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打開市場
重生60年代,開局就上山下鄉 作者:孑然的石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看到吳永安吃的那麽香,也都嚐了嚐碗裏的米飯。
馬靜雲還算淡定,見過大世麵的她,雖然驚訝,但是沒有表現的很明顯。
在米飯剛入口的瞬間就可以確定,這大米是她吃過最香的,之前家裏條件還可以的時候,他老豆也買過一些進口東南亞的大米,不過她可以確認,這大米比她吃過最好吃的大米還要好很多。
馬靜雲是比較淡定,但是一旁的冉雨桐卻不一樣,本來就是個小姑娘,沒見過啥世麵,第一次吃到這麽香的大米,嘴裏的米飯還沒咽下去,就直呼‘好吃,好吃’。
盧信然作為一個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也沒有表現出太過,不過心裏卻是一片波瀾,他對港島還是比較了解的,就這種大米,他敢肯定,港島找不出第二家有的。
現在自己公司有,隻要能經營起來,肯定能大賣,他對自己當初做的留下來的決定欣喜不已,這大米放出去,如果走高端路線,那將沒有對手。公司發展的好,以老板的大方,肯定不會虧待他這個算是元老的員工。
“馬經理,這大米,如果能出售的時候,一定要賣給我,我太需要這大米了。”白老板默默的吃了幾口大米,這才放下碗筷激動的和馬靜雲說道。
他現在已經在幻想以後,自家的豬腳飯,全部用這樣的大米,顧客絡繹不絕的樣子。
“好的,白老板,如果定價了,肯定和你說。”
送走了想現在就賣大米的白老板,馬靜雲開口道。
“大家也嚐過了,老板進的這批大米,味道很好,我可以這麽說,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是在港島,約翰牛國,這就是最好的大米,從外觀到味道,都是我見過最好的……”
“嗯嗯,的確是,我以前和原來的老板參加過一個私人宴會,裏麵的米,聽說是用的最好的暹羅米,都沒有這個米好吃。”一旁的盧信然開口附和。
“盧信然,今天你就不用去更遠的地方調查市場了,你帶著這些米,去港島的一些高檔酒店,老字號的酒樓。不管你用什麽辦法,讓他們的後廚嚐試一下我們的米。能做到嗎?”
“可以。”
“好,分頭行動,至於麵粉,等下午,冉雨桐你去隔壁白老板那邊,讓他用這麵粉給咱們做點晚飯,到時候大家嚐嚐,今天先跑大米的事。”
眾人開始分頭行動。
盧信然去港島的酒樓,利用各種方法,終於是讓幾袋大米進到了其中幾家酒樓的後廚,至於那些鬼佬控製的高檔酒店,是一家都沒進去,剛拿出大米就讓人趕出來了。
馬靜雲則是帶著吳永安二人開始去之前和自己老豆有認識的那些有錢人家,挨個拜訪,寒暄一番,留下大米,就離開。不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有錢的時候,怎麽都好說,家裏破落了,不在一個層麵上了,人家就不願意搭理你了。
馬靜雲也知道這些,但是為了打開市場,也還是一家一家的去拜訪。
……
下午,忙活了一天的幾人回到公司。
“盧信然你那邊怎麽樣?”
“害,別提了,那些鬼佬開的酒店是一家沒進去,隻有幾個港島這邊的老字號酒樓進去了,名片也留了。”
“鬼佬那邊後麵想想其他辦法吧,主要還是華人這邊,鬼佬吃大米的時候少。”
“馬經理,你讓做的麵快做好了,是給你們端過來,還是去我店裏吃?”幾人正在討論的時候,隔壁白老板過來喊幾人吃飯。
“白老板店裏人多嗎?人多的話我們拿回來吃。”
“沒事,人不多,在我店裏吃就行。”
幾人跟著白老板來到他店裏。白老板做的是最簡單麵條,還蒸了幾個饅頭。
“嚐嚐吧,這麵粉看著的確很好……”
……
“馬經理,你看能不能和老板說一聲,先賣我一點大米和麵粉,我想拿回去給家裏人嚐嚐。”
吃完飯,冉雨桐對馬靜雲說道。
剛才他們嚐了老板弄來的麵粉做的麵條和饅頭,味道那叫一個‘絕’。
“老板不來公司,我也聯係不上,等老板過來了,我問一下老板,行了,今天就這樣吧,都先回去吧,明天開始估計就有忙的了。”
現在其實不止冉雨桐想買這個米,還有好幾個人想買。
其中就有港島的一家粵菜酒樓福滿樓。
今天下午有個後廚的學徒提著一袋米進來,學徒把米的來曆給自己師傅說了。
這個學徒一開始隻是為了點小錢,想著給師傅說一聲,大不了到時候把米扔了就行。
沒想到師傅看了看這大米,就讓學徒蒸上一點嚐嚐。
其實一開始大師傅也沒放在心上,隻是覺得這大米質量挺好,晶瑩剔透,看著不錯,想著試試。
沒想到這米飯快要熟的時候,香味是那麽的香。
米飯熟了以後,廚師一嚐,就覺得這大米是好米,又讓後廚其他人嚐嚐,所有人嚐完,包括老板,所有人的一致評價就是這米是好米。
“阿發,這米是哪來的?”福滿樓的老板問拿米進來的學徒。
“今天有個叫新世紀貿易公司的人來,說是他們公司從國外進口的大米,味道很棒,讓我們嚐嚐……,我才拿進來的。”
“你有沒有問那個公司在哪裏?”
“沒問,但是那人留給我一張名片。就是這個。”說著阿發從口袋裏摸出一張名片遞給老板。
“好,這事辦的很好。”
福滿樓的老板拿著名片來到電話旁,照著名片上的電話打過去,但是沒人接,這會兒馬靜雲她們已經下班了。
和福滿樓一樣的還有兩家,都是港島比較有名的粵菜館。
除了有酒樓打電話之外,還有幾個馬三當年的朋友,都是今天馬靜雲送過大米的人家,並且嚐了的人,這幾人不像馮國榮一家那樣,還是比較念舊情。
當時之所以沒有伸手幫助馬三,那主要還是馬三當時沒和幾人開口,如果開口了,借點錢還是不成問題,不至於腿被打折。
嚐過馬靜雲送過去的大米,幾人想打電話給馬靜雲說一聲,畢竟這米的味道的確很不錯。馬家有這種大米的渠道,以後說不定可以東山再起,現在聯絡聯絡沒壞處。
馬靜雲還算淡定,見過大世麵的她,雖然驚訝,但是沒有表現的很明顯。
在米飯剛入口的瞬間就可以確定,這大米是她吃過最香的,之前家裏條件還可以的時候,他老豆也買過一些進口東南亞的大米,不過她可以確認,這大米比她吃過最好吃的大米還要好很多。
馬靜雲是比較淡定,但是一旁的冉雨桐卻不一樣,本來就是個小姑娘,沒見過啥世麵,第一次吃到這麽香的大米,嘴裏的米飯還沒咽下去,就直呼‘好吃,好吃’。
盧信然作為一個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也沒有表現出太過,不過心裏卻是一片波瀾,他對港島還是比較了解的,就這種大米,他敢肯定,港島找不出第二家有的。
現在自己公司有,隻要能經營起來,肯定能大賣,他對自己當初做的留下來的決定欣喜不已,這大米放出去,如果走高端路線,那將沒有對手。公司發展的好,以老板的大方,肯定不會虧待他這個算是元老的員工。
“馬經理,這大米,如果能出售的時候,一定要賣給我,我太需要這大米了。”白老板默默的吃了幾口大米,這才放下碗筷激動的和馬靜雲說道。
他現在已經在幻想以後,自家的豬腳飯,全部用這樣的大米,顧客絡繹不絕的樣子。
“好的,白老板,如果定價了,肯定和你說。”
送走了想現在就賣大米的白老板,馬靜雲開口道。
“大家也嚐過了,老板進的這批大米,味道很好,我可以這麽說,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是在港島,約翰牛國,這就是最好的大米,從外觀到味道,都是我見過最好的……”
“嗯嗯,的確是,我以前和原來的老板參加過一個私人宴會,裏麵的米,聽說是用的最好的暹羅米,都沒有這個米好吃。”一旁的盧信然開口附和。
“盧信然,今天你就不用去更遠的地方調查市場了,你帶著這些米,去港島的一些高檔酒店,老字號的酒樓。不管你用什麽辦法,讓他們的後廚嚐試一下我們的米。能做到嗎?”
“可以。”
“好,分頭行動,至於麵粉,等下午,冉雨桐你去隔壁白老板那邊,讓他用這麵粉給咱們做點晚飯,到時候大家嚐嚐,今天先跑大米的事。”
眾人開始分頭行動。
盧信然去港島的酒樓,利用各種方法,終於是讓幾袋大米進到了其中幾家酒樓的後廚,至於那些鬼佬控製的高檔酒店,是一家都沒進去,剛拿出大米就讓人趕出來了。
馬靜雲則是帶著吳永安二人開始去之前和自己老豆有認識的那些有錢人家,挨個拜訪,寒暄一番,留下大米,就離開。不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有錢的時候,怎麽都好說,家裏破落了,不在一個層麵上了,人家就不願意搭理你了。
馬靜雲也知道這些,但是為了打開市場,也還是一家一家的去拜訪。
……
下午,忙活了一天的幾人回到公司。
“盧信然你那邊怎麽樣?”
“害,別提了,那些鬼佬開的酒店是一家沒進去,隻有幾個港島這邊的老字號酒樓進去了,名片也留了。”
“鬼佬那邊後麵想想其他辦法吧,主要還是華人這邊,鬼佬吃大米的時候少。”
“馬經理,你讓做的麵快做好了,是給你們端過來,還是去我店裏吃?”幾人正在討論的時候,隔壁白老板過來喊幾人吃飯。
“白老板店裏人多嗎?人多的話我們拿回來吃。”
“沒事,人不多,在我店裏吃就行。”
幾人跟著白老板來到他店裏。白老板做的是最簡單麵條,還蒸了幾個饅頭。
“嚐嚐吧,這麵粉看著的確很好……”
……
“馬經理,你看能不能和老板說一聲,先賣我一點大米和麵粉,我想拿回去給家裏人嚐嚐。”
吃完飯,冉雨桐對馬靜雲說道。
剛才他們嚐了老板弄來的麵粉做的麵條和饅頭,味道那叫一個‘絕’。
“老板不來公司,我也聯係不上,等老板過來了,我問一下老板,行了,今天就這樣吧,都先回去吧,明天開始估計就有忙的了。”
現在其實不止冉雨桐想買這個米,還有好幾個人想買。
其中就有港島的一家粵菜酒樓福滿樓。
今天下午有個後廚的學徒提著一袋米進來,學徒把米的來曆給自己師傅說了。
這個學徒一開始隻是為了點小錢,想著給師傅說一聲,大不了到時候把米扔了就行。
沒想到師傅看了看這大米,就讓學徒蒸上一點嚐嚐。
其實一開始大師傅也沒放在心上,隻是覺得這大米質量挺好,晶瑩剔透,看著不錯,想著試試。
沒想到這米飯快要熟的時候,香味是那麽的香。
米飯熟了以後,廚師一嚐,就覺得這大米是好米,又讓後廚其他人嚐嚐,所有人嚐完,包括老板,所有人的一致評價就是這米是好米。
“阿發,這米是哪來的?”福滿樓的老板問拿米進來的學徒。
“今天有個叫新世紀貿易公司的人來,說是他們公司從國外進口的大米,味道很棒,讓我們嚐嚐……,我才拿進來的。”
“你有沒有問那個公司在哪裏?”
“沒問,但是那人留給我一張名片。就是這個。”說著阿發從口袋裏摸出一張名片遞給老板。
“好,這事辦的很好。”
福滿樓的老板拿著名片來到電話旁,照著名片上的電話打過去,但是沒人接,這會兒馬靜雲她們已經下班了。
和福滿樓一樣的還有兩家,都是港島比較有名的粵菜館。
除了有酒樓打電話之外,還有幾個馬三當年的朋友,都是今天馬靜雲送過大米的人家,並且嚐了的人,這幾人不像馮國榮一家那樣,還是比較念舊情。
當時之所以沒有伸手幫助馬三,那主要還是馬三當時沒和幾人開口,如果開口了,借點錢還是不成問題,不至於腿被打折。
嚐過馬靜雲送過去的大米,幾人想打電話給馬靜雲說一聲,畢竟這米的味道的確很不錯。馬家有這種大米的渠道,以後說不定可以東山再起,現在聯絡聯絡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