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濤告訴我,昨天晚上,他住的那個家屬區全亂了套,有上千人圍在張工家樓下看熱鬧。
最先趕到的是消防隊和公安科。
消防員把燒得不成樣子的張工,抬到隨後趕來的救護車上,清理了現場仍在冒煙的灰燼。警察把一直守在家中的女人押上了警車,張工老婆是自己走下樓梯的,出單元門口的時候,她臉上還掛著淡淡的笑容。
榆樹坪礦家屬區的規模很大,有上百棟樓,分成了六個片區。我住的地方和申小濤所在的家屬區離得很遠,所以昨晚礦區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我竟然一無所知。
震驚惋惜之餘,我問小申張工的傷情怎麽樣,你現在陪我去總醫院看看他?
申小濤說,張工被擔架抬上救護車的時候,還能開口說話,自己在現場,還幫忙來著,他被燒的那個慘狀,簡直沒辦法用語言描述。
小申勸我不要現在去醫院探視,說張工的傷勢那麽重,不知道能不能搶救過來,咱們現在去肯定見不到人,還是等有消息反饋回來後再說吧。
張工被自己老婆燒傷的事情,對我的刺激很大,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獨自坐在辦公室裏發呆。
和張工在同一棟辦公樓上班有很多年了,雖然自己和他的關係不是特別親近,但也屬於關係比較好的同事,我們在一起喝過無數次酒。
張工年長我十幾歲,這些年來,一直用寬厚仁慈的兄長對待小弟弟的態度待我,我也信任這位老大哥,平常對他很尊重。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沒想到前天還打電話提醒我,新廠房工程驗收之前,不要再給建築隊付進度款,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的老大哥,竟然遭到如此慘烈的劫難。
我在心裏默默為他祈禱,希望他能挺過來。
仔細回想近一年和張工交往過程中的細節,我希望找到這位老兄觀念和行為發生變化的端倪和苗頭,檢討自己為什麽沒有及時勸阻他,不要把嫂子傷得太重。
想到了三個多月前,張工勸我為自己的前途考慮,不要在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隨時可能垮塌的護坡工程驗收報告上簽字的事情,我忽然發現自己很蠢。
驗收小組那麽多人,除過我這個沒有經驗的新手外,其他人都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他們都看出了工程質量上存在的問題,誰都不願意在驗收報告上簽字。
既然大家都不簽字,作為驗收小組牽頭人的張工,完全可以在驗收報告上寫下,“質量不合格,建議返工”的結論,為什麽非要勸說我這個什麽都不懂的外行,以使用單位的名義,提出不同意進行工程驗收的意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麽蹊蹺?
想來想去,我覺得隻有一種可能。
驗收小組其他人事先都知道,這個工程是程四苟的親侄子承包的,沒有人敢得罪程四苟,但也沒有人願意冒著被追責的風險,為了討好程某人,而在存在明顯質量問題的工程驗收報告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於是,當時出現了冷場的情況,沒有人同意驗收,也沒有人不同意驗收。
麵對這種局麵,最難受的人非張工莫屬。
他是計劃科基建業務的主管,也是驗收小組的召集人,工程不能通過驗收,他沒辦法給程四苟交待。
如果因為這個小工程,惹惱了程大老爺,自己在計劃科的好日子很可能就到了頭。
張工心裏清楚,這幾十米用黃泥巴壘起來的毛石護坡,遲早都要垮掉,如果被追責的話,自己肯定是最主要,最直接的責任人。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指望程四苟站出來替自己說話,減輕自己身上的罪責,張工認為不大可能,所有的後果都得由自己擔著。
張工為了擺脫自己麵臨的兩難選擇,把我林子龍推到前麵做擋箭牌,用我替他頂雷。
他再次扮演了貼心大哥的角色,苦口婆心地勸我,為自己的前途著想,不要在驗收報告上簽字,要當著驗收小組成員的麵,說出自己不同意驗收的話。
不明就裏的我,接受了來自於老大哥的善意,體諒了張工的良苦用心,也接受了他的規勸,直言不諱地對驗收小組其他人說,這個工程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作為使用單位的負責人,我不同意驗收,也不接受驗收後的移交。
我的表態,把張工從窘境中解脫出來,也讓驗收小組其他人鬆了一口氣,卻因此讓自己獨自麵對程四苟的怒火,公開和這個位高權重,狂妄霸道的領導撕破了臉,從此不斷被他針對,沒有底線的百般刁難。
想通了這件事情中的玄妙之處,我確實有點傷心。
並不後悔自己當初的做法,也不害怕公開站在程四苟的對立麵。就算沒有這件事,修造廠和我林子龍,也是程某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遲早我和他都要開幹。
讓我傷心的是,張工為什麽要對我隱瞞真相,為什麽不告訴我這個工程的包工頭,是程四苟的侄子。
如果當時他把自己的難處,坦誠地告訴了我,而不是用貌似替我著想的假話欺騙,我大概還是當時那個態度,做出和當時同樣的選擇。
在事實麵前,我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自己還是太年輕,經驗和閱曆太淺,總是把人性想得太善良,太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
想起現在可能正在無菌手術室裏搶救的張工,我不由得黯然傷神,這位曾經的老大哥,又給昔日的小兄弟好好上了一課。
過了兩天,小申告訴我,張工搶救了過來,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問我啥時候去醫院探視。
當時,徐冰雅剛從省城回來,我正在給楊樹林打電話,請示把兩台二十四寸日立牌大彩電,送到什麽地方去。
我興意闌珊地對申小濤說,既然張工脫離了危險期,咱們把探視的時間往後推推吧。
讓我沒想到的是,這一推,讓自己失去了和張工見最後一麵的機會。
最先趕到的是消防隊和公安科。
消防員把燒得不成樣子的張工,抬到隨後趕來的救護車上,清理了現場仍在冒煙的灰燼。警察把一直守在家中的女人押上了警車,張工老婆是自己走下樓梯的,出單元門口的時候,她臉上還掛著淡淡的笑容。
榆樹坪礦家屬區的規模很大,有上百棟樓,分成了六個片區。我住的地方和申小濤所在的家屬區離得很遠,所以昨晚礦區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我竟然一無所知。
震驚惋惜之餘,我問小申張工的傷情怎麽樣,你現在陪我去總醫院看看他?
申小濤說,張工被擔架抬上救護車的時候,還能開口說話,自己在現場,還幫忙來著,他被燒的那個慘狀,簡直沒辦法用語言描述。
小申勸我不要現在去醫院探視,說張工的傷勢那麽重,不知道能不能搶救過來,咱們現在去肯定見不到人,還是等有消息反饋回來後再說吧。
張工被自己老婆燒傷的事情,對我的刺激很大,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獨自坐在辦公室裏發呆。
和張工在同一棟辦公樓上班有很多年了,雖然自己和他的關係不是特別親近,但也屬於關係比較好的同事,我們在一起喝過無數次酒。
張工年長我十幾歲,這些年來,一直用寬厚仁慈的兄長對待小弟弟的態度待我,我也信任這位老大哥,平常對他很尊重。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沒想到前天還打電話提醒我,新廠房工程驗收之前,不要再給建築隊付進度款,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的老大哥,竟然遭到如此慘烈的劫難。
我在心裏默默為他祈禱,希望他能挺過來。
仔細回想近一年和張工交往過程中的細節,我希望找到這位老兄觀念和行為發生變化的端倪和苗頭,檢討自己為什麽沒有及時勸阻他,不要把嫂子傷得太重。
想到了三個多月前,張工勸我為自己的前途考慮,不要在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隨時可能垮塌的護坡工程驗收報告上簽字的事情,我忽然發現自己很蠢。
驗收小組那麽多人,除過我這個沒有經驗的新手外,其他人都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他們都看出了工程質量上存在的問題,誰都不願意在驗收報告上簽字。
既然大家都不簽字,作為驗收小組牽頭人的張工,完全可以在驗收報告上寫下,“質量不合格,建議返工”的結論,為什麽非要勸說我這個什麽都不懂的外行,以使用單位的名義,提出不同意進行工程驗收的意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麽蹊蹺?
想來想去,我覺得隻有一種可能。
驗收小組其他人事先都知道,這個工程是程四苟的親侄子承包的,沒有人敢得罪程四苟,但也沒有人願意冒著被追責的風險,為了討好程某人,而在存在明顯質量問題的工程驗收報告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於是,當時出現了冷場的情況,沒有人同意驗收,也沒有人不同意驗收。
麵對這種局麵,最難受的人非張工莫屬。
他是計劃科基建業務的主管,也是驗收小組的召集人,工程不能通過驗收,他沒辦法給程四苟交待。
如果因為這個小工程,惹惱了程大老爺,自己在計劃科的好日子很可能就到了頭。
張工心裏清楚,這幾十米用黃泥巴壘起來的毛石護坡,遲早都要垮掉,如果被追責的話,自己肯定是最主要,最直接的責任人。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指望程四苟站出來替自己說話,減輕自己身上的罪責,張工認為不大可能,所有的後果都得由自己擔著。
張工為了擺脫自己麵臨的兩難選擇,把我林子龍推到前麵做擋箭牌,用我替他頂雷。
他再次扮演了貼心大哥的角色,苦口婆心地勸我,為自己的前途著想,不要在驗收報告上簽字,要當著驗收小組成員的麵,說出自己不同意驗收的話。
不明就裏的我,接受了來自於老大哥的善意,體諒了張工的良苦用心,也接受了他的規勸,直言不諱地對驗收小組其他人說,這個工程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作為使用單位的負責人,我不同意驗收,也不接受驗收後的移交。
我的表態,把張工從窘境中解脫出來,也讓驗收小組其他人鬆了一口氣,卻因此讓自己獨自麵對程四苟的怒火,公開和這個位高權重,狂妄霸道的領導撕破了臉,從此不斷被他針對,沒有底線的百般刁難。
想通了這件事情中的玄妙之處,我確實有點傷心。
並不後悔自己當初的做法,也不害怕公開站在程四苟的對立麵。就算沒有這件事,修造廠和我林子龍,也是程某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遲早我和他都要開幹。
讓我傷心的是,張工為什麽要對我隱瞞真相,為什麽不告訴我這個工程的包工頭,是程四苟的侄子。
如果當時他把自己的難處,坦誠地告訴了我,而不是用貌似替我著想的假話欺騙,我大概還是當時那個態度,做出和當時同樣的選擇。
在事實麵前,我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自己還是太年輕,經驗和閱曆太淺,總是把人性想得太善良,太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
想起現在可能正在無菌手術室裏搶救的張工,我不由得黯然傷神,這位曾經的老大哥,又給昔日的小兄弟好好上了一課。
過了兩天,小申告訴我,張工搶救了過來,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問我啥時候去醫院探視。
當時,徐冰雅剛從省城回來,我正在給楊樹林打電話,請示把兩台二十四寸日立牌大彩電,送到什麽地方去。
我興意闌珊地對申小濤說,既然張工脫離了危險期,咱們把探視的時間往後推推吧。
讓我沒想到的是,這一推,讓自己失去了和張工見最後一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