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皇帝率錦衣衛與龍營將士浩蕩離去的背影,朝中顯貴聚首一堂。
“陛下言行間,似在試探眾人武力。”孫如遊惑然開口。
“或許陛下正欲借此良機,磨礪新銳。”工部尚書徐光啟沉吟道。
“新兵未經戰火洗禮,尚顯稚嫩。”他接著說,“若內地有變,正好作為練兵之石。”
徐光啟語畢,眾人皆默然,似在回味其深意。“陛下意在亂世中尋治世之道。”畢自嚴終於開口。
“吾輩身為臣子,當竭力保民,避免戰亂之苦。”畢自嚴語重心長。
“謹遵畢閣老教誨。”周應秋連忙拱手回應,卻引來旁人竊笑與不屑。
“馬屁精!”私語四起。
正當眾人思緒萬千,畢自嚴已簽完入庫堪合,笑道:“諸君,公務在身,勿在此虛度。”
言罷,他望向晴空,心中對明君之治充滿信心,步履輕盈地踏上歸途。
畢自嚴,一位經驗豐富的循吏,其政治理念深得皇帝讚許:“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踏入文淵閣,麵對堆積如山的奏章,畢自嚴眉頭緊鎖。
這些奏疏,非但無彈劾之虞,反而皆為營救三位被貶遼東轉運司的言官之請。
時間匆匆,京城官員已暗中串聯,為三位因彈劾楊鎬而被貶的言官鳴不平。畢自嚴深知,若此風盛行,輿論之力將大打折扣。
翻閱禮科給事中暴謙貞的奏本,言辭懇切:“大臣乃國家肱骨,言官乃天子耳目。今陛下重肱骨而輕耳目,實乃舍本逐末。言官盡職反遭貶謫,日後誰還敢直言進諫?”
畢自嚴沉思良久,未敢輕易票擬,直接將奏本連同浮票一並封存,送往司禮監。
連續審閱數本奏章,內容大同小異,皆呼籲寬恕言官,勿使其寒心。
畢自嚴眉頭緊鎖,決定親自向皇帝陳情。
步入西苑,畢自嚴驚訝地發現,虎賁衛士卒未在訓練,而是在製作粉條。
皇帝一家其樂融融,皇後煮粉,小貴妃相助,皇帝則坐在小馬紮上,享受著美味的粉條。
臣畢自嚴匆促叩拜,祈願聖躬康泰。
未及訝異,畢自嚴即刻向皇上施禮。
皇宮竟似田園,皇帝之舉,令人匪夷所思。
畢自嚴現身,朱由校不以為奇,轉而對徐婉兒輕聲道:
“為畢師備一副餐具,共赴此宴。”
徐婉兒初愣,旋即親為畢自嚴盛上一碗熱氣騰騰、新鮮出鍋的粉條。
“臣感激皇後娘娘隆恩。”
畢自嚴速速躬身致謝,望著眼前餐具,心中茫然。
“朕於西苑所植土豆已熟,留種之餘,皆化為粉條矣。”
朱由校邊食粉條,邊向畢自嚴道:
“畢師猜猜,這土豆畝產量幾何?”
“臣鬥膽,估摸約有三百斤。”
畢自嚴瞥見西苑校場堆積如山的土豆,略作思索後答。
北方田地,畝產多在一至二石間,三石者,乃為上田。
皇帝耕地,太監或有手腳,以他處之糧然臣非愚鈍,不敢直言,故取上田之數。
“三百斤?”
朱由校吸溜粉條,右手伸出二指:
“二月播種,朕親督之,畝產竟達八百斤。”
畢自嚴聞言,驚愕萬分,手中筷子落地。
“八百斤?!”
畢自嚴難以自禁。
畝產八百斤,此乃何等奇跡?
一畝抵三畝,若廣植北方,漕運皆可廢矣。
此能救黎民於水火,大明饑荒之時,百姓食樹皮、觀音土,此景何堪?
“筷子落地,再取一雙。”
朱由校揮手示意。
“臣失態。”
畢自嚴連忙致歉,續道:
“臣聞畝產驚人,故有此驚。”
“先食粉條,再敘此事。”
“臣遵命。”
畢自嚴拱手,急端碗而食。
皇帝食粉之法,簡便至極,醃酸菜之水濾出,混入清水煮沸,粉條入鍋即食。
畢自嚴餐畢,朱由校便攜其漫步西苑。
“土豆雖高產,卻不耐久餓,一時飽腹,隨即又饑。”
朱由校指向削土豆皮的徐慧兒,笑道。
此等事,順妃自是駕輕就熟。
那稚嫩的小公主,偏愛土豆絲,常吃得小腹鼓鼓,轉瞬卻又嚷著饑腸轆轆。
“……”
聞此,畢自嚴一時語塞,不知聖意如何回應。
“但朕有妙計,便是製作粉條,此物極耐饑。”
粉條之史,在我國源遠流長,至少可追溯至一千四百年前。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已有粉條之記載。至宋,陳叟達《本心齋疏食譜》提及“碾綻綠珠”,乃綠豆粉之雅稱。
土豆,或鮮食,或切片曬幹以久藏。然久置不慎,易變綠生芽,食之則有性命之憂。
畢自嚴立於帝側,目睹虎賁衛將士忙碌,滿臉狐疑。虎賁、龍驤二衛,各司其職,或勞作,或運水,井然有序。士卒們借西苑池水,將土豆洗淨;又抬至機器前,搖動搖把,齒輪旋轉,刺輥將土豆壓成碎屑。
“此乃何意?”畢自嚴仿效帝樣,抓取土豆屑,好奇發問。
“土豆碎屑,便於團粉(澱粉)溶於水。”朱由校向畢自嚴解釋道,同時將手中團子擲入盆中。“此輥壓機,朕命人所製,鋼齒堅硬鋒利。”
“碎屑經水浸泡,團粉自出。”
言罷,朱由校攜畢自嚴前行,至一群過濾士卒前。士卒手持白紗布,包裹土豆屑漿洗。
“漿洗完畢,便得此白漿。”朱由校指著連串大缸道。
“沉澱半日至一日,團粉漸沉缸底。去渣風幹,即為團粉。”
“吾等所食粉條,即由團粉製成。”
“……陛下智謀過人。”畢自嚴沉思片刻,終吐出四字。
“臣有一疑,土豆取粉後,渣滓如何處理?”
“渣滓?朕未曾留意,想必喂豬或施肥矣。”朱由校不假思索地回答。
“再不濟,亦可混菜葉蒸飯團。”一直尾隨其後的劉時敏,聞言連忙補充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接地氣。
粉條往昔乃宮廷貴族之食,士卒僅於犒賞時偶得一嚐。
“朕疏忽矣。”
聞劉時敏言,朱由校麵露尬色,顯其脫離民間煙火之氣。
“畢師匆匆而來,所為何事?”
“臣為言官之事。”
畢自嚴未再糾纏於食事,躬身答道。
“朕欲遣直言兵事者赴遼東,卿亦讚同。”
“然朝中清流異議頗多,臣心有憂。”
畢自嚴言罷,朱由校默然片刻,問道:
“清流何解?”
“陛下,歐陽修《朋黨論》雲:唐末朋黨之爭起,至昭宗時,盡殺名士,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唐遂亡。自此,潔身自好、以天下為己任、勇於彈劾權貴之臣,皆稱清流。”
聽畢自嚴解釋完畢,朱由校忽問:
“卿恐人言卿重用循吏,而抑清流乎?”
“臣慚愧。”
畢自嚴躬身答道,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畢師觀此大缸,乃大明官場之縮影。”
朱由校指缸而言,“日久見人心,如畢師般久經宦海、為國為民者,必沉澱缸底,雖不雅致,卻能解民之困。”
“而言官如水,為天子耳目,監察群臣,辨奸懲惡。”
“孟子雲:‘滄瀾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言及此處,朱由校目光如炬,看向畢自嚴,
“朕非昏君,然今之水卻渾濁不堪。”
“何故?渣滓混入其中。”
“清流之名,他們可配?暗中收受士紳豪紳之賄,為其奔走呼號。”
“清流之名,他們不配。”
朱由校語氣堅定,看向畢自嚴,
“卿將朕意傳於群臣,清流者,清為淨,流為動。”
“欲稱清流,須清廉自守,敢讓錦衣衛查之;須實地考察,動如脫兔。”
“做不到者,不配清流之名;敢冒稱者,榜之天下,示其虛偽。”
聞皇帝親釋清流之意,畢自嚴瞠目結舌,
“這……此乃全新之解啊!”
有些事情,輕如鴻毛,未上秤時無足輕重。
隻手攪動水缸,波濤洶湧
“然一旦上秤,分量之重,恐逾千斤。”
朱由校甩掉水珠,望向畢自嚴,緩緩道:“祖宗設言官,位卑而權重,聞風奏事,監察百官,原是美意。”
“大明祖宗之製,雖無言官規諫君王之權,然兩百五十年來,他們未嚐不效法前朝,犯顏直諫。”
言罷,朱由校目光灼灼,問畢自嚴:“朕自登基,常感疑惑,為官者,言語豈能不負責任?”
畢自嚴聞言,略一遲疑,道:“言官品階雖低,太祖卻賜其言者無罪之權,意在鼓勵他們暢所欲言。若言官行事瞻前顧後,便失其本意。”
老臣言辭,頗有分量。
“言官所奏,天子準否,皆在君心。被劾之臣若真有冤,亦可自陳。”
“陛下所言‘清’字,臣已明了,但‘流’字……”畢自嚴神色凝重,“若要言官流動起來,恐其品級難與資曆相稱。”
朱由校點頭,意思明了:官員若如海瑞般流動,禦史、給事中等正七品、從七品之職,便不合適了。
“朕欲對都察院進行全麵調整,屆時將其品級提至正五品。”
朱由校望向畢自嚴,後世有種血液病,名曰白血病,病因乃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失控增殖,累及骨髓與造血組織,浸潤他處,抑製正常造血。此病與大明現狀相似,可謂免疫係統失控。
大明清流言官,自文官時起,便如脫韁野馬,不受控製。借此機會,提升都察院官員品級,重建監察體係。
“陛下,此事是否需廷議?”畢自嚴問道。
朱由校點頭:“待順天府新政完成,再議此事。”
小事大議,大事小議,特別之事不議。但此事關乎眾人官貌,需提前放風。
“臣遵旨。”畢自嚴鬆了口氣。
順天府新政如火如荼,此時若再動都察院,定會掀起波瀾。
“朕所言‘清流’之意,你稍後擬旨公告天下。”
“若有自稱或被稱清流者,便令饕餮署、正廉署查之,看其是否名副其實。”
“臣……遵旨。”畢自嚴猶豫片刻,拱手道。
朝中官員結黨營私,畢自嚴豈能不知?但他也無可奈何。
法家三寶:勢、術、法。這些人以勢成黨,一旦觸動,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皇帝之意,簡而言之,便是“上秤”。
儒家子弟,既重麵子,又重裏子。他們因“清流”二字而聚,便以此打散之。
總有人難以自圓其說。
望著離去的畢自嚴,朱由校再次伸手攪動水缸。
朝廷這潭水,不能如澱粉般沉澱,涇渭分明。那叫黨爭!必須讓它渾濁起來。
文淵閣內,畢自嚴剛回內閣,便急召六部尚書前來。
“陛下之策,妙哉!”周應秋聞畢自嚴言及皇帝欲為清流定性,拍案叫絕。
“清流?彼輩亦敢妄稱清流?”周應秋環視在座諸部大臣,對言官們的厭惡溢於言表,言辭間不乏諷刺。
“欲稱清流,當行清廉之事,如水之流動不息,否則何以清流自居?”
“恐此消息一出,彼輩又將聒噪不休,言朝廷重循吏而輕言官。”禮部尚書孫如遊憂慮道。
“非禁言官言事,但勿再以清流自詡,何來輕視之說?”工部尚書徐光啟針鋒相對,言辭犀利。
“唯願其言事之時,多加思索。”徐光啟補充道,周應秋聞言點頭,頗為讚許。
“便依陛下之意,立下規矩。”周應秋目光如炬,掃視眾人。
“昔日海瑞,清廉無雙,今當以此為鑒,布袍粗糧,老仆種菜,拒收禮品禮金。”周應秋言辭鏗鏘,意有所指。
此語一出,猶如利刃出鞘,直指清流體係之弊。
“若有清流自詡,表麵清苦,暗藏奢華,便依陛下之意,將其虛偽之行昭告天下。”周應秋語氣堅定,擲地有聲。
如此一來,清流體係之遮羞布,必將被徹底撕下,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陛下言行間,似在試探眾人武力。”孫如遊惑然開口。
“或許陛下正欲借此良機,磨礪新銳。”工部尚書徐光啟沉吟道。
“新兵未經戰火洗禮,尚顯稚嫩。”他接著說,“若內地有變,正好作為練兵之石。”
徐光啟語畢,眾人皆默然,似在回味其深意。“陛下意在亂世中尋治世之道。”畢自嚴終於開口。
“吾輩身為臣子,當竭力保民,避免戰亂之苦。”畢自嚴語重心長。
“謹遵畢閣老教誨。”周應秋連忙拱手回應,卻引來旁人竊笑與不屑。
“馬屁精!”私語四起。
正當眾人思緒萬千,畢自嚴已簽完入庫堪合,笑道:“諸君,公務在身,勿在此虛度。”
言罷,他望向晴空,心中對明君之治充滿信心,步履輕盈地踏上歸途。
畢自嚴,一位經驗豐富的循吏,其政治理念深得皇帝讚許:“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踏入文淵閣,麵對堆積如山的奏章,畢自嚴眉頭緊鎖。
這些奏疏,非但無彈劾之虞,反而皆為營救三位被貶遼東轉運司的言官之請。
時間匆匆,京城官員已暗中串聯,為三位因彈劾楊鎬而被貶的言官鳴不平。畢自嚴深知,若此風盛行,輿論之力將大打折扣。
翻閱禮科給事中暴謙貞的奏本,言辭懇切:“大臣乃國家肱骨,言官乃天子耳目。今陛下重肱骨而輕耳目,實乃舍本逐末。言官盡職反遭貶謫,日後誰還敢直言進諫?”
畢自嚴沉思良久,未敢輕易票擬,直接將奏本連同浮票一並封存,送往司禮監。
連續審閱數本奏章,內容大同小異,皆呼籲寬恕言官,勿使其寒心。
畢自嚴眉頭緊鎖,決定親自向皇帝陳情。
步入西苑,畢自嚴驚訝地發現,虎賁衛士卒未在訓練,而是在製作粉條。
皇帝一家其樂融融,皇後煮粉,小貴妃相助,皇帝則坐在小馬紮上,享受著美味的粉條。
臣畢自嚴匆促叩拜,祈願聖躬康泰。
未及訝異,畢自嚴即刻向皇上施禮。
皇宮竟似田園,皇帝之舉,令人匪夷所思。
畢自嚴現身,朱由校不以為奇,轉而對徐婉兒輕聲道:
“為畢師備一副餐具,共赴此宴。”
徐婉兒初愣,旋即親為畢自嚴盛上一碗熱氣騰騰、新鮮出鍋的粉條。
“臣感激皇後娘娘隆恩。”
畢自嚴速速躬身致謝,望著眼前餐具,心中茫然。
“朕於西苑所植土豆已熟,留種之餘,皆化為粉條矣。”
朱由校邊食粉條,邊向畢自嚴道:
“畢師猜猜,這土豆畝產量幾何?”
“臣鬥膽,估摸約有三百斤。”
畢自嚴瞥見西苑校場堆積如山的土豆,略作思索後答。
北方田地,畝產多在一至二石間,三石者,乃為上田。
皇帝耕地,太監或有手腳,以他處之糧然臣非愚鈍,不敢直言,故取上田之數。
“三百斤?”
朱由校吸溜粉條,右手伸出二指:
“二月播種,朕親督之,畝產竟達八百斤。”
畢自嚴聞言,驚愕萬分,手中筷子落地。
“八百斤?!”
畢自嚴難以自禁。
畝產八百斤,此乃何等奇跡?
一畝抵三畝,若廣植北方,漕運皆可廢矣。
此能救黎民於水火,大明饑荒之時,百姓食樹皮、觀音土,此景何堪?
“筷子落地,再取一雙。”
朱由校揮手示意。
“臣失態。”
畢自嚴連忙致歉,續道:
“臣聞畝產驚人,故有此驚。”
“先食粉條,再敘此事。”
“臣遵命。”
畢自嚴拱手,急端碗而食。
皇帝食粉之法,簡便至極,醃酸菜之水濾出,混入清水煮沸,粉條入鍋即食。
畢自嚴餐畢,朱由校便攜其漫步西苑。
“土豆雖高產,卻不耐久餓,一時飽腹,隨即又饑。”
朱由校指向削土豆皮的徐慧兒,笑道。
此等事,順妃自是駕輕就熟。
那稚嫩的小公主,偏愛土豆絲,常吃得小腹鼓鼓,轉瞬卻又嚷著饑腸轆轆。
“……”
聞此,畢自嚴一時語塞,不知聖意如何回應。
“但朕有妙計,便是製作粉條,此物極耐饑。”
粉條之史,在我國源遠流長,至少可追溯至一千四百年前。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已有粉條之記載。至宋,陳叟達《本心齋疏食譜》提及“碾綻綠珠”,乃綠豆粉之雅稱。
土豆,或鮮食,或切片曬幹以久藏。然久置不慎,易變綠生芽,食之則有性命之憂。
畢自嚴立於帝側,目睹虎賁衛將士忙碌,滿臉狐疑。虎賁、龍驤二衛,各司其職,或勞作,或運水,井然有序。士卒們借西苑池水,將土豆洗淨;又抬至機器前,搖動搖把,齒輪旋轉,刺輥將土豆壓成碎屑。
“此乃何意?”畢自嚴仿效帝樣,抓取土豆屑,好奇發問。
“土豆碎屑,便於團粉(澱粉)溶於水。”朱由校向畢自嚴解釋道,同時將手中團子擲入盆中。“此輥壓機,朕命人所製,鋼齒堅硬鋒利。”
“碎屑經水浸泡,團粉自出。”
言罷,朱由校攜畢自嚴前行,至一群過濾士卒前。士卒手持白紗布,包裹土豆屑漿洗。
“漿洗完畢,便得此白漿。”朱由校指著連串大缸道。
“沉澱半日至一日,團粉漸沉缸底。去渣風幹,即為團粉。”
“吾等所食粉條,即由團粉製成。”
“……陛下智謀過人。”畢自嚴沉思片刻,終吐出四字。
“臣有一疑,土豆取粉後,渣滓如何處理?”
“渣滓?朕未曾留意,想必喂豬或施肥矣。”朱由校不假思索地回答。
“再不濟,亦可混菜葉蒸飯團。”一直尾隨其後的劉時敏,聞言連忙補充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接地氣。
粉條往昔乃宮廷貴族之食,士卒僅於犒賞時偶得一嚐。
“朕疏忽矣。”
聞劉時敏言,朱由校麵露尬色,顯其脫離民間煙火之氣。
“畢師匆匆而來,所為何事?”
“臣為言官之事。”
畢自嚴未再糾纏於食事,躬身答道。
“朕欲遣直言兵事者赴遼東,卿亦讚同。”
“然朝中清流異議頗多,臣心有憂。”
畢自嚴言罷,朱由校默然片刻,問道:
“清流何解?”
“陛下,歐陽修《朋黨論》雲:唐末朋黨之爭起,至昭宗時,盡殺名士,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唐遂亡。自此,潔身自好、以天下為己任、勇於彈劾權貴之臣,皆稱清流。”
聽畢自嚴解釋完畢,朱由校忽問:
“卿恐人言卿重用循吏,而抑清流乎?”
“臣慚愧。”
畢自嚴躬身答道,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畢師觀此大缸,乃大明官場之縮影。”
朱由校指缸而言,“日久見人心,如畢師般久經宦海、為國為民者,必沉澱缸底,雖不雅致,卻能解民之困。”
“而言官如水,為天子耳目,監察群臣,辨奸懲惡。”
“孟子雲:‘滄瀾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言及此處,朱由校目光如炬,看向畢自嚴,
“朕非昏君,然今之水卻渾濁不堪。”
“何故?渣滓混入其中。”
“清流之名,他們可配?暗中收受士紳豪紳之賄,為其奔走呼號。”
“清流之名,他們不配。”
朱由校語氣堅定,看向畢自嚴,
“卿將朕意傳於群臣,清流者,清為淨,流為動。”
“欲稱清流,須清廉自守,敢讓錦衣衛查之;須實地考察,動如脫兔。”
“做不到者,不配清流之名;敢冒稱者,榜之天下,示其虛偽。”
聞皇帝親釋清流之意,畢自嚴瞠目結舌,
“這……此乃全新之解啊!”
有些事情,輕如鴻毛,未上秤時無足輕重。
隻手攪動水缸,波濤洶湧
“然一旦上秤,分量之重,恐逾千斤。”
朱由校甩掉水珠,望向畢自嚴,緩緩道:“祖宗設言官,位卑而權重,聞風奏事,監察百官,原是美意。”
“大明祖宗之製,雖無言官規諫君王之權,然兩百五十年來,他們未嚐不效法前朝,犯顏直諫。”
言罷,朱由校目光灼灼,問畢自嚴:“朕自登基,常感疑惑,為官者,言語豈能不負責任?”
畢自嚴聞言,略一遲疑,道:“言官品階雖低,太祖卻賜其言者無罪之權,意在鼓勵他們暢所欲言。若言官行事瞻前顧後,便失其本意。”
老臣言辭,頗有分量。
“言官所奏,天子準否,皆在君心。被劾之臣若真有冤,亦可自陳。”
“陛下所言‘清’字,臣已明了,但‘流’字……”畢自嚴神色凝重,“若要言官流動起來,恐其品級難與資曆相稱。”
朱由校點頭,意思明了:官員若如海瑞般流動,禦史、給事中等正七品、從七品之職,便不合適了。
“朕欲對都察院進行全麵調整,屆時將其品級提至正五品。”
朱由校望向畢自嚴,後世有種血液病,名曰白血病,病因乃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失控增殖,累及骨髓與造血組織,浸潤他處,抑製正常造血。此病與大明現狀相似,可謂免疫係統失控。
大明清流言官,自文官時起,便如脫韁野馬,不受控製。借此機會,提升都察院官員品級,重建監察體係。
“陛下,此事是否需廷議?”畢自嚴問道。
朱由校點頭:“待順天府新政完成,再議此事。”
小事大議,大事小議,特別之事不議。但此事關乎眾人官貌,需提前放風。
“臣遵旨。”畢自嚴鬆了口氣。
順天府新政如火如荼,此時若再動都察院,定會掀起波瀾。
“朕所言‘清流’之意,你稍後擬旨公告天下。”
“若有自稱或被稱清流者,便令饕餮署、正廉署查之,看其是否名副其實。”
“臣……遵旨。”畢自嚴猶豫片刻,拱手道。
朝中官員結黨營私,畢自嚴豈能不知?但他也無可奈何。
法家三寶:勢、術、法。這些人以勢成黨,一旦觸動,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皇帝之意,簡而言之,便是“上秤”。
儒家子弟,既重麵子,又重裏子。他們因“清流”二字而聚,便以此打散之。
總有人難以自圓其說。
望著離去的畢自嚴,朱由校再次伸手攪動水缸。
朝廷這潭水,不能如澱粉般沉澱,涇渭分明。那叫黨爭!必須讓它渾濁起來。
文淵閣內,畢自嚴剛回內閣,便急召六部尚書前來。
“陛下之策,妙哉!”周應秋聞畢自嚴言及皇帝欲為清流定性,拍案叫絕。
“清流?彼輩亦敢妄稱清流?”周應秋環視在座諸部大臣,對言官們的厭惡溢於言表,言辭間不乏諷刺。
“欲稱清流,當行清廉之事,如水之流動不息,否則何以清流自居?”
“恐此消息一出,彼輩又將聒噪不休,言朝廷重循吏而輕言官。”禮部尚書孫如遊憂慮道。
“非禁言官言事,但勿再以清流自詡,何來輕視之說?”工部尚書徐光啟針鋒相對,言辭犀利。
“唯願其言事之時,多加思索。”徐光啟補充道,周應秋聞言點頭,頗為讚許。
“便依陛下之意,立下規矩。”周應秋目光如炬,掃視眾人。
“昔日海瑞,清廉無雙,今當以此為鑒,布袍粗糧,老仆種菜,拒收禮品禮金。”周應秋言辭鏗鏘,意有所指。
此語一出,猶如利刃出鞘,直指清流體係之弊。
“若有清流自詡,表麵清苦,暗藏奢華,便依陛下之意,將其虛偽之行昭告天下。”周應秋語氣堅定,擲地有聲。
如此一來,清流體係之遮羞布,必將被徹底撕下,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