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身為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的牟田口廉,帶領三個師團共約八萬五千人的兵力,趕著作為肉食給養品的大批活牛、活羊,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
那一天,到達欽敦江後,牟田口廉就站在欽敦江畔,看著滾滾奔流的江水,禁不住胸中豪情萬丈,他口出狂言宣稱:“日本陸軍現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勝利的日子肯定為期不遠了!”
這樣一位有著如此雄心壯誌和遠大目標的指揮官,孫義成怎麽能不幫一下呢!
這場戰役日軍主要輸在了後勤補給上,借用一位英國軍官的話,就可以看到當時日軍的慘樣。英軍第33旅旅長劉易斯·皮尤回憶當時日軍的狼狽情形時說:“我旅置身於那些隨帶著大量傷病員撤退的日軍部隊及其最近的目的地--烏克魯爾之間。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麽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裏塞滿野草。”
這就是日軍慘敗的原因,沒有吃的,沒有彈藥!
另外,我們可以從日軍軍官自己嘴裏說出的話,印證當時缺乏後勤補給的狀況。日軍第三十一師團師團長佐藤中將放棄了從軍部獲得補給的希望,直接給第五飛行師團的小畑英良中將發了一封求救電報:“我們沒有得到一發子彈、一粒糧食的補給。”
同樣地,日軍第十五師團的山內師團長也向小畑英良中將發送了類似的電文:“我軍已無可攻擊之彈,如今在暴雨和泥濘之中,飽受傷病饑餓折磨,戰鬥力盡失。事情走到這個地步,完全是軍部和牟田口的無能所致!”
如果,如果缺吃少彈的日本軍隊,突然間就有了後勤補給,天上掉餡餅般的突然就有了大批的後勤補給,不但有吃的,還有彈藥,這樣子的話,日本士兵會不會進攻的更加凶猛和賣力一些了。
如果,如果一個據點日軍久攻不下,連續攻打了好幾天都拿不下來,正當他們垂頭喪氣的準備撤退時,突然敵人的據點從內部爆炸了,自己破了,日軍士兵隻是一擁而上的輕鬆占領,這樣子的話,日軍士兵會不會覺得天罩大嬸在保佑他們。
如果,如果美國人的飛機,把要投到日軍陣地上的炸彈,莫名其妙的扔到了英印軍隊陣地上,炸死了無數英印士兵,日軍乘機奪下了陣地,這樣子的話,日軍士兵會不會覺得他們的運氣是逆天的。
孫義成已經想好了,遠東英國人最倒黴時候怎麽樣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跟丘吉爾政府談條件,相信已經燃起戰火的印度次大陸,會讓丘吉爾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意孫義成的要求。
如果,如果這個計劃實施得當,在南洋的華人不是沒有機會,除了緬北,婆羅洲島的沙撈越就有很大機會獨立,當然是以華人政權領導下的獨立,而要成立國家,英國人的支持就不可缺少。
二戰後東南亞多國共產黨力量不斷增強,為了防止馬共奪權,進而在東南亞引發所謂的“多米諾效應”,英國決定暫緩退出東南亞。
馬來人擔心英國撤出後,經濟地位更高的華人會反客為主,於是就和英國人勾搭,英國人順應馬來人的要求,除新加坡外,在文字和法律層麵,將馬來半島整合成馬來亞聯邦。
同樣的,印度尼西亞土著也害怕能賺錢的華人,加裏曼丹島上,他們將沙撈越的統治權交給英國。如果此時孫義成能夠獲得英國人的同意(默許也行),先行控製住這一地區,想來英國人也不會太在意。
當然,獲得英國人同意這個過程肯定不會那麽順利,就看孫義成到那個時候如何運作了。既然丘吉爾政府能夠在阿·甘地非暴力不抵抗運行下低頭,那麽,麵對即將被日本攻占的印度次大陸、英國本土百分之四十物資補給和財源的來源地,丘吉爾會做如何選擇,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那個時候的印度,對已經日落了的大英帝國,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雖說印度一直落後不堪,但是人口眾多,壯勞力更是整個英國的好幾倍,用於壯大軍隊是再好不過的。在對日對德戰爭中,印度為英國提供了大量兵力,壯年兵力高達130多萬,後勤人員也是接近100多萬,總兵力人數是英國本土的五倍之多。
也就是說,一個英國兵後頭平均跟著五個印度兵。這些印度士官士兵多是身材高大的錫克人,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訓練,也沒有完備的作戰計劃,戰鬥力不佳,但也湊合,不算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其次,由於戰爭消耗,那時的英國已經是窮得叮當響,就連基本的糧食需求,都需要印度的背後補給。據悉,二戰期間印度包攬了英國97%的後備物資,就連士兵的內褲,也全是印度後援支持,這才讓千瘡百孔的英國不至於戰敗淪喪。
所以,丘吉爾政府是決定不好允許印度被日本人占領的,孫義成日光能夠在那個時候承諾幫助英國人抵抗日軍進入印度次大陸,相信失去緬甸的一些利益丘吉爾也會考慮同意。
這些想法,陳嘉庚幾人當然不會知道,作為剛剛加入民主黨的許立更不清楚,他隻想著去緬北看看這支軍隊,看看那位孫先生,是不是和自己一樣也有延安的背景。作為有名cpc黨員,是不能加入其他黨派的,不過許立的身份特殊,環境條件同樣特殊,他才同意加入南華民主黨的。
許立想要去緬北參觀華僑軍隊的要求,也引起了其他幾位華僑領袖的興趣,最後大家一商量,印尼、菲律賓、沙撈越著幾個地方各出一位代表,一起去緬北地區,親眼看一看陳嘉庚嘴裏那支“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大的軍隊”。
再英軍軍官指導下訓練的印度士兵
那一天,到達欽敦江後,牟田口廉就站在欽敦江畔,看著滾滾奔流的江水,禁不住胸中豪情萬丈,他口出狂言宣稱:“日本陸軍現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勝利的日子肯定為期不遠了!”
這樣一位有著如此雄心壯誌和遠大目標的指揮官,孫義成怎麽能不幫一下呢!
這場戰役日軍主要輸在了後勤補給上,借用一位英國軍官的話,就可以看到當時日軍的慘樣。英軍第33旅旅長劉易斯·皮尤回憶當時日軍的狼狽情形時說:“我旅置身於那些隨帶著大量傷病員撤退的日軍部隊及其最近的目的地--烏克魯爾之間。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麽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裏塞滿野草。”
這就是日軍慘敗的原因,沒有吃的,沒有彈藥!
另外,我們可以從日軍軍官自己嘴裏說出的話,印證當時缺乏後勤補給的狀況。日軍第三十一師團師團長佐藤中將放棄了從軍部獲得補給的希望,直接給第五飛行師團的小畑英良中將發了一封求救電報:“我們沒有得到一發子彈、一粒糧食的補給。”
同樣地,日軍第十五師團的山內師團長也向小畑英良中將發送了類似的電文:“我軍已無可攻擊之彈,如今在暴雨和泥濘之中,飽受傷病饑餓折磨,戰鬥力盡失。事情走到這個地步,完全是軍部和牟田口的無能所致!”
如果,如果缺吃少彈的日本軍隊,突然間就有了後勤補給,天上掉餡餅般的突然就有了大批的後勤補給,不但有吃的,還有彈藥,這樣子的話,日本士兵會不會進攻的更加凶猛和賣力一些了。
如果,如果一個據點日軍久攻不下,連續攻打了好幾天都拿不下來,正當他們垂頭喪氣的準備撤退時,突然敵人的據點從內部爆炸了,自己破了,日軍士兵隻是一擁而上的輕鬆占領,這樣子的話,日軍士兵會不會覺得天罩大嬸在保佑他們。
如果,如果美國人的飛機,把要投到日軍陣地上的炸彈,莫名其妙的扔到了英印軍隊陣地上,炸死了無數英印士兵,日軍乘機奪下了陣地,這樣子的話,日軍士兵會不會覺得他們的運氣是逆天的。
孫義成已經想好了,遠東英國人最倒黴時候怎麽樣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跟丘吉爾政府談條件,相信已經燃起戰火的印度次大陸,會讓丘吉爾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意孫義成的要求。
如果,如果這個計劃實施得當,在南洋的華人不是沒有機會,除了緬北,婆羅洲島的沙撈越就有很大機會獨立,當然是以華人政權領導下的獨立,而要成立國家,英國人的支持就不可缺少。
二戰後東南亞多國共產黨力量不斷增強,為了防止馬共奪權,進而在東南亞引發所謂的“多米諾效應”,英國決定暫緩退出東南亞。
馬來人擔心英國撤出後,經濟地位更高的華人會反客為主,於是就和英國人勾搭,英國人順應馬來人的要求,除新加坡外,在文字和法律層麵,將馬來半島整合成馬來亞聯邦。
同樣的,印度尼西亞土著也害怕能賺錢的華人,加裏曼丹島上,他們將沙撈越的統治權交給英國。如果此時孫義成能夠獲得英國人的同意(默許也行),先行控製住這一地區,想來英國人也不會太在意。
當然,獲得英國人同意這個過程肯定不會那麽順利,就看孫義成到那個時候如何運作了。既然丘吉爾政府能夠在阿·甘地非暴力不抵抗運行下低頭,那麽,麵對即將被日本攻占的印度次大陸、英國本土百分之四十物資補給和財源的來源地,丘吉爾會做如何選擇,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那個時候的印度,對已經日落了的大英帝國,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雖說印度一直落後不堪,但是人口眾多,壯勞力更是整個英國的好幾倍,用於壯大軍隊是再好不過的。在對日對德戰爭中,印度為英國提供了大量兵力,壯年兵力高達130多萬,後勤人員也是接近100多萬,總兵力人數是英國本土的五倍之多。
也就是說,一個英國兵後頭平均跟著五個印度兵。這些印度士官士兵多是身材高大的錫克人,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訓練,也沒有完備的作戰計劃,戰鬥力不佳,但也湊合,不算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其次,由於戰爭消耗,那時的英國已經是窮得叮當響,就連基本的糧食需求,都需要印度的背後補給。據悉,二戰期間印度包攬了英國97%的後備物資,就連士兵的內褲,也全是印度後援支持,這才讓千瘡百孔的英國不至於戰敗淪喪。
所以,丘吉爾政府是決定不好允許印度被日本人占領的,孫義成日光能夠在那個時候承諾幫助英國人抵抗日軍進入印度次大陸,相信失去緬甸的一些利益丘吉爾也會考慮同意。
這些想法,陳嘉庚幾人當然不會知道,作為剛剛加入民主黨的許立更不清楚,他隻想著去緬北看看這支軍隊,看看那位孫先生,是不是和自己一樣也有延安的背景。作為有名cpc黨員,是不能加入其他黨派的,不過許立的身份特殊,環境條件同樣特殊,他才同意加入南華民主黨的。
許立想要去緬北參觀華僑軍隊的要求,也引起了其他幾位華僑領袖的興趣,最後大家一商量,印尼、菲律賓、沙撈越著幾個地方各出一位代表,一起去緬北地區,親眼看一看陳嘉庚嘴裏那支“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大的軍隊”。
再英軍軍官指導下訓練的印度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