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換親被揭穿?我當場強吻狀元郎 作者:元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6章
顧慶榮把自己的那一份銀子數了數,取了六十兩出來,恭敬地遞給顧母。
“之前是我預支了工錢,幾個月沒有進項,才導致家裏生計困頓,不得以讓二弟妹挑起了擔子,來賺錢養家,但我是顧家長子,哪能一直靠弟媳養著?”
他笑著說:“兒子跟著弟妹,如今也算是賺了大錢,公中的開支,沒道理讓二弟妹一個人全出了,所以,日後大房賺的錢,會抽三成補到公中,來孝敬娘,您看這樣可好?”
聽到這樣說,顧母忍不住高興起來。
“好啊,慶榮,娘沒有白疼你,這才有做長子的樣子嘛!”
她在沈南葵那裏吃了癟,不曾想自家大兒子倒是個體貼她的,如今又多得了六十兩銀子在手裏,她心中自然高興。
如此一來,顧母也不再有異議。
反正不管是誰賺了錢,都少不了她的這一份就是了。
-
第一批赤霞胭脂已經賣完了,顧慶榮便又準備著下江南,除了要去給陶姑娘送分紅,以及再次取貨之外,沈南葵又給了他五百兩銀子。
“大哥,此去江南,你還是不必急著回來,現在咱們手上已經有了本錢,貨物運送一事,你可以找個可靠的商隊或是鏢局,請他們代為押運,此番最要緊的,是幫著陶姑娘把作坊建立起來。”
第一批赤霞胭脂初入市場,反響很是不錯。
若僅憑陶姑娘一人之力,定然是無法供應上這麽大的市場,所以眼下最關鍵的,是要建立起一個能夠規模產出的作坊。
而陶姑娘在雲溪古鎮向來受人排斥,憑她一個人,恐怕難以將這件事做成,所以,還是需要顧慶榮先留在那裏幫她。
顧慶榮也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肅容應道:“放心吧,二弟妹,我一定把作坊辦起來,讓赤霞胭脂再無後顧之憂。”
沈南葵交代給他的任務,一次比一次更具挑戰性。
辦作坊這事兒,聽著簡單,可涉及到的人力物力,遠比先前下江南談一場買賣複雜得多,首先便是需要一個穩妥的場地,其次是各類原料的供應,還有人手雇用,陶家隻有陶姑娘和她抱病的母親,母女倆在鎮上受人排擠多年,若要雇傭人手,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這些人需得被陶姑娘鎮得住,不然若是大家不服管教,作坊裏豈非都亂了套?
一應事項,難度可謂不小,顧慶榮簡直想起來就要頭疼。
甚至,他有無數次想開口,讓沈南葵親自下江南處理作坊的事,可麵對自家弟媳滿是信任的目光,他又有些難以啟齒,便隻能咬牙苦思對策。
其實,沈南葵也知道他的為難,但卻沒有點破。
上一世的經驗告訴她,獨木難支,一個人的力量不論做什麽,都是有限的,所以,她需要幫手。
而眼下她身邊能用的人,便隻有大房夫婦。
顧慶榮雖然精明不足,憨厚有餘,但他有著多年做賬房的經驗,對錢數最為敏銳,慢慢曆練下來,也能獨當一麵。
好在,顧慶榮沒有讓人失望。
他雖然苦惱,卻並未輕言放棄,為著要去江南辦作坊這事兒,他一麵事無巨細地向沈南葵討教了許多,把要點仔細記在了紙上,又帶著厚禮回去拜訪了前東家,向其取經。
準備充足之後,他這才有了底氣,再下江南。
顧慶榮把自己的那一份銀子數了數,取了六十兩出來,恭敬地遞給顧母。
“之前是我預支了工錢,幾個月沒有進項,才導致家裏生計困頓,不得以讓二弟妹挑起了擔子,來賺錢養家,但我是顧家長子,哪能一直靠弟媳養著?”
他笑著說:“兒子跟著弟妹,如今也算是賺了大錢,公中的開支,沒道理讓二弟妹一個人全出了,所以,日後大房賺的錢,會抽三成補到公中,來孝敬娘,您看這樣可好?”
聽到這樣說,顧母忍不住高興起來。
“好啊,慶榮,娘沒有白疼你,這才有做長子的樣子嘛!”
她在沈南葵那裏吃了癟,不曾想自家大兒子倒是個體貼她的,如今又多得了六十兩銀子在手裏,她心中自然高興。
如此一來,顧母也不再有異議。
反正不管是誰賺了錢,都少不了她的這一份就是了。
-
第一批赤霞胭脂已經賣完了,顧慶榮便又準備著下江南,除了要去給陶姑娘送分紅,以及再次取貨之外,沈南葵又給了他五百兩銀子。
“大哥,此去江南,你還是不必急著回來,現在咱們手上已經有了本錢,貨物運送一事,你可以找個可靠的商隊或是鏢局,請他們代為押運,此番最要緊的,是幫著陶姑娘把作坊建立起來。”
第一批赤霞胭脂初入市場,反響很是不錯。
若僅憑陶姑娘一人之力,定然是無法供應上這麽大的市場,所以眼下最關鍵的,是要建立起一個能夠規模產出的作坊。
而陶姑娘在雲溪古鎮向來受人排斥,憑她一個人,恐怕難以將這件事做成,所以,還是需要顧慶榮先留在那裏幫她。
顧慶榮也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肅容應道:“放心吧,二弟妹,我一定把作坊辦起來,讓赤霞胭脂再無後顧之憂。”
沈南葵交代給他的任務,一次比一次更具挑戰性。
辦作坊這事兒,聽著簡單,可涉及到的人力物力,遠比先前下江南談一場買賣複雜得多,首先便是需要一個穩妥的場地,其次是各類原料的供應,還有人手雇用,陶家隻有陶姑娘和她抱病的母親,母女倆在鎮上受人排擠多年,若要雇傭人手,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這些人需得被陶姑娘鎮得住,不然若是大家不服管教,作坊裏豈非都亂了套?
一應事項,難度可謂不小,顧慶榮簡直想起來就要頭疼。
甚至,他有無數次想開口,讓沈南葵親自下江南處理作坊的事,可麵對自家弟媳滿是信任的目光,他又有些難以啟齒,便隻能咬牙苦思對策。
其實,沈南葵也知道他的為難,但卻沒有點破。
上一世的經驗告訴她,獨木難支,一個人的力量不論做什麽,都是有限的,所以,她需要幫手。
而眼下她身邊能用的人,便隻有大房夫婦。
顧慶榮雖然精明不足,憨厚有餘,但他有著多年做賬房的經驗,對錢數最為敏銳,慢慢曆練下來,也能獨當一麵。
好在,顧慶榮沒有讓人失望。
他雖然苦惱,卻並未輕言放棄,為著要去江南辦作坊這事兒,他一麵事無巨細地向沈南葵討教了許多,把要點仔細記在了紙上,又帶著厚禮回去拜訪了前東家,向其取經。
準備充足之後,他這才有了底氣,再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