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哥,你試一下!”
陳冬至點點頭,把碗裏的辣椒醬攪拌開,吃了一個感覺還可以,不會很辣,他覺得還能再辣一點,就又挖了一點到碗裏。
桌上,鍾母問陳冬至,“冬至啊,你在軍營裏五六年,逢年過節有沒有吃好些?”
陳冬至放下筷子,想了想說,“有兩年的年節有包子和餃子,還有各種肉菜,雖然做的不是很好吃,但是比起平時的夥食都要好很多,大家夥都很滿足了。”
鍾母啊了聲,一臉的心疼,“你這孩子,好端端的跑去參軍,你家裏都要擔心壞了。”
一說到這個話題,陳冬至也有些沉默,他低著頭,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抬頭的時候就發現鍾如意在看著他,眼裏都是疼惜。
本來還有點低落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些,他笑了笑說,“我不去,也會有其他人去,大昭千千萬萬子民的生活總是需要有人來守護的。”
啊呀。
怎麽越說越煽情,鍾如意一聽這話就想到了先輩們,如果不是他們,怎麽會有後人的好日子?這都是用鮮血和眼淚換來的!
桌上幾人都沉默了,說的也是,有些事總會有人去做,他們都是為了大昭的子民。
她都有點想哭了,趕緊把話題扯開,“冬至哥,我再去給你添點吧,你都吃完了!”
她伸手就去把他的碗拿過來,看二哥的碗也空了也順便拿走了。
鍋裏還剩下好些餃子,簸箕上還有些沒下鍋的生餃子,索性把鍋裏的全部都盛到兩個空碗裏。
娘已經吃飽了,她也吃得差不多了,再吃吃不下了。
兩碗餃子端出去,鍾母還在和陳冬至說話,兩人這次聊的是來年開春地裏的農作物。
“你來年開春十幾畝都要種啥?要不跟我家一樣,多種點麥子!”
陳冬至已經打算好了,他家一共有十二畝水田,十八畝旱田,水田種稻子,旱田就種小麥玉米棉花。
“娘,我看灶上還剩下好些餃子,你是不是要留著給陳嬸的?”
鍾如意端著兩碗餃子出去,陳冬至趕緊伸手接過來,把另外一碗放到鍾老二麵前,兩人開始埋頭吃。
鍾母點點頭,“現在還沒見到有人賣野菜的,也是這薺菜好,我想著留些給你陳嬸嚐嚐鮮。”
也是陳嬸人好,平時他們從村裏回來都會給他們留飯吃,免得他們辛苦趕路回來還要做飯。
陳冬至吃完了,準備把幾個碗收去洗洗,被鍾母一下攔住了。
她給了二哥一個眼神,二哥心領神會,趕緊把幾個碗拿院子裏去洗了。
吃完午飯,感覺天色也差不多了,陳冬至提出要回去了。
臨走前,鍾如意讓他幫忙把剛剛買的糕點帶回去,兩包給小雪,兩包拿回去鍾家。
接過她遞來的油紙包,陳冬至想到在拐角看到的那個男子,還是要和如意說一聲才行。
“怎麽了?”鍾如意被他拉到一旁,有些不解的問。
他悄聲說,“你最近要注意點,今天有人回來的時候跟著咱們。”
“什麽?”
鍾如意一臉驚訝,“跟著咱們回來的嗎?我咋沒看到?”
見他一臉嚴肅就知道這事是真的,他不會拿這種事來開玩笑。
她趕緊問:“那你看清楚那人的臉沒有?是認識的人嗎?”
“沒有,我隻看到了他的側臉,但給人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我應該是見過的,一時又想不起來了。”
鍾如意沒看見那人,自然不知道是誰,但既然這人這次偷偷跟著他們,說不定還會有第二次,難保這人不會有什麽壞心思。
陳冬至叮囑道,“你注意些,不要一個人出門,免得遇到危險。”
在他沒有抓到這個人之前,還是要謹慎些。
“好!你也小心點。”
等送走了陳冬至,鍾如意又把這事和鍾母還有二哥說了。
鍾母想到了一個人,她有些遲疑的說,“不會是你們那個不成器的姑姑的兒子吧?”
見兩人都看她,她隻能把自己最近聽到的說出來。
“我聽隔壁你們陳嬸說,咱們回村裏的時候,她兒子來過兩次,你們陳嬸認得他,畢竟之前還來鬧過。”
二哥也皺著眉,“難不成真是他?他來幹什麽?又想來要錢?”
之前這位表哥就來過一次,開口就要他給一百兩,美其名曰他們做生意的人不在意這點小錢。
二哥都氣笑了。
別說沒有一百兩,就算是有,他扔進水裏聽個響都不可能給他!
當時趕他走還不願意走,叫囂著要去官府告他們,結果剛好大舅子過來吃餛飩,被他撞見了。
大舅子當下就說,那敢情好啊,我正巧也在衙門上工,你等等我,我把這碗餛飩吃完了就送你去衙門報官。
嚇得他立馬拔腿就跑。
那次之後他再也沒來過,還以為他怕了,沒想到居然趁他們回去的時候來了,也不知道人不在他來幹什麽?
鍾如意突然想到小姑的兒子還有一個人也有點可疑——周玉壽。
周玉壽?
鍾母突然想到之前陳冬至和她說的,周玉如想讓老三撮合她哥和自己閨女的事,這麽一想,周玉壽也有可能。
她一下子擔心起來,閨女被這麽個賭鬼盯著也不是個事,“你以後出門得叫上我,不然就叫你二哥和你一起去!”
說完了這事,鍾母拿著留下的一簸箕薺菜餃子去了隔壁,順便看看陳嬸新打的櫃子。
“妹子!”
鍾母敲了敲門,大聲喊裏麵的人。
陳嬸一聽到聲音趕緊過來開門,臉上笑嗬嗬的。
她美滋滋的說,“李阿姐,你這是聽你兒子閨女回去說了我家新櫃子的事了吧?”
鍾母確實是挺好奇的,她把帶來的薺菜餃子遞給陳嬸。
“呀!你今天包餃子了?我家小林從私塾回來以後也鬧著要吃餃子,正巧我剛準備出去買點豬肉回來包,你這剛好就送來了,要不就說我們家小林有口福呢!”
陳嬸高興壞了,昨天大孫子小林從私塾下學回來,說夫子誇他最近的字練得好,文章也比以前有進步多了。
她給兒媳婦新打的衣櫃子昨天木匠差人送來了,兩個人合力搬不進來,還是叫了大祥過來幫忙才搬進去的。
她仔細看過了,這櫃子用的材料都是好的,也沒什麽毛邊毛刺,貴是貴了些,但比之前找的那個木匠做的好多了。
之前那個木匠收了同樣的銀錢,但用的料子不咋好,小林出生那年打的,小安出生那年就壞了,去找他還不認賬非說是自家沒有保養好!
天地良心!這櫃子好端端的放在房裏,難不成她還搬出去風吹日曬嗎?
無奈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幸好這次找的木匠師傅不錯,用的都是好料子。
陳冬至點點頭,把碗裏的辣椒醬攪拌開,吃了一個感覺還可以,不會很辣,他覺得還能再辣一點,就又挖了一點到碗裏。
桌上,鍾母問陳冬至,“冬至啊,你在軍營裏五六年,逢年過節有沒有吃好些?”
陳冬至放下筷子,想了想說,“有兩年的年節有包子和餃子,還有各種肉菜,雖然做的不是很好吃,但是比起平時的夥食都要好很多,大家夥都很滿足了。”
鍾母啊了聲,一臉的心疼,“你這孩子,好端端的跑去參軍,你家裏都要擔心壞了。”
一說到這個話題,陳冬至也有些沉默,他低著頭,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抬頭的時候就發現鍾如意在看著他,眼裏都是疼惜。
本來還有點低落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些,他笑了笑說,“我不去,也會有其他人去,大昭千千萬萬子民的生活總是需要有人來守護的。”
啊呀。
怎麽越說越煽情,鍾如意一聽這話就想到了先輩們,如果不是他們,怎麽會有後人的好日子?這都是用鮮血和眼淚換來的!
桌上幾人都沉默了,說的也是,有些事總會有人去做,他們都是為了大昭的子民。
她都有點想哭了,趕緊把話題扯開,“冬至哥,我再去給你添點吧,你都吃完了!”
她伸手就去把他的碗拿過來,看二哥的碗也空了也順便拿走了。
鍋裏還剩下好些餃子,簸箕上還有些沒下鍋的生餃子,索性把鍋裏的全部都盛到兩個空碗裏。
娘已經吃飽了,她也吃得差不多了,再吃吃不下了。
兩碗餃子端出去,鍾母還在和陳冬至說話,兩人這次聊的是來年開春地裏的農作物。
“你來年開春十幾畝都要種啥?要不跟我家一樣,多種點麥子!”
陳冬至已經打算好了,他家一共有十二畝水田,十八畝旱田,水田種稻子,旱田就種小麥玉米棉花。
“娘,我看灶上還剩下好些餃子,你是不是要留著給陳嬸的?”
鍾如意端著兩碗餃子出去,陳冬至趕緊伸手接過來,把另外一碗放到鍾老二麵前,兩人開始埋頭吃。
鍾母點點頭,“現在還沒見到有人賣野菜的,也是這薺菜好,我想著留些給你陳嬸嚐嚐鮮。”
也是陳嬸人好,平時他們從村裏回來都會給他們留飯吃,免得他們辛苦趕路回來還要做飯。
陳冬至吃完了,準備把幾個碗收去洗洗,被鍾母一下攔住了。
她給了二哥一個眼神,二哥心領神會,趕緊把幾個碗拿院子裏去洗了。
吃完午飯,感覺天色也差不多了,陳冬至提出要回去了。
臨走前,鍾如意讓他幫忙把剛剛買的糕點帶回去,兩包給小雪,兩包拿回去鍾家。
接過她遞來的油紙包,陳冬至想到在拐角看到的那個男子,還是要和如意說一聲才行。
“怎麽了?”鍾如意被他拉到一旁,有些不解的問。
他悄聲說,“你最近要注意點,今天有人回來的時候跟著咱們。”
“什麽?”
鍾如意一臉驚訝,“跟著咱們回來的嗎?我咋沒看到?”
見他一臉嚴肅就知道這事是真的,他不會拿這種事來開玩笑。
她趕緊問:“那你看清楚那人的臉沒有?是認識的人嗎?”
“沒有,我隻看到了他的側臉,但給人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我應該是見過的,一時又想不起來了。”
鍾如意沒看見那人,自然不知道是誰,但既然這人這次偷偷跟著他們,說不定還會有第二次,難保這人不會有什麽壞心思。
陳冬至叮囑道,“你注意些,不要一個人出門,免得遇到危險。”
在他沒有抓到這個人之前,還是要謹慎些。
“好!你也小心點。”
等送走了陳冬至,鍾如意又把這事和鍾母還有二哥說了。
鍾母想到了一個人,她有些遲疑的說,“不會是你們那個不成器的姑姑的兒子吧?”
見兩人都看她,她隻能把自己最近聽到的說出來。
“我聽隔壁你們陳嬸說,咱們回村裏的時候,她兒子來過兩次,你們陳嬸認得他,畢竟之前還來鬧過。”
二哥也皺著眉,“難不成真是他?他來幹什麽?又想來要錢?”
之前這位表哥就來過一次,開口就要他給一百兩,美其名曰他們做生意的人不在意這點小錢。
二哥都氣笑了。
別說沒有一百兩,就算是有,他扔進水裏聽個響都不可能給他!
當時趕他走還不願意走,叫囂著要去官府告他們,結果剛好大舅子過來吃餛飩,被他撞見了。
大舅子當下就說,那敢情好啊,我正巧也在衙門上工,你等等我,我把這碗餛飩吃完了就送你去衙門報官。
嚇得他立馬拔腿就跑。
那次之後他再也沒來過,還以為他怕了,沒想到居然趁他們回去的時候來了,也不知道人不在他來幹什麽?
鍾如意突然想到小姑的兒子還有一個人也有點可疑——周玉壽。
周玉壽?
鍾母突然想到之前陳冬至和她說的,周玉如想讓老三撮合她哥和自己閨女的事,這麽一想,周玉壽也有可能。
她一下子擔心起來,閨女被這麽個賭鬼盯著也不是個事,“你以後出門得叫上我,不然就叫你二哥和你一起去!”
說完了這事,鍾母拿著留下的一簸箕薺菜餃子去了隔壁,順便看看陳嬸新打的櫃子。
“妹子!”
鍾母敲了敲門,大聲喊裏麵的人。
陳嬸一聽到聲音趕緊過來開門,臉上笑嗬嗬的。
她美滋滋的說,“李阿姐,你這是聽你兒子閨女回去說了我家新櫃子的事了吧?”
鍾母確實是挺好奇的,她把帶來的薺菜餃子遞給陳嬸。
“呀!你今天包餃子了?我家小林從私塾回來以後也鬧著要吃餃子,正巧我剛準備出去買點豬肉回來包,你這剛好就送來了,要不就說我們家小林有口福呢!”
陳嬸高興壞了,昨天大孫子小林從私塾下學回來,說夫子誇他最近的字練得好,文章也比以前有進步多了。
她給兒媳婦新打的衣櫃子昨天木匠差人送來了,兩個人合力搬不進來,還是叫了大祥過來幫忙才搬進去的。
她仔細看過了,這櫃子用的材料都是好的,也沒什麽毛邊毛刺,貴是貴了些,但比之前找的那個木匠做的好多了。
之前那個木匠收了同樣的銀錢,但用的料子不咋好,小林出生那年打的,小安出生那年就壞了,去找他還不認賬非說是自家沒有保養好!
天地良心!這櫃子好端端的放在房裏,難不成她還搬出去風吹日曬嗎?
無奈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幸好這次找的木匠師傅不錯,用的都是好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