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的性子本就張揚。
好不容易等到這麽個耀武揚威、揚眉吐氣的機會,怎麽可能白白錯過?
借著各家各府下帖子請的機會,她也頻頻赴宴,狠狠把自己疏遠已久的人脈關係補了一通。
三太太與沈夫人不一樣,她更莽直單純,有什麽說什麽,且又不用管家,更沒有那麽多的忌憚,這般直白的性子反倒與那些個貴婦們很是合得來。
聽三太太一說,說她院子裏還有個已經及笄的丫頭沒有放出去,她們就好奇地問了。
“也不是我不想放,這丫頭呀不是我的,身契在我嫂子手裏捏著呢,我怎好逾越?”三太太邊說邊笑,一臉無奈的為難。
她是很直接。
說出這些話也沒怎麽從肚腸子裏過,想到了就說。
架不住那些個名門婦人一個個都生了九曲般的心思——一個長嫂,將自己的人安置在弟妹的房內,而且還在伺候茶水,這分明就是個眼線嘛。
也就是三太太轉不過彎來,沒那麽多心眼,這才著了道的。
如此一來,大家都以為,沈夫人是為了留這個丫頭繼續待在三太太屋內,這才不願放人。
這手段不說下作了,但絕對是小家子氣的,根本登不上台麵。
這才讓沈夫人被她們暗中譏笑,時不時再冒出一兩句的刺一刺,讓原本名聲很好的她也在不知不覺中多了幾樣不光彩的標簽。
後知後覺的沈夫人這會子撕了三太太的心都有。
偏就反
應得這麽慢,偏就過了這些日子才明白過來。
她如今也不好追著人家解釋,不但沒有任何效果,還會越描越黑。
對於沈夫人波瀾起伏的心情,三太太是一點兒不知,還在誇誇其談。
終於,沈夫人忍不住了。
不輕不重地擱下茶盞,她輕輕扶額:“芬兒那事兒你自己看著辦吧,我回頭就把她的身契交給你,不過一個丫頭,放就放了,你平日裏是那麽伶俐果斷的一個人,怎麽到了這事兒上就拖拖拉拉了,為何不早些來與我說?”
三太太滿臉天真的嘲弄:“上回子你來給我送料子的時候,我說了呀,嫂子忘了?”
沈夫人:……
打發了三太太後,她真的是半點精力都提不起來。
一肚子窩囊氣不知該衝誰發。
三太太拿到了芬兒的身契,抿嘴一笑,搖頭晃腦地冷哼兩聲:“還真以為自己是什麽心善的恩人菩薩呢,我呸。”
有了身契,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三太太本就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是以,她幫陳媽媽這忙時,也多多少少收了些個好處。
陳媽媽上回拿出來的銀票隻是其中一部分,剩下的一半還留著,都進了三太太的腰包。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道理她還是懂的。
沒過兩日,芬兒就銷了奴籍,成了個正正經經的良民。
為此,沈夫人還特地在赴宴的時候把這事兒當成了故事說給她們聽,總算挽回了一些名聲。
她卻不知,這芬兒剛拿
到了良民的身份,陳媽媽兩口子就緊趕慢趕地給她定下了一門親事。
夫妻二人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團結,勁往一處使,這事兒辦得那叫一個麻利漂亮。
民間辦婚事也沒有高門大戶那般多的講究,請丹娘幫忙找個村裏的裏正保媒,雙方過了小定,再去官府那邊報備登記,這事兒就算成了。
唯一的變數,是最後保媒的人並非裏正,而是丹娘本人。
丹娘還從沒有參與過別人的婚事,聽南歌傳了消息來,她立馬來了精神,嚷嚷著:“找什麽外人啊,我不是現成的媒人嗎?”
南歌一陣無奈,卻也找不出話來反駁。
就這樣,這樁婚事順利敲定。
芬兒回歸自由後的當月下旬,她就被一頂小花轎抬著,嫁去了京郊鄉間一農戶家中。
這家家底殷實,雖然全家務農,但架不住田產豐厚,且新郎官的父親還是一方裏正,在他們村上也是響當當的人家。
陳媽媽兩口子托人仔細打聽了,越發樂得合不攏嘴。
婚禮當晚,丹娘還特地送了一封信過去,另賞了一對翠玉鐲子,算是給芬兒撐了麵子。
芬兒婆家都知曉,自家這個新媳婦很得撫安王府夫人的賞識,便愈發不敢小瞧。
芬兒自己也牢牢記住這一樁婚事來之不易,成婚方才數日,她便體貼丈夫,孝順公婆,將一家子上下哄得開開心心、服服帖帖,再沒有不誇她的。
見女兒過得順當起來,陳媽媽懸
著的一顆心總算安定了下來。
卻說帝後同行祭天祈福回宮後,整個大雍朝都掀起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冬收中。
丹娘自己的莊子上也是忙得熱火朝天,根本停不下來。
一忙起來,丹娘才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人手短缺。
她原先隻是按著一般情況下來安置佃戶農戶,平時瞧著還成,頂多是忙的時候緊一點點。
可今年入冬不一樣了,莊子上改種了旁的作物,還是一場大豐收。
丹娘隻好將府裏的那些身強體壯的小廝也派去莊子上幫忙。
即便如此,還是不頂用,可把她的頭都愁大了。
人家府邸裏正忙著放人,還被狠狠誇了一場,她這頭不放人就算了,還要張羅著往府裏買人,這不是跟大趨勢對著幹嘛……
這會子,她總算明白之前有人跟她說,說她府裏的人太少,顯得太寒酸,一點不像是他們這樣有品有階的人家該有的派頭。
不說遠的,就說宋婉明嫁去的榮昌侯府,人家謝侯夫人屋子裏光是伺候盛湯布菜的丫鬟就有七八個,這還不算其他服侍夫人茶水、梳頭、裝扮、出行的呢……
人數上湊不齊,隻能從人力上想想辦法了。
實在不成,她隻好回宋家,找老太太搬救兵。
老太太手底下也有一撥人的,聽了寶貝孫女的話,老人家立馬行動起來,給撫安王府的莊子上安排了一波農戶幫忙。
“這可都是做活計一等一的好手啊。”老太
太無比快活,“到了你手上,你可要好好用起來。”
丹娘如搗蒜一般地拚命點頭——關鍵時刻還是自己人能頂事啊。
這一趟回娘家,她還看了一出很有趣的戲碼。
——宋竹礫挨打。
還以為上次那場風波後,宋家對這位驕傲的兒子很是寬容,也沒聽到什麽後續的懲罰,丹娘對此還有些嗤之以鼻,對宋恪鬆這樣的雙標很是不恥。
這一天瞧見了,可把她新鮮壞了,就躲在屏風旁邊的一隻半人高的花瓶後頭,大飽眼福。
宋恪鬆也不說話,手執戒尺,狠狠抽打著兒子的後背。
宋竹礫直挺挺地跪在祖宗牌位跟前,雖耷拉著腦袋,但後背依舊堅挺,任由父親責打。
“你倒是學了那些個奇技淫巧的花樣來,我還道你出去了幾年長進了不少,沒成想你就是這般長進的?好好好,旁人多時,我不好教訓你,今日就讓你好好長長記性。”
話音剛落,他又是狠狠幾下。
好不容易等到這麽個耀武揚威、揚眉吐氣的機會,怎麽可能白白錯過?
借著各家各府下帖子請的機會,她也頻頻赴宴,狠狠把自己疏遠已久的人脈關係補了一通。
三太太與沈夫人不一樣,她更莽直單純,有什麽說什麽,且又不用管家,更沒有那麽多的忌憚,這般直白的性子反倒與那些個貴婦們很是合得來。
聽三太太一說,說她院子裏還有個已經及笄的丫頭沒有放出去,她們就好奇地問了。
“也不是我不想放,這丫頭呀不是我的,身契在我嫂子手裏捏著呢,我怎好逾越?”三太太邊說邊笑,一臉無奈的為難。
她是很直接。
說出這些話也沒怎麽從肚腸子裏過,想到了就說。
架不住那些個名門婦人一個個都生了九曲般的心思——一個長嫂,將自己的人安置在弟妹的房內,而且還在伺候茶水,這分明就是個眼線嘛。
也就是三太太轉不過彎來,沒那麽多心眼,這才著了道的。
如此一來,大家都以為,沈夫人是為了留這個丫頭繼續待在三太太屋內,這才不願放人。
這手段不說下作了,但絕對是小家子氣的,根本登不上台麵。
這才讓沈夫人被她們暗中譏笑,時不時再冒出一兩句的刺一刺,讓原本名聲很好的她也在不知不覺中多了幾樣不光彩的標簽。
後知後覺的沈夫人這會子撕了三太太的心都有。
偏就反
應得這麽慢,偏就過了這些日子才明白過來。
她如今也不好追著人家解釋,不但沒有任何效果,還會越描越黑。
對於沈夫人波瀾起伏的心情,三太太是一點兒不知,還在誇誇其談。
終於,沈夫人忍不住了。
不輕不重地擱下茶盞,她輕輕扶額:“芬兒那事兒你自己看著辦吧,我回頭就把她的身契交給你,不過一個丫頭,放就放了,你平日裏是那麽伶俐果斷的一個人,怎麽到了這事兒上就拖拖拉拉了,為何不早些來與我說?”
三太太滿臉天真的嘲弄:“上回子你來給我送料子的時候,我說了呀,嫂子忘了?”
沈夫人:……
打發了三太太後,她真的是半點精力都提不起來。
一肚子窩囊氣不知該衝誰發。
三太太拿到了芬兒的身契,抿嘴一笑,搖頭晃腦地冷哼兩聲:“還真以為自己是什麽心善的恩人菩薩呢,我呸。”
有了身契,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三太太本就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是以,她幫陳媽媽這忙時,也多多少少收了些個好處。
陳媽媽上回拿出來的銀票隻是其中一部分,剩下的一半還留著,都進了三太太的腰包。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道理她還是懂的。
沒過兩日,芬兒就銷了奴籍,成了個正正經經的良民。
為此,沈夫人還特地在赴宴的時候把這事兒當成了故事說給她們聽,總算挽回了一些名聲。
她卻不知,這芬兒剛拿
到了良民的身份,陳媽媽兩口子就緊趕慢趕地給她定下了一門親事。
夫妻二人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團結,勁往一處使,這事兒辦得那叫一個麻利漂亮。
民間辦婚事也沒有高門大戶那般多的講究,請丹娘幫忙找個村裏的裏正保媒,雙方過了小定,再去官府那邊報備登記,這事兒就算成了。
唯一的變數,是最後保媒的人並非裏正,而是丹娘本人。
丹娘還從沒有參與過別人的婚事,聽南歌傳了消息來,她立馬來了精神,嚷嚷著:“找什麽外人啊,我不是現成的媒人嗎?”
南歌一陣無奈,卻也找不出話來反駁。
就這樣,這樁婚事順利敲定。
芬兒回歸自由後的當月下旬,她就被一頂小花轎抬著,嫁去了京郊鄉間一農戶家中。
這家家底殷實,雖然全家務農,但架不住田產豐厚,且新郎官的父親還是一方裏正,在他們村上也是響當當的人家。
陳媽媽兩口子托人仔細打聽了,越發樂得合不攏嘴。
婚禮當晚,丹娘還特地送了一封信過去,另賞了一對翠玉鐲子,算是給芬兒撐了麵子。
芬兒婆家都知曉,自家這個新媳婦很得撫安王府夫人的賞識,便愈發不敢小瞧。
芬兒自己也牢牢記住這一樁婚事來之不易,成婚方才數日,她便體貼丈夫,孝順公婆,將一家子上下哄得開開心心、服服帖帖,再沒有不誇她的。
見女兒過得順當起來,陳媽媽懸
著的一顆心總算安定了下來。
卻說帝後同行祭天祈福回宮後,整個大雍朝都掀起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冬收中。
丹娘自己的莊子上也是忙得熱火朝天,根本停不下來。
一忙起來,丹娘才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人手短缺。
她原先隻是按著一般情況下來安置佃戶農戶,平時瞧著還成,頂多是忙的時候緊一點點。
可今年入冬不一樣了,莊子上改種了旁的作物,還是一場大豐收。
丹娘隻好將府裏的那些身強體壯的小廝也派去莊子上幫忙。
即便如此,還是不頂用,可把她的頭都愁大了。
人家府邸裏正忙著放人,還被狠狠誇了一場,她這頭不放人就算了,還要張羅著往府裏買人,這不是跟大趨勢對著幹嘛……
這會子,她總算明白之前有人跟她說,說她府裏的人太少,顯得太寒酸,一點不像是他們這樣有品有階的人家該有的派頭。
不說遠的,就說宋婉明嫁去的榮昌侯府,人家謝侯夫人屋子裏光是伺候盛湯布菜的丫鬟就有七八個,這還不算其他服侍夫人茶水、梳頭、裝扮、出行的呢……
人數上湊不齊,隻能從人力上想想辦法了。
實在不成,她隻好回宋家,找老太太搬救兵。
老太太手底下也有一撥人的,聽了寶貝孫女的話,老人家立馬行動起來,給撫安王府的莊子上安排了一波農戶幫忙。
“這可都是做活計一等一的好手啊。”老太
太無比快活,“到了你手上,你可要好好用起來。”
丹娘如搗蒜一般地拚命點頭——關鍵時刻還是自己人能頂事啊。
這一趟回娘家,她還看了一出很有趣的戲碼。
——宋竹礫挨打。
還以為上次那場風波後,宋家對這位驕傲的兒子很是寬容,也沒聽到什麽後續的懲罰,丹娘對此還有些嗤之以鼻,對宋恪鬆這樣的雙標很是不恥。
這一天瞧見了,可把她新鮮壞了,就躲在屏風旁邊的一隻半人高的花瓶後頭,大飽眼福。
宋恪鬆也不說話,手執戒尺,狠狠抽打著兒子的後背。
宋竹礫直挺挺地跪在祖宗牌位跟前,雖耷拉著腦袋,但後背依舊堅挺,任由父親責打。
“你倒是學了那些個奇技淫巧的花樣來,我還道你出去了幾年長進了不少,沒成想你就是這般長進的?好好好,旁人多時,我不好教訓你,今日就讓你好好長長記性。”
話音剛落,他又是狠狠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