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半邊牆已然坍塌、看上去十分破敗的簡陋食堂之中,人們或站或蹲,手中緊握著各式各樣的容器。
這些容器五花八門,有的是粗陋的陶瓷大碗,上麵還殘留著些許斑駁的痕跡;
有的則是輕便的鋁製飯盒,表麵已被磨得失去了光澤;
還有的是碩大的搪瓷大盆,雖然有些許鏽跡,但仍能看出曾經的堅固耐用。
他們就這樣歪歪斜斜地排成了兩列參差不齊的隊伍,宛如兩條蜿蜒曲折的長龍。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不同程度的疲憊,但一個個都伸長脖子望著隊伍最前麵擺放的食物大桶,眼神中透露出對食物的渴望與期待。
與此同時,嘴巴也沒有閑著,嘰嘰喳喳議論個不停,時不時發出陣陣嘈雜聲浪。
晚上這一頓供應的是略顯粗糙的玉米麵饅頭和清淡寡味的絲瓜雞蛋湯,相較於早餐而言,晚餐顯然要好上那麽一點兒,雞蛋也算是葷腥;
然而若是與午餐相比,卻又明顯遜色不少。
齊明月不確定是不是因為第一天要給大家吃好點的緣故,午餐的主食提供的是二合麵饅頭,菜的話則是一道豬肉茄子燉土豆。
盡管肉片不算多,但也算是沾上肉味,村民們吃得意猶未盡。
這會排隊打飯的人群正在高聲討論的某個話題就是中午那道肉菜。
豬肉非常難買,供應少不說,還需要肉票,農村這裏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回。
齊明月抓著自己的飯盒,蔫蔫地站在隊伍中間,她對食堂的晚飯提不起半點興趣。
她現在急需泡個薰衣草精油的熱水澡,然後再做個全身放鬆按摩。
晚上的活並沒有強製每個人都必須參加,自主報名。
但參加的人,村裏會根據各人所幹的工作內容單獨計算五到十個工分。
齊明月沒有報名,知青院裏報名的人也不多。
男知青那邊,基本沒有人報名晚上的工作,反而是女知青這邊去了兩個人---史雪芬和毛菊花。
打到晚飯之後,她倆就站在路邊狼吞虎咽一般吃完,將餐具拿到附近的小溪邊清洗幹淨,讓邱琳琳幫忙帶回知青院。
而她們自己則急匆匆趕往下一個任務地點。
齊明月拎著飯盒,跟邱琳琳、秦書言一起,慢悠悠地向知青院走去。
白天幹活的時候,還能憑著一股氣硬撐著,現在歇下來,立馬感覺胳膊不是胳膊,腿不是腿,腰不是腰的。
一天下來,整個人就跟那散了架的破馬車似的,渾身都在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
她真佩服史雪芬和毛菊花,白天幹了一天,竟然還有力氣趕夜場。
齊明月轉頭看向邱琳琳,好奇地問道:
“琳琳姐,史知青和毛知青她們以前也報名夜場的活嗎?她們身體受不受得住哦?我覺得這一天幹下來,整個人都已經散架了,就想著趕緊回屋裏躺著,明天還不知道能不能爬得起來呢!”
邱琳琳邊走邊捶著自己的腰,聽到齊明月的話,輕輕歎了一口氣,說道:
“大家都一樣,農忙過完,不管村民也好,咱們知青也好,每個人都累得脫一層皮。史知青和毛知青兩個,除了剛來第一年沒報名,後來每次都參加夜場搶收,夜裏給的工分高一些。
唉,誰不累呢,她們也是沒辦法,還不是窮鬧得。你們也知道的,其他人偶爾還能收到家裏的包裹,好歹有些支持,她倆沒有,這麽些年家裏什麽東西都不給她們寄,隻會寫信來要錢要東西,從她們身上搜刮。”
齊明月聽完沉默了,她明白邱琳琳的意思。
夜場是村裏給缺工分的人提供的一個舞台。
白天的勞動強度實際上已經非常大了,每一個咬牙堅持幹夜場的人都有不得不幹的理由。
事實確實也是如此。
重賞之下的“勇夫們”大多數是家裏條件不太好的,趁這個機會多掙些工分,而真正那種有餘力才幹夜場的人極少。
秦書言聽到邱琳琳說的話後,眉頭緊皺,臉上露出明顯的不讚同,氣憤地說道:
“她們幹嘛不拒絕?東西在自己手上,她家裏又不能跑過來搶,不給就是了。我們賺得這點工分,都不夠自己吃的,還要寄回家,她家人收東西怎麽能心安理得?是不是親生的啊?”
邱琳琳聞言不禁一愣,顯然沒料到話題怎麽偏到親生不親生上麵了,她遲疑了一下,片刻之後才緩緩回答:
“她們應該都是家裏親生的吧,我沒聽說誰是收養的。不過確實有些奇怪,這麽些年過去了,她們家裏的弟弟妹妹也該長大不少,也能出去幹活掙錢了,怎麽還讓她們養?”
說到此處,邱琳琳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齊明月嘴角抽了抽,秦書言思考問題的角度很清奇啊。
然而,父母對孩子好與壞還真的與是不是親生沒多大關係哩。
這個時代各家都生一大堆小孩,很多父母根本沒辦法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有的父母甚至帶頭從女兒身上吸血供養兒子。
這樣的畸形事例,齊明月時有聽說,李家溝大隊也有類似的情況。
幸好原主的家庭很正常,比齊明月自己的原生家庭更健康。
她從原主的記憶裏沒有看到父母有任何重男輕女的行為,恰恰相反,由於原主是家裏最小的孩子,故而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這份寵溺不僅源自父母深沉的愛,還包括兩位兄長以及嫂嫂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連那些年紀尚小的侄兒們,也被教導著他們是男子漢,要愛護親愛的姑姑。
如此種種溫馨畫麵,皆是齊明月往昔歲月中未曾親身感受過的濃濃親情,對於她來說,無疑是一種極為珍貴且稀有的情感財富。
因為稀有,所以珍惜。
美好的東西,世人自然都想極力抓住,齊明月也未能免俗。
這也是她能很快代入原主,接納原主家人,並願意以熱忱之心回饋他們關愛的緣由所在。
這些容器五花八門,有的是粗陋的陶瓷大碗,上麵還殘留著些許斑駁的痕跡;
有的則是輕便的鋁製飯盒,表麵已被磨得失去了光澤;
還有的是碩大的搪瓷大盆,雖然有些許鏽跡,但仍能看出曾經的堅固耐用。
他們就這樣歪歪斜斜地排成了兩列參差不齊的隊伍,宛如兩條蜿蜒曲折的長龍。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不同程度的疲憊,但一個個都伸長脖子望著隊伍最前麵擺放的食物大桶,眼神中透露出對食物的渴望與期待。
與此同時,嘴巴也沒有閑著,嘰嘰喳喳議論個不停,時不時發出陣陣嘈雜聲浪。
晚上這一頓供應的是略顯粗糙的玉米麵饅頭和清淡寡味的絲瓜雞蛋湯,相較於早餐而言,晚餐顯然要好上那麽一點兒,雞蛋也算是葷腥;
然而若是與午餐相比,卻又明顯遜色不少。
齊明月不確定是不是因為第一天要給大家吃好點的緣故,午餐的主食提供的是二合麵饅頭,菜的話則是一道豬肉茄子燉土豆。
盡管肉片不算多,但也算是沾上肉味,村民們吃得意猶未盡。
這會排隊打飯的人群正在高聲討論的某個話題就是中午那道肉菜。
豬肉非常難買,供應少不說,還需要肉票,農村這裏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回。
齊明月抓著自己的飯盒,蔫蔫地站在隊伍中間,她對食堂的晚飯提不起半點興趣。
她現在急需泡個薰衣草精油的熱水澡,然後再做個全身放鬆按摩。
晚上的活並沒有強製每個人都必須參加,自主報名。
但參加的人,村裏會根據各人所幹的工作內容單獨計算五到十個工分。
齊明月沒有報名,知青院裏報名的人也不多。
男知青那邊,基本沒有人報名晚上的工作,反而是女知青這邊去了兩個人---史雪芬和毛菊花。
打到晚飯之後,她倆就站在路邊狼吞虎咽一般吃完,將餐具拿到附近的小溪邊清洗幹淨,讓邱琳琳幫忙帶回知青院。
而她們自己則急匆匆趕往下一個任務地點。
齊明月拎著飯盒,跟邱琳琳、秦書言一起,慢悠悠地向知青院走去。
白天幹活的時候,還能憑著一股氣硬撐著,現在歇下來,立馬感覺胳膊不是胳膊,腿不是腿,腰不是腰的。
一天下來,整個人就跟那散了架的破馬車似的,渾身都在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
她真佩服史雪芬和毛菊花,白天幹了一天,竟然還有力氣趕夜場。
齊明月轉頭看向邱琳琳,好奇地問道:
“琳琳姐,史知青和毛知青她們以前也報名夜場的活嗎?她們身體受不受得住哦?我覺得這一天幹下來,整個人都已經散架了,就想著趕緊回屋裏躺著,明天還不知道能不能爬得起來呢!”
邱琳琳邊走邊捶著自己的腰,聽到齊明月的話,輕輕歎了一口氣,說道:
“大家都一樣,農忙過完,不管村民也好,咱們知青也好,每個人都累得脫一層皮。史知青和毛知青兩個,除了剛來第一年沒報名,後來每次都參加夜場搶收,夜裏給的工分高一些。
唉,誰不累呢,她們也是沒辦法,還不是窮鬧得。你們也知道的,其他人偶爾還能收到家裏的包裹,好歹有些支持,她倆沒有,這麽些年家裏什麽東西都不給她們寄,隻會寫信來要錢要東西,從她們身上搜刮。”
齊明月聽完沉默了,她明白邱琳琳的意思。
夜場是村裏給缺工分的人提供的一個舞台。
白天的勞動強度實際上已經非常大了,每一個咬牙堅持幹夜場的人都有不得不幹的理由。
事實確實也是如此。
重賞之下的“勇夫們”大多數是家裏條件不太好的,趁這個機會多掙些工分,而真正那種有餘力才幹夜場的人極少。
秦書言聽到邱琳琳說的話後,眉頭緊皺,臉上露出明顯的不讚同,氣憤地說道:
“她們幹嘛不拒絕?東西在自己手上,她家裏又不能跑過來搶,不給就是了。我們賺得這點工分,都不夠自己吃的,還要寄回家,她家人收東西怎麽能心安理得?是不是親生的啊?”
邱琳琳聞言不禁一愣,顯然沒料到話題怎麽偏到親生不親生上麵了,她遲疑了一下,片刻之後才緩緩回答:
“她們應該都是家裏親生的吧,我沒聽說誰是收養的。不過確實有些奇怪,這麽些年過去了,她們家裏的弟弟妹妹也該長大不少,也能出去幹活掙錢了,怎麽還讓她們養?”
說到此處,邱琳琳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齊明月嘴角抽了抽,秦書言思考問題的角度很清奇啊。
然而,父母對孩子好與壞還真的與是不是親生沒多大關係哩。
這個時代各家都生一大堆小孩,很多父母根本沒辦法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有的父母甚至帶頭從女兒身上吸血供養兒子。
這樣的畸形事例,齊明月時有聽說,李家溝大隊也有類似的情況。
幸好原主的家庭很正常,比齊明月自己的原生家庭更健康。
她從原主的記憶裏沒有看到父母有任何重男輕女的行為,恰恰相反,由於原主是家裏最小的孩子,故而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這份寵溺不僅源自父母深沉的愛,還包括兩位兄長以及嫂嫂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連那些年紀尚小的侄兒們,也被教導著他們是男子漢,要愛護親愛的姑姑。
如此種種溫馨畫麵,皆是齊明月往昔歲月中未曾親身感受過的濃濃親情,對於她來說,無疑是一種極為珍貴且稀有的情感財富。
因為稀有,所以珍惜。
美好的東西,世人自然都想極力抓住,齊明月也未能免俗。
這也是她能很快代入原主,接納原主家人,並願意以熱忱之心回饋他們關愛的緣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