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浩渺,非個人意誌所能駕馭,即便是帝王朱由校,亦難左右戰局。


    而努爾哈赤於鴉鶻關前線,更是對戰爭風雲束手無策。


    戰爭非市井交易,隨心所欲不可得。


    情報如潮,匯聚鴉鶻,熊廷弼慧眼如炬,洞悉建奴意圖拔除這顆“眼中釘”。


    於是,大明四方響應,從廣寧至鳳凰,鐵嶺至登萊,鐵騎突出,威震遼東。


    遼東轉運司如臂使指,物資穿越渤海,送達娘娘宮,繼而陸運遼陽,分撥各鎮。


    時至六月末,努爾哈赤麵臨抉擇:戰,或不戰?


    鴉鶻關前兩關,已被奴隸血肉填平,唯餘三關與明軍大營,若破之,則遼東腹地唾手可得。


    然,正麵交鋒,需精銳八旗,奴隸之戰,無異於資敵。


    一旦奴隸潰敗,反傷己軍。


    至於披甲之士,無論棉甲白甲,正麵戰場,皆難逃狼牙棒、三眼銃之威。


    半月對峙,努爾哈赤深知,明軍已非昔日可比,熊廷弼之才,非池中之物。


    “建奴退兵?”


    熊廷弼望著夜不收,喃喃自語,滿臉愕然。


    “怎會如此?”


    他起身徘徊,思緒萬千。


    “大人,建奴四散,遁入深山。”


    夜不收跪地稟報。


    “進山?”


    熊廷弼揮手令其起身,沉思建奴用意。


    五六萬具屍體,遺於關外,建奴竟遁走,此為何故?


    “開原建奴有何動靜?”


    “無。”


    朱萬良答道。


    “侯世祿謹守關口,對挑釁不予理會。”


    “撫順戰況如何?”


    熊廷弼眉頭緊鎖。


    “童總兵已出關,於薩爾滸西十裏下寨,修築棱堡。”


    尤世功回應道。


    聞言,熊廷弼手捋長髯,沉吟思索,心中暗忖努爾哈赤之詭計。


    “敵軍已遁入深山。”


    回想起士卒的匯報,熊廷弼不禁蹙眉。


    建奴分明是忌憚鴉鶻關之堅,欲誘明軍出擊,再於關外重創之,妄圖重演薩爾滸之舊夢。


    “此老賊,妄念紛飛。”


    片刻之後,熊廷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霍然起身。


    “本經略誓與爾等在遼東周旋到底!”


    “傳我將令,左、右、武靖三營即刻出關!”


    言罷,熊廷弼側目薑弼,吩咐道:


    “車營為前導,緩緩而行,五裏為限。”


    “遵命!”


    聞聽熊廷弼欲出關追擊,眾將紛紛挺身拱手。


    ……


    鴉鶻關附近密林深處。


    望著三萬明軍離關不過五裏,便迅速築壘自固,努爾哈赤咬牙切齒,恨透了這熊蠻子。


    時移世易,他卻渾然未覺。


    想當年楊鎬出征,後方催促如鼓點密集,監軍太監甚至持刀督戰。


    而今熊廷弼坐鎮,後方皇帝不急不躁,反令其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且看明軍之舉:拆解偏廂車,構築營壘,挖掘壕溝,修築道路,四處縱火,無所不用其極。


    熊廷弼之策,令努爾哈赤束手無策。


    若強攻,明軍萬人陣型嚴整,隨時應戰,必損兵折將;若置之不理,則明軍將逐步蠶食鴉鶻關外之地。


    “父汗,宜速戰速決!”


    阿濟格立於努爾哈赤身旁,請戰心切。


    “明軍既已出關,正是殲敵良機!”


    “大汗,萬不可輕舉妄動!”


    李成芳聞聽阿濟格之言,慌忙跪倒,勸阻道。


    “此地距鴉鶻關僅五裏之遙,關內明軍隨時可能來援。”


    “若不能一舉殲敵,反被糾纏,則脫身無望矣。”


    李成芳磕頭如搗蒜,苦口婆心。


    “奴才已親眼目睹,明軍火器眾多,必對我大金造成重創。”


    “汝豈敢小覷我大金勇士?”


    阿濟格聞言怒目圓睜,一把揪住李成芳衣領,將其提起。


    “貝勒息怒,萬不可硬闖。”


    李成芳望著阿濟格,老淚縱橫。


    “明軍火器犀利,硬闖之損,我大金難以承受啊。”


    “放他走。”


    恰在此時,努爾哈赤輕蔑一哂,示意阿濟格釋放李成芳。


    努爾哈赤對李成芳之言,頗有共鳴。


    憶及熊廷弼之火器,他去年已領教其威。


    彼時,他欲攻遼沈,卻兩度被熊廷弼憑火器、車營所阻,無從得利,皆因熊軍火藥充沛,難以討巧。


    至於薩爾滸之戰,他能破明軍火器防線,全憑突襲與以眾淩寡之策。


    敢死之士能破火力,直入敵陣,致其自亂。


    然此計於熊廷弼不適用,其麾下主力,未嚐少於三萬,人數上不占優勢,難以突破。


    “撤,回歸老巢。”


    努爾哈赤瞥見明軍築壘,咬牙下令。


    努爾哈赤撤走後不久,夜不收便傳回消息。


    雖未辨明努爾哈赤,但大隊探子仍被發現。


    “建奴探子撤了?”


    聞夜不收之報,熊廷弼捋須微笑,心中早有預料,建奴豈會輕易退卻。


    當熊廷弼再度阻截努爾哈赤之際,童仲揆率軍疾馳至五裏堡——因其距撫順關五裏而得名。


    此堡不過彈丸之地,南北不足六百米,東西僅四百米,乃熊廷弼昔日遺留下的土堡。堡周環繞深壕,壁壘森嚴。


    “這幫賊寇,逃竄如兔。”望著逃向薩爾滸寨的敵軍,童仲揆咬牙切齒,怒不可遏。


    撫順關新建鎮堡林立,雙方遊擊頻仍,明軍略占上風。


    建奴非土著,行事肆無忌憚,勝則驕,敗則遁,令人作嘔。


    “總兵大人。”


    秦邦屏趨步上前,打斷了童仲揆的沉思,“建奴主力聚於鴉鶻關,我們何不趁機攻取薩爾滸寨?”


    “且慢。”童仲揆擺手製止,“奉熊經略之命,待與沈陽總兵張良策、宣府副總兵楊宗業及豹韜衛中郎將孫傳庭會合後,再行進軍。”


    “豹韜衛?他們不是在廣寧嗎?”


    秦邦屏聞言皺眉,對豹韜衛的戰鬥力表示懷疑,“況且他們成軍不足一年。”


    “三日前已抵沈陽休整,想必已啟程赴撫順關。”


    童仲揆搖頭歎息,“其戰鬥力尚不得而知,但京營之富,遠勝我等邊軍。”


    “這幾日,我們先修繕通往薩爾滸寨的道路,為大軍前驅。”


    與此同時,沈陽城頭,戚金望著出城的豹韜衛,感慨萬千。


    這支軍隊的氣質,與他叔父戚繼光在薊州時的標兵如出一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


    豹韜衛,皇帝親軍,富甲一方。三營九千人,配備三百輛偏廂車,平均每三十人一輛,裝備之精良,令人咋舌。


    偏廂車,曆史悠久,自正統年間郭登造之,至隆萬變法戚繼光亦曾製造。


    其轅長丈三,寬九尺,高七尺五,廂以薄板製成,上置火銃,十人一車,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相連,車載衣糧器械及鹿角,攻守兼備,實為戰場利器。


    豹韜衛之富,堪稱豪奢。


    “東家,豹韜衛初出茅廬,便上戰場,您豈無後顧之憂?”


    沈陽至撫順關驛道上,趙舒師爺望著東家英姿,心懷忐忑。


    孫傳庭非軍旅出身,趙舒僅為糊口而伴其左右,未料竟隨軍出征。


    “何懼之有?”孫傳庭揮手笑答。


    “此番用兵,練兵為主,殲敵為輔,無需與敵硬撼。”


    孫傳庭對周遭騎兵吩咐,“傳令,全軍加速,務必天黑前抵撫順。”


    “遵命!”


    孫傳庭令下,豹韜衛如虎添翼,行軍更速。


    古語雲:“百裏而趣利者蹶上將。”


    然於孫傳庭而言,此語不適用。大明疆域,豈有伏兵?即便亂世,他亦敢急行軍。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關劫掠,京師戒嚴,勤王詔令四發。


    孫傳庭剛平陝西反賊,便率千騎五百火器兵,踏上勤王征途。


    十一月,清軍破高陽,孫承宗殉國;孫傳庭則於真定城下,初戰告捷。


    且說楊嗣昌於勤王戰中,陷害盧象升天雄軍,後又構陷孫傳庭入獄。


    言歸正傳,八日前,孫傳庭接熊廷弼遼陽“參觀”之邀,未打招呼,便率豹韜衛穿越兀良哈,直抵沈陽。而此時,協防沈陽之旨,方至廣寧。


    孫傳庭口中吟誦前年所作詩句:“聖主若虛前席待,願將血淚灑彤墀。”壯誌滿懷。


    一者,可戰場殺敵立功;二者,率軍馳騁敵境,快意恩仇。


    憶及遼河河套,蒙古人驚恐之狀,孫傳庭心中快慰。率軍狂飆,何其爽快!


    天啟元年六月二十七,孫傳庭率軍出撫順關。


    “拜見孫中郎!”


    五裏堡外,張良策、楊宗業、童仲揆、周敦吉、張神武等將,早已率眾迎候。


    無奈,此青年乃皇上麵前的紅人,且身為文臣。


    “豹韜衛中郎將孫傳庭,拜見諸位將軍。”


    孫傳庭早已下馬,疾步上前與眾將寒暄。


    眾將之中,他雖位高權重,卻最為年少。


    禮畢,眾人被引至五裏堡,分賓主落座。童仲揆隨即向孫傳庭道:


    “遵熊部堂之命,薩爾滸寨之戰,全權交由孫將軍定奪。”


    眾人皆知,此乃熊廷弼帥令,此番行動,由孫傳庭統領。


    “那在下便恭敬不如從命。”


    孫傳庭欣然接受,此乃熊廷弼信中早有約定。


    “此次薩爾滸之戰,策略四字:圍點打援。”


    “虛張聲勢攻薩爾滸,實則全力擊潰援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kk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kk妹並收藏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