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是被黃袍加身才登上皇位的。”


    “為此,後世就擔心如果有人像我一樣手握兵權,是不是也會有樣學樣。”


    “於是在後世稱帝的第二天,一天晚朝的時候,我就把禁軍的高級將領們都給留了下來,請他們喝酒。”


    “在喝酒聊天期間,我就對他們說,我最近啊,整夜整夜的不能安眠。”


    “他們就問我原因。”


    “於是我歎息一聲,然後告訴他們,我擔心他們的部下造反。然後再上演一次陳橋兵變的事情。”


    “話說到這裏,他們也就明白是怎麽個意思了,然後請求我給他們指一條明路。”


    “我就對他們說,他們可以放棄兵權,然後我賞賜給他們莊園,財帛,讓他們頤養天年,過著富足的生活。”


    “然後後,我還可以與他們結為姻親關係,這樣一來,便兩無猜忌了。”


    “當時的禁軍,被我牢牢的把控在手裏,所以他們沒有任何辦法,隻能按照我說的去辦。”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們便紛紛上奏解除兵權,希望到地方上做個富家翁。”


    聽完後,劉邦鼓起掌道“好好好,好算計。”


    始皇也是讚許的點了點頭。


    “係統,開始吧。”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華夏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宋朝開國皇帝,史稱北宋】


    【在趙匡胤小的時候,他父母便聘請教書先生到家來教其讀書】


    【除了讀書外,趙匡胤自小還對武術、兵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還時常將夥伴聚集到一起,按照戰陣的樣子排練,並且他還喜歡舞弄一根純鐵打造的棒子】


    【年少時的趙匡胤個性強橫,愛打抱不平,嫉惡如仇】


    【幾經輾轉後,趙匡胤敏銳察覺到郭威的權勢很大,便果斷的投奔了郭威】


    “阿威,這趙匡胤的眼光,倒是不錯啊。”孫權對郭威說道。


    曹操:十萬啊,反正是比你強。


    孫權:曹賊,能不能別老擠兌我。


    劉備:行了行了,你倆消停點吧。


    【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後周稱帝,趙匡胤補任東西班行首】


    【公元954年,柴榮即位,此時正逢北漢、大遼聯軍入侵,柴榮親征,趙匡胤為柴榮帳下親兵副將】


    【後趙匡胤作為先鋒,進攻北漢都城太原,但未攻克,柴榮命他撤並】


    【回到京城後,趙匡胤被破格提拔為殿前都虞候】


    【高平之戰後,柴榮決定擴充殿前軍,組成新的殿前司所屬諸班直及龍捷、虎捷、鐵騎、控鶴諸禁軍】


    【趙匡胤趁著此次整頓禁軍的機會,在軍中結拜了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等“義社十兄弟。扶植了楊信、崔翰、田重進、張瓊等一大批親信,在殿前司中培植了自己的勢力】


    【而趙匡胤自己,也成為柴榮的親信將領之一】


    【公元956年,趙匡胤隨柴榮南下,首戰便在渦口打敗南唐軍萬餘人】


    【駐紮在清流關的南唐大軍也被趙匡胤率軍打敗】


    【後趙匡胤率軍追擊到城下,皇甫暉要求布陣決勝負,趙匡胤同意】


    【皇甫暉擺好戰陣後迎戰趙匡胤,被趙匡胤砍中他的腦袋】


    【不久後,趙匡胤又在六合東麵打敗了南唐齊王李景達】


    【回京後,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指揮使,不久後被加封為定國軍節度使】


    【公元957年,趙匡胤隨柴榮出征壽春,攻克連珠寨,乘勢攻下壽州】


    【回京後,趙匡胤又被柴榮封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仍擔任殿前都指揮使一職】


    【同年冬,趙匡胤又跟隨柴榮出征,趙匡胤擒獲南唐都應援使陳承昭】


    【公元958年,趙匡胤在迎鑾江口、瓜步,連破南唐軍。此後,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與後周,柴榮罷兵北歸】


    【回京後,趙匡胤被封為忠武軍節度使】


    【公元959年,柴榮北伐,趙匡胤擔任水陸都部署】


    【趙匡胤先是到達莫州,守將姚內斌投降,又打退幾千大遼騎兵,平定關南】


    【後柴榮因病返京,命趙匡胤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


    【同年,柴榮駕崩,7歲的柴宗訓繼位,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後周聽聞大遼與北漢聯合南下攻打北宋,朝中大臣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率軍北上】


    【第二天,趙匡胤統領大軍離開開封,晚上在距離開封20公裏的陳橋驛紮營】


    【後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與其親信趙普授意幾名將士將事前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假裝醉酒的趙匡胤身上,擁他為帝】


    【隨後,趙匡胤率兵返回開封】


    【因守城大將皆是趙匡胤親信,所以趙匡胤率兵很輕鬆的便進入城內】


    【當趙匡胤率兵進入皇宮後,翰林學士陶穀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代詔書,宣布柴宗訓禪位】


    【正月初四,趙匡胤正式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宋’,史稱北宋】


    【北宋建立後,趙匡胤聽從趙普的建議,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製,發展生產,鞏固統治。經過兩年在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麵的準備,確定“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決策,決心統一華夏】


    【公元962年9月,趙匡胤在邊境部署兵力防止北漢、大遼攻打北宋,然後揮師南下,開始為統一華夏而戰】


    【10月,武平軍節度使周行逢病死,他年僅11歲的兒子周保權繼位。 衡州刺史張文表趁機兵變,占領潭州,威逼朗州。周保權因此向北宋求援,趙匡胤決定出兵,達到一箭雙雕目的】


    【公元963年正月,趙匡胤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率十州兵以助周保權討伐張文表為名,借道荊南】


    【2月,慕容延釗暗遣李處耘率數千輕騎,攻占江陵,荊南滅亡】


    【此時,周保權已經幹息內亂,明白北宋欲圖湖南,為了阻止宋軍南下,他命指揮使張從富領兵阻截】


    【月底,宋軍水陸並進,突破三江口,繳獲戰船七百艘,占領嶽州】


    【3月,宋軍占領朗州,周保權被俘】


    【自此,宋軍西逼後蜀,東脅南唐,南可直取南漢,戰略上處於極為有利的地位】


    李嗣源:先積蓄力量,然後再蓄勢而發,這才是正經的。


    “如果石重貴能如此,也不至於會到那步田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城,住著曆代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丘大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丘大狐並收藏我有一城,住著曆代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