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曆史的終結”還是“文明的衝突”?</h2>


    許多領域中的社會科學家在爭論兩種迥然不同的未來觀。一種觀點由政治科學家弗朗西斯·福山所倡導,認為世界政治和經濟體製會融合到一起,價值觀也會如此,另一種觀點認為這些差異還會持續下去。福山曾經寫過《曆史的終結》,意思是說資本主義和民主獲得勝利,在這個範圍之內沒有力量可以使更有趣的事情發生。另一種觀點,得到政治科學家塞繆爾·亨廷頓的支持,認為這些差異還會繼續。亨廷頓沒有接受福山認為的社會融合的觀點,他宣布世界正走在“文明衝突”的邊緣,大的文化群體,包括東亞、阿拉伯國家和西方,由於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可調和的差異,彼此處於對立狀態:“在倫理衝突和文明衝突這個新興的世界中,西方人所信仰的西方文化的普遍性存在三個問題:它是虛假的、不道德的、危險的。”


    當然,如果經濟和政府的模式到處都一樣,這就預示著人們的心理特點也會是一樣的。另一方麵,文明的衝突表明了思維習慣的分歧可能要繼續下去。因此,這本書中所證明的認知差異最後會不會僅僅具有曆史的重要性呢?50年或100年之後,這些差異會不會因為社會製度和價值觀的融合而消失呢?這些普遍主義者會不會最終證明是正確的,盡管原因錯了?(正確,是因為每個人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思考;錯誤,是因為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不是生物原因而是文化原因。)或者這些差異會不會持續幾千年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思維版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查德·尼斯貝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查德·尼斯貝特並收藏思維版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