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聰目明,此言不虛。”朱由校心中暗讚,眼前彈劾奏本堆積。


    楊鎬捷報昨夜入宮,今朝彈劾之聲四起,殺良冒功之疑紛至遝來。此等情形,大明屢見不鮮。


    正統年間,張輔頻遭彈劾,朝綱不振,偃武興文之風盛行。自此,武備廢弛,武勳凋零。


    正統十四年,陳懋南征,英宗親征,土木堡之變,軍事集團覆滅,武勳失聲。大明怪象頻現,能者多謗。


    成化年間,王越建功立業,封威寧伯,後因汪直牽連,貶謫安陸。


    嘉靖時,俞大猷宦海沉浮;萬曆初,戚繼光依附張居正,李成梁威震遼東。


    然張居正逝,戚繼光難保,李成梁亦養寇自重。天啟年間,熊廷弼稍緩遼東局勢,即遭彈劾。


    崇禎末年,盧象升戰死,孫傳庭入獄,能者無罪,賢者遭殃。


    “夏之令、程正己、曹於汴。”


    三本奏章擲地有聲,朱由校冷眸凝視劉時敏,“此三人,調往遼東,楊嗣昌麾下任職。”


    “陛下,貶抑或平調?”


    劉時敏小心翼翼地問道。


    “平調。”


    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敢言兵事,便先證其懂兵。運糧之事,尚且一試。”


    “若不勝任,楊嗣昌可徑直彈劾。”朱由校補充道。


    “奴婢遵旨。”劉時敏心知肚明,皇帝意在懲戒。


    “若抗命不從,直接送刑部。”朱由校語氣冰冷,不容置疑。


    劉時敏聞言一驚,連忙拾起奏章望著其背影,朱由校眼神玩味,深不可測。


    彈劾楊鎬之奏章,琳琅滿目,不下十餘本,然僅三人指其殺良冒功,其餘皆陳年舊賬,聚焦於薩爾滸之敗。


    文臣武官相爭,實乃文官覬覦兵權之舉,此乃大忌!


    豈容他等閑視之,以為朕乃酒囊飯袋,整日與士卒混跡一堂?


    如今,京營幾經整頓,精銳歸於親軍四衛,老弱則入城建營,京城安穩已握。


    至於邊疆,朕身為大明之主,自當護佑將領。


    朕,乃將領之堅強後盾,豈容勝者無端受劾!


    “論軍事者,當諳熟兵法,以運糧為例。”


    畢自嚴見劉時敏呈上奏本批示,好奇抬頭。


    “此乃陛下所批?”


    “非也。”


    劉時敏連忙擺手,“此乃奴才依陛下之意所批。”


    “陛下原話如何?”畢自嚴追問。


    劉時敏環顧四周,低聲言道:“若不從,刑部將以越權治其罪。”


    “陛下對此等妄議軍事者甚是不滿,欲嚴懲之。但奴才不敢擅以言定罪,故有此批。”


    言罷,劉時敏遞上奏本。


    畢自嚴聞言,若有所思。


    陛下屢申官員職守之要,此等妄劾楊鎬者,無異於自尋死路。


    “不如再加幾言。”畢自嚴思索片刻,對劉時敏道,“欲議軍事者,須赴遼東參讚軍務,為期半年,若仍欲劾,再行上奏。”


    “這……”劉時敏麵露疑慮,似有假傳聖旨之嫌。


    畢自嚴見狀,解釋道:“遼東熊廷弼、孫承宗屢請增援,言人力匱乏。周尚書在京亦多次發文,欲調官員赴遼,然響應者寥寥。”


    “此法既可解遼東之急,又可止朝臣越權之舉。”


    畢自嚴之意,朝臣欲劾,須親臨前線,體驗半年風霜,再持證據而歸。


    如此,既堵朝臣之口,又為遼東解困,一舉兩得。


    “妙計!”劉時敏眼前一亮,當即道,“待奴才回司禮監再擬批紅,呈於畢閣老。”


    言罷,劉時敏匆匆離去。


    畢自嚴望著其背影,心中暗笑:“這劉時敏,定是回去請示陛下了。”


    搖了搖頭,畢自嚴又取出楊鎬捷報備份,眉頭緊鎖。


    想到兵部公文提及之箱,更是心生寒意。


    斬首百餘,皆為真虜,何以確信?


    原來,楊鎬遣人快馬送回一箱,內裝百餘血淋淋頭皮,皆帶豬尾。


    如今報功,竟以頭皮代之。


    “此等行徑,太過血腥。”


    閱罷旨意,要將楊鎬誣陷功臣的三人遣往遼東轉運司,周應秋親赴內閣,尋畢自嚴問個究竟。


    於此,他又聞一新訊:畢自嚴欲使所有議及遼東軍務者,皆赴遼東錘煉。


    內閣大堂,周應秋驚愕地望著畢自嚴,問道:“閣老如此行事,豈不畏人言可畏?”


    畢自嚴點頭,凝視著這位年僅不惑便登吏部高位的後起之秀,歎道:“然吾更懼大明之亡。”


    言罷,他輕啜一口茶,繼續道:“吾自履新職以來,終日思索。昔嘉靖朝,嚴嵩為首輔,父子同朝,貪腐橫行,軍費匱乏,百官無祿,災民遍野,無以為生。


    世人皆道,嚴嵩罷黜,世蕃伏誅,天下乃清。


    實則不然,猶如海瑞《治安疏》所言:嚴嵩去後,朝堂依舊混沌,遠不及漢文帝之治。”


    “嚴嵩之後,徐階繼之,其貪更甚嚴嵩,江南沃土,盡歸徐家。”


    “忠奸難辨,清濁不分。”


    “徐階之後,高拱、張居正相繼登場。張居正攜先帝遺詔,變法圖強,卻終遭不幸,身死政消。”


    “賢愚何別?”


    畢自嚴娓娓道來,內閣大堂陷入一片沉寂。


    坐鎮內閣首輔之位,畢自嚴方知大明之疾已入膏肓。


    他欲尋大明之病根所在。


    “前日講《禮記》於陛下,吾亦在深思。”“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四朝,何以成大弊?”“在陛下乎?”


    畢自嚴目光炯炯,望向周應秋。


    “非也。”


    周應秋連忙搖頭。泰昌朝不過一月,難定大局。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皇權更迭,各有千秋。


    嘉靖初年,勵精圖治,國勢日盛。然宮中風波迭起,嘉靖遂遙控朝綱。嘉靖末年,海瑞抬棺上書,直指嘉靖之大弊。


    隆慶年間,穆宗無為而治,垂拱而天下依舊疾苦。


    萬曆初年,張居正借皇權之力,整頓朝綱,方得一時清明。


    然而張居正逝世後,萬曆不敵群臣,遂行擺爛之策,大明自此步入衰退之途。


    “下官愚見,朝堂乃天下禍根。”畢自嚴眉宇緊鎖,周應秋則拱手回應。


    “憶昔張太嶽《申舊章,飭學政》之疏,已曆春秋,臣等遍訪百官,未見絲毫變革,吏部亦未曾黜一人。此乃積習難改,冷麵難施,浮言可畏之故。忠臣常被讒言所傷,庸臣卻因循苟且,博得一時虛譽。故臣等寧抗朝命,不敢犯眾怒;寧壞法紀,不敢違私請。”


    秋於投機之道,頗有心得。他深知模仿張居正新政,需先究其精髓。為此,他特請旨查閱古今通集庫檔案。


    “吾任吏部尚書以來,提拔賢能,罷黜庸才,屢遭彈劾。”他繼續道,“然吾觀之,天下弊病,在於朝堂,更在於朝臣之務虛。”


    畢自嚴聞言,手指周應秋,搖頭苦笑:“你問我懼不畏人言,有你此言,吾已無畏。”


    “陛下勵精圖治,畢閣老忠心耿耿,大明豈能亡?”言罷,周應秋呈上吏部對三人調動的奏章,“還望畢閣老票擬。”


    畢自嚴提筆,揮毫而就。周應秋此行,實為投誠。見票擬已成,他忍不住又問:“首輔可知,陛下為何禁朝臣妄議兵事?”


    畢自嚴提筆,於宣紙上寫下“胡惟庸”三字。周應秋一驚:“閣老之意?”


    “文官對武將喊打喊殺,令陛下不安。”畢自嚴低聲道,“李進《昭示奸黨錄》,你可曾聞?”


    周應秋點頭。畢自嚴繼續道:“陛下欲重振武事,重啟勳貴。若文官與武勳過從甚密,必生禍端。”


    周應秋仍感困惑:“可他們是彈劾啊。”


    “世事如棋,需觀時局。國初時,胡惟庸與李善長等淮西勳貴過密,終致滅族。”畢自嚴道,“大明偃武興文已久,萬曆之初,戚繼光亦稱張太嶽門生。”


    言及此,畢自嚴話鋒一轉:“吾曾讀史,載唐太宗得一烈馬,武後請賜三物:鞭、錘、刀。太宗不解,武後言,鐵鞭不服,則以鐵錘擊首;再不服,則以刀刃斷喉。”


    他目光如炬,看向周應秋:“欲揚先抑,欲擒故縱。你怎知彈劾武官者,是欲殺馬還是馴馬?”


    周應秋恍然大悟,拱手道:“下官受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kk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kk妹並收藏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