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八章:李春芳按下葫蘆又起瓢
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作者:雪泥鴻爪ad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樣,難得擁有休假的程學顏被李春芳抓了過來。
聽完李春芳冗長的介紹後,同樣眉頭皺了起來。
這事,幹得好也就那樣,幹得不好,怕是人頭不保。
天子既然問了,肯定得有個答複才行
程學顏也不藏私,終於逮著時間完整地講述了泰州學派近一年半的研究進展。
泰州學派對於人心人性的研究主要分為,行為、認知與意識三個層麵。
目前成果最多的就是行為,顏均已經帶領其數十名弟子,完成了對小狗、猴子與小孩的各種習得訓練。
無論是小狗、小猴、小孩叼鞋子都得到了完美的印證。特別是小孩叼鞋子後得到獎勵,將使得小孩在接下來的叼鞋子活動中更為積極。甚至叼完了還去搶著叼旁邊動作慢的小孩的。這比小狗、猴子積極多了。
並且事後,哪怕沒有獎勵,小狗、小猴與小孩都會有事沒事叼鞋子來換獎勵,不給獎勵還哭喊狂叫,直到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小孩才戒掉這個動作。
認知按照顏均的意思其實思維處理信息的方式,這裏按變動的快慢就分為主觀與客觀兩個部分。主觀自然是感覺與知覺,想象與思維;客觀則是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力三個部分。
認知上的探究很少,顏均還沒有很好地辦法來讓學生們重複測試,但之前一些嚐試也有些成果,那就是思維定勢。並由於思維定勢導致長期的歸因謬誤。
說起來其實跟反射行為的實驗很像,但思維定勢可不是直接給獎勵促成了,而是可以在一步步的語言陷阱中自動形成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當一個習慣人品歸因的人看到這兩個詞天然就會識別出氣背後主體截然不同的人品。
意識層麵目前還沒人涉及,之前程學顏去杭州被高翰文的一個“性”字搞得當場就羞紅了臉。說實話,完全想不出,高翰文為什麽能夠那麽坦然地說出“性”這個字。都涉及性了,自然是沒法做了。至少顏均還不至於老不羞到這種程度。估計得等後麵有好時機,好機會再說了。
當程學顏把泰州學派顏均的各項研究細節娓娓道來時,李春芳終於有了那麽一點眉目。
革除君的定位意味著還是得罵建文帝,隻是歸因得找個合符邏輯的由頭了。
行為、認知、意識。排除掉不靠譜的性這個意識層麵的答案,就隻能在行為與認知上編故事了。
於是乎,兩人趁熱打鐵,一篇熱乎的奏疏當天晚上就湊了出來。
淩晨,李春芳安排程學顏去廂房休息,自己還在那兒琢磨最後一遍文字的推敲。
仔細看完,瞬間倒吸一口涼氣。因為似乎又暴露了一個重大問題。
因為兩人是按照有奸臣趁著建文帝從小失去父王管教,一步步錯誤地引導,最終把大明一切存在與潛在的問題歸咎與藩王的。這個奸臣也不是別人,就是曾經的太子府詹事齊泰。
齊泰的動機無非是邀功。沒有藩王問題,估計製造並惡化藩王問題並最終解決藩王,以此來綁架皇帝。隻可惜水平不行被成祖領遺詔給剿滅了。
革除君之所以對齊泰一眾人等深信不疑,就在於其從小借助東宮侍讀、詹士等身份,潛移默化地灌輸的結果。
試想下,從小就對革除君反複地條件反射刺激,告訴他世上的人不是善人就是惡人。像齊泰這些順從的就善人,不順從就是惡人。
而從小在東宮被冷言冷語擠兌的朱允熥自然不可能服氣與溫順。那麽借由眼皮子底下尚且作惡的兄弟朱允熥去引導革除君慣性思考外藩皆不可靠,皆有心大寶,則理所應當了。
革除君也不是傻到毫無察覺,隻是等到後麵意識到時已經登基大寶了,到時再自我否定很難的。總不能皇帝年紀輕輕就下罪己詔吧。因此基本到後麵是捏著鼻子削藩,妄圖以太祖子孫性命為代價,然後借軍功之盛整頓朝綱。
但這看似天衣無縫的新說辭卻把一個問題推到台麵上了: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會被誤導,是人就會偏執。皇帝的神性沒了。
聽完李春芳冗長的介紹後,同樣眉頭皺了起來。
這事,幹得好也就那樣,幹得不好,怕是人頭不保。
天子既然問了,肯定得有個答複才行
程學顏也不藏私,終於逮著時間完整地講述了泰州學派近一年半的研究進展。
泰州學派對於人心人性的研究主要分為,行為、認知與意識三個層麵。
目前成果最多的就是行為,顏均已經帶領其數十名弟子,完成了對小狗、猴子與小孩的各種習得訓練。
無論是小狗、小猴、小孩叼鞋子都得到了完美的印證。特別是小孩叼鞋子後得到獎勵,將使得小孩在接下來的叼鞋子活動中更為積極。甚至叼完了還去搶著叼旁邊動作慢的小孩的。這比小狗、猴子積極多了。
並且事後,哪怕沒有獎勵,小狗、小猴與小孩都會有事沒事叼鞋子來換獎勵,不給獎勵還哭喊狂叫,直到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小孩才戒掉這個動作。
認知按照顏均的意思其實思維處理信息的方式,這裏按變動的快慢就分為主觀與客觀兩個部分。主觀自然是感覺與知覺,想象與思維;客觀則是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力三個部分。
認知上的探究很少,顏均還沒有很好地辦法來讓學生們重複測試,但之前一些嚐試也有些成果,那就是思維定勢。並由於思維定勢導致長期的歸因謬誤。
說起來其實跟反射行為的實驗很像,但思維定勢可不是直接給獎勵促成了,而是可以在一步步的語言陷阱中自動形成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當一個習慣人品歸因的人看到這兩個詞天然就會識別出氣背後主體截然不同的人品。
意識層麵目前還沒人涉及,之前程學顏去杭州被高翰文的一個“性”字搞得當場就羞紅了臉。說實話,完全想不出,高翰文為什麽能夠那麽坦然地說出“性”這個字。都涉及性了,自然是沒法做了。至少顏均還不至於老不羞到這種程度。估計得等後麵有好時機,好機會再說了。
當程學顏把泰州學派顏均的各項研究細節娓娓道來時,李春芳終於有了那麽一點眉目。
革除君的定位意味著還是得罵建文帝,隻是歸因得找個合符邏輯的由頭了。
行為、認知、意識。排除掉不靠譜的性這個意識層麵的答案,就隻能在行為與認知上編故事了。
於是乎,兩人趁熱打鐵,一篇熱乎的奏疏當天晚上就湊了出來。
淩晨,李春芳安排程學顏去廂房休息,自己還在那兒琢磨最後一遍文字的推敲。
仔細看完,瞬間倒吸一口涼氣。因為似乎又暴露了一個重大問題。
因為兩人是按照有奸臣趁著建文帝從小失去父王管教,一步步錯誤地引導,最終把大明一切存在與潛在的問題歸咎與藩王的。這個奸臣也不是別人,就是曾經的太子府詹事齊泰。
齊泰的動機無非是邀功。沒有藩王問題,估計製造並惡化藩王問題並最終解決藩王,以此來綁架皇帝。隻可惜水平不行被成祖領遺詔給剿滅了。
革除君之所以對齊泰一眾人等深信不疑,就在於其從小借助東宮侍讀、詹士等身份,潛移默化地灌輸的結果。
試想下,從小就對革除君反複地條件反射刺激,告訴他世上的人不是善人就是惡人。像齊泰這些順從的就善人,不順從就是惡人。
而從小在東宮被冷言冷語擠兌的朱允熥自然不可能服氣與溫順。那麽借由眼皮子底下尚且作惡的兄弟朱允熥去引導革除君慣性思考外藩皆不可靠,皆有心大寶,則理所應當了。
革除君也不是傻到毫無察覺,隻是等到後麵意識到時已經登基大寶了,到時再自我否定很難的。總不能皇帝年紀輕輕就下罪己詔吧。因此基本到後麵是捏著鼻子削藩,妄圖以太祖子孫性命為代價,然後借軍功之盛整頓朝綱。
但這看似天衣無縫的新說辭卻把一個問題推到台麵上了: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會被誤導,是人就會偏執。皇帝的神性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