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非真,非假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 作者:浮遊1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辰看著昨天的故事,之所以寫到了十點,就是因為寫得太詳細了。
三國的故事太多,如果都按照這麽詳細地寫,別說七天,七十天都未必寫得完。
要想七天寫完,就必須做適當刪減。
那些細節故事,以後再到線下慢慢補充吧。
蘇辰舒展手指,快速給官渡之戰進行收場。
【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二年。】
【曹操進攻袁紹,袁紹吐血身亡。】
【臨終,廢長子袁譚而立幼子袁尚。】
【袁譚不服,在一眾文臣武將的支持下,發動了對袁尚的內部戰爭。】
——“???袁紹就這麽掛了?”
——“輸不起是吧,那麽大的地盤,輸一仗就直接躺平掛掉?”
——“不知道為什麽看先前呂布死都無感,現在本初要走了我竟不舍。”
——“蘇辰這明顯加快節奏了,昨晚加班到十點,今天不想加班了是吧。”
——“袁紹啊袁紹,最後一題也選錯,真有你的。”
——“臨終埋雷,死了都要作,不愧是你袁紹。”
——“這兩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父親死了,不聯合到一起對付曹操,反而同室操戈了起來。”
【袁譚不敵,委派辛毗為使臣,投降於曹操。】
【曹操向辛毗說道:“我有意回軍相助,但不知袁譚之降誠意如何?”】
【辛毗一臉正氣,搖了搖道:“非真。”】
【曹操心領神會:“如此說,乃是假意?”】
【辛毗又搖頭:“非假。”】
——“啥玩意兒,袁譚直接投了?這特麽一半地盤人馬直接歸入曹操麾下了?”
——“曹老板這波血賺啊。”
——“非真,非假。”
——“薛定諤的投降。”
——“我知道為什麽曹老板天天頭疼了。”
【曹操皺眉,辛毗正色道:“明公勿問真與假,隻論其勢可也。”】
【“袁紹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
【“兄弟饞隙,國分為二。”】
【“加之饑饉並至,天災人困。”】
【“無論智愚,皆知此乃天滅袁氏之時。”】
【“今明公提兵攻冀州,袁尚若不還兵救冀州則失巢穴。”】
【“若還兵救冀州,則袁譚追襲於其後。”】
【“以明公之威,擊疲敝之眾,如迅風之掃秋葉也。”】
【“況天下之患,莫大於河北。”】
【“河北既平,則霸業成矣。”】
【“願明公……”】
【話到此處,辛毗自覺話有些多了,笑著轉口道:“願明公……賜酒。”】
【曹操聽得入神,回過神來,如夢初醒地笑著給辛毗倒酒。】
【曹操端起酒杯:“恨與佐治(辛毗的字)相見太晚矣。”】
【一杯酒下肚,曹操自言自語道:“天下之患,莫大於河北。”】
【“河北既平,則霸業可成矣。”】
【“好!”曹操轉頭看向辛毗,“有佐治做袁譚請降使者,無論其降意真假……準降!”】
——“臥槽,這派來的使者都有二心。”
——“好你個辛毗,竟然是個大叛徒。”
——“這個‘賜酒’可太有情調了。”
——“曹老板:對麵怎麽一直來送??”
【受降儀式上,袁譚幾句阿諛奉承之言。】
【曹操昂首挺立,對其教訓道:“汝父在日,雖屢屢吐血而厥,卻從未屈膝於我。”】
【“今你二人兄弟相殘,汝比你弟強,識時務!起來吧。”】
【袁譚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袁譚敢再問一句,何日攻打冀州,討伐袁尚。”】
【曹操道:“方今糧草不接,搬運勞苦。”】
【“你暫居平原,我屯駐黎陽。”】
【“待糧道通後,方可進兵。”】
——“曹操喜歡有才的人,若有骨氣則更棒,袁譚都沒有。”
——“《我爹死早了,我弟太搞了》。”
——“曹操明顯看不上這種兄弟鬩牆、卑顏屈膝的人。但是為了拿下袁紹的地盤,隻能先接受袁譚的投降,好消化他的人馬和地盤。”
——“自己投降,轉頭打親兄弟,確實讓人看不上。”
【曹操回到黎陽,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
【很快,前線動向就一條條傳來。】
【“報~袁尚令尹楷屯兵毛城,欲通上黨糧道,前鋒已紮下營寨。”】
【“報~袁尚令沮鵠守邯鄲,留審配與陳琳守冀州,已連夜起兵攻打平原。”】
【……】
【曹操分析著一條條戰報,與眾將分析道:“看來,袁尚果然是決心先破袁譚,然後攻我。”】
【“報~袁尚大軍逼近平原,袁譚告急。”】
【“嗬嗬……”曹操哂笑,“來得好快呀,諸位……”】
【“報~許攸,許大人從許昌來了。”】
——“老曹:你們是不讓我說話了是吧。”
——“曹操:還有沒有都快點報了。”
【“哈哈哈哈哈哈……”許攸大搖大擺走入營帳。】
【帳中的群臣,許攸連看都不看一眼,直接來到了曹操麵前。】
【“丞相,袁尚已起兵急攻袁譚,丞相卻坐守於此。”】
【“莫非欲待天雷擊殺二袁?”】
【曹操負手而立,自信笑道:“嗯,我自料定矣。”】
【帳中群臣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
【“哈哈哈……”】
【許攸左看右看,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一樣被眾人排除在外。】
【“曹洪。”曹操叫道。】
【“末將在!”曹洪站出。】
【曹操嚴肅道:“你率軍先發,直取冀州。”】
【“我自引一軍先攻毛城,後取邯鄲。”】
【“你我於冀州城下會齊。”】
【“是!”曹洪領命。】
【曹操下令:“眾將聽令,三更造飯,平明起兵。”】
【“此番必得冀州!”】
【許攸無人搭理,暗暗道:“此真乃天雷也。”】
——“他們笑是因為許攸把自己當謀主了,實際上曹操都不想搭理他。”
——“這裏的許攸看著像小醜。”
——“其實許攸的處境是很多家族企業外能人的尷尬境遇,有功卻被排擠。”
——“可能曹老板就是看不起這種沒有氣節的人吧,即使他有些才能。”
——“曹操的腦回路是不相信任何人情的,你不是迫於利害屈服於他,必有異心。”
——“許攸:遭了,是我信息差太大。”
【曹操舉兵,袁尚大敗。】
【隻得派遣豫州刺史陰夔,至曹營請降。】
三國的故事太多,如果都按照這麽詳細地寫,別說七天,七十天都未必寫得完。
要想七天寫完,就必須做適當刪減。
那些細節故事,以後再到線下慢慢補充吧。
蘇辰舒展手指,快速給官渡之戰進行收場。
【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二年。】
【曹操進攻袁紹,袁紹吐血身亡。】
【臨終,廢長子袁譚而立幼子袁尚。】
【袁譚不服,在一眾文臣武將的支持下,發動了對袁尚的內部戰爭。】
——“???袁紹就這麽掛了?”
——“輸不起是吧,那麽大的地盤,輸一仗就直接躺平掛掉?”
——“不知道為什麽看先前呂布死都無感,現在本初要走了我竟不舍。”
——“蘇辰這明顯加快節奏了,昨晚加班到十點,今天不想加班了是吧。”
——“袁紹啊袁紹,最後一題也選錯,真有你的。”
——“臨終埋雷,死了都要作,不愧是你袁紹。”
——“這兩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父親死了,不聯合到一起對付曹操,反而同室操戈了起來。”
【袁譚不敵,委派辛毗為使臣,投降於曹操。】
【曹操向辛毗說道:“我有意回軍相助,但不知袁譚之降誠意如何?”】
【辛毗一臉正氣,搖了搖道:“非真。”】
【曹操心領神會:“如此說,乃是假意?”】
【辛毗又搖頭:“非假。”】
——“啥玩意兒,袁譚直接投了?這特麽一半地盤人馬直接歸入曹操麾下了?”
——“曹老板這波血賺啊。”
——“非真,非假。”
——“薛定諤的投降。”
——“我知道為什麽曹老板天天頭疼了。”
【曹操皺眉,辛毗正色道:“明公勿問真與假,隻論其勢可也。”】
【“袁紹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
【“兄弟饞隙,國分為二。”】
【“加之饑饉並至,天災人困。”】
【“無論智愚,皆知此乃天滅袁氏之時。”】
【“今明公提兵攻冀州,袁尚若不還兵救冀州則失巢穴。”】
【“若還兵救冀州,則袁譚追襲於其後。”】
【“以明公之威,擊疲敝之眾,如迅風之掃秋葉也。”】
【“況天下之患,莫大於河北。”】
【“河北既平,則霸業成矣。”】
【“願明公……”】
【話到此處,辛毗自覺話有些多了,笑著轉口道:“願明公……賜酒。”】
【曹操聽得入神,回過神來,如夢初醒地笑著給辛毗倒酒。】
【曹操端起酒杯:“恨與佐治(辛毗的字)相見太晚矣。”】
【一杯酒下肚,曹操自言自語道:“天下之患,莫大於河北。”】
【“河北既平,則霸業可成矣。”】
【“好!”曹操轉頭看向辛毗,“有佐治做袁譚請降使者,無論其降意真假……準降!”】
——“臥槽,這派來的使者都有二心。”
——“好你個辛毗,竟然是個大叛徒。”
——“這個‘賜酒’可太有情調了。”
——“曹老板:對麵怎麽一直來送??”
【受降儀式上,袁譚幾句阿諛奉承之言。】
【曹操昂首挺立,對其教訓道:“汝父在日,雖屢屢吐血而厥,卻從未屈膝於我。”】
【“今你二人兄弟相殘,汝比你弟強,識時務!起來吧。”】
【袁譚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袁譚敢再問一句,何日攻打冀州,討伐袁尚。”】
【曹操道:“方今糧草不接,搬運勞苦。”】
【“你暫居平原,我屯駐黎陽。”】
【“待糧道通後,方可進兵。”】
——“曹操喜歡有才的人,若有骨氣則更棒,袁譚都沒有。”
——“《我爹死早了,我弟太搞了》。”
——“曹操明顯看不上這種兄弟鬩牆、卑顏屈膝的人。但是為了拿下袁紹的地盤,隻能先接受袁譚的投降,好消化他的人馬和地盤。”
——“自己投降,轉頭打親兄弟,確實讓人看不上。”
【曹操回到黎陽,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
【很快,前線動向就一條條傳來。】
【“報~袁尚令尹楷屯兵毛城,欲通上黨糧道,前鋒已紮下營寨。”】
【“報~袁尚令沮鵠守邯鄲,留審配與陳琳守冀州,已連夜起兵攻打平原。”】
【……】
【曹操分析著一條條戰報,與眾將分析道:“看來,袁尚果然是決心先破袁譚,然後攻我。”】
【“報~袁尚大軍逼近平原,袁譚告急。”】
【“嗬嗬……”曹操哂笑,“來得好快呀,諸位……”】
【“報~許攸,許大人從許昌來了。”】
——“老曹:你們是不讓我說話了是吧。”
——“曹操:還有沒有都快點報了。”
【“哈哈哈哈哈哈……”許攸大搖大擺走入營帳。】
【帳中的群臣,許攸連看都不看一眼,直接來到了曹操麵前。】
【“丞相,袁尚已起兵急攻袁譚,丞相卻坐守於此。”】
【“莫非欲待天雷擊殺二袁?”】
【曹操負手而立,自信笑道:“嗯,我自料定矣。”】
【帳中群臣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
【“哈哈哈……”】
【許攸左看右看,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一樣被眾人排除在外。】
【“曹洪。”曹操叫道。】
【“末將在!”曹洪站出。】
【曹操嚴肅道:“你率軍先發,直取冀州。”】
【“我自引一軍先攻毛城,後取邯鄲。”】
【“你我於冀州城下會齊。”】
【“是!”曹洪領命。】
【曹操下令:“眾將聽令,三更造飯,平明起兵。”】
【“此番必得冀州!”】
【許攸無人搭理,暗暗道:“此真乃天雷也。”】
——“他們笑是因為許攸把自己當謀主了,實際上曹操都不想搭理他。”
——“這裏的許攸看著像小醜。”
——“其實許攸的處境是很多家族企業外能人的尷尬境遇,有功卻被排擠。”
——“可能曹老板就是看不起這種沒有氣節的人吧,即使他有些才能。”
——“曹操的腦回路是不相信任何人情的,你不是迫於利害屈服於他,必有異心。”
——“許攸:遭了,是我信息差太大。”
【曹操舉兵,袁尚大敗。】
【隻得派遣豫州刺史陰夔,至曹營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