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群鬧哄哄的,鍾如意繞過去和二嫂說了幾句,她倆都覺得不能讓麵條店老板娘一次性買這麽多,但是二嫂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鍾如意在她耳邊小聲說了幾句,二嫂有些遲疑但還是選擇相信她。
鍾如意又走到二哥身邊,小聲和他說了幾句,二哥點點頭,隨即站到人前,手往下壓了壓,高聲說:“各位客人聽我說,咱們今天最多可以買四勺,不能超過四勺,我們這也是為了後麵來的客人著想,我們家是做長久生意的,一天也就做兩鍋,咱還得考慮後麵的客人,所以今天最多可以買四勺,從明天起最多隻能兩勺了。”
一聽鍾二哥這話,麵條店老板娘臉色就有點不好看起來:她私下找來問能不能預定,鍾記不同意,現在光明正大排了隊來買,他家又說限量。
“限量,限量是啥意思?”排在後麵的客人隻聽到了幾個字眼,沒聽清楚到底說的什麽。
“不知道啊,好像是前邊有人一次性要買十勺所以才說的限量。”
隊伍吵吵嚷嚷的。
鍾二哥再次高聲道:“實在不好意思了各位,我們家一天也就能做出來兩鍋,實在是人手不足,請各位多擔待。”
一天也就做兩鍋,一鍋二十勺,兩鍋四十勺,雖然賣完以後就很清閑,但是二哥的板車一天就隻能拉四桶豬下水,多了放不下,要不後續隻能去定製個大一點的板車多拉點回來。
但是鹵貨也不是隻能鹵豬下水一種,鹵雞鹵鴨鹵點花生豆腐豆幹都是可以的,不過這些具體要不要做來賣,還是要和二哥二嫂商量過才行,畢竟雞鴨的成本高了定價也需要高,就怕價格高了客人嫌貴不願買。
這一高聲,後麵的客人也都聽到了,紛紛抱怨起來,但是這也是無法改變的,隻能希望前麵的人一次買一勺就好,留些給後麵的人。
有路過的人看這裏鬧哄哄的多問了句這是在幹嘛?排在最後的客人說是在賣豬下水,路人一聽,撇撇嘴:豬下水都值得哄搶了嗎?這世道真是變了。
最後二哥給那麵條店老板娘打了四勺,僅限今天,明天開始最多隻能兩勺,無奈麵條店老板娘給了錢一臉失落的走了。
鍾如意也沒想到這才第三天就有人想出來拿她家的鹵貨想出新的生意法子,其實如果她家人多忙得過來的話,其實是可以接受麵條店老板娘的預定的,但是她家也就三個人,還是要想想辦法才行。
半個時辰不到,兩個鹵貨全部賣光了,後麵還有客人抱怨著今天怎麽這麽早就賣完了,早早過來排隊結果連個鍋底都沒撈到,下次再也不來了之類的話。
這話一聽,已經買了的客人還在心中暗自竊喜:不買才好,這樣以後他們買鹵貨就不必排老半天的隊了。
“怎麽就限量了,以後誰還來買了,這樣長久下去,生意是做不長久的。”
“限量才好呢,一人就要了十勺,難不成人家鍾記隻做她一人的生意不成。”
“就是,你們不買我們買。”這話是茶葉店老板娘說的。
“就是,你們不買多的是人買,也不知道鍾記這鹵貨是咋做的,我家幾口人就靠它下飯,越吃越香。”
這就不能為外人道了,畢竟說了這是鍾家自個的獨家秘方。
等收完了鋪子,二嫂還有點心驚,要是今天真的賣給麵條店老板娘十勺,那後麵的人買不到鬧起來可就難搞了,幸好小妹想了個主意說以後開始限勺,不然就該亂起來了。
鍾如意坐在凳子上擦汗,快十二月的天了,忙起來還是一身的汗,見二嫂蹙著眉有點擔憂的模樣,她把今天突然想到還可以鹵雞鹵鴨的想法說了出來。
“二嫂,其實鹵貨不止是可以鹵豬下水的,其他的一些豆幹豆腐花生鹵雞鹵鴨都可以。”
二嫂有些吃驚:“豆幹雞鴨也行嗎?”
鍾如意點點頭,“豆腐豆幹花生算是素菜鹵出來咱們定價就要便宜一些,雞鴨都是貴價的肉食,定價就要貴些。”
如果每天能多鹵一些出來賣那就更好了,畢竟就算板車拉得下,但是豬肉攤每天可以提供的豬下水也是有數的,還有那麵條店老板娘,鍾如意說要不就給她預定吧。
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去找木匠定製一個大一些的板車用來拉豬下水,等過幾天回村裏的時候收一些花生回來鹵,看看好不好賣,豆幹豆腐明天就可以買些試試看好不好賣,雞鴨暫時還不確定,畢竟雞鴨要比豬下水貴得多,萬一做了賣不出去就虧了。
鍾二哥出門去找木匠了,鍾如意兩人進去裏麵灶房裏做飯,燜了一鍋的白米飯,一盤涼拌黃瓜,一盤蒜蓉青菜,菜都是早上附近的村民挑著擔子在鎮上賣的,還有今天早上二哥帶回來的排骨拿來紅燒了,再打一盆蛋花湯。
三菜一湯,一葷兩素,三個人剛好夠吃,飯剛做好,二哥就回來了,說是木匠說要兩天就能拿。
吃飯的時候,二哥說起在街上遇到同村陳嬸的大兒子陳冬至,二嫂想了一下才想起來是陳嬸那個去當兵回來的大兒子,隨口問了句他到鎮上幹啥了。
“拎了一籠的兔子在賣,我上前去打招呼,他還要給我兩隻我拒絕了,他說是自己養的,不花錢,我沒要。”現在賺點錢不容易,能賣錢就賣錢鍾二哥哪好意思收。
正說到兔子,門口就傳來隔壁茶葉店老板娘的聲音,“玉娘,在吃飯嗎?”
一聽到陳氏的聲音,二嫂就放下手裏的筷子出來了,“陳嬸,在呢,咋的了?”
二嫂領著陳氏進來,一進去就見桌上還擺著飯菜,她有點不好意思的笑笑,“忙了這麽久才吃飯呢,”說著手裏遞過來幾包茶葉,“這是今年剛來的新茶葉,我拿些過來給你們嚐嚐。”
鍾二嫂收下了,見陳嬸欲言又止,一副有話要說的樣子,她開口就問陳嬸是不是還有什麽事。
陳嬸一臉不好意思的說:“我就是想問問昨天玉娘你拿過來的那碗兔肉是怎麽做的?我們家幾個孩子都鬧著想再吃,你家要是賣的話,我想買些回去。”
鍾如意在她耳邊小聲說了幾句,二嫂有些遲疑但還是選擇相信她。
鍾如意又走到二哥身邊,小聲和他說了幾句,二哥點點頭,隨即站到人前,手往下壓了壓,高聲說:“各位客人聽我說,咱們今天最多可以買四勺,不能超過四勺,我們這也是為了後麵來的客人著想,我們家是做長久生意的,一天也就做兩鍋,咱還得考慮後麵的客人,所以今天最多可以買四勺,從明天起最多隻能兩勺了。”
一聽鍾二哥這話,麵條店老板娘臉色就有點不好看起來:她私下找來問能不能預定,鍾記不同意,現在光明正大排了隊來買,他家又說限量。
“限量,限量是啥意思?”排在後麵的客人隻聽到了幾個字眼,沒聽清楚到底說的什麽。
“不知道啊,好像是前邊有人一次性要買十勺所以才說的限量。”
隊伍吵吵嚷嚷的。
鍾二哥再次高聲道:“實在不好意思了各位,我們家一天也就能做出來兩鍋,實在是人手不足,請各位多擔待。”
一天也就做兩鍋,一鍋二十勺,兩鍋四十勺,雖然賣完以後就很清閑,但是二哥的板車一天就隻能拉四桶豬下水,多了放不下,要不後續隻能去定製個大一點的板車多拉點回來。
但是鹵貨也不是隻能鹵豬下水一種,鹵雞鹵鴨鹵點花生豆腐豆幹都是可以的,不過這些具體要不要做來賣,還是要和二哥二嫂商量過才行,畢竟雞鴨的成本高了定價也需要高,就怕價格高了客人嫌貴不願買。
這一高聲,後麵的客人也都聽到了,紛紛抱怨起來,但是這也是無法改變的,隻能希望前麵的人一次買一勺就好,留些給後麵的人。
有路過的人看這裏鬧哄哄的多問了句這是在幹嘛?排在最後的客人說是在賣豬下水,路人一聽,撇撇嘴:豬下水都值得哄搶了嗎?這世道真是變了。
最後二哥給那麵條店老板娘打了四勺,僅限今天,明天開始最多隻能兩勺,無奈麵條店老板娘給了錢一臉失落的走了。
鍾如意也沒想到這才第三天就有人想出來拿她家的鹵貨想出新的生意法子,其實如果她家人多忙得過來的話,其實是可以接受麵條店老板娘的預定的,但是她家也就三個人,還是要想想辦法才行。
半個時辰不到,兩個鹵貨全部賣光了,後麵還有客人抱怨著今天怎麽這麽早就賣完了,早早過來排隊結果連個鍋底都沒撈到,下次再也不來了之類的話。
這話一聽,已經買了的客人還在心中暗自竊喜:不買才好,這樣以後他們買鹵貨就不必排老半天的隊了。
“怎麽就限量了,以後誰還來買了,這樣長久下去,生意是做不長久的。”
“限量才好呢,一人就要了十勺,難不成人家鍾記隻做她一人的生意不成。”
“就是,你們不買我們買。”這話是茶葉店老板娘說的。
“就是,你們不買多的是人買,也不知道鍾記這鹵貨是咋做的,我家幾口人就靠它下飯,越吃越香。”
這就不能為外人道了,畢竟說了這是鍾家自個的獨家秘方。
等收完了鋪子,二嫂還有點心驚,要是今天真的賣給麵條店老板娘十勺,那後麵的人買不到鬧起來可就難搞了,幸好小妹想了個主意說以後開始限勺,不然就該亂起來了。
鍾如意坐在凳子上擦汗,快十二月的天了,忙起來還是一身的汗,見二嫂蹙著眉有點擔憂的模樣,她把今天突然想到還可以鹵雞鹵鴨的想法說了出來。
“二嫂,其實鹵貨不止是可以鹵豬下水的,其他的一些豆幹豆腐花生鹵雞鹵鴨都可以。”
二嫂有些吃驚:“豆幹雞鴨也行嗎?”
鍾如意點點頭,“豆腐豆幹花生算是素菜鹵出來咱們定價就要便宜一些,雞鴨都是貴價的肉食,定價就要貴些。”
如果每天能多鹵一些出來賣那就更好了,畢竟就算板車拉得下,但是豬肉攤每天可以提供的豬下水也是有數的,還有那麵條店老板娘,鍾如意說要不就給她預定吧。
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去找木匠定製一個大一些的板車用來拉豬下水,等過幾天回村裏的時候收一些花生回來鹵,看看好不好賣,豆幹豆腐明天就可以買些試試看好不好賣,雞鴨暫時還不確定,畢竟雞鴨要比豬下水貴得多,萬一做了賣不出去就虧了。
鍾二哥出門去找木匠了,鍾如意兩人進去裏麵灶房裏做飯,燜了一鍋的白米飯,一盤涼拌黃瓜,一盤蒜蓉青菜,菜都是早上附近的村民挑著擔子在鎮上賣的,還有今天早上二哥帶回來的排骨拿來紅燒了,再打一盆蛋花湯。
三菜一湯,一葷兩素,三個人剛好夠吃,飯剛做好,二哥就回來了,說是木匠說要兩天就能拿。
吃飯的時候,二哥說起在街上遇到同村陳嬸的大兒子陳冬至,二嫂想了一下才想起來是陳嬸那個去當兵回來的大兒子,隨口問了句他到鎮上幹啥了。
“拎了一籠的兔子在賣,我上前去打招呼,他還要給我兩隻我拒絕了,他說是自己養的,不花錢,我沒要。”現在賺點錢不容易,能賣錢就賣錢鍾二哥哪好意思收。
正說到兔子,門口就傳來隔壁茶葉店老板娘的聲音,“玉娘,在吃飯嗎?”
一聽到陳氏的聲音,二嫂就放下手裏的筷子出來了,“陳嬸,在呢,咋的了?”
二嫂領著陳氏進來,一進去就見桌上還擺著飯菜,她有點不好意思的笑笑,“忙了這麽久才吃飯呢,”說著手裏遞過來幾包茶葉,“這是今年剛來的新茶葉,我拿些過來給你們嚐嚐。”
鍾二嫂收下了,見陳嬸欲言又止,一副有話要說的樣子,她開口就問陳嬸是不是還有什麽事。
陳嬸一臉不好意思的說:“我就是想問問昨天玉娘你拿過來的那碗兔肉是怎麽做的?我們家幾個孩子都鬧著想再吃,你家要是賣的話,我想買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