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國聽到這句話,索性不陪著,來到中廳坐下和陳父兩人喝茶。


    “都是上等的花膠啊。”老頭又感慨了一句。


    所謂的魚膠就是魚鰾,嚴格來說,幾乎所有的魚都是有膠的,就連肺魚也是有魚鰾的,


    趙勤所知,好像隻是大鯊魚和鯨類沒有魚鰾。


    魚鰾經過清洗晾曬之後得到膠,但大部分魚鰾太小以及太薄,是不適合製成魚膠的,


    而所有能製成魚膠的魚種當中,隻有石首魚科的膠,才被稱之為花膠。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黃唇魚、鰵魚、毛鱨魚、黃花魚等。


    “四爺爺,你看咱要準備什麽東西?”


    “不用其他的,一把刀一把剪刀就行,來,先搬一條鰵魚出去,我跟你說,取膠真沒啥學問,比普通殺魚稍小心點就行,


    但是膠大多是用來煲湯的,要沒有腥氣,最主要就在於清洗,


    要形狀好看,那麽定型一道就少不了,大孫子,你跟我學就行。”


    “好的,四爺爺。”


    趙勤先把老頭請到後院,冷庫裏溫度太低,老頭待時間長了再凍出毛病來,


    他則把陳東叫進來,兩人用拖車,先將其中一尾烏鰵給抬了出去。


    殺魚這一道真的沒啥講究,和平常沒區別,用刀順著魚腹部剖開就行,


    這麽大的魚,老頭殺得有些費力,其實這一道工序趙勤來就行,但這是第一尾,老頭還是親自動手,


    剖好之後,老頭先將附著在魚肚兩側的內髒扒出來,“阿國,把魚肚洗淨,中午喝酒。”


    “知道了,四叔。”趙安國在廳中答應了一句,隻得放下茶杯來到了後院,這天,真熱啊!


    海魚和淡水魚的區別就在於此,淡水魚是沒有魚肚一說的,但不少海魚都有魚肚,而且魚肚的口感相當不錯,


    脆脆的,很是q彈,是下酒的利器。


    至於其他的,如魚肝和魚腸這些,本地人是不怎麽吃的,特別是魚肝,很多魚的肝部有劇毒,輕易不能嚐試。


    隻有一種魚的魚肝本地人喜歡,那就是魔鬼魚,魚肝油脂豐富,非常的細膩,


    趙勤吃過一回,太油了,倒不是很喜歡。


    內髒全部扒出後,老頭便開始取膠,先是從尾部將魚膠剝離出來,腹腔粘連的薄膜,這個不用管,直接撕就行,


    至於連接靠頭部的地方,是長在肉裏的,輕易撕不下來,老頭讓趙勤將魚腹完全撐開,他則用剪刀伸到鰾的根部,貼著脊骨給剪了下來。


    剪出的魚膠扔進一盆子清水裏,老頭這才對趙勤道:“把魚肉入庫吧,過後給我剁幾斤,我要帶回去吃,就當我的出場費了。”


    趙勤哈哈大笑,“你老的出場費可沒這麽便宜。”


    至於說送老頭一條膠他是舍不得的,但他也準備了其他東西,兩瓶不錯的酒,兩條華子,到時跟魚肉一起送給老頭,麵子裏子都有了。


    而且,老頭也是個妙人,煙酒他鐵定不會賣,隻會留給自己享用,


    拿著中華煙能順村子轉一圈,見人發一支,告訴他人,這是自己阿勤大孫子孝敬的。


    趙勤將魚肉重新入庫,出來後就見老頭在向他招手,等他蹲到盆邊,老頭才道:“洗膠是個功夫活,


    你四奶奶其實比我有耐心,你看到的血膜、血筋都要一點點的摘幹淨。


    這是外麵的,裏麵相對簡單些,有一層膜,直接撕下來就行。”


    老頭邊說邊做,嘴中不停的跟趙勤講解著要領。


    “幹膠的儲存,你爹知道,回去後直接扔到米缸的底部就行,記著不能讓米缸空了,這樣能一直保證膠是幹的,越放才會越好。”


    鮮膠比不上幹膠,新膠比不上老膠,魚膠是越陳越好的,跟某些地方熏製的火腿有點像。


    趙勤本想說自己會真空儲存,但聽著老頭的講,大米有很好的吸潮功能,想來放裏麵也不會錯,


    老輩人的經驗,是需要聽的。


    洗膠確實很麻煩,老頭邊洗邊和他聊著,“這條魚殺的不虧。”


    “四爺爺,咋還有殺虧一說?”


    “買賣這種鰵魚是看重量大小,按說越大的魚魚膠就越大,但這也不絕對,有的魚大膠卻不大,


    所以買這種大魚取膠,都帶著一點賭的成分,魚膠越大,肯定就是越賺的。


    你看看這一條膠,長度有40公分了,厚度也夠,我估摸著曬出來能得一斤二左右的膠,算是很不錯了。”


    這麽大的整膠價格,鰵魚花膠應該能賣到20萬一斤,如果是毛鱨或黃唇黃就會更貴,


    當然還得看膠形好不好,年份長不長,年份越長價格越高。


    “四爺爺,這鮮膠我看也才兩斤左右,能出一斤二的膠?”


    老頭咧嘴一笑,伸嘴接過趙勤手裏的香煙,又就著打火機點燃,眯著眼道:“膠折頭本就不大,越是大膠折頭越小,像這麽大的膠,折頭四成就差不多了,


    等於說,一斤鮮膠出六兩幹品吧。”


    趙勤沒想到,出膠率能這麽多,他還以為一斤鮮膠能出個二三兩就不錯了,


    其實他的認知也不錯,市麵常見的黃花魚膠,多為養殖品種,本來就比野生的出膠率低,再就是魚本就不大,能得二三兩已經不錯了。


    “十斤魚一兩膠,剛剛那條鰵魚也有百來斤了,出個一斤二的膠也差不多。”


    老頭再度解釋道:“大孫,十斤魚一兩膠隻是一句口語,能達到的還真不多,到了這標準的都是好膠了。”


    兩人聊著天,老頭的手可沒停,趙勤也一直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


    好一會,一條膠才洗分好,全身上下白白的,再難看到一條血線,老頭又檢查了一番,才對也在一邊看熱鬧的陳東道:


    “後生仔,去拿個篩子來。”


    陳東答應一聲,便去取了篩子,按老頭的吩咐擔在後院中間,老頭將膠鋪在上邊,還盡量給拉直了,


    “今天太陽足,曬兩個小時後,表麵的水份蒸得差不多就能定型。去吧,再拉一條魚來。”


    趙勤和陳東再進冷庫,沒一會又拖了一尾大魚出來,老頭如法炮製。


    等到第三尾時,老頭便叫趙勤自己動手,他則在一旁指導。


    看著沒啥技術難度,無非就是要很細致,但按老頭說,真正有點難的就是定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係統助陣,我趕海都爆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開局係統助陣,我趕海都爆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