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章:高翰文的危險時刻
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作者:雪泥鴻爪ad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過年的,杭州高翰文抱上了自家的娃娃,是個千金。有個下人說什麽弄瓦之喜,被高翰文氣得一腳踢到一邊去,才改口喜獲千金。
高翰文的這個春節注定是痛並快樂著的。
快樂當然是有自己的女兒了。取了個小名叫壯壯,大名愣是沒想出來。
痛倒不是頭疼流串進入杭州的山東白蓮教高層。因為這群人一來就被一夥傳銷給騙去下苦力了。要不是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這群人還未必逃得出來。
真正讓高翰文頭疼的是,一直以來布政使衙門都是廣泛收集各類文獻,但凡有點價值的都給點賞銀然後整理打包送去京城的。
自己雖然在古文裏麵參私貨,但是也得保證大多數都是真的古文文獻或者遺跡啊?九真一假才不至於讓天下沸沸揚揚。
然而,這東西的收集,到臘月底了卻出了事故了。
第一本就是讓人頭大的《竹書紀年》,是一個號稱天一閣的閣主範欽獻上來的。這玩意,高翰文懷疑皇宮裏肯定有抄本,但是自己寄上去,一旦被百官知道傳播這種質疑三代之治的東西,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了。
好在債多了不愁,這點大逆不道也不算多大逆了。
如果第一本能叫做大逆不道,第二本那就真的是徹徹底底的掀桌子了。一個叫閻若璩的老頭子,交了一份《尚書偽經考》,不是古文,卻是對古文的考證。
好家夥,儒學的治政根基,尚書居然是偽經?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儒學治世箴言全是假話?
高翰文前世是學審計的,跟文學不沾邊,但多少也了解過尚書那東西根本就經不起推敲。一直能拿來當經典,靠的就是百姓足夠愚蠢,讀書人自然就懶得去編一套新話術來統治,另外就是起到一個指鹿為馬測試權力服從性的作用。
記憶中民國那一幫大師各種論證吊打尚書,但現在確實沒想到,現在才是大明中後期啊,就有人要迫不及待掀桌子了嗎?
要知道就算到當前,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還爭得打生打死一般。現在來一個尚書是假的。全大明讀書人的臉麵都會蚌埠住的。
更為關鍵的是,這老頭作為一個陝西的老士紳,這次拋棄家中田產來杭州投書,還世人一個真相。這份精神真的算得上是毀家紓難了。
原本是投稿直接去刊印發表的。被高翰文攔住,以獻書皇帝,由朝廷公之於眾的理由壓了下來。
書的內容是相當詳實的,特別是列出的古文尚書讀起來比今文尚書還通順。這一看就知道號稱孔子夾壁所留的古文尚書並不靠譜。特別是牽扯出梅賾獻孔安國《古文尚書》偽經的鐵證。
高翰文都不敢把裏麵的本證、旁證、實證、續證、理證看完了。趕緊合上能托一陣子是一陣子了。
第三本書則是有個農民獻了挖出來的竹簡,隸書大字《德道經》。這事長沙馬王堆挖出得道經,什麽大器晚成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
高翰文幾乎隻是核對一眼就知道,這東西假不了。
好家夥,這一下,儒道兩家的根基都是假的了。可以想象,這要是寄出去了,那是真要全家都寄了
.
高翰文的這個春節注定是痛並快樂著的。
快樂當然是有自己的女兒了。取了個小名叫壯壯,大名愣是沒想出來。
痛倒不是頭疼流串進入杭州的山東白蓮教高層。因為這群人一來就被一夥傳銷給騙去下苦力了。要不是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這群人還未必逃得出來。
真正讓高翰文頭疼的是,一直以來布政使衙門都是廣泛收集各類文獻,但凡有點價值的都給點賞銀然後整理打包送去京城的。
自己雖然在古文裏麵參私貨,但是也得保證大多數都是真的古文文獻或者遺跡啊?九真一假才不至於讓天下沸沸揚揚。
然而,這東西的收集,到臘月底了卻出了事故了。
第一本就是讓人頭大的《竹書紀年》,是一個號稱天一閣的閣主範欽獻上來的。這玩意,高翰文懷疑皇宮裏肯定有抄本,但是自己寄上去,一旦被百官知道傳播這種質疑三代之治的東西,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了。
好在債多了不愁,這點大逆不道也不算多大逆了。
如果第一本能叫做大逆不道,第二本那就真的是徹徹底底的掀桌子了。一個叫閻若璩的老頭子,交了一份《尚書偽經考》,不是古文,卻是對古文的考證。
好家夥,儒學的治政根基,尚書居然是偽經?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儒學治世箴言全是假話?
高翰文前世是學審計的,跟文學不沾邊,但多少也了解過尚書那東西根本就經不起推敲。一直能拿來當經典,靠的就是百姓足夠愚蠢,讀書人自然就懶得去編一套新話術來統治,另外就是起到一個指鹿為馬測試權力服從性的作用。
記憶中民國那一幫大師各種論證吊打尚書,但現在確實沒想到,現在才是大明中後期啊,就有人要迫不及待掀桌子了嗎?
要知道就算到當前,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還爭得打生打死一般。現在來一個尚書是假的。全大明讀書人的臉麵都會蚌埠住的。
更為關鍵的是,這老頭作為一個陝西的老士紳,這次拋棄家中田產來杭州投書,還世人一個真相。這份精神真的算得上是毀家紓難了。
原本是投稿直接去刊印發表的。被高翰文攔住,以獻書皇帝,由朝廷公之於眾的理由壓了下來。
書的內容是相當詳實的,特別是列出的古文尚書讀起來比今文尚書還通順。這一看就知道號稱孔子夾壁所留的古文尚書並不靠譜。特別是牽扯出梅賾獻孔安國《古文尚書》偽經的鐵證。
高翰文都不敢把裏麵的本證、旁證、實證、續證、理證看完了。趕緊合上能托一陣子是一陣子了。
第三本書則是有個農民獻了挖出來的竹簡,隸書大字《德道經》。這事長沙馬王堆挖出得道經,什麽大器晚成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
高翰文幾乎隻是核對一眼就知道,這東西假不了。
好家夥,這一下,儒道兩家的根基都是假的了。可以想象,這要是寄出去了,那是真要全家都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