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短暫的沉澱,似乎總能意味著一次突飛猛進。
陳嘉宇覺得自己現在就像是總裁家的管家一樣,腦子裏想了一句:“很久沒見某某這樣笑過了”,想對著三個朋友說。
當然,這個某某指的是陳梨安。
“梨子,你就應該這樣,你看你笑起來多好看,哪有什麽事情需要糾結那麽多?”
“噗,哈哈哈哈哈。”陳嘉宇不知道又想到了什麽梗,笑的前仰後合。
原本師父陳醒是不想參與進來的。徒弟們進步了,肯定要鼓勵,但是總誇也不合適。大人尚且會因為一點成就自滿,成年了,也算不上大人……
但是陳嘉宇笑的真的有些莫名其妙了。陳醒帶著些許疑惑的皺了皺眉,就看見了周榕帶著試探看過來的目光。
意識到師父並沒有生氣的周榕有些尷尬,眼神繞著師父轉了一圈,裝出一副在找什麽東西的樣子,終於還是朝著師父開口:“師父,按梨子這樣的速度,大概多久能出獅?”
“嗯……”陳醒其實還真沒怎麽想過這個問題。徒弟們現在上大學,本來就有很多要忙的,把醒獅更多的當一種傳承和愛好來看待,是最輕鬆的。
但隻學給自己看的傳承也終究算不上傳承,舞獅存在的價值,一直不是自娛自樂。
師父陳醒自己明白這樣的道理,可陳梨安和李元妙終究是不一樣的,而在陳醒眼裏,能夠出獅與否,也不能光看能力:“先不著急。”
不是陳醒因為陳梨安自己去偷偷學太獅這件事心存芥蒂。但在做師父的看來兩個徒弟學醒獅的初心確實不一樣,對於醒獅的理解,也必然不一樣。
李元妙不敢逾越醒獅本身,去做太多“年輕人的想法”,是擔心自己如果做了什麽出格的“創新”與“捏造”,恐怕給師父的傷害最大的根本原因,正是師父心中,兩個徒弟的不一樣之處。
“對文化的認同”和“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盡管到最後殊途同歸,可出發點不一樣,也就注定了一切都不可同日而語——陳醒也擔心,因為這樣的不同,終究會讓後者的傳承,偏離了自己心中的醒獅。
生計是迫於無奈,而醒獅對於舞獅人的存在價值,本身就包括了生計這一項,所以陳醒並不覺得傳承與商業之間有什麽不可以。
但是醒獅能夠形成商業規模的背後,同樣靠的是許許多多人對於文化的認同,認同醒獅可以為他們的企業帶來祝福,為他們的村子帶來祥和,為了新的一年除邪去穢……
而陳醒眼中競技體育終究不一樣,求的是自身的突破,求的是為團隊和國家爭光,也僅僅是如此,沒有對於背後文化的熱愛,很難說清算不算的上是一種傳承。
等一等,所以陳醒想要等一等,如果陳梨安這個徒弟真的能夠理解龍獅文化追求的精神,不隻是覺得這是一項傳統運動,一項獅舞……
那麽再出獅的時候,哪怕隻是兩個人的女獅,自己也算是給年輕時候的自己一個肯定的答複了!
周榕知道師父絕對不是會因為一件能夠選擇擱置下來不談的事情,就不認可陳梨安成果的人,更何況,陳梨安的獅尾是元妙姐。就算是為了元妙姐,師父也不會把刻意壓製著陳梨安出獅,去見更大的場麵。
師徒之間的理解是難得的,更是無論在哪個時代,在現實與虛構裏都可以避免很多麻煩的一件事。畢竟中國人的情緒實在內斂,能夠用心照不宣解決的,甚少會選擇用話說出來。
用話說出來的‘真情’,反而常常要被當做是一種‘虛偽’的表現……
“梨子,慢慢來,你聽剛才周榕都覺得你進步挺快,和師父問你什麽時候能出獅,就像我小時候那樣,可以給別人帶去祝福。”說到小時候,在旁人眼中永遠是酷颯爽快的李元妙,總是會帶上很濃的小孩子氣。
“嗯。”
“師父是想要你穩穩的來……”
知道無論是師父陳醒,還是梨子,兩個人現在依舊是不知道怎麽主動開口,生怕提到了那天的事情叫對方多想,李元妙片不想兩個人就這樣沉默著:“師父,你說是不是?”
自己和周榕這麽多年,在細節上也談不上注意與否了,更多的都是習慣成自然。所以李元妙知道,陳梨安現在的進步需要師父在細節上隨時注意著點醒。
盡管陳醒的目光一直關照著陳梨安,但是有好幾次明明李元妙都發現了問題,師父陳醒也沒開口,隻等著李元妙上手去糾。
“嗯,醒獅背後有很多文化,多了解了解,對你們練起來也有好處。”這話不隻是提醒陳梨安的,做師父的知道陳嘉宇之所以能夠這麽快的再一次愛上醒獅,不隻是靠藏在記憶深處的小時候。
同樣離不開的,還是在馬來西亞也能看到華人華僑舞龍舞獅、賽龍舟——看到這一切並不是西方文化中可怖的形象,也不單純是威嚴,它們既可以帶來福祉,也是親民的。
“好的。”
“沒問題師父!”
“嗯。”
沒一聲回應,都是青春。陳醒有時候覺得傳承的意義不隻是文化,也是能夠在年輕的他們身上,找到年輕時候的自己,讓原本已經固化的生活流淌起來,無問去向,無關散漫。
“好。”
“練的時候你們也注意休息。”其實陳醒不開口也不是因為怕說什麽讓雙方都不好回應的話,自己這麽大人了,情緒的控製,和該說什麽,總該是有數的。
不過是因為自己知道這些小毛病,無論是李元妙還是周榕,都能給陳梨安指出來。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被動接受一些說法,其實全然不如給對方挑挑問題記得清楚。
陳醒的這個想法可以說完全是對的。就像是陳梨安在陪著周榕一起複習的時候,發現在講的過程中,很多自己當年想不明白的證明過程,竟然可以這般容易理解!
給別人講題的時候,自己更容易融會貫通。觀察別人問題的時候,也更容易反思自己。如果是觀察自己的動作,即便是發現問題,很多時候也意識不到要怎麽改變……
半分清風不留人,一片晴空由遣眠。練了這麽半天,高興也高興過了,本來就暖烘烘曬的人發困的天氣,再配上精神和身體的雙重乏累,陳梨安剛上出租車就睡著了。
“元妙姐,回去我就先不吃飯了,我要好好睡一覺。”
“嗯,真的好困……”下了出租車,走到公寓裏邊之前,陳梨安還是這一副困怏怏,連句話都不想說的模樣。
“哎,我要不然還是不睡了吧?”被公寓裏邊兒的空調這麽一吹,陳梨安算是醒了,話又多了起來,“但是我覺得我晚上還會困怎麽辦啊?”
“但是現在睡下去,晚上也未必能醒過來,又荒廢了一下午!”
麵對陳梨安這一大串話,李元妙並沒有說什麽。應該是因為這樣類似的對話實在是聽了太多次,現在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陳梨安總是會睡得,或早或晚,然後九十點鍾的時候起來,嚷著要吃夜宵。
沒過一會兒,陳梨安整個人都掛在李元妙身上了,就像是不怕熱似的,一邊搖晃著後者,一邊沒完沒了的說著廢話。
李元妙也不是沒有想過和陳梨安溝通一下,以後少說一點沒有用的,把時間放到分享故事和情緒上來。隻是不久之後就看到一個說法:人越快樂,廢話越多。
很難不懷疑這個文章就是掛在自己身上的陳梨安找人寫的,但李元妙還是選擇相信了這個說法。
左右自己也不是煩陳梨安那些沒用的話,如果他們能夠代表梨子很開心,沒有什麽煩惱,那麽自己還有些喜歡它們了——周榕也能肆無忌憚的多說些廢話就更好。
“元妙姐,師父今天說起來龍獅精神……”陳梨安聽得出來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而且也必然和周榕提起來‘出獅’這件事有著直接關聯。
這問題,陳梨安在剛才的電梯裏麵就已經想問了,但是身邊的人太多,難免會有人把這件事瞎傳,誰知道到了師父耳朵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嗯?”李元妙猜到今天陳梨安肯定是有什麽要問自己的,不然也不會一路上看看窗外又看看自己,無數次讓自己從她眼睛裏麵看到一種算不上多麽積極的渴望。
“什麽算龍獅精神?像是龍的圖騰?還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那種?”
一個精神如果能夠簡單的用三兩句話概括的話,也就不會被稱之為精神。一種現象、一種自然而然,一種你的一個行為,我就能斷定你我有一樣的文化沉澱,這或許算是精神能夠產生共鳴的形式。
——————
“嗯,真的好困……”下了出租車,走到公寓裏邊之前,陳梨安還是這一副困怏怏,連句話都不想說的模樣。
“哎,我要不然還是不睡了吧?”被公寓裏邊兒的空調這麽一吹,陳梨安算是醒了,話又多了起來,“但是我覺得我晚上還會困怎麽辦啊?”
“但是現在睡下去,晚上也未必能醒過來,又荒廢了一下午!”
麵對陳梨安這一大串話,李元妙並沒有說什麽。應該是因為這樣類似的對話實在是聽了太多次,現在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陳梨安總是會睡得,或早或晚,然後九十點鍾的時候起來,嚷著要吃夜宵。
沒過一會兒,陳梨安整個人都掛在李元妙身上了,就像是不怕熱似的,一邊搖晃著後者,一邊沒完沒了的說著廢話。
李元妙也不是沒有想過和陳梨安溝通一下,以後少說一點沒有用的,把時間放到分享故事和情緒上來。隻是不久之後就看到一個說法:人越快樂,廢話越多。
很難不懷疑這個文章就是掛在自己身上的陳梨安找人寫的,但李元妙還是選擇相信了這個說法。
左右自己也不是煩陳梨安那些沒用的話,如果他們能夠代表梨子很開心,沒有什麽煩惱,那麽自己還有些喜歡它們了——周榕也能肆無忌憚的多說些廢話就更好。
“元妙姐,師父今天說起來龍獅精神……”陳梨安聽得出來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而且也必然和周榕提起來‘出獅’這件事有著直接關聯。
這問題,陳梨安在剛才的電梯裏麵就已經想問了,但是身邊的人太多,難免會有人把這件事瞎傳,誰知道到了師父耳朵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嗯?”李元妙猜到今天陳梨安肯定是有什麽要問自己的,不然也不會一路上看看窗外又看看自己,無數次讓自己從她眼睛裏麵看到一種算不上多麽積極的渴望。
“什麽算龍獅精神?像是龍的圖騰?還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那種?”
一個精神如果能夠簡單的用三兩句話概括的話,也就不會被稱之為精神。一種現象、一種自然而然,一種你的一個行為,我就能斷定你我有一樣的文化沉澱,這或許算是精神能夠產生共鳴的形式。
“元妙姐,師父今天說起來龍獅精神……”陳梨安聽得出來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而且也必然和周榕提起來‘出獅’這件事有著直接關聯。
這問題,陳梨安在剛才的電梯裏麵就已經想問了,但是身邊的人太多,難免會有人把這件事瞎傳,誰知道到了師父耳朵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嗯?”李元妙猜到今天陳梨安肯定是有什麽要問自己的,不然也不會一路上看看窗外又看看自己,無數次讓自己從她眼睛裏麵看到一種算不上多麽積極的渴望。
“什麽算龍獅精神?像是龍的圖騰?還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那種?”
一個精神如果能夠簡單的用三兩句話概括的話,也就不會被稱之為精神。一種現象、一種自然而然,一種你的一個行為,我就能斷定你我有一樣的文化沉澱,這或許算是精神能夠產生共鳴的形式。
短暫的沉澱,似乎總能意味著一次突飛猛進。
陳嘉宇覺得自己現在就像是總裁家的管家一樣,腦子裏想了一句:“很久沒見某某這樣笑過了”,想對著三個朋友說。
當然,這個某某指的是陳梨安。
“梨子,你就應該這樣,你看你笑起來多好看,哪有什麽事情需要糾結那麽多?”
“噗,哈哈哈哈哈。”陳嘉宇不知道又想到了什麽梗,笑的前仰後合。
原本師父陳醒是不想參與進來的。徒弟們進步了,肯定要鼓勵,但是總誇也不合適。大人尚且會因為一點成就自滿,成年了,也算不上大人……
但是陳嘉宇笑的真的有些莫名其妙了。陳醒帶著些許疑惑的皺了皺眉,就看見了周榕帶著試探看過來的目光。
意識到師父並沒有生氣的周榕有些尷尬,眼神繞著師父轉了一圈,裝出一副在找什麽東西的樣子,終於還是朝著師父開口:“師父,按梨子這樣的速度,大概多久能出獅?”
“嗯……”陳醒其實還真沒怎麽想過這個問題。徒弟們現在上大學,本來就有很多要忙的,把醒獅更多的當一種傳承和愛好來看待,是最輕鬆的。
但隻學給自己看的傳承也終究算不上傳承,舞獅存在的價值,一直不是自娛自樂。
師父陳醒自己明白這樣的道理,可陳梨安和李元妙終究是不一樣的,而在陳醒眼裏,能夠出獅與否,也不能光看能力:“先不著急。”
不是陳醒因為陳梨安自己去偷偷學太獅這件事心存芥蒂。但在做師父的看來兩個徒弟學醒獅的初心確實不一樣,對於醒獅的理解,也必然不一樣。
李元妙不敢逾越醒獅本身,去做太多“年輕人的想法”,是擔心自己如果做了什麽出格的“創新”與“捏造”,恐怕給師父的傷害最大的根本原因,正是師父心中,兩個徒弟的不一樣之處。
“對文化的認同”和“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盡管到最後殊途同歸,可出發點不一樣,也就注定了一切都不可同日而語——陳醒也擔心,因為這樣的不同,終究會讓後者的傳承,偏離了自己心中的醒獅。
生計是迫於無奈,而醒獅對於舞獅人的存在價值,本身就包括了生計這一項,所以陳醒並不覺得傳承與商業之間有什麽不可以。
但是醒獅能夠形成商業規模的背後,同樣靠的是許許多多人對於文化的認同,認同醒獅可以為他們的企業帶來祝福,為他們的村子帶來祥和,為了新的一年除邪去穢……
而陳醒眼中競技體育終究不一樣,求的是自身的突破,求的是為團隊和國家爭光,也僅僅是如此,沒有對於背後文化的熱愛,很難說清算不算的上是一種傳承。
等一等,所以陳醒想要等一等,如果陳梨安這個徒弟真的能夠理解龍獅文化追求的精神,不隻是覺得這是一項傳統運動,一項獅舞……
那麽再出獅的時候,哪怕隻是兩個人的女獅,自己也算是給年輕時候的自己一個肯定的答複了!
周榕知道師父絕對不是會因為一件能夠選擇擱置下來不談的事情,就不認可陳梨安成果的人,更何況,陳梨安的獅尾是元妙姐。就算是為了元妙姐,師父也不會把刻意壓製著陳梨安出獅,去見更大的場麵。
師徒之間的理解是難得的,更是無論在哪個時代,在現實與虛構裏都可以避免很多麻煩的一件事。畢竟中國人的情緒實在內斂,能夠用心照不宣解決的,甚少會選擇用話說出來。
用話說出來的‘真情’,反而常常要被當做是一種‘虛偽’的表現……
“梨子,慢慢來,你聽剛才周榕都覺得你進步挺快,和師父問你什麽時候能出獅,就像我小時候那樣,可以給別人帶去祝福。”說到小時候,在旁人眼中永遠是酷颯爽快的李元妙,總是會帶上很濃的小孩子氣。
“嗯。”
“師父是想要你穩穩的來……”
知道無論是師父陳醒,還是梨子,兩個人現在依舊是不知道怎麽主動開口,生怕提到了那天的事情叫對方多想,李元妙片不想兩個人就這樣沉默著:“師父,你說是不是?”
自己和周榕這麽多年,在細節上也談不上注意與否了,更多的都是習慣成自然。所以李元妙知道,陳梨安現在的進步需要師父在細節上隨時注意著點醒。
盡管陳醒的目光一直關照著陳梨安,但是有好幾次明明李元妙都發現了問題,師父陳醒也沒開口,隻等著李元妙上手去糾。
“嗯,醒獅背後有很多文化,多了解了解,對你們練起來也有好處。”這話不隻是提醒陳梨安的,做師父的知道陳嘉宇之所以能夠這麽快的再一次愛上醒獅,不隻是靠藏在記憶深處的小時候。
同樣離不開的,還是在馬來西亞也能看到華人華僑舞龍舞獅、賽龍舟——看到這一切並不是西方文化中可怖的形象,也不單純是威嚴,它們既可以帶來福祉,也是親民的。
“好的。”
“沒問題師父!”
“嗯。”
沒一聲回應,都是青春。陳醒有時候覺得傳承的意義不隻是文化,也是能夠在年輕的他們身上,找到年輕時候的自己,讓原本已經固化的生活流淌起來,無問去向,無關散漫。
“好。”
“練的時候你們也注意休息。”其實陳醒不開口也不是因為怕說什麽讓雙方都不好回應的話,自己這麽大人了,情緒的控製,和該說什麽,總該是有數的。
不過是因為自己知道這些小毛病,無論是李元妙還是周榕,都能給陳梨安指出來。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被動接受一些說法,其實全然不如給對方挑挑問題記得清楚。
陳醒的這個想法可以說完全是對的。就像是陳梨安在陪著周榕一起複習的時候,發現在講的過程中,很多自己當年想不明白的證明過程,竟然可以這般容易理解!
給別人講題的時候,自己更容易融會貫通。觀察別人問題的時候,也更容易反思自己。如果是觀察自己的動作,即便是發現問題,很多時候也意識不到要怎麽改變……
半分清風不留人,一片晴空由遣眠。練了這麽半天,高興也高興過了,本來就暖烘烘曬的人發困的天氣,再配上精神和身體的雙重乏累,陳梨安剛上出租車就睡著了。
“元妙姐,回去我就先不吃飯了,我要好好睡一覺。”
“嗯,真的好困……”下了出租車,走到公寓裏邊之前,陳梨安還是這一副困怏怏,連句話都不想說的模樣。
“哎,我要不然還是不睡了吧?”被公寓裏邊兒的空調這麽一吹,陳梨安算是醒了,話又多了起來,“但是我覺得我晚上還會困怎麽辦啊?”
“但是現在睡下去,晚上也未必能醒過來,又荒廢了一下午!”
麵對陳梨安這一大串話,李元妙並沒有說什麽。應該是因為這樣類似的對話實在是聽了太多次,現在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陳梨安總是會睡得,或早或晚,然後九十點鍾的時候起來,嚷著要吃夜宵。
沒過一會兒,陳梨安整個人都掛在李元妙身上了,就像是不怕熱似的,一邊搖晃著後者,一邊沒完沒了的說著廢話。
李元妙也不是沒有想過和陳梨安溝通一下,以後少說一點沒有用的,把時間放到分享故事和情緒上來。隻是不久之後就看到一個說法:人越快樂,廢話越多。
很難不懷疑這個文章就是掛在自己身上的陳梨安找人寫的,但李元妙還是選擇相信了這個說法。
左右自己也不是煩陳梨安那些沒用的話,如果他們能夠代表梨子很開心,沒有什麽煩惱,那麽自己還有些喜歡它們了——周榕也能肆無忌憚的多說些廢話就更好。
“元妙姐,師父今天說起來龍獅精神……”陳梨安聽得出來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而且也必然和周榕提起來‘出獅’這件事有著直接關聯。
這問題,陳梨安在剛才的電梯裏麵就已經想問了,但是身邊的人太多,難免會有人把這件事瞎傳,誰知道到了師父耳朵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嗯?”李元妙猜到今天陳梨安肯定是有什麽要問自己的,不然也不會一路上看看窗外又看看自己,無數次讓自己從她眼睛裏麵看到一種算不上多麽積極的渴望。
“什麽算龍獅精神?像是龍的圖騰?還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那種?”
一個精神如果能夠簡單的用三兩句話概括的話,也就不會被稱之為精神。一種現象、一種自然而然,一種你的一個行為,我就能斷定你我有一樣的文化沉澱,這或許算是精神能夠產生共鳴的形式。
——————
“嗯,真的好困……”下了出租車,走到公寓裏邊之前,陳梨安還是這一副困怏怏,連句話都不想說的模樣。
“哎,我要不然還是不睡了吧?”被公寓裏邊兒的空調這麽一吹,陳梨安算是醒了,話又多了起來,“但是我覺得我晚上還會困怎麽辦啊?”
“但是現在睡下去,晚上也未必能醒過來,又荒廢了一下午!”
麵對陳梨安這一大串話,李元妙並沒有說什麽。應該是因為這樣類似的對話實在是聽了太多次,現在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陳梨安總是會睡得,或早或晚,然後九十點鍾的時候起來,嚷著要吃夜宵。
沒過一會兒,陳梨安整個人都掛在李元妙身上了,就像是不怕熱似的,一邊搖晃著後者,一邊沒完沒了的說著廢話。
李元妙也不是沒有想過和陳梨安溝通一下,以後少說一點沒有用的,把時間放到分享故事和情緒上來。隻是不久之後就看到一個說法:人越快樂,廢話越多。
很難不懷疑這個文章就是掛在自己身上的陳梨安找人寫的,但李元妙還是選擇相信了這個說法。
左右自己也不是煩陳梨安那些沒用的話,如果他們能夠代表梨子很開心,沒有什麽煩惱,那麽自己還有些喜歡它們了——周榕也能肆無忌憚的多說些廢話就更好。
“元妙姐,師父今天說起來龍獅精神……”陳梨安聽得出來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而且也必然和周榕提起來‘出獅’這件事有著直接關聯。
這問題,陳梨安在剛才的電梯裏麵就已經想問了,但是身邊的人太多,難免會有人把這件事瞎傳,誰知道到了師父耳朵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嗯?”李元妙猜到今天陳梨安肯定是有什麽要問自己的,不然也不會一路上看看窗外又看看自己,無數次讓自己從她眼睛裏麵看到一種算不上多麽積極的渴望。
“什麽算龍獅精神?像是龍的圖騰?還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那種?”
一個精神如果能夠簡單的用三兩句話概括的話,也就不會被稱之為精神。一種現象、一種自然而然,一種你的一個行為,我就能斷定你我有一樣的文化沉澱,這或許算是精神能夠產生共鳴的形式。
“元妙姐,師父今天說起來龍獅精神……”陳梨安聽得出來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而且也必然和周榕提起來‘出獅’這件事有著直接關聯。
這問題,陳梨安在剛才的電梯裏麵就已經想問了,但是身邊的人太多,難免會有人把這件事瞎傳,誰知道到了師父耳朵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嗯?”李元妙猜到今天陳梨安肯定是有什麽要問自己的,不然也不會一路上看看窗外又看看自己,無數次讓自己從她眼睛裏麵看到一種算不上多麽積極的渴望。
“什麽算龍獅精神?像是龍的圖騰?還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那種?”
一個精神如果能夠簡單的用三兩句話概括的話,也就不會被稱之為精神。一種現象、一種自然而然,一種你的一個行為,我就能斷定你我有一樣的文化沉澱,這或許算是精神能夠產生共鳴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