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點,仙家不可能教的那麽仔細,因為大多數人不可能跟仙家溝通的那麽順暢,仙家告訴你十條,你隻感應到了兩條,這件事你就辦不了。
還有第二點,有很多事仙家也不知道咋辦,因為這個法事雖然最終是仙家去做,可前麵的所有流程隻能由人來操作。
這就像兩個人舉辦婚禮,都知道最後一步是入洞房,但前麵的所有步驟都必須有,司儀你必須得請,該有的禮節也不能少,否則就不成規矩,沒有那麽辦的。
當然也有不按規矩來的,那就不在這個討論範圍之內了。
正所謂仙靠人領,人靠仙助,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仙家,仙家的想法也會影響到人,這是互相成就的一個過程,並不是有些人想當然的那麽簡單。
那家老頭在地府可憐巴巴,沒吃沒喝還沒衣服,家屬很著急,我也就加快了速度,記下方法後,就給對方打了電話,告訴他們大概需要的費用。
這家人真不錯,周老大毫不猶豫就過來送錢了,本來我說錢不急,先備齊了物料再說,但他很講究,說這種事不能讓師傅墊錢。
他跟我說:“咱們也是剛認識,萬一你墊了錢買了東西,我們突然反悔不做了,那豈不是坑你?所以這筆錢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幹那個禿了反賬的事。”
看看,這就是好主顧呀,又不跟你討價還價,又不跟你磨磨嘰嘰,辦事又爽快,說話又講究,但凡這樣的人,仙家最願意幫忙了,都得額外的出力。
就像前些天那個方傑,摳摳搜搜的,辦事死差勁的,仙家都掐半拉眼珠子看不上他。
這次辦事,物料錢一共是一千多,我也是實話實說,然後告訴周老大,香火錢他們看著給就行,隨心,不挑。
那個年代的人們收入水平畢竟還不高,一般人的話,也就給個三頭二百的香火錢,好一點的給五百,或者八百,已經可以了。
畢竟辦這麽大的事,要出動很多仙家,跑很多關卡,過很多手續,走很多關係。
周老大確實挺講究,物料錢一千多,香火錢卻給了兩千塊。
而且還對我說,他們不差事,也求老仙多給出出力,把這件事給好好安排安排,讓老頭在下麵過的好點。
大師兄一看給了這麽多錢,也挺意外的,他對我說:“我聽說你們出馬仙都是不要錢的,或者隻要一點點香火錢,這咋這麽多呀?”
我說:“雖說隻要一點香火錢,但也沒人會真的隻給一包香的錢,事實是錢越多辦事越利索,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於是我就把潘迎瑩當初給我講的一個案例,說給了大師兄。
潘迎瑩剛開始給人辦事的時候,有一次給人還了個陰債,還有其他的法事,一共也是花了一千塊錢出頭,她忙活了一整天,還找了兩個人幫忙。
結果那人就給了一百塊錢香火錢,等於她帶著兩個人忙了一天,就收入一百,都不夠吃飯的。
她倒是沒說什麽,但老仙生氣了,把還陰債的錢送到地府,也沒等入庫,往那一扔就不管了。
過路的小鬼上去就搶,等地府曹官發現的時候已經少了一半。
後來那人晚上就做個夢,有鬼差上來告訴他,沒打點好送錢的仙家,錢半路丟了一半,讓他趕緊補齊。
然後那人就隻能又重新花了一遍錢……
從那之後,潘迎瑩再辦事都提前收香火錢,也不再讓人隨心給了。
因為這年頭,世道真的變了,有些人真的是毫無感恩之心,你讓他隨心,他就想占便宜,那還不如明碼標價,免得拿老仙送人情,惹老仙不高興。
我說仙家其實跟人一樣,你夠意思,我也夠意思,你不講究,那我也沒必要慣著你。
大師兄還是有點不理解,他說老仙修的是功德,咋還在意錢多錢少呢?
我說老仙當然不在意,他們又不花錢,但老仙心疼弟子啊,弟子得賺錢養家啊,弟子日子過得好了,給老仙的供奉才能更好啊。
更何況,仙家的努力付出也需要人們的感謝,這樣功德才更圓滿,老仙給你費了好幾天勁,然後你拿十塊二十塊的感謝老仙,你那不叫感謝,叫打發要飯的。
過去的人很單純,老仙也單純,現在的老仙也單純,但人不單純了,所以一來二去,過去的規矩就隻能全變了。
我說大師兄,是不是這個理兒?
他歎口氣,說不光你們,其實很多地方都變味了,包括一些寺廟道觀也是,但這也是大環境影響的,誰也沒法子改變什麽。
我說對的,所以隻要咱們能守住自己的本心就好了,不然王母娘娘就得來斬了咱們。
提到這個,我們倆哈哈大笑起來。
言歸正傳,鑒於這家屬於優質客戶,當天下午我就打出了表文,讓人把貨送去了辦事的土地廟。
剛好馬雲峰聽說這事也要去幫忙,還有大師兄也要去看熱鬧,我們三個就一起出發了。
那個時候辦事,香客是可以跟著一起去的,除非一些不能讓他們看的法事,比如還替身。
不像現在,錄個視頻發過去就可以。
到了地方之後,我們把物料在地上擺好,跟小山似的一大堆,大師兄都看傻眼了。
他說你們出馬仙辦事,幹嘛要燒這麽大一堆啊,我們那邊燒紙,就燒少少的一點點,從來沒有這樣子的。
我說沒錯,東北人幹啥都喜歡大的,你去飯店吃飯就知道了,盤子小了我們都不樂意。
再說這次的事情並不是給祖先送錢,而是要老仙帶著錢下去打通關係,給那個信主的老頭重新入籍啊。
你想想這個難度,那是一點錢能夠的嗎?
那些判官小鬼,每一個都得打點到位呀。
做法事的過程和細節我就不說了,這玩意涉密。
總之是辛苦老仙,東西燒了之後,就要跑一趟地府了。
很快法事結束,周老大一家對我千恩萬謝,我說你們先不用謝,這件事其實挺麻煩的,但七天之內必有消息,到時候再謝不遲。
還有第二點,有很多事仙家也不知道咋辦,因為這個法事雖然最終是仙家去做,可前麵的所有流程隻能由人來操作。
這就像兩個人舉辦婚禮,都知道最後一步是入洞房,但前麵的所有步驟都必須有,司儀你必須得請,該有的禮節也不能少,否則就不成規矩,沒有那麽辦的。
當然也有不按規矩來的,那就不在這個討論範圍之內了。
正所謂仙靠人領,人靠仙助,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仙家,仙家的想法也會影響到人,這是互相成就的一個過程,並不是有些人想當然的那麽簡單。
那家老頭在地府可憐巴巴,沒吃沒喝還沒衣服,家屬很著急,我也就加快了速度,記下方法後,就給對方打了電話,告訴他們大概需要的費用。
這家人真不錯,周老大毫不猶豫就過來送錢了,本來我說錢不急,先備齊了物料再說,但他很講究,說這種事不能讓師傅墊錢。
他跟我說:“咱們也是剛認識,萬一你墊了錢買了東西,我們突然反悔不做了,那豈不是坑你?所以這筆錢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幹那個禿了反賬的事。”
看看,這就是好主顧呀,又不跟你討價還價,又不跟你磨磨嘰嘰,辦事又爽快,說話又講究,但凡這樣的人,仙家最願意幫忙了,都得額外的出力。
就像前些天那個方傑,摳摳搜搜的,辦事死差勁的,仙家都掐半拉眼珠子看不上他。
這次辦事,物料錢一共是一千多,我也是實話實說,然後告訴周老大,香火錢他們看著給就行,隨心,不挑。
那個年代的人們收入水平畢竟還不高,一般人的話,也就給個三頭二百的香火錢,好一點的給五百,或者八百,已經可以了。
畢竟辦這麽大的事,要出動很多仙家,跑很多關卡,過很多手續,走很多關係。
周老大確實挺講究,物料錢一千多,香火錢卻給了兩千塊。
而且還對我說,他們不差事,也求老仙多給出出力,把這件事給好好安排安排,讓老頭在下麵過的好點。
大師兄一看給了這麽多錢,也挺意外的,他對我說:“我聽說你們出馬仙都是不要錢的,或者隻要一點點香火錢,這咋這麽多呀?”
我說:“雖說隻要一點香火錢,但也沒人會真的隻給一包香的錢,事實是錢越多辦事越利索,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於是我就把潘迎瑩當初給我講的一個案例,說給了大師兄。
潘迎瑩剛開始給人辦事的時候,有一次給人還了個陰債,還有其他的法事,一共也是花了一千塊錢出頭,她忙活了一整天,還找了兩個人幫忙。
結果那人就給了一百塊錢香火錢,等於她帶著兩個人忙了一天,就收入一百,都不夠吃飯的。
她倒是沒說什麽,但老仙生氣了,把還陰債的錢送到地府,也沒等入庫,往那一扔就不管了。
過路的小鬼上去就搶,等地府曹官發現的時候已經少了一半。
後來那人晚上就做個夢,有鬼差上來告訴他,沒打點好送錢的仙家,錢半路丟了一半,讓他趕緊補齊。
然後那人就隻能又重新花了一遍錢……
從那之後,潘迎瑩再辦事都提前收香火錢,也不再讓人隨心給了。
因為這年頭,世道真的變了,有些人真的是毫無感恩之心,你讓他隨心,他就想占便宜,那還不如明碼標價,免得拿老仙送人情,惹老仙不高興。
我說仙家其實跟人一樣,你夠意思,我也夠意思,你不講究,那我也沒必要慣著你。
大師兄還是有點不理解,他說老仙修的是功德,咋還在意錢多錢少呢?
我說老仙當然不在意,他們又不花錢,但老仙心疼弟子啊,弟子得賺錢養家啊,弟子日子過得好了,給老仙的供奉才能更好啊。
更何況,仙家的努力付出也需要人們的感謝,這樣功德才更圓滿,老仙給你費了好幾天勁,然後你拿十塊二十塊的感謝老仙,你那不叫感謝,叫打發要飯的。
過去的人很單純,老仙也單純,現在的老仙也單純,但人不單純了,所以一來二去,過去的規矩就隻能全變了。
我說大師兄,是不是這個理兒?
他歎口氣,說不光你們,其實很多地方都變味了,包括一些寺廟道觀也是,但這也是大環境影響的,誰也沒法子改變什麽。
我說對的,所以隻要咱們能守住自己的本心就好了,不然王母娘娘就得來斬了咱們。
提到這個,我們倆哈哈大笑起來。
言歸正傳,鑒於這家屬於優質客戶,當天下午我就打出了表文,讓人把貨送去了辦事的土地廟。
剛好馬雲峰聽說這事也要去幫忙,還有大師兄也要去看熱鬧,我們三個就一起出發了。
那個時候辦事,香客是可以跟著一起去的,除非一些不能讓他們看的法事,比如還替身。
不像現在,錄個視頻發過去就可以。
到了地方之後,我們把物料在地上擺好,跟小山似的一大堆,大師兄都看傻眼了。
他說你們出馬仙辦事,幹嘛要燒這麽大一堆啊,我們那邊燒紙,就燒少少的一點點,從來沒有這樣子的。
我說沒錯,東北人幹啥都喜歡大的,你去飯店吃飯就知道了,盤子小了我們都不樂意。
再說這次的事情並不是給祖先送錢,而是要老仙帶著錢下去打通關係,給那個信主的老頭重新入籍啊。
你想想這個難度,那是一點錢能夠的嗎?
那些判官小鬼,每一個都得打點到位呀。
做法事的過程和細節我就不說了,這玩意涉密。
總之是辛苦老仙,東西燒了之後,就要跑一趟地府了。
很快法事結束,周老大一家對我千恩萬謝,我說你們先不用謝,這件事其實挺麻煩的,但七天之內必有消息,到時候再謝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