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宣傳
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 作者:特殊的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衛民回到家直接找到了安傑。“媽我把昨天你給我的50塊錢給了二大娘了”
“衛民,你為什麽給二大娘50塊錢!”安傑一臉的的疑惑。
“我這不是為了給姑姑善後嘛,50塊錢就是為了堵二大娘的嘴的,就怕二大娘回去一宣傳,把整個村的人都召過來,這樣我們還過不過日子了”
“你個小機靈鬼,你怎麽和二大娘娘說的?”安傑聞言先是一愣然後仿佛又明白了什麽用手戳了一下江衛民的頭。
“我和二大娘說是媽你讓我交待的,讓她們回去別太張揚,還說表姐是留在咱家幫忙洗衣做飯,這樣老家鄉親們就不會羨慕嫉妒了,考慮到表姐還要說婆家,就讓等二大娘等個一年半載再往外說爸給安排好工作了,這樣大家接受能力還好點。”
江衛民繼續說道“還有我和二大娘說不讓她隨便透露咱家地址,如果後期還有人過來,那咱們兩家情誼就算是斷了,而且她們也不能光索取不付出。”
安傑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嗯,你說得有道理,考慮得很周全。”
“能用錢解決問題的問題都不叫問題。再說了,咱也不能讓姑姑難做呀。”
安傑點點頭:“也是,那行吧,這事就這麽辦了。對了,你跟二大娘說的時候,她什麽反應?”
“二大娘看上去挺高興的,她應該也理解,她說會按照我說的做,保證不給咱惹事,二大娘她也想保留著咱這一層關係。”衛民得意地說道。
“那就好,希望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可別再來人了。”安傑鬆了一口氣。
“放心吧,媽,我已經處理好了。”衛民自信滿滿地拍著胸脯。
“你個小鬼頭,還挺能幹的。”安傑忍不住誇讚道。
“嘿嘿,謝謝媽誇獎,媽,我這次的稿費應該到了吧!。”
“匯款單已經收到了,你這次畫了 68 張,一共 544 塊錢,比我一年工資都高,等我有空了就取出來給你存著。”母親說道。
“比你工資高,我也是你兒子,我現在要錢也沒用,媽你該花就花,不用給我存著。”
“我和你爸的工資就夠花了,你就別管了。”
晚上,安傑將江衛民給二大娘50塊錢的事情告訴了江德福:“衛民真是長大了,考慮問題很全麵啊。”
江德福點點頭表示讚同:“事情確實辦得很好,有條不紊,而且懂得先禮後兵,恩威並施。”
“這種事咱倆確實是沒考慮到,而且也不能直說,由衛民來說正合適。”安傑接著說。
“成熟,老練,不愧是我兒子。”江德福自豪地說道。
二大娘一家經曆了乘船、坐火車,最後乘坐汽車,終於回到了風塵仆仆的老家。
一回到家,一大堆村民下了工都聚集在二大娘家門口,好奇地問道:“二大娘,司令家寬不寬敞?”
“又大又寬敞!”二大娘高興的回答道。。
“德福當司令,人怎麽樣?”繼續有人追問。
“德福仁義啊!沒忘了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他們,不僅邀我們去做客,還給了這麽多東西,還給我做了一身新衣服。”
“二大娘,這麽大司令沒給燕鳳找個工作啊!”
“找工作哪兒這麽容易,不過燕鳳留在德福家裏了,沒事幫忙洗洗衣服做做飯,沒準到時候德福給介紹個當兵的對象呢。”
“當兵的對象啊!真好,這德福這人確實不錯啊!”
一群人打聽完情報都慢慢的回家了。
“這個二大娘真傻,還當兵的對象呢,就她孫女那樣的那個當兵的看的上”路上兩個婦女八卦的說道。
“就是,為了點東西把她孫女賣了還樂嗬嗬的呢,我說德華怎麽沒事給老家來信呢,這是找免費的保姆來了。”
“你說,這麽個大司令就安排不了個工作?”
“想什麽呢人家司令來信就是為了招保姆來了,還安排工作,連個親戚都算不上,能給你盡心的找工作。”
“這樣啊!”
“肯定是這樣,這司令家大業大,啥也不缺就缺幹活的人。再說了,老家的人知根知底,找保姆肯定要從老家找。”
“也是,燕鳳也沒啥文化,現在有個活幹就不錯了。”
就這樣在江德福的老家二大娘雖然一家一直在宣傳江德福的仁義,而一些聰明的人認為江德福想從老家找個保姆。
說什麽的都有,導致江德福在老家的名聲不好也不壞,也沒人說什麽閑話,總歸來說司令家的保姆比老家種地強點,但有限,都是幹活的,在老家幹活還不用寄人籬下。
經過兩個月的驗證,江德福老家果然沒有來人。江衛民總算是放心了。
這兩個月青島出版社劉朔編輯一直很安靜,也沒有催稿。
要知道,青島出版社畢竟隻是一個小出版社,即使通過整合,每月的最高產量也就是30萬冊左右。
然而,這兩個月來,訂單量卻絲毫不見減少,導致第二冊的印刷工作尚未啟動。
如今,青島出版社的宋文卿可謂是痛苦與快樂交織。
快樂的是,他從未經曆過如此龐大的訂單量,且訂單仍在持續增加;痛苦的則是,他們的印刷能力無法滿足需求。
經過雲舟的核算,宋文卿發現,後續訂單至少還有100萬冊需要完成。
僅上冊就已經有200萬冊的訂單量,那麽下冊預計也會有類似數量的需求。這樣一來,光是印刷任務就得安排整整一年!
而這一年江衛民估計能夠畫完3-4本連環畫了,到時候怎麽辦!
宋文卿這段時間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麵要與上級部門積極溝通,爭取盡快落實印刷設備;
另一方麵還要想辦法解決《警犬出擊-識破真身上》的印刷問題。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找山東出版社幫忙印製50萬冊《警犬出擊-識破真身上》,同時全力以赴準備《警犬出擊-疾風追蹤下》的發行工作。
為了確保銷售業績,宋文卿製定了詳細的計劃:每個月上冊印刷10萬冊,下冊印刷20萬冊,並在四個月後推出《警犬出擊-疾風追蹤下》。
這個策略既能充分利用市場熱度,又能滿足讀者對後續故事的期待,從而提高銷售量。
“衛民,你為什麽給二大娘50塊錢!”安傑一臉的的疑惑。
“我這不是為了給姑姑善後嘛,50塊錢就是為了堵二大娘的嘴的,就怕二大娘回去一宣傳,把整個村的人都召過來,這樣我們還過不過日子了”
“你個小機靈鬼,你怎麽和二大娘娘說的?”安傑聞言先是一愣然後仿佛又明白了什麽用手戳了一下江衛民的頭。
“我和二大娘說是媽你讓我交待的,讓她們回去別太張揚,還說表姐是留在咱家幫忙洗衣做飯,這樣老家鄉親們就不會羨慕嫉妒了,考慮到表姐還要說婆家,就讓等二大娘等個一年半載再往外說爸給安排好工作了,這樣大家接受能力還好點。”
江衛民繼續說道“還有我和二大娘說不讓她隨便透露咱家地址,如果後期還有人過來,那咱們兩家情誼就算是斷了,而且她們也不能光索取不付出。”
安傑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嗯,你說得有道理,考慮得很周全。”
“能用錢解決問題的問題都不叫問題。再說了,咱也不能讓姑姑難做呀。”
安傑點點頭:“也是,那行吧,這事就這麽辦了。對了,你跟二大娘說的時候,她什麽反應?”
“二大娘看上去挺高興的,她應該也理解,她說會按照我說的做,保證不給咱惹事,二大娘她也想保留著咱這一層關係。”衛民得意地說道。
“那就好,希望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可別再來人了。”安傑鬆了一口氣。
“放心吧,媽,我已經處理好了。”衛民自信滿滿地拍著胸脯。
“你個小鬼頭,還挺能幹的。”安傑忍不住誇讚道。
“嘿嘿,謝謝媽誇獎,媽,我這次的稿費應該到了吧!。”
“匯款單已經收到了,你這次畫了 68 張,一共 544 塊錢,比我一年工資都高,等我有空了就取出來給你存著。”母親說道。
“比你工資高,我也是你兒子,我現在要錢也沒用,媽你該花就花,不用給我存著。”
“我和你爸的工資就夠花了,你就別管了。”
晚上,安傑將江衛民給二大娘50塊錢的事情告訴了江德福:“衛民真是長大了,考慮問題很全麵啊。”
江德福點點頭表示讚同:“事情確實辦得很好,有條不紊,而且懂得先禮後兵,恩威並施。”
“這種事咱倆確實是沒考慮到,而且也不能直說,由衛民來說正合適。”安傑接著說。
“成熟,老練,不愧是我兒子。”江德福自豪地說道。
二大娘一家經曆了乘船、坐火車,最後乘坐汽車,終於回到了風塵仆仆的老家。
一回到家,一大堆村民下了工都聚集在二大娘家門口,好奇地問道:“二大娘,司令家寬不寬敞?”
“又大又寬敞!”二大娘高興的回答道。。
“德福當司令,人怎麽樣?”繼續有人追問。
“德福仁義啊!沒忘了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他們,不僅邀我們去做客,還給了這麽多東西,還給我做了一身新衣服。”
“二大娘,這麽大司令沒給燕鳳找個工作啊!”
“找工作哪兒這麽容易,不過燕鳳留在德福家裏了,沒事幫忙洗洗衣服做做飯,沒準到時候德福給介紹個當兵的對象呢。”
“當兵的對象啊!真好,這德福這人確實不錯啊!”
一群人打聽完情報都慢慢的回家了。
“這個二大娘真傻,還當兵的對象呢,就她孫女那樣的那個當兵的看的上”路上兩個婦女八卦的說道。
“就是,為了點東西把她孫女賣了還樂嗬嗬的呢,我說德華怎麽沒事給老家來信呢,這是找免費的保姆來了。”
“你說,這麽個大司令就安排不了個工作?”
“想什麽呢人家司令來信就是為了招保姆來了,還安排工作,連個親戚都算不上,能給你盡心的找工作。”
“這樣啊!”
“肯定是這樣,這司令家大業大,啥也不缺就缺幹活的人。再說了,老家的人知根知底,找保姆肯定要從老家找。”
“也是,燕鳳也沒啥文化,現在有個活幹就不錯了。”
就這樣在江德福的老家二大娘雖然一家一直在宣傳江德福的仁義,而一些聰明的人認為江德福想從老家找個保姆。
說什麽的都有,導致江德福在老家的名聲不好也不壞,也沒人說什麽閑話,總歸來說司令家的保姆比老家種地強點,但有限,都是幹活的,在老家幹活還不用寄人籬下。
經過兩個月的驗證,江德福老家果然沒有來人。江衛民總算是放心了。
這兩個月青島出版社劉朔編輯一直很安靜,也沒有催稿。
要知道,青島出版社畢竟隻是一個小出版社,即使通過整合,每月的最高產量也就是30萬冊左右。
然而,這兩個月來,訂單量卻絲毫不見減少,導致第二冊的印刷工作尚未啟動。
如今,青島出版社的宋文卿可謂是痛苦與快樂交織。
快樂的是,他從未經曆過如此龐大的訂單量,且訂單仍在持續增加;痛苦的則是,他們的印刷能力無法滿足需求。
經過雲舟的核算,宋文卿發現,後續訂單至少還有100萬冊需要完成。
僅上冊就已經有200萬冊的訂單量,那麽下冊預計也會有類似數量的需求。這樣一來,光是印刷任務就得安排整整一年!
而這一年江衛民估計能夠畫完3-4本連環畫了,到時候怎麽辦!
宋文卿這段時間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麵要與上級部門積極溝通,爭取盡快落實印刷設備;
另一方麵還要想辦法解決《警犬出擊-識破真身上》的印刷問題。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找山東出版社幫忙印製50萬冊《警犬出擊-識破真身上》,同時全力以赴準備《警犬出擊-疾風追蹤下》的發行工作。
為了確保銷售業績,宋文卿製定了詳細的計劃:每個月上冊印刷10萬冊,下冊印刷20萬冊,並在四個月後推出《警犬出擊-疾風追蹤下》。
這個策略既能充分利用市場熱度,又能滿足讀者對後續故事的期待,從而提高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