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怎麽說的。”她嬌嗔地瞪了一眼,“常言道,什麽鍋配什麽蓋,你媳婦這般能幹,難不成是你個無用的?你若是無用,可叫天下學子該如何自處?你這話說得真真叫人慪氣,我若是外院那些讀書人,拚著也要來問你一句,此話究竟何意?”
她語速不急不緩,頗有些潑辣的氣質在裏頭。
揚起眉眼的瞬間宛若入畫,一派恣意張揚,偏又明媚鮮妍。
瞧得沈寒天心頭咚咚,生出好些迤邐溫情。
不由得想起兩人初見時的光景,薄唇微翹,他輕笑道:“夫人所言極是,是我想岔了。”
驚歎於這幾日男人的空閑,丹娘往榻裏麵讓了讓,給男人讓出了一塊地方,夫妻二人懷抱著玉姐兒歪在一處。
躺好了,她才問:“這些日子是怎麽了,聖上是想通了?不願再多勞累自個兒麽?”
沈寒天立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輕輕一哂:“倒也不是,隻是聖上有旁的煩心事,大約這會子是不想與我們這些臣子說的吧。問太多了,反而不好,裝傻少操心才是正理。”
不願與臣子說,那多半是皇帝老兒的家務事了。
但凡牽扯到這些的,總是亂七八糟一大堆,搞不好還能把自己給折進去。
丹娘也是個聰明的,既然沈寒天都不知道,她也懶得問。
二人絮絮叨叨有一搭沒一搭地說這話,便說到了她娘家那對同胞兄長的身上。
卻說宋竹硯與宋竹礫兩兄弟回京也
有數月了。
這兩個人在任上時做得不錯,尤其是宋竹硯,頗有政績。
短短兩三年間竟屢建奇功,老百姓的萬民書都送到了皇帝的手邊,上頭洋洋灑灑都是對宋竹硯的稱讚。
當此盛世,有這樣的良臣自然惹得聖心大悅。
宋竹硯這才被破格提拔,得以重返聖京。
至於宋竹礫,則是因為另外一件事,偶然間建了功勞。
說是發現了一冊古籍孤本,他一心求證,終於破解,其中竟然還有關於農桑方麵的奇招,便獻於聖上。
論才華,二哥宋竹硯就是拍馬都追不上自己的雙胞胎弟弟。
但要說對朝廷措施的敏感度,以及料理政務方麵的得心應手,才高八鬥的宋竹礫卻不是哥哥的對手了。
是以,這些年雖說宋竹礫頗有才名,但在政績這一塊是略有不足的。
用略有不足來形容,已經是沈寒天給了麵子。
丹娘仔細觀察了自家男人說這話時的表情,心中早就猜到了七七八八。
估計不是略有不足,而是有很大的短板。
這其中究竟如何,丹娘不想問,也懶得問。
就當個樂子,聽沈寒天念叨兩句,以做夫妻情趣罷了。
有道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對於另外一邊,人家兩口子就不是這樣想的了。
一院落內,綠蔭盎然,樹木成林,好一派悠然恬靜的景致。
穿過那長廊花廳,裏頭便是宋竹礫兩口子的正屋了。
這會子,裏頭一個服侍的丫鬟都沒有,屋門緊閉,
隱隱約約能聽見傳來爭執的聲音。
那是金氏在憤憤不平。
“咱們如今托了聖上的洪福才能重返京城,你就莫要再弄你那些個勞什子了,一家子安安分分的豈不痛快?”
金氏已經盡力按捺住不滿,語氣溫和道。
隻是再如何耐住性子,字裏行間還是透露出了她的不快與煩躁。
宋竹礫捧著一卷書,翹著腿坐在桌案旁,任憑金氏說什麽,他都不動聲色不抬眼,仿若身邊壓根沒這個人似的。
好話說了一天井,對方紋絲不動,即便是個菩薩心腸的,這會子也要跟爆炭一般了。
金氏騰地一下起身,衝到他跟前,壓低聲音怒吼道:“你知不知曉,上一次若非我父親從中幫忙,再加上你確實建了奇功,怕是咱們一家子都要遭殃,更不要說能重回聖京了!我父親與你是怎麽說的,咱們倆還年輕,犯不著趟這趟渾水,讓你好好在任上做著,也如二哥一般勤勉,往後的日子定然能好起來的!”
這話不說還好,說了宋竹礫立馬放下手裏的書,眼眸迸發出憤怒壓抑的神采:“嶽父大人的好意我自然心領,隻是蒙山書冊一事,若看到了當做沒看見,才是枉顧讀書人的風骨!我雖今日為官,但也不能忘本!此事休要再提,我意已決,絕不回改!你也莫要再說!”
語畢,他起身負手,緩緩踱著步子走到窗欞邊。
沉默片刻,才又道:“你心裏苦悶擔憂,我如
何不知……這樣好了,若是往後真有什麽,我定然保全你和孩子,不牽連拖累你就是。”
金氏聞言,瞪大了眼睛。
眼眶一點一點泛紅了。
細白的牙齒緊緊咬著唇瓣,幾乎咬到蒼白,她恨恨笑道:“我與你說了這麽多,沒想到你還是個榆木疙瘩!”
丟下這話,氣急了的金氏再也不願跟丈夫一屋待著,一頭衝了出去。
那大門吱吱呀呀地響著,卻也留不住那個傷心的背影。
隻有立在窗前的男人依舊一身清雋瀟灑,仿若半點不往心裏去似的。
後頭的一處廂房內,金氏哭得眼泡都腫了。
她身邊的婆子是她的奶母,自小把金氏帶大的,自然情分非同一般。
原本,這婆子喚作紀媽媽,本該也到了放回去頤養天年的時候,隻是她放心不下一手奶大的姑娘,這才跟家裏太太求了恩典,跟著一道過來了。
如今見金氏這般傷心,紀媽媽如何不心疼,忙摟著又是寬慰又是勸說。
足足說了有一盞茶的功夫,那金氏才稍稍平靜下來。
用帕子輕輕拭淚,她這才抖著聲音道:“外頭都道他是個好的,我也曉得他人不壞,成婚這些年也沒有個花花腸子,待我與孩子也是一心一意,隻是這倔脾氣……如何是好?若是一個不慎,可是全家都跟著遭殃的呀!”
“他一心隻讀聖賢書,哪裏曉得官場上的凶險?這話說得那般輕巧,等真到了大禍臨頭那一日,還道上頭
會聽他的不成?”
金氏邊說邊搖搖頭,閉上眼,又是兩行清淚落了下來。
紀媽媽又說:“這事兒當真如此要緊?”
金氏咬著牙:“若非要緊,我又何必惱了他……”
“再不然,去告了老爺太太,請他們拿個主意好了。”
“嗬……若是這樣能成,我也不必這麽勞心憂神了。我那婆婆有多偏愛,媽媽也曉得,若無實證,就這般輕飄飄地告了,婆母多半不會向著我。”
金氏欲言又止。
其實後麵一句話是想說趙氏並沒有多少聰明頭腦,沒的說出來傳了出去,反而壞事。
真要跟宋恪鬆提,她又沒有十足的把握。
如此一擊不成,往後他們夫妻離心,反而更加壞事。
她垂下眼瞼,心事沉沉,怎麽也想不出個出路來。
忽兒,紀媽媽來了句:“不如……去找七姑奶奶說說?她如今不是撫安王府的夫人麽,又有誥命在身,說起來,你們姑嫂二人都沒怎麽好好說過話,這不是絕好的機會麽?”
她語速不急不緩,頗有些潑辣的氣質在裏頭。
揚起眉眼的瞬間宛若入畫,一派恣意張揚,偏又明媚鮮妍。
瞧得沈寒天心頭咚咚,生出好些迤邐溫情。
不由得想起兩人初見時的光景,薄唇微翹,他輕笑道:“夫人所言極是,是我想岔了。”
驚歎於這幾日男人的空閑,丹娘往榻裏麵讓了讓,給男人讓出了一塊地方,夫妻二人懷抱著玉姐兒歪在一處。
躺好了,她才問:“這些日子是怎麽了,聖上是想通了?不願再多勞累自個兒麽?”
沈寒天立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輕輕一哂:“倒也不是,隻是聖上有旁的煩心事,大約這會子是不想與我們這些臣子說的吧。問太多了,反而不好,裝傻少操心才是正理。”
不願與臣子說,那多半是皇帝老兒的家務事了。
但凡牽扯到這些的,總是亂七八糟一大堆,搞不好還能把自己給折進去。
丹娘也是個聰明的,既然沈寒天都不知道,她也懶得問。
二人絮絮叨叨有一搭沒一搭地說這話,便說到了她娘家那對同胞兄長的身上。
卻說宋竹硯與宋竹礫兩兄弟回京也
有數月了。
這兩個人在任上時做得不錯,尤其是宋竹硯,頗有政績。
短短兩三年間竟屢建奇功,老百姓的萬民書都送到了皇帝的手邊,上頭洋洋灑灑都是對宋竹硯的稱讚。
當此盛世,有這樣的良臣自然惹得聖心大悅。
宋竹硯這才被破格提拔,得以重返聖京。
至於宋竹礫,則是因為另外一件事,偶然間建了功勞。
說是發現了一冊古籍孤本,他一心求證,終於破解,其中竟然還有關於農桑方麵的奇招,便獻於聖上。
論才華,二哥宋竹硯就是拍馬都追不上自己的雙胞胎弟弟。
但要說對朝廷措施的敏感度,以及料理政務方麵的得心應手,才高八鬥的宋竹礫卻不是哥哥的對手了。
是以,這些年雖說宋竹礫頗有才名,但在政績這一塊是略有不足的。
用略有不足來形容,已經是沈寒天給了麵子。
丹娘仔細觀察了自家男人說這話時的表情,心中早就猜到了七七八八。
估計不是略有不足,而是有很大的短板。
這其中究竟如何,丹娘不想問,也懶得問。
就當個樂子,聽沈寒天念叨兩句,以做夫妻情趣罷了。
有道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對於另外一邊,人家兩口子就不是這樣想的了。
一院落內,綠蔭盎然,樹木成林,好一派悠然恬靜的景致。
穿過那長廊花廳,裏頭便是宋竹礫兩口子的正屋了。
這會子,裏頭一個服侍的丫鬟都沒有,屋門緊閉,
隱隱約約能聽見傳來爭執的聲音。
那是金氏在憤憤不平。
“咱們如今托了聖上的洪福才能重返京城,你就莫要再弄你那些個勞什子了,一家子安安分分的豈不痛快?”
金氏已經盡力按捺住不滿,語氣溫和道。
隻是再如何耐住性子,字裏行間還是透露出了她的不快與煩躁。
宋竹礫捧著一卷書,翹著腿坐在桌案旁,任憑金氏說什麽,他都不動聲色不抬眼,仿若身邊壓根沒這個人似的。
好話說了一天井,對方紋絲不動,即便是個菩薩心腸的,這會子也要跟爆炭一般了。
金氏騰地一下起身,衝到他跟前,壓低聲音怒吼道:“你知不知曉,上一次若非我父親從中幫忙,再加上你確實建了奇功,怕是咱們一家子都要遭殃,更不要說能重回聖京了!我父親與你是怎麽說的,咱們倆還年輕,犯不著趟這趟渾水,讓你好好在任上做著,也如二哥一般勤勉,往後的日子定然能好起來的!”
這話不說還好,說了宋竹礫立馬放下手裏的書,眼眸迸發出憤怒壓抑的神采:“嶽父大人的好意我自然心領,隻是蒙山書冊一事,若看到了當做沒看見,才是枉顧讀書人的風骨!我雖今日為官,但也不能忘本!此事休要再提,我意已決,絕不回改!你也莫要再說!”
語畢,他起身負手,緩緩踱著步子走到窗欞邊。
沉默片刻,才又道:“你心裏苦悶擔憂,我如
何不知……這樣好了,若是往後真有什麽,我定然保全你和孩子,不牽連拖累你就是。”
金氏聞言,瞪大了眼睛。
眼眶一點一點泛紅了。
細白的牙齒緊緊咬著唇瓣,幾乎咬到蒼白,她恨恨笑道:“我與你說了這麽多,沒想到你還是個榆木疙瘩!”
丟下這話,氣急了的金氏再也不願跟丈夫一屋待著,一頭衝了出去。
那大門吱吱呀呀地響著,卻也留不住那個傷心的背影。
隻有立在窗前的男人依舊一身清雋瀟灑,仿若半點不往心裏去似的。
後頭的一處廂房內,金氏哭得眼泡都腫了。
她身邊的婆子是她的奶母,自小把金氏帶大的,自然情分非同一般。
原本,這婆子喚作紀媽媽,本該也到了放回去頤養天年的時候,隻是她放心不下一手奶大的姑娘,這才跟家裏太太求了恩典,跟著一道過來了。
如今見金氏這般傷心,紀媽媽如何不心疼,忙摟著又是寬慰又是勸說。
足足說了有一盞茶的功夫,那金氏才稍稍平靜下來。
用帕子輕輕拭淚,她這才抖著聲音道:“外頭都道他是個好的,我也曉得他人不壞,成婚這些年也沒有個花花腸子,待我與孩子也是一心一意,隻是這倔脾氣……如何是好?若是一個不慎,可是全家都跟著遭殃的呀!”
“他一心隻讀聖賢書,哪裏曉得官場上的凶險?這話說得那般輕巧,等真到了大禍臨頭那一日,還道上頭
會聽他的不成?”
金氏邊說邊搖搖頭,閉上眼,又是兩行清淚落了下來。
紀媽媽又說:“這事兒當真如此要緊?”
金氏咬著牙:“若非要緊,我又何必惱了他……”
“再不然,去告了老爺太太,請他們拿個主意好了。”
“嗬……若是這樣能成,我也不必這麽勞心憂神了。我那婆婆有多偏愛,媽媽也曉得,若無實證,就這般輕飄飄地告了,婆母多半不會向著我。”
金氏欲言又止。
其實後麵一句話是想說趙氏並沒有多少聰明頭腦,沒的說出來傳了出去,反而壞事。
真要跟宋恪鬆提,她又沒有十足的把握。
如此一擊不成,往後他們夫妻離心,反而更加壞事。
她垂下眼瞼,心事沉沉,怎麽也想不出個出路來。
忽兒,紀媽媽來了句:“不如……去找七姑奶奶說說?她如今不是撫安王府的夫人麽,又有誥命在身,說起來,你們姑嫂二人都沒怎麽好好說過話,這不是絕好的機會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