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檀探頭往裏瞧了一眼,隻見三五個穿灰色納衣的小沙彌,不過八九歲的模樣。
幾人正圍著當間一個穿黃色納衣的僧人打鬧。
又踢又踹,還有拿樹枝打他的,隻為爭搶他手裏握的一個木球。
那僧人約摸二十,雖體型為成年男子,卻被幾個孩子欺負的左右躲閃。
抱著木球,藏寶貝似的,支支吾吾喊:“別打我,別打我。”
“我不是傻子。”
這番模樣,與孩童無異。
蘇檀眉頭一皺,這僧人似乎天資不足,智力不似尋常人,所以這些小沙彌才敢欺負他。
打鬧間,年輕僧人懷中的木球滾落,骨碌碌徑直滾向門外,停於蘇檀腳邊。
姑娘彎腰撿起,板著臉看向那幫小沙彌。
沉聲道:“方才在前麵曾遇到明玄法師,法師篤靜沉穩,正直無欺。”
“怎的座下的你們如此頑劣,想來我要去同大師好生敘說一番才是。”
姑娘本就氣質出塵,眸如淨蓮華。
幾個小沙彌嚇得怔怔不敢做聲,雙手合十略行一禮,匆匆退下去。
隻剩那年輕僧人仍抱著頭蹲在地上。
蘇檀邁開腳步走上前,彎腰與他平視,將手中的木球雙手遞出去。
柔聲道:“小師父,你的木球。”
年輕僧人這才抬起頭,一張眉目雋秀,清朗俊俏的臉放大於蘇檀眼前。
隻可惜,眸色澄澈有餘,靈光不多。
他一把接過蘇檀手中的木球,唇邊掛笑:“多謝施主姐姐。”
蘇檀訥訥。
被比自己年歲大的男子叫姐姐,還真是頭一遭。
身後傳來女子清亮笑音:“念棠,觀澄師父叫你姐姐,隻管應下就是。”
蘇檀轉頭,沈佩恩迎麵走來,手中還端著一盤桂花糕。
午後山中清風徐來,林梢颯颯,秋意漸濃。
法號觀澄的年輕僧人坐在石桌前吃桂花糕,時而抬頭對沈佩恩笑笑。
兩人似是舊友。
返回禪房的路上,沈佩恩告訴蘇檀。
觀澄幼時溺水閉氣許久,救上來以後勉強留住一條命,可惜失了靈智。
雖年歲漸長,仍然如同八九歲的孩童。
不過他天資不差,沈老侯爺見他可憐,便收在身邊教授佛理。
沈佩恩時常進佛寺看望祖父,故而逐漸與他相熟。
蘇檀默然點頭,想到醫者仁心,不禁多問一句:“觀澄既是後天失智,可有藥能治愈?”
沈佩恩仰頭看了一眼天,先是點頭,而後又無奈搖頭。
蘇檀疑惑。
隻聽沈佩恩輕聲解釋:“能製返心丹的容醫師已然離世。”
“他的藥方,當世無二,複刻不出來的。”
蘇檀了然,暫且無話。
進入寺中禮佛祈福已有兩日,諸位主子在大佛殿,蘇檀等一幹婢子隻在小佛堂。
這日午後,蘇檀捧著佛經去請教鍾憶巧,丫鬟蓮兒滿臉憂色說姑娘身體不適,沒讓她見。
蘇檀關心心切,好生問拂一番便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姑娘心中已然有數,想來對方動手就在今夜。
鍾憶巧不見她,是為避嫌。
日後就算事發,她也能在沈修妄麵前摘得幹淨。
蘇檀無聲地勾了勾唇,果真剔透玲瓏心,可惜棋差一著。
她若能全身而退,鍾憶巧必然禍臨己身。
行至寺內佛塔之下,參天菩提已在眼前。
樹下石桌旁坐一鶴發老者,仙風道骨,穿僧袍,卻又蓄發留須。
他麵前擺一盤棋,正自我博弈。
蘇檀目光一滯。
寺中別無旁人,唯有沈老侯爺享此特例。
姑娘腳步頓住,一時猶豫,不知該不該近前行禮問安。
卻見老侯爺轉頭看來,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佛經之上,聲調溫厚:“施主可是要問經?”
蘇檀快步近前,屈膝恭敬行一禮:“奴婢拜見侯爺。”
沈玄昌擺手恕禮:“此間並無甚侯爺,貧僧法號寂山。”
蘇檀會意,連忙改口,雙手合上對他行一佛家禮:“寂山大師安好。”
沈玄昌略點頭,示意她坐,又看向她手裏的華嚴經。
老侯爺英雄垂暮,眉宇間染上禪意,精神矍鑠,莫名叫人肅然起敬。
蘇檀不敢造次,她本就以問經名義去尋鍾憶巧的,現下遇到老侯爺,自然老老實實翻開經卷,遞於他麵前。
“還望寂山大師解惑。”
老侯爺接過經卷,目光看向她指出的一句佛語。
「佛曰眾生平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慧,與佛無異,隻因妄想不能證得。」
老侯爺抬手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須,諱莫如深,抬眸反問:“施主可信眾生平等?”
蘇檀想點頭,但最終還是無奈地搖頭。
老侯爺擱下經卷,悄然開口:“人之本性生而平等,奈何相上與習性眾生不一,故分三六九等。”
“佛法乃悟道,施主切勿過度深究而遮掩本心。”
蘇檀訝然,老侯爺果真慧眼如炬。
她汗顏,答話:“寂山大師所言極是。”
“品級高低皆是世俗之態,人自在問心。”
沈玄昌滿意頷首,“施主有慧根,是個通透人,日後定能參透其中深意。”
說罷,將華嚴經遞還給她。
蘇檀垂首謝過,再次起身雙手合十,拜別。
轉身退下時,忽聽得老侯爺問:“你是妄兒院中的?”
蘇檀回身應是:“奴婢念棠,是二公子院中的。”
老侯爺又捋了一把胡須,對她擺手,“嗯,去吧。”
“是。”
拜別老侯爺,蘇檀心緒愈發平穩。
直至晚間,她推開臨近院牆的半扇窗,眺望寺外群山。
倦鳥歸林,餘暉遍地。
此間好風景,最慰自由心。
姑娘唇角上揚,將一觚折枝桂花放於窗前。
入夜。
蟲鳴漸起,薄霧彌彌。
蘇檀躺在榻上,閉目安睡。
旁邊床榻的玉珠已然沉沉入夢。
一支迷香悄然戳破窗紙,縷縷淡白煙氣溜進屋內……
不消片刻,門栓被刀刃撥開。
兩名蒙麵大漢先後進屋,直奔裏榻的姑娘而去。
將人堵嘴,捆縛手腳,而後扛起直接塞進麻袋。
扛著麻袋,身手利落,翻牆而出,魁梧身影消失於茫茫暗夜。
在他們身後,有兩人迅速從密林高處爬下來,貓著腰緩緩跟上……
幾人正圍著當間一個穿黃色納衣的僧人打鬧。
又踢又踹,還有拿樹枝打他的,隻為爭搶他手裏握的一個木球。
那僧人約摸二十,雖體型為成年男子,卻被幾個孩子欺負的左右躲閃。
抱著木球,藏寶貝似的,支支吾吾喊:“別打我,別打我。”
“我不是傻子。”
這番模樣,與孩童無異。
蘇檀眉頭一皺,這僧人似乎天資不足,智力不似尋常人,所以這些小沙彌才敢欺負他。
打鬧間,年輕僧人懷中的木球滾落,骨碌碌徑直滾向門外,停於蘇檀腳邊。
姑娘彎腰撿起,板著臉看向那幫小沙彌。
沉聲道:“方才在前麵曾遇到明玄法師,法師篤靜沉穩,正直無欺。”
“怎的座下的你們如此頑劣,想來我要去同大師好生敘說一番才是。”
姑娘本就氣質出塵,眸如淨蓮華。
幾個小沙彌嚇得怔怔不敢做聲,雙手合十略行一禮,匆匆退下去。
隻剩那年輕僧人仍抱著頭蹲在地上。
蘇檀邁開腳步走上前,彎腰與他平視,將手中的木球雙手遞出去。
柔聲道:“小師父,你的木球。”
年輕僧人這才抬起頭,一張眉目雋秀,清朗俊俏的臉放大於蘇檀眼前。
隻可惜,眸色澄澈有餘,靈光不多。
他一把接過蘇檀手中的木球,唇邊掛笑:“多謝施主姐姐。”
蘇檀訥訥。
被比自己年歲大的男子叫姐姐,還真是頭一遭。
身後傳來女子清亮笑音:“念棠,觀澄師父叫你姐姐,隻管應下就是。”
蘇檀轉頭,沈佩恩迎麵走來,手中還端著一盤桂花糕。
午後山中清風徐來,林梢颯颯,秋意漸濃。
法號觀澄的年輕僧人坐在石桌前吃桂花糕,時而抬頭對沈佩恩笑笑。
兩人似是舊友。
返回禪房的路上,沈佩恩告訴蘇檀。
觀澄幼時溺水閉氣許久,救上來以後勉強留住一條命,可惜失了靈智。
雖年歲漸長,仍然如同八九歲的孩童。
不過他天資不差,沈老侯爺見他可憐,便收在身邊教授佛理。
沈佩恩時常進佛寺看望祖父,故而逐漸與他相熟。
蘇檀默然點頭,想到醫者仁心,不禁多問一句:“觀澄既是後天失智,可有藥能治愈?”
沈佩恩仰頭看了一眼天,先是點頭,而後又無奈搖頭。
蘇檀疑惑。
隻聽沈佩恩輕聲解釋:“能製返心丹的容醫師已然離世。”
“他的藥方,當世無二,複刻不出來的。”
蘇檀了然,暫且無話。
進入寺中禮佛祈福已有兩日,諸位主子在大佛殿,蘇檀等一幹婢子隻在小佛堂。
這日午後,蘇檀捧著佛經去請教鍾憶巧,丫鬟蓮兒滿臉憂色說姑娘身體不適,沒讓她見。
蘇檀關心心切,好生問拂一番便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姑娘心中已然有數,想來對方動手就在今夜。
鍾憶巧不見她,是為避嫌。
日後就算事發,她也能在沈修妄麵前摘得幹淨。
蘇檀無聲地勾了勾唇,果真剔透玲瓏心,可惜棋差一著。
她若能全身而退,鍾憶巧必然禍臨己身。
行至寺內佛塔之下,參天菩提已在眼前。
樹下石桌旁坐一鶴發老者,仙風道骨,穿僧袍,卻又蓄發留須。
他麵前擺一盤棋,正自我博弈。
蘇檀目光一滯。
寺中別無旁人,唯有沈老侯爺享此特例。
姑娘腳步頓住,一時猶豫,不知該不該近前行禮問安。
卻見老侯爺轉頭看來,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佛經之上,聲調溫厚:“施主可是要問經?”
蘇檀快步近前,屈膝恭敬行一禮:“奴婢拜見侯爺。”
沈玄昌擺手恕禮:“此間並無甚侯爺,貧僧法號寂山。”
蘇檀會意,連忙改口,雙手合上對他行一佛家禮:“寂山大師安好。”
沈玄昌略點頭,示意她坐,又看向她手裏的華嚴經。
老侯爺英雄垂暮,眉宇間染上禪意,精神矍鑠,莫名叫人肅然起敬。
蘇檀不敢造次,她本就以問經名義去尋鍾憶巧的,現下遇到老侯爺,自然老老實實翻開經卷,遞於他麵前。
“還望寂山大師解惑。”
老侯爺接過經卷,目光看向她指出的一句佛語。
「佛曰眾生平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慧,與佛無異,隻因妄想不能證得。」
老侯爺抬手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須,諱莫如深,抬眸反問:“施主可信眾生平等?”
蘇檀想點頭,但最終還是無奈地搖頭。
老侯爺擱下經卷,悄然開口:“人之本性生而平等,奈何相上與習性眾生不一,故分三六九等。”
“佛法乃悟道,施主切勿過度深究而遮掩本心。”
蘇檀訝然,老侯爺果真慧眼如炬。
她汗顏,答話:“寂山大師所言極是。”
“品級高低皆是世俗之態,人自在問心。”
沈玄昌滿意頷首,“施主有慧根,是個通透人,日後定能參透其中深意。”
說罷,將華嚴經遞還給她。
蘇檀垂首謝過,再次起身雙手合十,拜別。
轉身退下時,忽聽得老侯爺問:“你是妄兒院中的?”
蘇檀回身應是:“奴婢念棠,是二公子院中的。”
老侯爺又捋了一把胡須,對她擺手,“嗯,去吧。”
“是。”
拜別老侯爺,蘇檀心緒愈發平穩。
直至晚間,她推開臨近院牆的半扇窗,眺望寺外群山。
倦鳥歸林,餘暉遍地。
此間好風景,最慰自由心。
姑娘唇角上揚,將一觚折枝桂花放於窗前。
入夜。
蟲鳴漸起,薄霧彌彌。
蘇檀躺在榻上,閉目安睡。
旁邊床榻的玉珠已然沉沉入夢。
一支迷香悄然戳破窗紙,縷縷淡白煙氣溜進屋內……
不消片刻,門栓被刀刃撥開。
兩名蒙麵大漢先後進屋,直奔裏榻的姑娘而去。
將人堵嘴,捆縛手腳,而後扛起直接塞進麻袋。
扛著麻袋,身手利落,翻牆而出,魁梧身影消失於茫茫暗夜。
在他們身後,有兩人迅速從密林高處爬下來,貓著腰緩緩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