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邏輯即商業和生活的邏輯。


    ——約翰·穆勒


    早些年,如果要涉足調查研究領域,幾乎每個進了頂尖大學的學生都需要掌握一些三角學;而如今,最基礎的理論則是概率,其中統計和決策分析尤為重要。


    ——勞倫斯·薩默斯,曾任哈佛大學校長


    “餘弦”這個詞絕不會出現。


    ——羅茲·查斯特,《成年秘密》


    你花12美元買了一張電影票,但是在觀影一個半小時之後,你失望地發現影片極其無聊乏味。此刻,你應該堅持留在影院,還是立即離開呢?


    你投資了兩隻股票,其中一隻在過去幾年一直表現極佳,不斷上漲,另一隻則讓你遭受了微小的損失。眼下你需要一些錢,不得不拋售其中一隻股票。你是會賣掉那隻成功的股票,以避免被套牢在那隻失敗股票帶來的確定損失裏;還是會賣掉失敗的股票,並寄望於那隻成功的股票會繼續表現良好,讓你賺到更多的錢呢?


    你必須在求職的兩個候選人之間做出抉擇。候選人a比候選人b的工作經驗豐富,也有更強的推薦人。然而在麵試中,候選人b表現得更出彩,也更具活力。你會雇用哪一位呢?


    你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有好幾位女性應聘者寫郵件給你,抱怨公司錄用了實力不如她們的男性應聘者,而拒絕了她們的申請。你如何調查在招聘過程中是否真的存在性別歧視問題?


    《時代》雜誌最近的一篇報道指出,父母不應該試圖控製孩子攝入的食物,因為如果父母這樣做,他們的孩子可能會超重。你發現這個論斷中的疑點了嗎?


    那些每天小酌一兩杯的人比其他人麵臨的心血管方麵的問題少。如果你先前隻習慣略抿一兩口酒,現在你會喝上一兩杯嗎?如果之前不喝夠三五杯酒便不過癮,現在你會少喝一些嗎?


    上述種種問題不會出現在你的智力測試題目中,但是針對這些兩難問題,的確存在較拙劣和較明智的不同解決辦法。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便會擁有一個認知工具箱幫你有效思考這些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的思維方式煥然一新,決然不同於從前。這些工具包括科學家在多個領域中發展總結出的100多個概念、原則、推理的規則,它們多見於心理學和經濟學領域,當然統計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也貢獻不小。有時候,基於常識去解決問題會導致錯誤的判斷和不當的行為。這本書所介紹的概念會向你展示如何有效地思考和行動。這些想法為我們的常識提供了注腳——你能夠學到新的原則和規則,將它們毫不費力地自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些突然出現的諸多問題中。


    本書還解釋了一些如何實現推理和做出有效推斷的最重要的問題。如何解釋一件事?(可以是任何事,比如我們的朋友為什麽做出如此惱人的事?為什麽一件產品上市後不受歡迎?)我們如何辨別那些偶然聯係的事件與隻是在特定時間或地點彼此聯係的事件之間的區別?什麽樣的知識是確定無疑的,什麽樣的知識隻是某種推測?在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一個好的理論應具備怎樣的特征?我們如何分辨出哪些理論是可以被檢驗的,哪些理論不能?如果我們已知一個理論,它講述了某種有效的商務或專業實踐方式,那麽應當如何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證明它?


    媒體總是用海量的所謂科學發現轟炸我們的認知,然而它們當中的大部分都是錯誤的。我們怎樣才能正確評價媒體呈現給我們的那些相互矛盾的科學論斷呢?什麽時候我們應當相信專家——假設我們在海量信息中能找到那些專業術語,而什麽時候應當存疑?


    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出各種選擇,讓決策幫助我們以最佳方式實現目標,並且真正改善我們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推理”真的是可以傳授的技能嗎?


    世上真的存在某種方法,可以讓人們在學習之後更有效地思考嗎?不僅僅是知曉更多的事情,比如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或者開平方根的步驟,更包括學到確切的推理思考方法,人們借此可以更加準確地處理個人和專業方麵的問題,讓結果更令人滿意。


    盡管2600多年來,哲學家和教育家總是信心滿滿地宣稱“推理”是可以教授的,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遠遠談不上清晰明朗。柏拉圖曾說:“即使是愚笨之人,如果他們接受了算術訓練……其反應速度也會比之前快……我們必須努力勸說那些將領導我們國家的人,去學習算術。”後來,羅馬的哲學家們又摸索出學習語法和鍛煉記憶力的方法,以此來提高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中世紀的學者則強調邏輯的重要性,尤其是三段論(例如,所有人的生命最終都會衰亡。蘇格拉底是一個人,因而他終將麵臨死亡)。到了文藝複興時期,人文學者們又加上拉丁文和希臘語,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使用這兩種語言有益於傳承古典文明。


    人們鑽研算術、邏輯和語言學規則的信念是如此強烈,以至到了19世紀,一些人還篤信基於複雜規則體係的純粹腦力訓練足以讓人們更加聰明——任何複雜規則體係皆可。一位19世紀的教育家堅持認為:“作為一個英國人和一位教師,我認為在教育英國的孩子時,拉丁文不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教學工具,這一點很明顯。就教育本身而言,掌握一門語言並不那麽重要,要緊的是習得它的過程。如果說將拉丁文作為教學工具有一點好處的話,那便是它無與倫比的高難度。”


    然而,並沒有一丁點兒證據可以證明這些教育家的觀點——無論是柏拉圖的說法,還是那些年邁守舊的拉丁文教師的看法。因而,在20世紀初期,心理學家開始嚐試挖掘一些科學證據,以支持存在思維推理過程,以及如何提升思考能力。


    這些早期的研究對後來出現的“形式訓練”(formal discipline),即訓練人們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獲知信息,沒有什麽幫助。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愛德華·桑代克堅持認為,再多的腦力訓練或者鑽研那些抽象的思考之術也無法讓人更聰明,教育學中的“學習拉丁文”理論也並不奏效。他表示,自己通過實驗證明了,那種把從一個認知任務上學到的技能代入另一個任務中的“遷移訓練”(transfer of training)隻會發生在兩個問題的具體情境極其相似的情況下。但是,桑代克所研究的任務有時候並不能真正算是包括了邏輯推理過程的任務。比如,練習刪除句子中的單詞並不能讓人提高刪除整個文段中某些部分的速度。你很難認可這種狀況包括了邏輯推理的過程。


    20世紀中期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赫伯特·西蒙和艾倫·紐厄爾也表示,人們無法習得關於邏輯思維的抽象規則,並且提供了一些更有力的證據。然而,他們的論斷仍是基於十分有限的觀察。學會了解決漢諾塔問題(當你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可能玩過,將一根柱子上套著的一疊圓盤移動到另一根柱子上,其間不能將大圓盤放在小圓盤之上)並不能幫你解決傳教士和野人問題——你需要設計出一個過河方案,需要保證在任何時候,船上野人的人數都不超過傳教士的人數。這兩個問題本質上是相同的,但是人們並不會因為會解決其中一個問題,就能自然地成功解決另一個問題。這個結果很有趣,但是仍不足以說服我們,人們不能通過訓練而從特定的問題解決方法中總結出可用於解決同類問題的通用方法。


    瑞士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致力於研究兒童的學習過程。20世紀中期的主流思潮認為,不存在可用於邏輯思維的抽象法則,而皮亞傑是反主流的一個例外。他認為人們的確擁有這樣的法則,包括邏輯法則和用以理解抽象概念(例如“概率”)的定式(schema)。然而,他相信這些法則無法被教授,孩子們隻能在不斷遇到問題的過程中總結出規律,他們需要自己發現解決每種具體問題的特定法則。並且,人的全部世界觀將在青少年時期成形,每個具備正常認知狀態的人都會終身保有他在青少年時期形成的世界觀。


    在皮亞傑的觀點中,隻有一點是正確的,即人們會將自己習得的對世界的認識應用於日常生活,而他的其餘觀點則是錯誤的。人們形成的世界觀可能源自對自身經驗的總結,也可以由他人教授(其實在青少年時期之後,我們仍在不斷學習),人們在推理時運用的特定抽象規則體係往往大相徑庭。


    20世紀初的心理學家們認為“形式訓練”是無稽之談,他們提出了十分重要的一點:單純通過訓練大腦並不能讓人變得聰明。思維訓練的原理有時類似肌肉訓練,但兩者並不完全相同。大量進行舉重訓練可以增強你的力量,但是用舊思維思考任何事都無法讓你更聰明。學習拉丁文幾乎不會讓你在邏輯思維上獲得任何提升。在構築思維的“肌肉”時,你要學習的概念和規則背後的本質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你學習的某些東西是無用的,而有些則是無價的。  跨界認知


    我一直堅信,將某個科學領域中的觀點放到另一個領域中可能會極有價值,而這一點也是我完成此書的契機。學術界有個頗受歡迎的流行說法——“跨學科”,但我敢肯定一些人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並不能解釋“跨學科研究”究竟好在哪裏。然而,它的確是無與倫比的,讓我來告訴你原因。


    科學常被比作“無縫隙的網”。意思是,一個研究領域中的事實、方法、理論和推理的原則可能對其他領域的研究大有裨益。哲學和邏輯確實能影響幾乎所有科學領域的思維方式。


    物理學中對場論的研究讓心理學界開始關注場論的概念;粒子物理學家則會使用心理學家設計出的統計方法;研究農業應用的科學家發明的統計工具對於行為科學家意義深遠;心理學家由老鼠如何學會走迷宮而推演出的理論啟發了計算機科學家,後者借此研究如何讓機器學會學習。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18世紀蘇格蘭的哲學家關於社會係統的構想,尤其是亞當·斯密的理論,即社會財富來源於理性行動者對於自身私利的追求。


    今天的經濟學家對我們理解人類的智識行為和自我控製做出了巨大貢獻。心理學家會從經濟學中有關人如何做出選擇的觀點中汲取靈感,而經濟學家的科學研究工具又因為吸納了社會心理學領域的實驗技術而得到長足發展。


    現代的社會學家要特別感激18世紀、19世紀的哲學家,那時的哲學思想深刻啟發了人們對社會本質的認知,其影響延續至今。認知和社會心理學家擴展了哲學家所提問題的範疇,並且找到一些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謎題的答案。關於倫理的哲學討論和涉及世界觀的理論引導著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的研究。神經科學的研究和相關概念正讓心理學、經濟學,甚至是哲學領域悄然改變。


    下麵的幾個例子來自我的研究經曆,它們展現了從一個科學領域借來的東西是如何深遠影響另一個領域的發展的。


    我接受過社會心理學的學術訓練,但是在我研究生涯的早期,我主要關注飲食和肥胖問題。在我開始研究工作的時候,無論在科學上還是在醫學上,傳統觀點都是,超重的人是因為自身攝入食物過多。但實際上,大多數超重的人很明顯都處在饑餓狀態。心理學家借用了生物學中的“設定值”這一均衡概念來研究肥胖問題,例如人體會試圖維持一個溫度的“設定值”。肥胖的人體內脂肪與其他物質比值的“設定值”與體重正常的人不同。但是社會規範會催促他們變瘦,此時他們便會進入習慣性饑餓的狀態。


    我研究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們如何理解導致他人和自身行為的動因。物理學中的場論概念推進了這方麵的研究,新近研究表明,人類行為更多是受到環境和情境因素的影響,而不是個體內在因素,例如性格、能力和偏好。這一認知讓我們容易看清我們在解釋行為動因時的隨意性。在分析我們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甚至是某些客觀事物的狀態時,我們常會忽略一些環境的因素,反而過度強調了個體本身的特征。


    在學習因果歸因法時,我越發明顯地意識到,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在探求自身行為的原因時視野是極其有限的;我們沒有直接途徑理解我們的思考過程。這一有關自我意識研究的進步主要歸功於邁克爾·波蘭尼,這位化學家扭轉了科學哲學領域的發展趨勢。他認為,我們擁有的大部分知識,甚至是對專業領域的認知(或者說尤其是這樣的專業認知)都是“沉默的”,它們很難或者根本不可能用語言闡釋。我和一些學者針對這種思考特性做了一些研究,我們對以前那些基於自我報告的思維過程和分析個人行為動因的科學研究提出了質疑。這項研究引起了心理學,乃至整個行為與社會科學領域的測量方法的變革。該研究也讓一些學生確信,對行為動機和目標的自我報告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靠的——其原因並非自我提升或自我保護,而是思維過程本身是極難被感受和描述的。


    在自我報告中發現的錯誤,讓我開始懷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推理的準確性。受到認知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爾·卡尼曼的啟發,我將人們的邏輯思維過程與科學的、具有統計學意義的、符合邏輯的標準進行比較,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判斷發生了係統性錯誤。人們的推論常常破壞了統計學、經濟學、邏輯的原則和基本的科學方法論。而心理學家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影響了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政策製定者。


    最後,我的一項研究表明,東亞地區的人和西方人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有時存在根本性的差異。哲學家、曆史學家和人類學家的思考為這一學術議題提供了指引。隨後,我更加確信,東方人的思維習慣,即辯證法,為思考提供了強大的工具,而這種方式可以造福西方人,就像這些年來西方人曾經為東方人帶來理念幫助一樣。  學會科學與哲學的認知方式,讓日常生活中做出的決策迅速而準確


    我對邏輯推理的研究深深影響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維過程。我不斷地發現,許多跨學科的科學概念正左右著我解決專業和個人問題的思路。同時,我也不停地在自我學習和教授他人各種思維方法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犯了許多錯誤。


    自然地,我開始思考其他人是否也會因為在學校裏學到的思維框架而影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判斷。起初,我很好奇如果有人隻是通過一兩門課零散地接觸了小部分邏輯推理的概念,而不是像我一樣天天浸淫在思維概念中,那麽他們受到的影響會有多大呢?在20世紀,人們仍舊懷疑思維方法是否能夠習得,這個疑問也一直困擾著我。


    我實在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人們在大學裏修讀的課程的確會影響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並且程度極深。邏輯法則、統計原理(例如大數定律和趨均數回歸)、科學方法論的一些原則(例如在進行因果推斷時如何設計控製組)、古典經濟學理論、決策論的概念,以上種種都會影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判斷。這些原則和理論會輔助人們在運動賽事中擬定策略,讓人們為雇用職員設置出最佳招聘流程,甚至幫助人們解決一些小問題,比如是否要放棄口味不佳的一餐。


    自從人們利用大學課程的內容解決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後,我便決定看看自己是否能在實驗室中傳授這些有關思考的概念。我的同事與我一道研究出一些教授人們推理原則的方法,它們對於我們解決日常的個人和專業問題很有幫助,人們也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這些簡明步驟學會思考的方法。教給人們大數定律的概念,可以讓他們明白在對某個事物或某個人做出準確判斷時需要多少證據支持。教會人們利用經濟學原理規避機會成本,可以讓他們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更有趣的是,我們有時會在人們學習幾周之後做回訪,但是並不讓被訪者意識到自己正被調查,比如像某些社會調查研究者一樣采取電話民意調查的形式。我們欣喜地發現人們常常會將那些他們在實驗室中學到的重要能力應用在日常問題上。


    最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了如何在最大程度上讓人們將推理原則付諸實踐。我們可以在特定的領域中將那些極佳的推理原則運用得爐火純青,但是在遇到一些不那麽明顯的問題時就不知所措了。而實際上,這些推理的原則應當被更充分地使用,人們也能更好地掌握。關鍵有兩點,一是明確思考的工具和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之間的關聯,從而學習如何搭建出整個事件的框架;二是學習如何把思考的工具落到實處,應用它解決問題。我們通常不會想到深入認識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在某個事件中的作用,也不會把這種對人的認知當作一個影響事件的重要因素來進行統計學意義上的分析,但它實際上是必要的。如果能這樣思考問題,那麽我們既能在分析人性在事件中的影響力時更加謹慎,也能更準確地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行為。


    我在本書中討論的一些特定概念是依照以下一些標準確定的:


    1.這個概念應當是重要的——無論對於科學領域,還是對於日常生活。中世紀以來形成了許多三段論式的推理方法,但其中隻有少量思考方法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本書就將提及這些少量的方法。此外,已有眾多邏輯推理的方法被證明是存在謬誤的,但在這眾多所謂的謬誤中隻有相當少的一部分被學者確證,因此本書中仍會提及這些所謂的“錯誤”的思考工具。


    2.這個概念應當是可被傳授的——至少在我看來。我知道有許多概念都可以教給大家,以便你們在科學研究、專業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遇到具體問題時使用。另外,有些概念是可以在大學課堂上學會的,而我也在實驗室的項目中成功傳授了不少概念。至於剩下的一些概念,我想它們都與我在本書中介紹的概念大同小異。


    3.大多數將被提及的概念都是構成我們思維體係的核心部分。例如,在傳統的統計學專業第一學期的課程中會講授的概念都將在本書中出現。這些概念對於我們在廣泛領域內解決問題都是極為重要的:從選擇哪項退休計劃到你如何知道自己有足夠的證據判斷一個應聘者是否會是一個好雇員。當然,進修統計學的課程不會讓你在解決問題時高枕無憂。不過,了解統計學之後,人們會明白可以針對特定的數據應用不同的統計工具,統計學的應用並不局限在某些類型的問題上。這本書會告訴你,在遇到事情時,你完全可以去使用那些設計的並不完美但的確有效的統計原則。書中還涉及微觀經濟學和決策論中的基本原則、將科學方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時的基本法則、形式邏輯的基本概念、大量人們不甚熟悉的辯證推理方法,以及一些由哲學家演繹的最重要的概念——他們研究科學家和普通人如何思考(或者說應當如何思考)而生發出這些概念。


    4.本書介紹的各概念可以成為聯合論證的工具,幫助我們從多個角度理解特定的問題。比如,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的嚴重錯誤可以大致從三個側麵包含的細節來分析:事件中的人、事物和事件本身。這個嚴重的錯誤是由至少4個相互關聯的錯誤類型導致的:一個是心理上的,一個是統計上的,一個是認識論上的,另一個則有關形而上學(形而上學關注人對於世界本質的信仰)。隻要我們能充分理解其中任何一類概念,就能解決特定問題,而這些概念也可以相互補充和支持。


    本書提及的每個概念都與你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息息相關。我們失去了一個交朋友的機會,是因為信息不充分而做出了輕率的判斷。我們雇用了能力並非最強的求職者,是因為我們太相信所謂的一手信息,而相對地,我們遺漏了大量更有價值且深入的信息源。我們會失去金錢,是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決策時需要應用統計學的概念(如標準差和回歸)、相關的心理學概念(如稟賦效應,它會讓我們為了並不好的理由保留一些東西),以及經濟學概念(如沉沒成本,它會讓我們不當投資)。一些我們吃的食物、服用的藥物、攝入的維生素和其他補品對我們的身體並無益處,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在評估一些所謂的關於飲食的科學建議時沒有足夠的技巧。社會上存在一些導致我們的生活質量下降的政府政策和商業實踐,這是因為它們沒有被有效地評估,並且在其出現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被檢驗——有時我們甚至要付出幾十年和上百億美元的代價。  篇章概覽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對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自身的思考——我們如何應對萬事萬物,事情如何被我們弄得很糟糕,如何去彌補,以及我們如何更好地利用頭腦中的一些“暗物質”,比如說潛意識。


    第二部分是關於選擇的——在古典經濟學家眼中人們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學者如何判斷人們應該做出何種選擇;現代行為經濟學如何解釋人們進行決策的過程和它們在哪些層麵上要優於古典經濟學中給出的解決方案。這一部分提供了不少建議,可以讓你在生活中避免各個領域中的選擇陷阱。


    第三部分講述了如何更準確地對這個世界上的事物進行分類,如何分辨清楚事件之間的關聯,以及很重要的一點,即如何避免“看到”那些並不存在的“關聯”。在此,我們探尋了在麵對媒體信息、在辦公室工作、遇到投資牛市時如何發現思考過程中的錯誤。


    第四部分有關因果關係:如何分清楚兩種情況,即一件事情確實引發了另一件事情的發生,兩件事件的發生時間和地點恰好比較接近但實際上並無因果關聯;如何通過確認實驗中的一些情況(也隻是在實驗中),讓我們確信有些事情是有因果聯係的;我們如何學會在對自身進行實驗時感受到更多的快樂,讓自身行事更有效。


    第五部分介紹了兩種大相徑庭的思考類型。一種是邏輯,它抽象而偏於形式化,一直是西方式思維的核心。另一種是辯證的思考方式,它包含了對事實進行判斷的原則和具體的行事方法。這種思考方式占據了東方式思維的中心。西方式思維自蘇格拉底時代起就有了較為成熟的描述,然而直到近期,思想家們才開始試著將辯證的思考方式納入統一的體係,或者將它與形式邏輯的傳統進行聯係。


    第六部分分析了一個可用來認知世界的良好理論需要哪些要素。我們如何確認我們信仰的事物的確是真實的?為什麽一些簡單的解釋常比複雜的說明更具說服力?我們如何避免提出那些草率而通常像是隨口講出的理論?理論如何被證實?以及我們為何要對任何所謂的定論都保持懷疑的態度,即便這些定論至少在原則層麵上不可被證偽?


    本書的各部分相互支撐。當理解了在思維生活中我們能夠觀察什麽、不能夠觀察什麽之後,我們便會明白在解決問題時,什麽時候該依賴直覺,什麽時候該求助於外在的原則,比如分類、決策,或者對於因果解釋的評估。是否能學會將選擇的效益最大化,取決於你從潛意識中學到了什麽,也取決於當你在選擇如何行動或估測什麽東西會讓你幸福時,如何讓理性和潛意識在你思考過程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要學會統計法則,我們需要求助我們進行因果關係分析時所用的法則。因果關係分析法促使我們相信實驗的說服力遠大於對事件的簡單觀察,並且這些知識向我們展現了“做實驗”對於我們判定“在個人行為和商業活動中哪些行動最有益於我們自身”的重要意義。學會邏輯和辯證式的思考過程會為我們以多元方式提出認知世界的理論提供建議,而這也反過來告訴我們哪類方法在檢驗理論的真偽時是必須采用的。


    讀完這本書,你在智商測驗中的分數並不會提高,但是你會更明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邏輯思維:擁有智慧思考的工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查德·尼斯貝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查德·尼斯貝特並收藏邏輯思維:擁有智慧思考的工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