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報消息的小廝隻恨自己今日怎麽接了這麽個不好幹的差事!
今日南府的團圓飯定在了酉時時分。
自未時起,他便被大管家派到了門房處,每隔一個時辰稟報各位主子回府的消息。眼下老爺、小夫人、小姐、小少爺均已落座,可那位大公子是左等右等不見人影。
一個時辰也縮短成了每隔一炷香回稟一次。稟告的對象也從大管事變成了直接回稟南老爺。
自己今日是走了什麽黴運!
前幾日大公子送信回府,說是會準時歸家一道吃年夜飯,可眼下宴席已備好,飯菜熱了冷冷了熱,還不見人影。老爺的麵色也肉眼可見的愈發陰沉。
小廝每每回稟消息時候,都兩股戰戰,深怕老爺將怒氣發到自己身上。聽得老爺怒極扔了手中茶盞,更是噤若寒蟬,腳步不著痕跡地略略往後挪,盡量離得遠一些。
堂間無人敢多嘴說話。
大管事許福微微歎氣,暗暗揮手示意小廝退開一旁,上前一步勸道:“老爺,大公子許是路上耽擱了……”
“哼!我看他是成心要氣我!”南仲振怒極反笑:“茶山茶山,一去就是三月,音信全無,山都光禿了還不知道回來!”
“鋪子裏的事兒他是不管不顧,全讓秦垣一人擔著,哪裏有點少東家的樣子!”
南仲振罵了幾句,可惹他生氣的人又不在近前,罵了他也聽不著,更是氣滯,揮揮手讓剛才回稟消息的小廝退下:“再去看看,人來了速速來報。”
小廝如臨大赦,快步撤出了廳堂。
可他沒出去多久,片刻就又折返回來,臨的近了,口中高喚:“老爺!大公子回府了!大公子回府了!”
聽到人來了,南仲振緊鎖的眉頭微微鬆了些,又斜眼看那小廝:這般叫嚷,成何體統!
小廝頓時噤聲。
見狀,南元翎忍不住撲哧笑了一聲。身邊白芷不著痕跡地扯了扯她的袖子,示意她安分些。
“父親,白姨,孩兒回來了。”南元金來得及快,人未到聲已至:“今年風雪極大,路上遇見了來不及歸家的婦孺孩童,便捎帶了一程,差點就趕不及家宴了!”
南元金嘴上說著告罪的話,一路卻直奔南仲振身旁的空位,就要坐下。
“你站著。”
南仲振沉著臉,見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站好了,才道:“我且問你,今年年末南珍閣入賬銀幾許,出賬銀幾許,盈餘幾何,相較上半年如何?”
額……這怎麽忽然還考上了。
南元金輕咳了一聲,自己這幾月日日都泡在茶山裏頭,哪有功夫管這些閑事,雖然秦管事每月會差人送整理好的賬簿給他過目,他看是看過了,但一切看著挺正常,也沒聽說出了什麽大事兒,便也沒放在心上。
隻不過眼下父親問起,若是答不上來,怕是要挨罵。
南元金轉了轉眼珠,斟酌著答:“這年末的數目孩兒都看過了,但具體是多少一下子倒是背不出來,相較於上半年……唔,總歸是要更好些的”……吧?
他不說這話還好,說了南仲振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好什麽?好在哪?對門的逸羽樓日進鬥金,全城的鋪子都指著它一家,又是聽悔,又是寄售,天天都是新花樣!”
聽父親提及自家鋪子,南元翎耳尖動了動,努力壓下上翹的嘴角。
“你可知,自從對門熱鬧起來,咱們鋪子的營收減了多少!這幾日還時常有人問起銀飾木簪的事!”
若不是幾十年好名聲在外,老底子還在,他怕是也要熬不住登門門拜訪逸羽樓掌櫃的了……思及此,南仲振一股無名火熊熊燃起。
“銀飾木簪?”南元金覺得這個東西有些耳熟,卻一下子想不起來,皺眉苦思了起來。
南仲振看著他似是有些個擔憂認真的模樣了,心氣兒也順了順。
小廝茗山在南元金身後立著,見狀趕忙湊近悄聲提醒了自家少爺。
南元金恍然大悟,他想起來了:“阿,就是那個在西市擺攤的姑娘!先前我就覺得她們心思靈巧,沒想到竟是和逸羽樓合作了!”
言語之間,似是對那銀飾木簪頗多讚歎。
南仲振剛熄下的火又升騰起來:“你既早已知曉此事,為何不提前做好準備,任由那姑娘與錢不令合作?”
南元金啊了一聲,有些不解:“這事兒秦叔也知曉呀……”
怎麽父親反倒說起他來了呢。再說了,當初還是秦叔說的不必將銀飾木簪放在心上。自己遠在山間,哪裏知道短短幾月發生了這麽多事。
不過眼瞅著父親烏黑的臉色,他也不敢再多辯解。
那位江姑娘的事,秦垣自是和南仲振稟報過的,當時出的幾款簪子也拿給南仲振看過,可那會兒她還未與逸羽樓合作,又有官司纏身,坊間風評也不好,南珍閣自是不願與她扯上關係的。
南仲振原是想等風波過後再決定要不要見一見那女子,誰知道錢不令動作這麽快!更沒想到的是,逸羽樓當時那般慘淡經營的狀況,竟也哄的那位江姑娘簽下了獨家合作的契書。
當然,南仲振是決計不可能承認自己決策失誤的。可現下被親兒子一句話拱出了秦垣,自己又不能堂而皇之地遷怒,上不去下不來,一時間進退維穀。
白芷在一旁看出夫君有些下不來台,出聲打了個圓場:“老爺,今日過年,家裏好不容易聚齊了人,孩子風塵仆仆趕回來,連口熱茶都沒喝上呢,有什麽事,明日再說吧。”
南仲振聽了,輕哼一聲,到底沒再說什麽。
管家許福忙衝著大少爺使眼色。
南元金會意,從茗山手中取過一路提著的包袱,打開來將裏頭的東西取出,一人分了一包:“父親,白姨,元翎,許福叔,這是冬日才能采摘的鷦嘴茶,茶名雪片,我在那鳳凰山裏待了好久才得這一些,特意趕在年節前製成,給你們嚐個鮮。”
眾人紛紛接了。年紀最小的南元寶見大家都有,唯獨自己沒有,生氣地撅起嘴。
南元金見狀,摸了摸他的腦袋:“元寶,你年紀還小,尚不能飲茶,不過……”說著,南元金變戲法似得從袖子裏掏出一包紅繩捆紮的酥糖塞給他:“這是孩兒酥,哥哥特意給你帶的,隻有你有哦!”
小孩兒的臉六月的天,一把糖就哄得喜笑顏開。
今日南府的團圓飯定在了酉時時分。
自未時起,他便被大管家派到了門房處,每隔一個時辰稟報各位主子回府的消息。眼下老爺、小夫人、小姐、小少爺均已落座,可那位大公子是左等右等不見人影。
一個時辰也縮短成了每隔一炷香回稟一次。稟告的對象也從大管事變成了直接回稟南老爺。
自己今日是走了什麽黴運!
前幾日大公子送信回府,說是會準時歸家一道吃年夜飯,可眼下宴席已備好,飯菜熱了冷冷了熱,還不見人影。老爺的麵色也肉眼可見的愈發陰沉。
小廝每每回稟消息時候,都兩股戰戰,深怕老爺將怒氣發到自己身上。聽得老爺怒極扔了手中茶盞,更是噤若寒蟬,腳步不著痕跡地略略往後挪,盡量離得遠一些。
堂間無人敢多嘴說話。
大管事許福微微歎氣,暗暗揮手示意小廝退開一旁,上前一步勸道:“老爺,大公子許是路上耽擱了……”
“哼!我看他是成心要氣我!”南仲振怒極反笑:“茶山茶山,一去就是三月,音信全無,山都光禿了還不知道回來!”
“鋪子裏的事兒他是不管不顧,全讓秦垣一人擔著,哪裏有點少東家的樣子!”
南仲振罵了幾句,可惹他生氣的人又不在近前,罵了他也聽不著,更是氣滯,揮揮手讓剛才回稟消息的小廝退下:“再去看看,人來了速速來報。”
小廝如臨大赦,快步撤出了廳堂。
可他沒出去多久,片刻就又折返回來,臨的近了,口中高喚:“老爺!大公子回府了!大公子回府了!”
聽到人來了,南仲振緊鎖的眉頭微微鬆了些,又斜眼看那小廝:這般叫嚷,成何體統!
小廝頓時噤聲。
見狀,南元翎忍不住撲哧笑了一聲。身邊白芷不著痕跡地扯了扯她的袖子,示意她安分些。
“父親,白姨,孩兒回來了。”南元金來得及快,人未到聲已至:“今年風雪極大,路上遇見了來不及歸家的婦孺孩童,便捎帶了一程,差點就趕不及家宴了!”
南元金嘴上說著告罪的話,一路卻直奔南仲振身旁的空位,就要坐下。
“你站著。”
南仲振沉著臉,見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站好了,才道:“我且問你,今年年末南珍閣入賬銀幾許,出賬銀幾許,盈餘幾何,相較上半年如何?”
額……這怎麽忽然還考上了。
南元金輕咳了一聲,自己這幾月日日都泡在茶山裏頭,哪有功夫管這些閑事,雖然秦管事每月會差人送整理好的賬簿給他過目,他看是看過了,但一切看著挺正常,也沒聽說出了什麽大事兒,便也沒放在心上。
隻不過眼下父親問起,若是答不上來,怕是要挨罵。
南元金轉了轉眼珠,斟酌著答:“這年末的數目孩兒都看過了,但具體是多少一下子倒是背不出來,相較於上半年……唔,總歸是要更好些的”……吧?
他不說這話還好,說了南仲振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好什麽?好在哪?對門的逸羽樓日進鬥金,全城的鋪子都指著它一家,又是聽悔,又是寄售,天天都是新花樣!”
聽父親提及自家鋪子,南元翎耳尖動了動,努力壓下上翹的嘴角。
“你可知,自從對門熱鬧起來,咱們鋪子的營收減了多少!這幾日還時常有人問起銀飾木簪的事!”
若不是幾十年好名聲在外,老底子還在,他怕是也要熬不住登門門拜訪逸羽樓掌櫃的了……思及此,南仲振一股無名火熊熊燃起。
“銀飾木簪?”南元金覺得這個東西有些耳熟,卻一下子想不起來,皺眉苦思了起來。
南仲振看著他似是有些個擔憂認真的模樣了,心氣兒也順了順。
小廝茗山在南元金身後立著,見狀趕忙湊近悄聲提醒了自家少爺。
南元金恍然大悟,他想起來了:“阿,就是那個在西市擺攤的姑娘!先前我就覺得她們心思靈巧,沒想到竟是和逸羽樓合作了!”
言語之間,似是對那銀飾木簪頗多讚歎。
南仲振剛熄下的火又升騰起來:“你既早已知曉此事,為何不提前做好準備,任由那姑娘與錢不令合作?”
南元金啊了一聲,有些不解:“這事兒秦叔也知曉呀……”
怎麽父親反倒說起他來了呢。再說了,當初還是秦叔說的不必將銀飾木簪放在心上。自己遠在山間,哪裏知道短短幾月發生了這麽多事。
不過眼瞅著父親烏黑的臉色,他也不敢再多辯解。
那位江姑娘的事,秦垣自是和南仲振稟報過的,當時出的幾款簪子也拿給南仲振看過,可那會兒她還未與逸羽樓合作,又有官司纏身,坊間風評也不好,南珍閣自是不願與她扯上關係的。
南仲振原是想等風波過後再決定要不要見一見那女子,誰知道錢不令動作這麽快!更沒想到的是,逸羽樓當時那般慘淡經營的狀況,竟也哄的那位江姑娘簽下了獨家合作的契書。
當然,南仲振是決計不可能承認自己決策失誤的。可現下被親兒子一句話拱出了秦垣,自己又不能堂而皇之地遷怒,上不去下不來,一時間進退維穀。
白芷在一旁看出夫君有些下不來台,出聲打了個圓場:“老爺,今日過年,家裏好不容易聚齊了人,孩子風塵仆仆趕回來,連口熱茶都沒喝上呢,有什麽事,明日再說吧。”
南仲振聽了,輕哼一聲,到底沒再說什麽。
管家許福忙衝著大少爺使眼色。
南元金會意,從茗山手中取過一路提著的包袱,打開來將裏頭的東西取出,一人分了一包:“父親,白姨,元翎,許福叔,這是冬日才能采摘的鷦嘴茶,茶名雪片,我在那鳳凰山裏待了好久才得這一些,特意趕在年節前製成,給你們嚐個鮮。”
眾人紛紛接了。年紀最小的南元寶見大家都有,唯獨自己沒有,生氣地撅起嘴。
南元金見狀,摸了摸他的腦袋:“元寶,你年紀還小,尚不能飲茶,不過……”說著,南元金變戲法似得從袖子裏掏出一包紅繩捆紮的酥糖塞給他:“這是孩兒酥,哥哥特意給你帶的,隻有你有哦!”
小孩兒的臉六月的天,一把糖就哄得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