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明月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一旁傳來秦書言驚訝地聲音:
“唐知青,你今天也去縣城啊?那昨天晚上你幹嘛還讓我幫你帶東西呀?”
唐小秋聞言,急忙瞄了一眼李盼娣,但見對方並無替自己辯解之意,隻好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轉頭看向秦書言,並結結巴巴地說道:
“那個……秦……秦知青,實在不好意思,我剛才答應陪盼娣去醫院複診,我今天......我要的東西自己買,謝謝你啊!”
秦書言倒也爽快,並未繼續追問下去,而是直接從褲兜中掏出錢票,伸直胳膊遞到唐小秋麵前,同時說道:“行,這是你的錢和票,收好咯。”
此時此刻,齊明月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起來:
“哼,原來是唐小秋通風報信,李盼娣才會火急火燎地趕過來,明明知道她在車上,這會卻又要裝出一副碰巧偶遇的模樣,當真是虛偽至極!”
想到此處,她不由自主地在心中翻起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齊明月為什麽這麽肯定呢?複盤一下整個事情的經過,答案實在是太明顯了。
首先,李盼娣匆匆忙忙趕來乘車,而且還和唐小秋一同出現,一看就是今天早上臨時起意,肯定不是昨天計劃好的。
因為知青們今天去縣城這個行程早在昨天下午就已經確定下來了。
也就是說唐小秋昨天就已經知道這件事,而她自己不願意跟著一起去,還托秦書言幫她帶東西。
其次,早上出門時,唐小秋看到齊明月也在出發去縣城的隊伍裏時,表情非常奇怪,竟然破天荒地找她搭話,問她是不是也要去縣城。
要知道自從那一巴掌之後,兩人的關係水火不容,見麵都是互不理睬的狀態。
唐小秋莫名其妙關心她去不去縣城幹什麽,又不會托她帶東西?
現在知道唐小秋和李盼娣聯係緊密,齊明月心裏就有數了。
不是唐小秋關心她的行程,而是李盼娣關注這件事。
昨天下午齊明月沒在知青院,知青們商量一起去縣城時,她還在山上轉悠,所以沒有第一時間響應。
晚上邱琳琳過來給她送包裹單,提到這個事,她才決定跟其他人一起行動。
所以昨天晚上唐小秋不知道這個情況,自然也就沒有通知李盼娣。
而今天得知這個消息就迫不及待跑去告密,然後,李盼娣立即匆忙趕來。
從時間上估算,李盼娣應該是接到消息就立刻往騾車這邊跑,一刻都沒有猶豫。
前後一聯想,齊明月不難猜到這人又是衝著自己來的。
想明白之後,她立馬坐如針氈。
等李盼娣和唐小秋爬上車尾坐好,李根揚鞭發車之時,齊明月立即捂著肚子“唉喲”大叫一聲。
“大爺,麻煩您稍等一下,讓我先下車,我突然肚子好疼,可能早上吃壞東西了,你們出發吧,不用管我啦。”
齊明月一邊痛苦地皺著眉頭,一邊用手撐著車板,動作迅速地跳下了車。
緊接著,她像一隻敏捷的兔子一樣,飛快地朝著知青院的方向奔去。
她心裏清楚的很,李盼娣處心積慮想要跟她一起去縣城,肯定有啥陰謀詭計等著,她當然不能配合。
縣城去還是要去,圓圓家裏寄來的東西需要早點拿回來,同時再回寄一份過去。
關係都是相互的。
所以郵局還是要去的。
坐不了騾車,她就騎自行車單獨行動。
齊明月很快從西邊小側門回到知青院,從房間收走自行車。
她打算出了村子再騎。
這個時間點,各家門口的人多,她不想這麽招搖過市。
今天的計劃是先騎車去一趟小鎮,然後從小鎮再去縣城。
小鎮那邊的廢品收購站和那座有年頭的古廟都去看一眼,尋摸尋摸夢想家園需要的能量。
現在每天啥也不幹,固定就要減少十六個能量點。
四合院六個點和果林十個點。
不能隻出不進。
能量點用完,夢想家園又要被鎖起來。
習慣了它的舒適和便捷,若是不能用,那就太慘了。
齊明月背著大背簍,出了村子沒多遠,假裝在山腳草叢裏一陣扒拉。
推出一輛自行車來,實際是把收在家園的自行車取出來。
要是有人看見,非要在這片草叢撿漏,那就隻能怪他運氣不好了。
平時坐騾車去小鎮,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騎上自行車,四十分鍾就到了。
到鎮上時,手表指針才指向七點四十,各個公家單位都還沒上班呢。
齊明月沒在供銷社門口停車,也沒第一時間去廢品收購站,而是穿過小鎮,向後麵騎去。
聽村民提過,小鎮後麵不遠處有一座破舊的山神廟。
那邊是破房子,沒人看守,也沒有門鎖,她可以直接進去。
每年秋收之後,周圍村莊的村民們都會紛紛湧向這座破廟,舉行盛大的趕集活動。
村民們帶著各自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農產品以及各種特色小吃匯聚於此。
一般會連續擺上三天。
這是國家允許的,那幾天沒有人會去集市上抓投機倒把,就連供銷社都會在集市上擺個臨時攤位。
聽說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好多年,是當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邱琳琳之前請她吃的凍梨,那種冰冰沙沙的味道至今讓她回味無窮,聽說用來做凍梨的新鮮梨子就是來自這個臨時集市。
齊明月曾經也試過把家園裏的梨放進廚房的冷凍櫃,借助科技的力量製作凍梨。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凍梨成功了。
但可能梨子品種不同,吃起來沒有邱琳琳給的凍梨口感好。
齊明月離開小鎮後,繼續騎著自行車前行了約摸十多分鍾,眼前赫然出現了那座傳說中的破廟。
這座古老建築的牆壁早已殘破不堪,仿佛在默默訴說著歲月的無盡滄桑。
當她踏入院牆時,抬頭仰望,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些裸露在外的木梁與古樸瓦片。
它們高高在上,屋頂的瓦片似乎與現有房子的瓦片不太一樣。
可惜她站在地麵,距離這些瓦片已經超過1米的範圍,家園的能量掃描儀觸及不到。
齊明月的目光四處遊移,見到的門窗皆已消失無蹤,隻剩下歪歪斜斜的門框和窗框。
她好奇地將手放在上麵,然而並沒有得到任何能量提示。
剛剛進入寺廟時經過的那麵破損牆壁也是如此,沒有絲毫的能量反應。
也許,這是後來修建的圍牆,其年代遠遠不足百年,所以才無法檢測到可用能量。
齊明月小心翼翼地踏進屋內,幾縷陽光透過窗戶和屋頂的破洞灑了下來。
隨著她的腳步移動,揚起的灰塵在陽光下飛舞著,仿佛在訴說著這裏曾經的熱鬧與輝煌。
然而,如今的屋子裏卻空蕩蕩的,隻剩下一片死寂。
原本應該供奉神像的地方現在空無一物,隻有地上還殘留著一些破碎的香燭和祭品。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求神拜佛被視為封建殘留,是要遭到批判的行為。
人們不敢再在大庭廣眾之下表達對神靈的敬畏和祈求,於是那些曾經莊嚴佇立的神像要麽被無情地打砸破壞,要麽被人們悄悄藏了起來。
齊明月靜靜地站在那裏,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外麵的院牆和屋內的牆壁,她剛才已經挨個摸了遍,完全沒有收獲。
原本還指望這座古廟能貢獻一些能量,哪知道竟然是一場空?
她不得不懷疑這座山神廟的曆史,也許它曾經被重建過,現有建築的年代並沒有想象中久遠。
齊明月抬起頭,目光投向屋頂,剛才看到的造型不一般的瓦片好像是目前唯一的可能。
“唐知青,你今天也去縣城啊?那昨天晚上你幹嘛還讓我幫你帶東西呀?”
唐小秋聞言,急忙瞄了一眼李盼娣,但見對方並無替自己辯解之意,隻好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轉頭看向秦書言,並結結巴巴地說道:
“那個……秦……秦知青,實在不好意思,我剛才答應陪盼娣去醫院複診,我今天......我要的東西自己買,謝謝你啊!”
秦書言倒也爽快,並未繼續追問下去,而是直接從褲兜中掏出錢票,伸直胳膊遞到唐小秋麵前,同時說道:“行,這是你的錢和票,收好咯。”
此時此刻,齊明月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起來:
“哼,原來是唐小秋通風報信,李盼娣才會火急火燎地趕過來,明明知道她在車上,這會卻又要裝出一副碰巧偶遇的模樣,當真是虛偽至極!”
想到此處,她不由自主地在心中翻起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齊明月為什麽這麽肯定呢?複盤一下整個事情的經過,答案實在是太明顯了。
首先,李盼娣匆匆忙忙趕來乘車,而且還和唐小秋一同出現,一看就是今天早上臨時起意,肯定不是昨天計劃好的。
因為知青們今天去縣城這個行程早在昨天下午就已經確定下來了。
也就是說唐小秋昨天就已經知道這件事,而她自己不願意跟著一起去,還托秦書言幫她帶東西。
其次,早上出門時,唐小秋看到齊明月也在出發去縣城的隊伍裏時,表情非常奇怪,竟然破天荒地找她搭話,問她是不是也要去縣城。
要知道自從那一巴掌之後,兩人的關係水火不容,見麵都是互不理睬的狀態。
唐小秋莫名其妙關心她去不去縣城幹什麽,又不會托她帶東西?
現在知道唐小秋和李盼娣聯係緊密,齊明月心裏就有數了。
不是唐小秋關心她的行程,而是李盼娣關注這件事。
昨天下午齊明月沒在知青院,知青們商量一起去縣城時,她還在山上轉悠,所以沒有第一時間響應。
晚上邱琳琳過來給她送包裹單,提到這個事,她才決定跟其他人一起行動。
所以昨天晚上唐小秋不知道這個情況,自然也就沒有通知李盼娣。
而今天得知這個消息就迫不及待跑去告密,然後,李盼娣立即匆忙趕來。
從時間上估算,李盼娣應該是接到消息就立刻往騾車這邊跑,一刻都沒有猶豫。
前後一聯想,齊明月不難猜到這人又是衝著自己來的。
想明白之後,她立馬坐如針氈。
等李盼娣和唐小秋爬上車尾坐好,李根揚鞭發車之時,齊明月立即捂著肚子“唉喲”大叫一聲。
“大爺,麻煩您稍等一下,讓我先下車,我突然肚子好疼,可能早上吃壞東西了,你們出發吧,不用管我啦。”
齊明月一邊痛苦地皺著眉頭,一邊用手撐著車板,動作迅速地跳下了車。
緊接著,她像一隻敏捷的兔子一樣,飛快地朝著知青院的方向奔去。
她心裏清楚的很,李盼娣處心積慮想要跟她一起去縣城,肯定有啥陰謀詭計等著,她當然不能配合。
縣城去還是要去,圓圓家裏寄來的東西需要早點拿回來,同時再回寄一份過去。
關係都是相互的。
所以郵局還是要去的。
坐不了騾車,她就騎自行車單獨行動。
齊明月很快從西邊小側門回到知青院,從房間收走自行車。
她打算出了村子再騎。
這個時間點,各家門口的人多,她不想這麽招搖過市。
今天的計劃是先騎車去一趟小鎮,然後從小鎮再去縣城。
小鎮那邊的廢品收購站和那座有年頭的古廟都去看一眼,尋摸尋摸夢想家園需要的能量。
現在每天啥也不幹,固定就要減少十六個能量點。
四合院六個點和果林十個點。
不能隻出不進。
能量點用完,夢想家園又要被鎖起來。
習慣了它的舒適和便捷,若是不能用,那就太慘了。
齊明月背著大背簍,出了村子沒多遠,假裝在山腳草叢裏一陣扒拉。
推出一輛自行車來,實際是把收在家園的自行車取出來。
要是有人看見,非要在這片草叢撿漏,那就隻能怪他運氣不好了。
平時坐騾車去小鎮,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騎上自行車,四十分鍾就到了。
到鎮上時,手表指針才指向七點四十,各個公家單位都還沒上班呢。
齊明月沒在供銷社門口停車,也沒第一時間去廢品收購站,而是穿過小鎮,向後麵騎去。
聽村民提過,小鎮後麵不遠處有一座破舊的山神廟。
那邊是破房子,沒人看守,也沒有門鎖,她可以直接進去。
每年秋收之後,周圍村莊的村民們都會紛紛湧向這座破廟,舉行盛大的趕集活動。
村民們帶著各自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農產品以及各種特色小吃匯聚於此。
一般會連續擺上三天。
這是國家允許的,那幾天沒有人會去集市上抓投機倒把,就連供銷社都會在集市上擺個臨時攤位。
聽說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好多年,是當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邱琳琳之前請她吃的凍梨,那種冰冰沙沙的味道至今讓她回味無窮,聽說用來做凍梨的新鮮梨子就是來自這個臨時集市。
齊明月曾經也試過把家園裏的梨放進廚房的冷凍櫃,借助科技的力量製作凍梨。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凍梨成功了。
但可能梨子品種不同,吃起來沒有邱琳琳給的凍梨口感好。
齊明月離開小鎮後,繼續騎著自行車前行了約摸十多分鍾,眼前赫然出現了那座傳說中的破廟。
這座古老建築的牆壁早已殘破不堪,仿佛在默默訴說著歲月的無盡滄桑。
當她踏入院牆時,抬頭仰望,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些裸露在外的木梁與古樸瓦片。
它們高高在上,屋頂的瓦片似乎與現有房子的瓦片不太一樣。
可惜她站在地麵,距離這些瓦片已經超過1米的範圍,家園的能量掃描儀觸及不到。
齊明月的目光四處遊移,見到的門窗皆已消失無蹤,隻剩下歪歪斜斜的門框和窗框。
她好奇地將手放在上麵,然而並沒有得到任何能量提示。
剛剛進入寺廟時經過的那麵破損牆壁也是如此,沒有絲毫的能量反應。
也許,這是後來修建的圍牆,其年代遠遠不足百年,所以才無法檢測到可用能量。
齊明月小心翼翼地踏進屋內,幾縷陽光透過窗戶和屋頂的破洞灑了下來。
隨著她的腳步移動,揚起的灰塵在陽光下飛舞著,仿佛在訴說著這裏曾經的熱鬧與輝煌。
然而,如今的屋子裏卻空蕩蕩的,隻剩下一片死寂。
原本應該供奉神像的地方現在空無一物,隻有地上還殘留著一些破碎的香燭和祭品。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求神拜佛被視為封建殘留,是要遭到批判的行為。
人們不敢再在大庭廣眾之下表達對神靈的敬畏和祈求,於是那些曾經莊嚴佇立的神像要麽被無情地打砸破壞,要麽被人們悄悄藏了起來。
齊明月靜靜地站在那裏,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外麵的院牆和屋內的牆壁,她剛才已經挨個摸了遍,完全沒有收獲。
原本還指望這座古廟能貢獻一些能量,哪知道竟然是一場空?
她不得不懷疑這座山神廟的曆史,也許它曾經被重建過,現有建築的年代並沒有想象中久遠。
齊明月抬起頭,目光投向屋頂,剛才看到的造型不一般的瓦片好像是目前唯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