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嬸不同意,死活要把東西留下,故意板著臉說,“那怎麽能行?你是既和你紅紅姐買雞照顧她生意,又給她種子種水瓜賣錢,就給這麽點東西,嬸子都覺得過意不去,你快拿著吧!”
鍾如意還想說點什麽,吳嬸丟下東西就跑了,很快連個影子都沒了。
劉玉娘看的直笑,“小妹,既然紅紅已經托吳嬸拿過來了,你就收下吧,你可不知道村裏人賣了這水瓜掙了多少錢,不說其他家,現在就連王賴子都請人修屋子了,還有其他幾家靠著賣水瓜的錢給家裏兒子娶了媳婦。”
“誰?誰家娶新媳婦了?”鍾如意的注意力一下就被轉移了。
“堂伯父家的小兒子,鍾大寶,上個月剛娶的,堂伯母還來送了四斤豬肉到家裏。”
“哦。”鍾如意點點頭,沒再說什麽,兩斤紅糖被她放到灶房裏去了,剩下的一塊布她也沒啥用,顏色是淡黃色的。
她又不會做針線活,這麽大一塊布到了她手裏也是白費,所以她讓李桂花裁成兩塊,給她們一人一半。
李桂花樂得不行,白得了塊布,已經想好了要做什麽了。
妯娌兩人都想好了要做什麽,等做好以後拿出來一看,兩人都是一笑。
李桂花給家裏包括劉玉娘肚裏還沒出生的孩子都做了個肚兜,現在天氣熱,晚上睡覺穿著正好。
劉玉娘則是給鐵蛋和肚子裏的孩子都做了一身,她還記得上次鐵蛋尿床,幾件衣服都洗了,沒衣服穿,遛了一天的鳥。
*
宅基地的事已經好了,陳冬至動作很快,找村長買了那塊地,又找人運了青磚瓦片回來。
直到這時村裏人才知道他要建新房子了,眾人都議論起來。
“陳家小子本來就是個勤快人,現在又娶了個能幹的鍾家姑娘,以後這日子可就過的紅火咯!”
“人家還沒成親呢,你可別說得這麽早,萬一鬧出點什麽可就不好了。”
“也不知道看的日子是什麽時候,你問王婆子了嗎?”
王婆子正是陳家請去提親的媒婆,這十裏八村就屬她促成的好姻緣最多。
“問了,說是看了三個日子,一個在兩個月以後,一個是年底,一個是來年開春,鍾家選了年底那個。”
“那還有好幾個月呢,這喜酒還有的等。”
村裏不論誰家建房子,村裏人都會去幫把手。
陳冬至一早就和村裏那些青壯年說好了,一天八十文錢,包一頓飯。
等青磚送來,看了個日子就開始動工了。
鍾如意卻沒時間去看,隻能陳冬至過來問了,哪邊要留作灶房,哪邊要空出來當倉庫。
她沒有什麽太大的想法,隻是看陳冬至一臉認真,還是說,“那我晚上回去想想,明天再和你說。”
想了一晚上,她把自己想要的布局畫在紙上。
和四合院有點類似的布局,中間堂屋,左右兩邊則是房間、灶房和倉庫。
圖紙一拿到師傅手上,師傅沉吟片刻點頭,“可以,就是你這外牆也是要用青磚?我看用泥沙混了石頭就行,花費的就不大。”
要是外牆也用青磚,那屬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師傅也是想讓他能省則省。
陳冬至並不缺錢,手裏有將近一千兩的積蓄,這房子是要長久的,既然手裏銀子夠用,自然是能用好的就用好的。
“那行!就按你這紙上的幹!”師傅也不多言,領著村裏人就熱火朝天的幹起來。
鍾如意有空了就煮一鍋綠豆湯去給他們解解暑,有時候沒空了就讓翠翠送過去,江容姐妹已經回小賣部了。
每天的一頓中午飯是請了趙嬸過來做的,一天二十文錢,她樂意得很。
剛開工沒兩天,陳冬至就要出去走鏢了,這次要走十天半個月,房子的事他拜托鍾父和鍾老大監督著。
其實不用他說,鍾父和鍾家人來的比他還勤快,從早上開工開始,鍾父不說是第一個到的,總也是在前麵幾個。
村裏人的西瓜都已經摘完了,鍾家還能時不時地搬兩個西瓜過來給他們解解渴。
不是西瓜就是綠豆湯,一天五十文錢還包一頓飯,村裏的年輕人幹的那是一個使勁。
十幾個人十幾天的功夫,房子就有了個雛形。
鍾如意連上梁都沒時間過去,都是鍾父和大哥兩個人在忙活。
上次餘夫人要的豬肉幹和肉鬆,本來以為過去了一個月,餘府也沒什麽動靜,想著在外麵應該是不好賣了。
但是沒想到就在前天餘夫人突然來了村裏,看她正悠閑的坐在葡萄架下乘涼,恨鐵不成鋼的翻了個白眼。
“你倒是閑情逸致,我找了你一天,去了你兩家店都沒見著你人。”
鍾如意趕忙給她倒茶,招呼餘夫人坐下,“怎麽了?”
餘夫人閑閑的喝了口茶,剛剛還一臉急切,現在又閉口不說了。
好不容易等她一杯熱茶喝完,鍾如意終於等到她開口。
“就是之前和你買的那些豬肉幹和肉鬆都買完了,我想著還要再做一批。”
哦,原來是為了這。
鍾如意放鬆下來,甚至還有閑心摸摸餘雲鶴的腦袋瓜。
餘夫人自己可以慢悠悠,但是看見別人這麽慢悠悠的,心裏就來氣,“我大老遠的跑過來,你不答應我嗎?”
“那倒沒有不答應,隻是夫人你要多少?還是和上次一樣?”鍾如意此時還不覺得事情有多嚴重。
直到餘夫人說出來一個數字,她眨眨眼沒反應過來。
“你說多少?”
餘夫人很耐心,“辣椒醬八百,肉鬆五百,還有豬肉幹?也要五百!”
鍾如意驚了,“您要這麽多幹什麽?一下子能賣的出去嗎?”
這麽多,要是孫桃在這,聽到不得哭死,做那一個月她都說手酸的舉不起筷子了。
餘夫人把這個月來,他們府上出去走商的人的情況都說了。
“本來也沒想著往錦州那邊去,是剛好經過,誰知那邊的人居然出奇的喜愛辣椒醬,帶過去的十幾罐辣椒醬都賣空了,他們的人甚至想跟著回雲州,說要大批量買辣椒醬,他們那邊天氣濕冷,當地人都愛吃辣,還有豬肉幹和肉鬆都賣的很好。”
“怎麽樣?是不是該多做點?都不夠賣的,我早上去了你那小賣部,辣椒醬也剩下幾罐,都被我買走了。”
鍾如意還想說點什麽,吳嬸丟下東西就跑了,很快連個影子都沒了。
劉玉娘看的直笑,“小妹,既然紅紅已經托吳嬸拿過來了,你就收下吧,你可不知道村裏人賣了這水瓜掙了多少錢,不說其他家,現在就連王賴子都請人修屋子了,還有其他幾家靠著賣水瓜的錢給家裏兒子娶了媳婦。”
“誰?誰家娶新媳婦了?”鍾如意的注意力一下就被轉移了。
“堂伯父家的小兒子,鍾大寶,上個月剛娶的,堂伯母還來送了四斤豬肉到家裏。”
“哦。”鍾如意點點頭,沒再說什麽,兩斤紅糖被她放到灶房裏去了,剩下的一塊布她也沒啥用,顏色是淡黃色的。
她又不會做針線活,這麽大一塊布到了她手裏也是白費,所以她讓李桂花裁成兩塊,給她們一人一半。
李桂花樂得不行,白得了塊布,已經想好了要做什麽了。
妯娌兩人都想好了要做什麽,等做好以後拿出來一看,兩人都是一笑。
李桂花給家裏包括劉玉娘肚裏還沒出生的孩子都做了個肚兜,現在天氣熱,晚上睡覺穿著正好。
劉玉娘則是給鐵蛋和肚子裏的孩子都做了一身,她還記得上次鐵蛋尿床,幾件衣服都洗了,沒衣服穿,遛了一天的鳥。
*
宅基地的事已經好了,陳冬至動作很快,找村長買了那塊地,又找人運了青磚瓦片回來。
直到這時村裏人才知道他要建新房子了,眾人都議論起來。
“陳家小子本來就是個勤快人,現在又娶了個能幹的鍾家姑娘,以後這日子可就過的紅火咯!”
“人家還沒成親呢,你可別說得這麽早,萬一鬧出點什麽可就不好了。”
“也不知道看的日子是什麽時候,你問王婆子了嗎?”
王婆子正是陳家請去提親的媒婆,這十裏八村就屬她促成的好姻緣最多。
“問了,說是看了三個日子,一個在兩個月以後,一個是年底,一個是來年開春,鍾家選了年底那個。”
“那還有好幾個月呢,這喜酒還有的等。”
村裏不論誰家建房子,村裏人都會去幫把手。
陳冬至一早就和村裏那些青壯年說好了,一天八十文錢,包一頓飯。
等青磚送來,看了個日子就開始動工了。
鍾如意卻沒時間去看,隻能陳冬至過來問了,哪邊要留作灶房,哪邊要空出來當倉庫。
她沒有什麽太大的想法,隻是看陳冬至一臉認真,還是說,“那我晚上回去想想,明天再和你說。”
想了一晚上,她把自己想要的布局畫在紙上。
和四合院有點類似的布局,中間堂屋,左右兩邊則是房間、灶房和倉庫。
圖紙一拿到師傅手上,師傅沉吟片刻點頭,“可以,就是你這外牆也是要用青磚?我看用泥沙混了石頭就行,花費的就不大。”
要是外牆也用青磚,那屬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師傅也是想讓他能省則省。
陳冬至並不缺錢,手裏有將近一千兩的積蓄,這房子是要長久的,既然手裏銀子夠用,自然是能用好的就用好的。
“那行!就按你這紙上的幹!”師傅也不多言,領著村裏人就熱火朝天的幹起來。
鍾如意有空了就煮一鍋綠豆湯去給他們解解暑,有時候沒空了就讓翠翠送過去,江容姐妹已經回小賣部了。
每天的一頓中午飯是請了趙嬸過來做的,一天二十文錢,她樂意得很。
剛開工沒兩天,陳冬至就要出去走鏢了,這次要走十天半個月,房子的事他拜托鍾父和鍾老大監督著。
其實不用他說,鍾父和鍾家人來的比他還勤快,從早上開工開始,鍾父不說是第一個到的,總也是在前麵幾個。
村裏人的西瓜都已經摘完了,鍾家還能時不時地搬兩個西瓜過來給他們解解渴。
不是西瓜就是綠豆湯,一天五十文錢還包一頓飯,村裏的年輕人幹的那是一個使勁。
十幾個人十幾天的功夫,房子就有了個雛形。
鍾如意連上梁都沒時間過去,都是鍾父和大哥兩個人在忙活。
上次餘夫人要的豬肉幹和肉鬆,本來以為過去了一個月,餘府也沒什麽動靜,想著在外麵應該是不好賣了。
但是沒想到就在前天餘夫人突然來了村裏,看她正悠閑的坐在葡萄架下乘涼,恨鐵不成鋼的翻了個白眼。
“你倒是閑情逸致,我找了你一天,去了你兩家店都沒見著你人。”
鍾如意趕忙給她倒茶,招呼餘夫人坐下,“怎麽了?”
餘夫人閑閑的喝了口茶,剛剛還一臉急切,現在又閉口不說了。
好不容易等她一杯熱茶喝完,鍾如意終於等到她開口。
“就是之前和你買的那些豬肉幹和肉鬆都買完了,我想著還要再做一批。”
哦,原來是為了這。
鍾如意放鬆下來,甚至還有閑心摸摸餘雲鶴的腦袋瓜。
餘夫人自己可以慢悠悠,但是看見別人這麽慢悠悠的,心裏就來氣,“我大老遠的跑過來,你不答應我嗎?”
“那倒沒有不答應,隻是夫人你要多少?還是和上次一樣?”鍾如意此時還不覺得事情有多嚴重。
直到餘夫人說出來一個數字,她眨眨眼沒反應過來。
“你說多少?”
餘夫人很耐心,“辣椒醬八百,肉鬆五百,還有豬肉幹?也要五百!”
鍾如意驚了,“您要這麽多幹什麽?一下子能賣的出去嗎?”
這麽多,要是孫桃在這,聽到不得哭死,做那一個月她都說手酸的舉不起筷子了。
餘夫人把這個月來,他們府上出去走商的人的情況都說了。
“本來也沒想著往錦州那邊去,是剛好經過,誰知那邊的人居然出奇的喜愛辣椒醬,帶過去的十幾罐辣椒醬都賣空了,他們的人甚至想跟著回雲州,說要大批量買辣椒醬,他們那邊天氣濕冷,當地人都愛吃辣,還有豬肉幹和肉鬆都賣的很好。”
“怎麽樣?是不是該多做點?都不夠賣的,我早上去了你那小賣部,辣椒醬也剩下幾罐,都被我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