。”】
【劉備抬起頭後,漢獻帝終於看清了劉備的麵龐。】
【漢獻帝誇讚道:“果然相貌非凡,卿祖上何人?”】
【劉備不卑不亢地當著滿朝文武說道:“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
【漢獻帝一聽劉備竟然還是自家親戚,激動得大手一揮:“快取宗族世譜檢看。”】
【負責皇室族譜的官員,取來劉氏族譜,查找到劉備那一支,呈遞了上來。】
【“念。”漢獻帝下旨道。】
【宗正當眾掀開劉氏族譜,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念了起來:“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
【曹操看著這一君一臣,竟然在沒有他授意的情況下開始了認親,心中極為不悅。】
【不過他不是董卓,不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當場發作,而是任由宗正念了下去。】
【宗正的聲音異常洪亮:“勝生陸城亭侯劉昂,昂生章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
【“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
【文武百官認真聽著,想看看這劉備到底是不是漢室宗親。】
【這一連串的名字,就連漢獻帝也掰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宗正繼續一絲不苟地念著:“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
【“雄生劉弘,弘不仕。”】
【“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宗正念畢,漢獻帝當即站了起來,文武百官眼中也都綻放出了光芒。】
彈幕:
——“不是,他真有劉氏族譜啊?”
——“蘇辰這編得未免也太逼真了,我甚至懷疑他有係統,正常人寫小說,能把主角的祖宗十八代都寫出來?”
——“這麽一大長串名字,就算是讓我現編,我都編不出來。”
——“這老劉家未免也太能生了吧。”
——“前麵刷劉能不要太離譜。”
——“劉玥(逃)。”
——“曹操早就聽得不耐煩了:這都多遠的親戚了,還有必要念下去?”
——“超出三代都可以結婚了,這麽十萬八千裏的親戚,還有必要往上認?”
——“曹老板:我帶了個什麽東西回來。”
“嗬嗬嗬哈哈。”舞台上顧長庚拍手稱讚。
“看來蘇辰為了這部小說,做了不少功課啊。”
“隻是編了一長串名字而已,換我我也能編,畢竟我保送北大。”撒唄寧齜著牙活躍著現場氣氛。
顧長庚擺擺手:“不光是編寫名字這麽簡單。”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這在曆史上是有記載的。”
“編造這麽一長串劉氏族人的名字下來不稀奇。”
“但是蘇辰在編造名字的時候,還編造了他們的官職。”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老劉家傳承下來的官職越來越小。”
“從一開始的孝景皇帝,到最後的弘不仕,傳到劉備這裏,就隻能賣草鞋了。”
“這其中有什麽說法嗎?”經過顧長庚這麽一說,撒唄寧也想到了什麽。
隻不過,他認為讓顧佬說出來,這話更具有權威性。
“推恩令!”顧長庚撫摸著下巴上的胡須說道,“這一長串名字的傳承,就是漢朝推恩令的縮影。”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為了削弱諸侯,進行中央集團,采用了天下第一陽謀——推恩令。”
“諸侯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繼承權。”
“但諸侯的土地隻有那麽多,所以隻能平分給所有孩子。”
“這一項政策,諸侯如果不執行,那他的孩子們自然會把他推翻。”
“如果諸侯執行,那諸侯的權利就會像劉備這個家族一樣,一步步削弱。”
“削減到最後,就算你是皇室血脈,也隻能成為一個平民。”
“我們之前隻想象過推恩令的厲害,但從蘇辰的小說裏,推恩令第一次如此地具象化。”
“這小子,一定偷偷研究了不少曆史知識,所以才敢來寫這一部《三國演義》。”
評委席上,郭靜明舉手:“我可以破解推恩令。”
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郭靜明。
撒唄寧道:“郭導,推恩令被稱為史上第一陽謀,你要怎麽破解?”
郭靜明見聚光燈又打到了他的臉上,高興地跳了起來,伸出一根手指。
“很簡單,我隻需要響應國家號召,堅定執行計劃生育,隻生一個娃。”
“並且讓我的娃也堅定不移地執行這項政策,那麽我封國的土地便不會被瓜分,我的實力永遠不會被削弱。”
直播間的觀眾們一聽,認為郭靜明說的有幾分道理。
——“好像有點道理哈,隻剩一個的話,就隻傳給一個,誰也不能說啥。”
——“咦,郭靜明這個小東西有點東西嗬,居然能想到這個清奇的點子。”
——“計劃生育薄紗推恩令,嘻嘻嘻,有點意思。”
——“諸侯:郭靜明你不早點說。”
——“壞了,真被他想到好點子了。”
——“史上第一陽謀,這麽輕易就被破解了,不會吧?”
——“這次真的被他裝到了,如果諸侯非要隻生一個娃,皇帝還真拿他沒什麽辦法。”
——“妙啊,該說不說,郭靜明還是有點腦子的。”
——“黑轉路了,怪不得人家能當評委呢。”
顧長庚嘿嘿一笑:“小子,你想得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