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明月和邱琳琳都一臉訝異地看向史雪芬,齊聲問道:“什麽?”
史雪芬聳了聳肩,語氣輕鬆地說道:“我中午沒有睡覺,看見她挽著個籃子出門了,後來一直沒見她回來。”
邱琳琳皺了皺眉頭,不讚同地看著史雪芬:
“你中午是不是又忙著編東西了?讓你下午下了工之後再弄,你又不聽。中午不好好休息一下怎麽行呢?”
史雪芬笑了笑,含糊地應了一句:“知道啦,我心裏有數。”
邱琳琳無奈地歎了口氣,點了點頭,“行吧,你自己注意身體。”
齊明月好奇地問:“編東西?史知青,你是不是能像村民那樣,用竹子或者特殊的草葉子編籃子或者背簍呀?”
史雪芬搖搖頭,笑著說道:“不是,不是,我不編那些,編其他東西,我手上做的這個物件晚上就能完工,到時你可以來看看。”
她朝著齊明月神秘地眨了眨眼,眼裏閃著光,看起來對自己編織的作品非常自信。
齊明月也不禁充滿了期待,“好呀好呀,那就這麽說定了。”
三人說說笑笑,在岔路口分開,她們分在不同的任務地。
齊明月今天在村子東邊的地裏上工,她考慮了一下,改變路線,向另外一條路走去。
這條路有些繞遠,不過可以路過唐小秋上工的任務地。
齊明月眯起眼睛,仔細地打量著遠處正在幹活的人群,目光不斷掃過每一個身影,試圖尋找出唐小秋的蹤跡。
她隻知道大概的地方,但並不確定唐小秋具體在哪一塊田裏。
剛走到這片田埂,齊明月一抬眼,竟然看到愛菊嬸子也在這裏幹活,她頓時眼前一亮,忙揮手招呼:
“愛菊嬸子!愛菊嬸子!看這裏!看這裏!你來一下啊!”
愛菊拿著鋤頭,疑惑地走到田埂邊,看著齊明月問:“齊知青,有什麽事嗎?”
“嬸子,我想跟你打聽一個事呀。”齊明月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開門見山地問道:“唐小秋唐知青是不是跟你在一個組?”
愛菊嬸子聽到唐小秋的名字,眉頭微微皺起,但很快又恢複正常,她笑著回答齊明月:
“是啊,她是在我們組,怎麽了?齊知青,你要找她嗎?”
齊明月忙搖搖頭,“不是,我不找她,我就是想問問她下午來沒來上工。”
愛菊嬸子忍不住歎氣,“這唐知青,真是讓人腦殼疼!”
齊明月好奇地追問:“怎麽啦,嬸子?”
愛菊嬸子一臉無奈:“她平時就不好好幹活,一天下來最多拿兩三個工分,都沒一個能幹的娃娃幹得多。一會這裏不舒服,一會那裏受了傷,動不動就請假,今天下午又沒來呢!”
齊明月不禁皺眉,心裏暗自思忖著,這唐小秋中午就離開了知青院,下午還請了假不去上工,難道她連半天都等不及嗎?
就算是急著舉報,也不至於如此迫不及待吧!
今天可沒有騾車外出,她這是寧願走路都要趕著出去啊!
想到此處,齊明月隻覺得唐小秋有些誇張,甚至到了讓人無語的地步。
愛菊見齊明月皺眉,以為她也覺得唐小秋的行為不妥,遂搖搖頭,又接著說道:
“唐知青這樣下去可不行喲,分不到多少糧食,到時恐怕不夠她自己吃的。以前也有一個知青和唐知青情況一樣......”
“齊知青,你們都是知青,有空多勸勸唐知青,不要到時候才來後悔。”
齊明月心裏一陣歎息,看來唐小秋缺的工確實有點多,連愛菊嬸子這樣的老實人都看不下去了。
愛菊嬸子剛才跟她說了一個事,讓她感到有些驚訝。
原來,之前也有一個女知青和唐小秋一樣,一到幹活就想著逃避。
一年下來,結算工分的時候,這位女知青才驚愕地發現自己竟然還欠下了村裏的工分!
這意味著她不僅無法分到任何糧食,反而必須先花錢填平所欠工分,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承擔這樣的生活壓力。
那個女知青屬於家裏條件一般般的,給不了太多支持,而她本人又實在幹不了農活。
為了不被餓死,最終無奈之下隻好找了一戶村民結婚,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齊明月被這個故事震撼到了,再一次體會到了知青的不易。
她之前從邱琳琳口中知道了老知青們大概能拿到的工分數,再加上自己每天輕輕鬆鬆拿五個工分,她還以為知青的平均水平就是這樣呢,從來不知道還有倒欠工分這一說。
看來,唐小秋正在作死的邊緣橫跳啊。
齊明月眼神閃了閃,那可......那可真是太好了!
以唐小秋做的那些挫事,她不落井下石就是心地善良,怎麽可能多費口舌相勸?
想到這,齊明月苦笑一聲,小聲地說道:“嬸子,不好意思,我和唐知青的關係不怎麽好,她不會聽我的。”
愛菊嬸子眼裏閃過一絲失望,不過她也不是強人所難的性格,便笑著說道:“沒事,沒事,我就隨口這麽一說。”
“謝謝嬸子理解,那我先去上工了,咱們回頭再聊吧。”
“行,齊知青,你去吧,我也回去幹活了。”
齊明月來到地裏,發現大家已經開始幹活了,她跟相鄰的村民們打了幾聲招呼,就連忙走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她一邊心不在焉地幹著活,一邊思考唐小秋和李盼娣這兩個人。
一個蠢,一個陰。
這兩人湊到一起,有些麻煩。
唐小秋這個慫貨在李盼娣的教唆下,竟然直接從語言攻擊進化到了栽贓陷害。
這人的腦容量隻有黃豆大吧,她也不想想,大家都是知青,一個人被抓走,其他住在同一間院子的人又能撈到什麽好!
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想過後果,如果事情敗露了怎麽辦?或許她根本就不會考慮那麽多吧。
傍晚時分,太陽漸漸西沉,勞作了一天的知青們陸續回到知青院。
齊明月從前院大門走進來,經過第二進院子時,她特意朝唐小秋的房間看了一眼。
史雪芬聳了聳肩,語氣輕鬆地說道:“我中午沒有睡覺,看見她挽著個籃子出門了,後來一直沒見她回來。”
邱琳琳皺了皺眉頭,不讚同地看著史雪芬:
“你中午是不是又忙著編東西了?讓你下午下了工之後再弄,你又不聽。中午不好好休息一下怎麽行呢?”
史雪芬笑了笑,含糊地應了一句:“知道啦,我心裏有數。”
邱琳琳無奈地歎了口氣,點了點頭,“行吧,你自己注意身體。”
齊明月好奇地問:“編東西?史知青,你是不是能像村民那樣,用竹子或者特殊的草葉子編籃子或者背簍呀?”
史雪芬搖搖頭,笑著說道:“不是,不是,我不編那些,編其他東西,我手上做的這個物件晚上就能完工,到時你可以來看看。”
她朝著齊明月神秘地眨了眨眼,眼裏閃著光,看起來對自己編織的作品非常自信。
齊明月也不禁充滿了期待,“好呀好呀,那就這麽說定了。”
三人說說笑笑,在岔路口分開,她們分在不同的任務地。
齊明月今天在村子東邊的地裏上工,她考慮了一下,改變路線,向另外一條路走去。
這條路有些繞遠,不過可以路過唐小秋上工的任務地。
齊明月眯起眼睛,仔細地打量著遠處正在幹活的人群,目光不斷掃過每一個身影,試圖尋找出唐小秋的蹤跡。
她隻知道大概的地方,但並不確定唐小秋具體在哪一塊田裏。
剛走到這片田埂,齊明月一抬眼,竟然看到愛菊嬸子也在這裏幹活,她頓時眼前一亮,忙揮手招呼:
“愛菊嬸子!愛菊嬸子!看這裏!看這裏!你來一下啊!”
愛菊拿著鋤頭,疑惑地走到田埂邊,看著齊明月問:“齊知青,有什麽事嗎?”
“嬸子,我想跟你打聽一個事呀。”齊明月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開門見山地問道:“唐小秋唐知青是不是跟你在一個組?”
愛菊嬸子聽到唐小秋的名字,眉頭微微皺起,但很快又恢複正常,她笑著回答齊明月:
“是啊,她是在我們組,怎麽了?齊知青,你要找她嗎?”
齊明月忙搖搖頭,“不是,我不找她,我就是想問問她下午來沒來上工。”
愛菊嬸子忍不住歎氣,“這唐知青,真是讓人腦殼疼!”
齊明月好奇地追問:“怎麽啦,嬸子?”
愛菊嬸子一臉無奈:“她平時就不好好幹活,一天下來最多拿兩三個工分,都沒一個能幹的娃娃幹得多。一會這裏不舒服,一會那裏受了傷,動不動就請假,今天下午又沒來呢!”
齊明月不禁皺眉,心裏暗自思忖著,這唐小秋中午就離開了知青院,下午還請了假不去上工,難道她連半天都等不及嗎?
就算是急著舉報,也不至於如此迫不及待吧!
今天可沒有騾車外出,她這是寧願走路都要趕著出去啊!
想到此處,齊明月隻覺得唐小秋有些誇張,甚至到了讓人無語的地步。
愛菊見齊明月皺眉,以為她也覺得唐小秋的行為不妥,遂搖搖頭,又接著說道:
“唐知青這樣下去可不行喲,分不到多少糧食,到時恐怕不夠她自己吃的。以前也有一個知青和唐知青情況一樣......”
“齊知青,你們都是知青,有空多勸勸唐知青,不要到時候才來後悔。”
齊明月心裏一陣歎息,看來唐小秋缺的工確實有點多,連愛菊嬸子這樣的老實人都看不下去了。
愛菊嬸子剛才跟她說了一個事,讓她感到有些驚訝。
原來,之前也有一個女知青和唐小秋一樣,一到幹活就想著逃避。
一年下來,結算工分的時候,這位女知青才驚愕地發現自己竟然還欠下了村裏的工分!
這意味著她不僅無法分到任何糧食,反而必須先花錢填平所欠工分,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承擔這樣的生活壓力。
那個女知青屬於家裏條件一般般的,給不了太多支持,而她本人又實在幹不了農活。
為了不被餓死,最終無奈之下隻好找了一戶村民結婚,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齊明月被這個故事震撼到了,再一次體會到了知青的不易。
她之前從邱琳琳口中知道了老知青們大概能拿到的工分數,再加上自己每天輕輕鬆鬆拿五個工分,她還以為知青的平均水平就是這樣呢,從來不知道還有倒欠工分這一說。
看來,唐小秋正在作死的邊緣橫跳啊。
齊明月眼神閃了閃,那可......那可真是太好了!
以唐小秋做的那些挫事,她不落井下石就是心地善良,怎麽可能多費口舌相勸?
想到這,齊明月苦笑一聲,小聲地說道:“嬸子,不好意思,我和唐知青的關係不怎麽好,她不會聽我的。”
愛菊嬸子眼裏閃過一絲失望,不過她也不是強人所難的性格,便笑著說道:“沒事,沒事,我就隨口這麽一說。”
“謝謝嬸子理解,那我先去上工了,咱們回頭再聊吧。”
“行,齊知青,你去吧,我也回去幹活了。”
齊明月來到地裏,發現大家已經開始幹活了,她跟相鄰的村民們打了幾聲招呼,就連忙走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她一邊心不在焉地幹著活,一邊思考唐小秋和李盼娣這兩個人。
一個蠢,一個陰。
這兩人湊到一起,有些麻煩。
唐小秋這個慫貨在李盼娣的教唆下,竟然直接從語言攻擊進化到了栽贓陷害。
這人的腦容量隻有黃豆大吧,她也不想想,大家都是知青,一個人被抓走,其他住在同一間院子的人又能撈到什麽好!
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想過後果,如果事情敗露了怎麽辦?或許她根本就不會考慮那麽多吧。
傍晚時分,太陽漸漸西沉,勞作了一天的知青們陸續回到知青院。
齊明月從前院大門走進來,經過第二進院子時,她特意朝唐小秋的房間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