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牒報中盧照時提了梧縣的荒溝村,對蘇步成則用了春秋筆法,用村民一詞替代。
不是盧照時貪功、嫉賢妒能,而是因為欣賞、惜才,故意隱去。
蘇步成從長安流放梧縣不過短短數月時間,就弄出江東犁。
真要將他的名字報上去,若有人問為何在長安做縣令時不見他上報?怎麽圓過去?
說是沒來得及?上麵會信嗎?是不滿朝廷將他的流放?
而且流放時間不長,聖上心中怒氣消沒消不清楚,萬一蘇步成三個字出現,再次觸怒聖上,弄不好整個嶺南道都跟著吃瓜落。
思慮再三,盧照時決定隱去蘇步成的名字。
“依某之見,我們可照圖紙打造一架,試一試效果,若果真如牒報所言,則加急上報京師!”韋叔同思忖片刻道。
“甚好、甚好!”馮詡讚同道,呈報朝廷之事,不敢馬虎大意,必定要自己親自驗過。
“來人!”馮詡將圖紙交與下屬,吩咐盡快打造出來。
“晚上咱們一同品嚐品嚐粉條,嚐嚐梧州特產,說是在梧州幾個州府售賣開。”馮詡對兩位特使道。
“恭敬不如從命!”韋叔同不客氣道。
晚上馮詡宴請兩位特使,酸辣蕨根粉、酸菜燉粉條、粉條炒肉絲、紅燒魔芋幾道菜擺上桌。
賓主謙讓一番,夾起粉條品嚐,軟軟糯糯、qq彈彈、酸酸辣辣,每道菜的口感、風味不同,讓人不知如何下筷。
“馮大人,誰說嶺南蠻荒?這等美食!說是草根、樹根做的,誰信?”韋叔同暢快飲下一杯清酒。
朝集使大人府上,鐵鍋、各種香料、作料比州府、縣衙齊全得多,廚子也不是尋常廚子。
照著食譜一番搗鼓,舍得放油,放佐料,加上有肉,粉條自然鮮美無比。
“這盧照時,真是給了我一個大大驚喜!不錯不錯,這人呀,平時隻會悶頭幹事!
我就知道他一直在不懈努力!瞧瞧,果不其然,弄出這動靜,我沒走眼!哈哈!
咱嶺南道啊,多幾個這種幹實事的官吏就好咯!我啊愁的頭發都白了!”馮詡咂一口酒歎道。
“大人,梧州管理俚人方法值得借鑒!”韋叔同話匣子打開。
嶺南俚人一直是朝廷頭疼的問題,與漢人格格不入,經常械鬥,甚至仗著對山勢、地形的熟悉,劫掠漢人,激化雙方矛盾。
這也是官員不願調任過來的原因之一,俚人未教化,野蠻暴躁,很難管理。
輕了彈壓不住,重了把他們逼得去當劫匪,四周不寧。
丟官事兒小,弄不好全家都被牽連掉腦袋,事情無法善了時做替罪羊。
梧州做法很智慧,以利益驅動,向俚人表達善意和朝廷的恩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俚人物資,不如教他們耕作和先進的技術,開發出更多蠻地。
消弭雙方經年的仇怨,增進友誼,長此以往,大家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多好。
“嗯,盧照時抓住這個機會,把俚人拉進來一同學習,共同富裕,此法值得推廣!”馮詡捋了捋胡須道。
說笑間賓主其樂融融,仆役進來,餐盤裏幾隻精美瓷碗裝著蛋炒飯。
“來,嚐嚐,盧照時推薦的美食,蛋炒飯!”馮詡招呼兩位特使。
韋叔同、李伯淹端過碗,看著晶瑩剔透、粒粒分明的米飯,金黃的蛋碎,翠綠的蔥花,好一個色香味美的蛋炒飯!
“這蛋炒飯不就是米飯與煎蛋炒製?有何精妙之處,讓梧州刺史特意推薦?”韋叔同甚是好奇。
“嚐了不就知曉了?”馮詡笑道。
一勺蛋炒飯入口,飯香、雞蛋香、蔥花香混在一起,飯粒的彈牙,雞蛋的焦香,讓人欲罷不能。
不出意外的意外,幾位大人噎住,全都伸長脖子捶打胸口。
“大人,喝水!”仆役有眼色的遞過溫開水。
幾位大人一陣猛灌,好一陣才緩過來。
“想不到這簡簡單單蛋炒飯,竟讓人失態!”韋叔同調侃道。
“是啊!別看米飯與炒蛋一起炒製如此美味,還真沒人想到!”馮詡歎道。
自家廚房炊具多了去,他知道有大鐵鍋,廚子廚藝也了得,但從未做過這個簡單的蛋炒飯。
“說實話,此番前來,我等皆惴惴,折奏上說蠻夷凶悍不服教化,旨意突然下達,毫無征兆,可見聖上震怒。
如今事情還不算太壞,待驗證了江東犁一事可靠,盡快上報朝廷。
我等當前往梧州考證真假,若果真如此,汲取經驗,複刻一二,盡快在嶺南道推廣開。
如此,回京師也好向聖上複命!大人也減輕壓力。”酒醉耳酣之際,韋叔同吐露真言。
唐代在嶺南實行的一係列有別於中原地區措施,不實行均田製,而是按戶稅米;明令禁止掠奪和販賣‘生口’等。
對嶺南治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削弱嶺南豪族勢力,改變嶺南地區社會結構,強化中央王朝的統治。
千百年來,嶺南始終不能融入中原,除了蠻夷未教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嶺南其實是掌控在當地豪族勢力手中。
地處偏遠,千裏之外的中央朝廷控製影響力遠不如當地豪族,很多政令不能有效推行下去。
梧州這種拉著俚人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做法很絕妙,讓俚人無法拒絕,而且還不需要費時費力。
隻要與底層俚人建立起往來、得到底層俚人的認可和支持,後麵很多政令推行就輕鬆多了。
以前從未想過這個思路,今日梧州讓他們大開眼界!
“如此,甚好!”馮詡醉眼迷離拍著韋叔同的手,似多年的兄弟般親熱,哪還有之前的疏離與客套?
“這粉條亦一同送往京師!草根、樹根有如此大用,遍布甚廣,若是廣傳下去,讓災區百姓受惠,也好彰顯朝廷仁德!”韋叔同提議道。
年初京師、關內蝗災嚴重,好些百姓下半年沒收成,這東西早日送到京城,能救不少百姓的命!
“甚好、甚好!”馮詡點頭,好話歹話他聽得出。
不是盧照時貪功、嫉賢妒能,而是因為欣賞、惜才,故意隱去。
蘇步成從長安流放梧縣不過短短數月時間,就弄出江東犁。
真要將他的名字報上去,若有人問為何在長安做縣令時不見他上報?怎麽圓過去?
說是沒來得及?上麵會信嗎?是不滿朝廷將他的流放?
而且流放時間不長,聖上心中怒氣消沒消不清楚,萬一蘇步成三個字出現,再次觸怒聖上,弄不好整個嶺南道都跟著吃瓜落。
思慮再三,盧照時決定隱去蘇步成的名字。
“依某之見,我們可照圖紙打造一架,試一試效果,若果真如牒報所言,則加急上報京師!”韋叔同思忖片刻道。
“甚好、甚好!”馮詡讚同道,呈報朝廷之事,不敢馬虎大意,必定要自己親自驗過。
“來人!”馮詡將圖紙交與下屬,吩咐盡快打造出來。
“晚上咱們一同品嚐品嚐粉條,嚐嚐梧州特產,說是在梧州幾個州府售賣開。”馮詡對兩位特使道。
“恭敬不如從命!”韋叔同不客氣道。
晚上馮詡宴請兩位特使,酸辣蕨根粉、酸菜燉粉條、粉條炒肉絲、紅燒魔芋幾道菜擺上桌。
賓主謙讓一番,夾起粉條品嚐,軟軟糯糯、qq彈彈、酸酸辣辣,每道菜的口感、風味不同,讓人不知如何下筷。
“馮大人,誰說嶺南蠻荒?這等美食!說是草根、樹根做的,誰信?”韋叔同暢快飲下一杯清酒。
朝集使大人府上,鐵鍋、各種香料、作料比州府、縣衙齊全得多,廚子也不是尋常廚子。
照著食譜一番搗鼓,舍得放油,放佐料,加上有肉,粉條自然鮮美無比。
“這盧照時,真是給了我一個大大驚喜!不錯不錯,這人呀,平時隻會悶頭幹事!
我就知道他一直在不懈努力!瞧瞧,果不其然,弄出這動靜,我沒走眼!哈哈!
咱嶺南道啊,多幾個這種幹實事的官吏就好咯!我啊愁的頭發都白了!”馮詡咂一口酒歎道。
“大人,梧州管理俚人方法值得借鑒!”韋叔同話匣子打開。
嶺南俚人一直是朝廷頭疼的問題,與漢人格格不入,經常械鬥,甚至仗著對山勢、地形的熟悉,劫掠漢人,激化雙方矛盾。
這也是官員不願調任過來的原因之一,俚人未教化,野蠻暴躁,很難管理。
輕了彈壓不住,重了把他們逼得去當劫匪,四周不寧。
丟官事兒小,弄不好全家都被牽連掉腦袋,事情無法善了時做替罪羊。
梧州做法很智慧,以利益驅動,向俚人表達善意和朝廷的恩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俚人物資,不如教他們耕作和先進的技術,開發出更多蠻地。
消弭雙方經年的仇怨,增進友誼,長此以往,大家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多好。
“嗯,盧照時抓住這個機會,把俚人拉進來一同學習,共同富裕,此法值得推廣!”馮詡捋了捋胡須道。
說笑間賓主其樂融融,仆役進來,餐盤裏幾隻精美瓷碗裝著蛋炒飯。
“來,嚐嚐,盧照時推薦的美食,蛋炒飯!”馮詡招呼兩位特使。
韋叔同、李伯淹端過碗,看著晶瑩剔透、粒粒分明的米飯,金黃的蛋碎,翠綠的蔥花,好一個色香味美的蛋炒飯!
“這蛋炒飯不就是米飯與煎蛋炒製?有何精妙之處,讓梧州刺史特意推薦?”韋叔同甚是好奇。
“嚐了不就知曉了?”馮詡笑道。
一勺蛋炒飯入口,飯香、雞蛋香、蔥花香混在一起,飯粒的彈牙,雞蛋的焦香,讓人欲罷不能。
不出意外的意外,幾位大人噎住,全都伸長脖子捶打胸口。
“大人,喝水!”仆役有眼色的遞過溫開水。
幾位大人一陣猛灌,好一陣才緩過來。
“想不到這簡簡單單蛋炒飯,竟讓人失態!”韋叔同調侃道。
“是啊!別看米飯與炒蛋一起炒製如此美味,還真沒人想到!”馮詡歎道。
自家廚房炊具多了去,他知道有大鐵鍋,廚子廚藝也了得,但從未做過這個簡單的蛋炒飯。
“說實話,此番前來,我等皆惴惴,折奏上說蠻夷凶悍不服教化,旨意突然下達,毫無征兆,可見聖上震怒。
如今事情還不算太壞,待驗證了江東犁一事可靠,盡快上報朝廷。
我等當前往梧州考證真假,若果真如此,汲取經驗,複刻一二,盡快在嶺南道推廣開。
如此,回京師也好向聖上複命!大人也減輕壓力。”酒醉耳酣之際,韋叔同吐露真言。
唐代在嶺南實行的一係列有別於中原地區措施,不實行均田製,而是按戶稅米;明令禁止掠奪和販賣‘生口’等。
對嶺南治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削弱嶺南豪族勢力,改變嶺南地區社會結構,強化中央王朝的統治。
千百年來,嶺南始終不能融入中原,除了蠻夷未教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嶺南其實是掌控在當地豪族勢力手中。
地處偏遠,千裏之外的中央朝廷控製影響力遠不如當地豪族,很多政令不能有效推行下去。
梧州這種拉著俚人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做法很絕妙,讓俚人無法拒絕,而且還不需要費時費力。
隻要與底層俚人建立起往來、得到底層俚人的認可和支持,後麵很多政令推行就輕鬆多了。
以前從未想過這個思路,今日梧州讓他們大開眼界!
“如此,甚好!”馮詡醉眼迷離拍著韋叔同的手,似多年的兄弟般親熱,哪還有之前的疏離與客套?
“這粉條亦一同送往京師!草根、樹根有如此大用,遍布甚廣,若是廣傳下去,讓災區百姓受惠,也好彰顯朝廷仁德!”韋叔同提議道。
年初京師、關內蝗災嚴重,好些百姓下半年沒收成,這東西早日送到京城,能救不少百姓的命!
“甚好、甚好!”馮詡點頭,好話歹話他聽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