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愣了愣,不得不說,朱慈烺說的很對,以史為鑒,都是有跡可循的。


    倭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養不熟的白眼狼。


    其實,自古以來,前朝曆朝曆代,並不是不願意遠征,而是真的條件不成熟。


    而且,每次的征戰,都會勞民傷財,朝廷或許滅了強敵,但是也滅了己方的百姓。


    因為,這種事情,不是沒有朝代做過,漢朝武帝就做過。


    漢武帝占據天時地利人和!


    為大漢揚威萬萬裏!


    做到了真正的‘犯大漢者雖遠必誅’!


    強悍且無敵。


    有一則野史傳聞,漢武帝當朝時期,在漢朝邊境,有一部落,殺害了一名漢人,被上報給當地官府,當地官府請奏漢武帝。


    漢武帝當即出二百軍士緝拿凶手,那二百軍士曆經三五年,跋山涉水,將真凶緝拿歸案!


    當時,便有大漢文人感慨,曰:“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如此大漢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國。


    漢武帝征伐一生,成就了他千古一帝的名聲,可是到了晚年,他微服私訪,看到百姓們衣衫襤褸,形同乞丐,哪怕是如此,百姓們也是無所怨言,漢武帝不住落淚,從此不再遠征,與民休養。


    而反觀大明,如今南方的水稻在不斷的研製與改良之下,產量不斷的提升,番薯,馬鈴薯,玉蜀黍等等,都有產量的上升,大明百姓都有了餘糧,比起大漢來說,要強上太多了。


    武器方麵就更加不用多說,當今世上最為強大的西方國家,亦不是大明的對手。


    軍隊戰鬥力,也無須多說。


    如今真真應了朱慈烺那句話,‘明軍軍餉不滿,尚有戰鬥力,明軍軍餉若滿餉,不可敵’!


    國庫方麵,大明比十個大漢都要豐盈!


    而民心方麵,這些年隨著朱慈烺一係列的改革政治,民生,讓百姓們安居樂業,甚至已經開始實行種地補助,讀書免費……


    崇禎與朱慈烺在大明百姓們的心中,名望滔天!


    如今哪怕是有人想要造反,想要鼓動百姓們去反了崇禎,怕不是那個造反的人話還沒有說完,就會被百姓們把腦袋砍下來。


    這就是崇禎和朱慈烺如今的名望。


    如此大明,占據天時利益人和!


    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大不列顛帝國開戰,必定是百戰百勝,無往不利!


    不得不說,崇禎有些讚同朱慈烺的話,但還是攏著袖子,嘟囔著說道:“就算是朕同意,內閣大臣,滿朝文武也不會同意的。”


    朱慈烺瞧著崇禎嘴硬的模樣,不住覺得有些好笑,道:“父皇不妨請閣老們來禦書房?”


    “請就請。”崇禎說著就看向了王承恩,道:“大伴,將閣老們請來禦書房議事。”


    “遵旨。”


    王承恩默默退了出去。


    沒過多久,錢象坤等閣老就來到了禦書房,朝著崇禎和朱慈烺見過禮以後,崇禎就直奔主題,將朱慈烺想要出征的事情,告知給了內閣的閣老們。


    內閣的閣老們當場就驚了。


    “不行!”


    “堅決不行!”


    “太子殿下乃是國之儲君,怎麽能總是輕易涉險!”


    “太子殿下,您上回可是說過的,下次不會再出征了,您可是儲君,君無戲言,可不能出爾反爾啊!”


    “是啊,太子殿下,如今大明還有許多的政事等著您主持,您可不能出征啊!”


    “沒錯,前段時間,臣等已經將新的教學讀物,編撰了一部分,正在審閱,最後還需要您來拍板啊,還有其他的教學讀物也在逐漸編撰,這可是國之大事,此刻,您不能輕易離開京師啊!”


    “……”


    錢象坤等人紛紛勸慰著。


    崇禎一臉得意的看著朱慈烺,這回可不是他不同意啊!


    閣老們都不同意啊。


    朱慈烺無奈之下,就把剛才跟崇禎說的話,又跟錢象坤等人說了一遍。


    錢象坤等人聞言眼睛都瞪大的跟銅鈴似得。


    不得不說,朱慈烺說的好有道理啊!


    他們雖然早就知道朱慈烺不能以尋常的小孩來看待,但是朱慈烺屢屢發言猶如驚雷般,讓人耳目一新。


    朱慈烺這一番道理,依舊是如雷貫耳!


    響徹不絕!


    錢象坤等人麵麵相覷,朱慈烺說的很對,但是,他們很清楚,朱慈烺絕對不能親征,萬一要是在海上出了什麽事情,那大明大好的局勢,誰來頂梁?


    錢象坤等人雖然是老臣,有著豐富的治國經驗,但是,他們都很清楚,他們比不上朱慈烺,他們隻能夠輔佐朱慈烺。


    朱慈烺很多的政策都是空前絕後的,沒有朱慈烺,他們很難支撐下去,尤其就是現在正是大明的關鍵時期。


    他們雖然不知道什麽上升期,但是,他們卻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大明正在發生一種質變。


    這種質變一旦完成,大明將會徹底脫胎換骨。


    所以,說句大不敬的話,哪怕是崇禎死了,朱慈烺都不能死啊。


    “殿下,您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臣依舊不能同意您前往!”


    “因為,現在已經到了大明的關鍵時刻!”


    “先前,您所實施下去的政策,大多數都已經完成,還有一些,正在持續下去,比如不斷的改良種子這些事情,隻要為政者堅持下去,那就一定能夠完成!”


    錢象坤站了出來,沉聲道:“不管是陛下,還是臣等,毫無疑問,都會無條件的支持下去!”


    “可是,眼下科舉改革迫在眉睫,該怎麽改,還得您來主持大局,總不能一刀切了吧?”


    “那樣天下的讀書人會造反的,他們讀書多年,忽然更改科舉製度,他們會不服的!”


    “所以,該怎麽改,什麽時候改,都要有人能夠站出來主持大局!”


    “其次,如果一旦您發生什麽不忍言之事,陛下和臣等固然依舊會支持新政,可是,科舉製度萬一矯正過往,那好事頃刻間就會變成壞事!”


    “而科舉製度的改良,又關乎著大明的未來,涉及到政治,民生,還有軍事等等一係列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


    “如果不能夠培養出所需人才,比如格物司,如果沒有後繼之人,那麽當畢大人他們這一代人幹不動了,下一代人該怎麽辦?”


    “連徐大人的兒子盡得徐大人的真傳,尚且無以為繼,可想而知,當畢大人他們老去,格物司豈不是要淪為武備司那般?”


    “日後隻會製作武器,而不是格物?”


    “所以,此事事關重大,還請殿下三思。”


    其餘閣老們也是跟著勸說了起來,他們大致意思都相差不多。


    除了科舉,學院方麵,還有醫療也在逐漸改善,大明朝廷準備在明年開始匯聚天下名醫,組織一次交流大會,編纂書籍!


    並且,這一類也將會納入新的教學習冊之中。


    此外,還有很多,比如用收音機推廣大明朝廷的政策,宣傳大明朝廷下達的政策等等,這些事情,他們都是沒有做過的,也需要朱慈烺來主持掌舵。


    除了這些,還有一點,他們經過這些年跟朱慈烺的相處,朱慈烺一次次的打破了他們的想法和認知,他們已經很能夠接受新的想法。


    可是,在他們看來,征戰依舊不是正事,征戰是窮兵黷武,是暴君的行為,不附和天朝上國的氣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龍袍披我身上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慶並收藏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龍袍披我身上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