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漸沉,屋內長案之上,燭星劈啪炸開。
蘇檀扶著圈椅緩緩坐下,將絹布袋子輕輕鋪平放在案前。
“曆經十數年,隻是相似,並不是同一個。”
“我記得當年那個幹糧袋子,上麵也繡有這樣一朵梅花,和平安二字,且針法字跡筆鋒皆相同。”
靈韻雙手撐著案麵,目光緊盯蘇檀,大膽推測:“竟有如此巧合,定然不僅僅是巧合。當年給您幹糧的人,極有可能就是沈大人!”
她按耐不住滿腔激動,“真真是無巧不成書,誰能想到您和沈大人十幾年前就見過……”
蘇檀暫且垂眸不語,腦中記憶不斷翻轉,將埋在最深處的黑色身影挖了出來。
那年秋日她跟隨逃荒流民從邊城往外走,因為實在體弱,最後餓到暈厥,倒在爛草堆裏。
隻記得後來有一串急促的馬蹄聲將她震醒。
眼睛一睜,一袋幹糧擺在她眼前,還有一匹駿馬,四蹄健壯,踩入爛草坑。
馬背之上,男子居高臨下:“往東走,好好活下去。”
不等蘇檀再反應過來說一聲謝,那人已轉身策馬遠去。
她撐著散了架的身子骨努力抬頭看向那人,隻看得見一個清臒挺拔的男子背影,一身玄甲,騎著高頭大馬,好不威風。
麵前燭火晃動,蘇檀心頭一緊。
若刻意把當年記憶中的那個背影與沈修妄進行對比,竟當真很像。
玄甲駿馬,行經邊城去往北境戍守,又是一樣的幹糧袋子……
若非要說不像,那便是當年的那位男子更年輕,更朝氣,身形更瘦,語氣更加桀驁。
蘇檀緩緩蜷起手指,指甲掐進掌心軟肉。
靈韻見自家小姐一直坐著發呆,遂低頭喚她回神:“小姐,小姐……”
蘇檀斂起渙散的眸光,抬頭看向她,似是最終求證,問道:“門房小廝撿到時,這袋子裏有什麽?”
靈韻不假思索:“裏頭都是些餿了的幹糧……”
餿了的幹糧,蘇檀心頭一沉。
城內糧草充足,青州軍斷然不會食用餿壞的食物,隻有鷹鶴軍長途奔襲,才會食不果腹。
定是沈修妄的無疑了。
他馳援千裏趕赴青州,就是靠這些餿了的幹糧撐過來的麽。
一時間,蘇檀感覺心裏悶得慌。
靈韻想到了什麽,繼續低聲對她說道:“我私下問過遠涇,他說沈大人親自率領騎兵急行軍先行趕來青州,路上糧草不豐,為節約時間,到最後隻能吃餿的……”
“昨夜又隻有他騎著馬送您回來,定是他不慎掉落的……”
說著說著,靈韻忽然生出懊悔。
沈大人自北境征戰數月,疲累相交,本該凱旋回京,卻晝夜趕路,不辭勞苦馳援青州。
她怎麽能因為一個絹袋,就懷疑沈大人對小姐的心意。
委實武斷。
如此這般想,靈韻有些心虛地閉上嘴巴。
蘇檀心裏早已湧出密密麻麻的酸澀,她收起絹袋,對靈韻吩咐道:“你去睡吧,食用餿糧之事,除了你我知道,別再外傳。”
沈修妄那般心性,自然不願示窘迫於人前。
“是,屬下明白,小姐您也早些睡吧。”
靈韻收走茶盞,不再多言,恭敬退身出了屋。
屋裏隻剩蘇檀一人,她靜坐於書案前許久,垂眸看向手中疊好的絹袋。
原來她早就見過十五歲的沈修妄。
那年他赴北境戍守征戰,路遇快要餓死的她,將隨身幹糧盡數給了她。
而她,吃飽了肚子撿回一條命,卻又不幸被賣進花樓。
八年後,她成了花魁,沈修妄凱旋回京,陰差陽錯又救她一回。
命運輪轉,果真萬般不由人。
蘇檀無奈勾起一抹苦笑,笑著笑著頰邊潸然滾下兩行淚。
無論是十五歲的沈修妄,還是二十八歲的沈修妄,他依舊善良桀驁,帶著鋒芒又藏著柔情。
他沒變,他骨子裏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人。
蘇檀抬手抹去眼淚,釋懷笑笑。
至於這個絹袋,出自哪位姑娘之手並不是最重要的,她相信沈修妄,更相信自己的判斷。
有些事情無需求證,答案其實早就擺在那處,奈何她發現的實在有些晚。
夜至夢酣時分,蘇檀握著胸前的狼牙項鏈陷入沉沉好眠。
榻前小幾,白玉美人觚被挪到近前,桂香馥鬱,似男子溫柔安撫。
轉眼,中秋已至。
青州義陵修建完工,以身殉國的士兵們被悉數下葬,刻義士碑,享青州百姓每年清明祭祀燒香。
義陵位於浮丘山腳下,依山傍水,春日山花遍野,秋日碩果琳琅。
這日午後,蘇檀穿素服,除釵環,依次俯身每座墓前,放下一枝白菊。
在她身旁,沈修妄亦是一襲白衣,懷裏捧著大束新鮮白菊,井然有序遞給她。
義陵空曠寂靜,蒼翠柏樹環抱四周,偶爾有一兩聲鳥雀啾啼。
兩人並肩而行,相攜無聲,將白菊盡數供於每座墳前。
走出義陵後,他們站在山腰低處俯瞰。
秋風蕭瑟,透著股寒意。
沈修妄展開臂彎的披風,俯身披在蘇檀肩頭,垂首為她係帶子。
聽到姑娘低聲說道:“你看,義陵裏的每一座墓都像守城的青州軍,他們就站在那裏領命待發。”
沈修妄重重歎出一口氣:“檀兒,逝者已矣,我們能做的不多,希望英魂早日輪回歸鄉。”
蘇檀目光一頓,看向柏樹叢旁,是孫捕頭的墓,捕快曹小米正在墓前祭掃。
“師父,燒雞和汾酒都買來了,掌櫃的死活不收錢,還送了一碟酒鬼花生和炒鮮蘑,他說您最喜歡了。”
曹小米跪在墓前,斟滿一杯酒撒到地上,喃喃自語:“好喝不?”
酒液很快滲進土裏,濡濕一小塊,似乎有人在底下開懷痛飲。
曹小米抹了一把鼻子,嘿嘿憨笑:“我就知道您喜歡,再來一杯。”
說著又斟滿一杯往下倒。
倒著倒著,眼淚沒止住,斷了線似的和酒水一起往下淌。
他說:“師父你聽,我現在不說俺了,不會給您和咱們靠山屯兒丟人了。”
“魏大人說,以後讓我接您的班,升做捕頭。”
曹小米眼淚嘩嘩,捧著腰間的挎刀泣不成聲:“師父,小米想你了,我不想做捕頭,隻想永遠跟著你做個小捕快。”
“您來夢裏看看我好不好……”
林間風聲簌簌,孫捕頭爽朗的笑聲似乎從遠處飄來。
他說:臭小子,捕頭可得好好當,別給為師丟人。
蘇檀靜靜看向曹小米那邊,使勁深吸幾口氣,仰頭看天,眼淚又在眼眶裏直打轉。
秋高氣爽,萬裏無雲,這樣好的天光,再也聽不到孫捕頭那一聲:
蘇小姐,我又帶著小米來你家鋪子蹭飯了……
沈修妄抬手攬過蘇檀的肩,讓她的臉往自己胸膛埋了埋,輕聲安撫:“想哭就哭吧,會憋壞的。”
戰爭帶來死亡,死亡又帶給活人無盡創傷,眼淚雖然撫平不了一切,至少可以發泄出來。
蘇檀再也忍不住,淚如雨下,攥著他的腰帶,肩頭顫抖。
孫捕頭和捕快小鄭自焚拖延敵寇的悲壯場景猶在眼前。
熊熊火光染紅了半邊天,他們站在大火裏對他們呐喊、嘶吼:快走!
蘇檀泣不成聲:“沈修妄,我想救,可是我真的救不了他們。”
“今日中秋,他們的家人要如何過節……”
蘇檀扶著圈椅緩緩坐下,將絹布袋子輕輕鋪平放在案前。
“曆經十數年,隻是相似,並不是同一個。”
“我記得當年那個幹糧袋子,上麵也繡有這樣一朵梅花,和平安二字,且針法字跡筆鋒皆相同。”
靈韻雙手撐著案麵,目光緊盯蘇檀,大膽推測:“竟有如此巧合,定然不僅僅是巧合。當年給您幹糧的人,極有可能就是沈大人!”
她按耐不住滿腔激動,“真真是無巧不成書,誰能想到您和沈大人十幾年前就見過……”
蘇檀暫且垂眸不語,腦中記憶不斷翻轉,將埋在最深處的黑色身影挖了出來。
那年秋日她跟隨逃荒流民從邊城往外走,因為實在體弱,最後餓到暈厥,倒在爛草堆裏。
隻記得後來有一串急促的馬蹄聲將她震醒。
眼睛一睜,一袋幹糧擺在她眼前,還有一匹駿馬,四蹄健壯,踩入爛草坑。
馬背之上,男子居高臨下:“往東走,好好活下去。”
不等蘇檀再反應過來說一聲謝,那人已轉身策馬遠去。
她撐著散了架的身子骨努力抬頭看向那人,隻看得見一個清臒挺拔的男子背影,一身玄甲,騎著高頭大馬,好不威風。
麵前燭火晃動,蘇檀心頭一緊。
若刻意把當年記憶中的那個背影與沈修妄進行對比,竟當真很像。
玄甲駿馬,行經邊城去往北境戍守,又是一樣的幹糧袋子……
若非要說不像,那便是當年的那位男子更年輕,更朝氣,身形更瘦,語氣更加桀驁。
蘇檀緩緩蜷起手指,指甲掐進掌心軟肉。
靈韻見自家小姐一直坐著發呆,遂低頭喚她回神:“小姐,小姐……”
蘇檀斂起渙散的眸光,抬頭看向她,似是最終求證,問道:“門房小廝撿到時,這袋子裏有什麽?”
靈韻不假思索:“裏頭都是些餿了的幹糧……”
餿了的幹糧,蘇檀心頭一沉。
城內糧草充足,青州軍斷然不會食用餿壞的食物,隻有鷹鶴軍長途奔襲,才會食不果腹。
定是沈修妄的無疑了。
他馳援千裏趕赴青州,就是靠這些餿了的幹糧撐過來的麽。
一時間,蘇檀感覺心裏悶得慌。
靈韻想到了什麽,繼續低聲對她說道:“我私下問過遠涇,他說沈大人親自率領騎兵急行軍先行趕來青州,路上糧草不豐,為節約時間,到最後隻能吃餿的……”
“昨夜又隻有他騎著馬送您回來,定是他不慎掉落的……”
說著說著,靈韻忽然生出懊悔。
沈大人自北境征戰數月,疲累相交,本該凱旋回京,卻晝夜趕路,不辭勞苦馳援青州。
她怎麽能因為一個絹袋,就懷疑沈大人對小姐的心意。
委實武斷。
如此這般想,靈韻有些心虛地閉上嘴巴。
蘇檀心裏早已湧出密密麻麻的酸澀,她收起絹袋,對靈韻吩咐道:“你去睡吧,食用餿糧之事,除了你我知道,別再外傳。”
沈修妄那般心性,自然不願示窘迫於人前。
“是,屬下明白,小姐您也早些睡吧。”
靈韻收走茶盞,不再多言,恭敬退身出了屋。
屋裏隻剩蘇檀一人,她靜坐於書案前許久,垂眸看向手中疊好的絹袋。
原來她早就見過十五歲的沈修妄。
那年他赴北境戍守征戰,路遇快要餓死的她,將隨身幹糧盡數給了她。
而她,吃飽了肚子撿回一條命,卻又不幸被賣進花樓。
八年後,她成了花魁,沈修妄凱旋回京,陰差陽錯又救她一回。
命運輪轉,果真萬般不由人。
蘇檀無奈勾起一抹苦笑,笑著笑著頰邊潸然滾下兩行淚。
無論是十五歲的沈修妄,還是二十八歲的沈修妄,他依舊善良桀驁,帶著鋒芒又藏著柔情。
他沒變,他骨子裏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人。
蘇檀抬手抹去眼淚,釋懷笑笑。
至於這個絹袋,出自哪位姑娘之手並不是最重要的,她相信沈修妄,更相信自己的判斷。
有些事情無需求證,答案其實早就擺在那處,奈何她發現的實在有些晚。
夜至夢酣時分,蘇檀握著胸前的狼牙項鏈陷入沉沉好眠。
榻前小幾,白玉美人觚被挪到近前,桂香馥鬱,似男子溫柔安撫。
轉眼,中秋已至。
青州義陵修建完工,以身殉國的士兵們被悉數下葬,刻義士碑,享青州百姓每年清明祭祀燒香。
義陵位於浮丘山腳下,依山傍水,春日山花遍野,秋日碩果琳琅。
這日午後,蘇檀穿素服,除釵環,依次俯身每座墓前,放下一枝白菊。
在她身旁,沈修妄亦是一襲白衣,懷裏捧著大束新鮮白菊,井然有序遞給她。
義陵空曠寂靜,蒼翠柏樹環抱四周,偶爾有一兩聲鳥雀啾啼。
兩人並肩而行,相攜無聲,將白菊盡數供於每座墳前。
走出義陵後,他們站在山腰低處俯瞰。
秋風蕭瑟,透著股寒意。
沈修妄展開臂彎的披風,俯身披在蘇檀肩頭,垂首為她係帶子。
聽到姑娘低聲說道:“你看,義陵裏的每一座墓都像守城的青州軍,他們就站在那裏領命待發。”
沈修妄重重歎出一口氣:“檀兒,逝者已矣,我們能做的不多,希望英魂早日輪回歸鄉。”
蘇檀目光一頓,看向柏樹叢旁,是孫捕頭的墓,捕快曹小米正在墓前祭掃。
“師父,燒雞和汾酒都買來了,掌櫃的死活不收錢,還送了一碟酒鬼花生和炒鮮蘑,他說您最喜歡了。”
曹小米跪在墓前,斟滿一杯酒撒到地上,喃喃自語:“好喝不?”
酒液很快滲進土裏,濡濕一小塊,似乎有人在底下開懷痛飲。
曹小米抹了一把鼻子,嘿嘿憨笑:“我就知道您喜歡,再來一杯。”
說著又斟滿一杯往下倒。
倒著倒著,眼淚沒止住,斷了線似的和酒水一起往下淌。
他說:“師父你聽,我現在不說俺了,不會給您和咱們靠山屯兒丟人了。”
“魏大人說,以後讓我接您的班,升做捕頭。”
曹小米眼淚嘩嘩,捧著腰間的挎刀泣不成聲:“師父,小米想你了,我不想做捕頭,隻想永遠跟著你做個小捕快。”
“您來夢裏看看我好不好……”
林間風聲簌簌,孫捕頭爽朗的笑聲似乎從遠處飄來。
他說:臭小子,捕頭可得好好當,別給為師丟人。
蘇檀靜靜看向曹小米那邊,使勁深吸幾口氣,仰頭看天,眼淚又在眼眶裏直打轉。
秋高氣爽,萬裏無雲,這樣好的天光,再也聽不到孫捕頭那一聲:
蘇小姐,我又帶著小米來你家鋪子蹭飯了……
沈修妄抬手攬過蘇檀的肩,讓她的臉往自己胸膛埋了埋,輕聲安撫:“想哭就哭吧,會憋壞的。”
戰爭帶來死亡,死亡又帶給活人無盡創傷,眼淚雖然撫平不了一切,至少可以發泄出來。
蘇檀再也忍不住,淚如雨下,攥著他的腰帶,肩頭顫抖。
孫捕頭和捕快小鄭自焚拖延敵寇的悲壯場景猶在眼前。
熊熊火光染紅了半邊天,他們站在大火裏對他們呐喊、嘶吼:快走!
蘇檀泣不成聲:“沈修妄,我想救,可是我真的救不了他們。”
“今日中秋,他們的家人要如何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