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你……”
“得了厭男症的女主?”時至今日,李元妙是真的佩服演員們演戲時候的信念感。這麽奇葩的設定,竟然一點都不覺得別扭?
“啊!”
陳嘉宇這麽坦坦蕩蕩的應聲,倒是讓李元妙不自信起來,試探著問出口:“真有這種病?”
“霸總小說裏,十個霸總,六個有。”
這倒是把李元妙說無語了:“有沒有點正常人的邏輯?”
“呃,穿越女後來化身吐槽彈幕算麽?”回想起來,陳嘉宇也不知道這麽尬的劇情自己當時是怎麽寫下去的,“你不是看了麽,後麵有個穿越女存在的價值,專門就是吐槽裏麵那些不合邏輯的無腦梗的。”
不得不說,陳嘉宇書裏麵的設計確實算得上是別出心裁,大有一種把讀者騙進來殺嗯美感……
“你忘記我了?”劇中男主的表現可以看得出來精神很穩定。對方張口閉口是一句‘男人’,竟然還能這麽平靜,又略帶悲戚的說出一句‘你忘記我了’?
“男人,你以為這樣就能引起我的注意麽?”劇中的女主邪魅一笑,鬆開了手裏拉著的玻璃門,附身把男主抵到了牆上。
“我告訴你,想要靠近我的人多了,敢這樣質問我的,你還是頭一個!”
李元妙扭過頭去憋著笑。原本在看陳嘉宇的這本書的時候,就已經被其中不少內容尬到需要緩緩神,沒想到演員竟然還能演出來——李元妙根本想不到,那些更套路的內容,演員要有多高的職業道德,才不至於笑出聲!
男主沒有錯開頭,隻是垂下眸子去,嗓音緊跟著變得沙啞起來,像是偷偷的哭了:“所以,你連舞獅也忘了是麽?”
在一旁默默觀看的李元妙是真的有點忍不住了。雖然知道陳嘉宇寫個故事的初心,但現在呈現出來的效果……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畢竟是新媒體下沉向的故事,劇情就在下一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女主就要認出男主嗯前一刻,有人來搗亂了。
“看來你的消息是真的落後啊……”
原來,因為女主不近男色,所以一段時間裏,竟然有對家和合作方為了獲得機會,全當成女主是同性戀,美男計不成,開始用起美女來。
也正是因為性別上的1優勢,女主一度信任了麵前這個女生,讓人一直做到了總裁秘書的位置上。
等到意識到這個姑娘竟然是對手派來打探底細的,女主有意試探,把人放到了能夠接手到公司重要業務的崗位上——誰知道,對家是來讓她往上爬的。隻是爬的不是公司的職位,而是女主的床!
一計不成,自然惱羞成怒,隻可憐女主到最後都沒反應過來自己不近男色,沒談戀愛,就是女同的荒謬理論是從哪裏傳出去的……
“這個時候還說什麽記得不記得?她自身都難保,你還有心思往上貼?”
“當初我一個直女陪她演了那麽久的戲,她到頭來不還是把我棄如撇履……你以為你就高貴些什麽?”
“難不成,你還同她有個孩子不成?”
“你這……”李元妙承認自己沒有看那麽細致,可真的想象不到陳嘉宇是在什麽精神狀態下才寫出來這樣一個故事的,“不是,你自己不覺得這樣的設定,實在是精神狀態堪憂麽?”
要不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李元妙真的想要給陳嘉宇送到醫院看看,是什麽腦子能想出這麽奇異嗯劇情來!
“這就是你不知道了!”說起這段劇情,陳嘉宇非但沒有因為元妙姐的質疑感到尷尬,愣是一副自豪的不能再自豪的樣子,“這是因為當時很多視頻底下,總有人說異性之間沒有純友誼。”
“那和你這個故事有什麽關係?”
“因為有些人看見同性之間的友誼,都開始滿腦子都是戀愛了……”
“哦。”陳嘉宇這麽一說,李元妙倒是深有所感,“你這麽說,我倒是想起梨子和我剛才認識的時候,也是有人起哄我們兩個。”
女孩子帥一點被當成同性戀,男孩子同理心強一點被當成同性戀。陳嘉宇和李元妙可不覺得這是對於真愛自由的追求!
既沒有尊重真正的同性戀麵對的社會、家庭乃至自身對自己不理解帶來的壓力,更是沒有尊重友誼,沒有尊重最常見的男女戀情——卻還要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美其名曰的去做傷害其他人的事情。
“那這段倒是有價值。”
得到了李元妙的認可,陳嘉宇在沒人注意的角度上小竊喜了一番,再轉過頭來,反倒是一副不慎在乎的樣子:“寫文章嘛,能有看點,不見得能夠爽到所有人,但一定要有一部分人能夠共鳴才是。”
在陳嘉宇心目中:無論是爽文,還是所謂的正劇,‘尊重’是第一位的。這份‘尊重’,不隻是對於一個行業才應該有的,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於社會裏真實存在的現象,為之書寫,為之發聲,都是一種‘尊重’。
尊重有千千萬萬種方式可以表達,陳嘉宇選擇了自己擅長的一種。
“當然!”劇中男主的回應信誓旦旦。
“啊?”
“你男主和女主?”李元妙又一次被震驚到了,在自己記憶裏從頭到尾的搜刮了一遍,一點也沒有想起來原書有這樣一段對話,“我記得你書裏麵也沒有啊……”
“是沒有啊。”
“我看了一些現在的短劇嘛,就發現這兩者在節奏上還有一些不同,微短劇比我們的節奏還要快,可能兩三章的內容,最後就是一分半的內容。”
“所以這些衝突肯定就要更快的給到。”
“這一集拿這裏作為結尾的話,後麵如果進入收費模式,大家的付費意願肯定比我原本那種形式要高很多……”
沒有得到李元妙的迅速回應,陳嘉宇一側身就發現李元妙正在走神,翻閱著看上去算得上嶄新的劇本:“你是看都沒看麽?”
“你的書我都看了,劇本我沒有太詳細去看。”劇本這方麵,有導演、製片這些人在,並不需要李元妙親自下場。
更何況,李元妙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並不是研究網絡文藝的,因而對於新媒體這方麵接觸的其實並不算多,真要李元妙分析微短劇和新媒體網文之間的差異,並不如陳嘉宇這麽清楚。
“行,都按你的想法來好了,有什麽問題導演他們也會說的,我不擔心。”
陳嘉宇撇撇嘴,李元妙這回話是哪裏跟哪裏啊?知道後者平時要考慮的事情比自己多得多,陳嘉宇也隻能是無奈歎口氣:“所以,你還是沒看我劇本。”
“好,收工,中午大家休息一下。”導演對於上午的成效其實算不上很滿意。
習慣拍攝院線電影的他,看微短劇的本子雖然也會有短暫的驚豔,覺得新奇有趣。停下來又覺得這樣的內容有些貧瘠,自己很多手法用不上,也不需要考慮什麽層次感,隻是人和事。
更何況,畢竟是微短劇,不少群演都是頭一天拉過來的,又沒有專門去橫店、象山這類影視城拍攝,表演的張力有時候也屬實達不到導演心目中的要求。
“我也明白這些主要的還是故事節奏,連演員吐字、後期配音這些抓得都不是那麽緊。可還是會覺得不習慣……”導演、製片的隊伍中午還是去飯館聚的餐,沒有和群演一起吃盒飯,趁著這個機會,也可以溝通一下感情,和跟組的資方人員反饋一下拍攝情況。
都已經是合作過很多次的團隊,盡管和李元妙不算熟悉,卻和李元妙父母的公司熟悉得很,知道後者相信自己的專業能力,導演也就不忌諱說說一上午以來的問題。
“現在有些演員也是真的難伺候,這還沒火呢,要演技沒演技,脾氣倒是不小。”等著上菜的這一會功夫,導演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我知道你們這裏是不是找了兩個網紅?有點粉絲確實不容易,總也不能做事這麽不上心。”
“就剛才兩個人的人設多麽鮮明,兩個人竟然能給我演的味道差不多,甚至整個都反過來了!”
知道這裏麵沒有關係戶,導演說起來也是越說越無語:“是,這個要走短視頻平台,肯定要有流量,找小演員確實不如找個網紅,或者自己有短劇這方麵經驗的好,隻是……”
導演這一句‘隻是’,眾人就已經明白了前者的心思,隻是話說到這裏了,導演顯然不想就此停下來:“剛才你們是沒看呢,一個動作指揮了五遍,轉過頭去,另一個還要教一遍。”
一個簡簡單單的按電梯、等人,看起來不是什麽大大事,可在有對比的時候,就明顯是體現雙方身份和性格的重要參照物了。
或許這些演員平時自己一人飾演多角的時候,能夠通過切換不同的服裝和代表物品體現自己的身份變化,但現在開放寫作,變成了命題作文,問題也就這麽凸顯出來了!
“哎,你是說那個女二的演員麽?”導演安排的很專業,基本上沒有什麽地方耽誤了時間,劇本上也就沒有什麽臨時修改的,陳嘉宇這個‘跟組編劇’更多時候就是來回巡視,像是個大領導似的,什麽也不用做。
“嗯?”現在孩子小小年紀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能夠獨當一麵,雖然在自己那個時代也不是少數,但看向晚輩後生的時候,導演的眼中也難免不由自主的帶上些欣賞,“嗯,咱們編劇老師有什麽想法?”
“哈哈哈哈……”
“噗嗤……”
“哎,笑什麽?你們平時和人家演員怎麽叫的?”
這些年來,好像很多行業都願意叫一句‘老師’,就顯得尊重對方了。對比起‘教授’、‘先生’這些有限製環境的話,‘老師’這個詞好像可以被用到更廣泛的語境下。
眾人都被導演這一句都壞了,陳嘉宇臉上也掛上三分淺粉,顯然是不好意思了:“我,那個,王導沒必要叫我老師的,我就……”
“嗯,說剛才的事情。剛才我看見她在那邊打電話,好像和朋友說什麽辛苦,一個動作讓她演了好多遍。”
“當時我還以為是咱們鏡頭調整導致的,還說確實是辛苦……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啊。”
“不同鏡頭多演幾遍也正常。”導演不滿意的似乎不隻是這些‘演員’的能力,最重要的還是不滿意他們的態度,“既然掙這份錢,拿這個作為自己在互聯網上的身份,這些事情就應該做到。”
“現在也真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叫敬業。以至於這些連自己工作的糊弄的,沒人批評,反倒成了可以理解了!”
“都這樣,不說文藝行業了,什麽行業能好好發展?”
可能是仗著桌上的都還是二十歲左右的一群年輕人,導演不自覺的帶上了些許說教的意味,也不在乎在場有誰對自己的話不滿:“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真應該卷鋪蓋直接轟回家去!”
三五天的拍攝雖然辛苦,但磕磕絆絆的也算是勉強完成了。導演再不滿意,也總歸是勉強能夠看過眼,接下來要和拍紀錄片的匯合,在京郊,太獅的訓練場地做拍攝。
“這一段你設計的確實是不錯,把這邊的紀錄片做成了微短劇裏綜藝大賽的一部分,這邊的微短劇拍攝也成了紀錄片裏記錄下來的宣傳形式……嗯,大屏小屏的互動上,還真沒有這樣嚐試過。”
或許很多故事是寫來寫去出不去的套子,或許年輕人對於影視的拍攝手段沒有老一輩人的經驗多。可信任之下成長的年輕人,總也能帶來些意想不到的綻放。
一場好雨,洗刷過bj無時不刻的塵土味,終於給幹燥的bj染上了些許南方一樣的濕潤氣。隻可惜,此時此刻的bj已經真正意義上入了冬,不過今年是個暖冬,一月份的bj還沒有見過雪。
這所謂的雨,實際上是一場雨夾雪,落在衝鋒衣上,由要人覺得刺骨。
“這種天氣真的活動的開麽?”陳嘉宇看著那些六十多歲的阿姨們為了等他們,早早已經來到,就連陳梨安也千裏迢迢的趕了過來,穿的卻比自己一群人單薄不少,心裏不由得一顫。
真的就像是陳梨安所說:bj的環境和廣東比不了!
“不行,這種天氣我不能演,感冒了我i後麵的事情耽誤了。”
“得了厭男症的女主?”時至今日,李元妙是真的佩服演員們演戲時候的信念感。這麽奇葩的設定,竟然一點都不覺得別扭?
“啊!”
陳嘉宇這麽坦坦蕩蕩的應聲,倒是讓李元妙不自信起來,試探著問出口:“真有這種病?”
“霸總小說裏,十個霸總,六個有。”
這倒是把李元妙說無語了:“有沒有點正常人的邏輯?”
“呃,穿越女後來化身吐槽彈幕算麽?”回想起來,陳嘉宇也不知道這麽尬的劇情自己當時是怎麽寫下去的,“你不是看了麽,後麵有個穿越女存在的價值,專門就是吐槽裏麵那些不合邏輯的無腦梗的。”
不得不說,陳嘉宇書裏麵的設計確實算得上是別出心裁,大有一種把讀者騙進來殺嗯美感……
“你忘記我了?”劇中男主的表現可以看得出來精神很穩定。對方張口閉口是一句‘男人’,竟然還能這麽平靜,又略帶悲戚的說出一句‘你忘記我了’?
“男人,你以為這樣就能引起我的注意麽?”劇中的女主邪魅一笑,鬆開了手裏拉著的玻璃門,附身把男主抵到了牆上。
“我告訴你,想要靠近我的人多了,敢這樣質問我的,你還是頭一個!”
李元妙扭過頭去憋著笑。原本在看陳嘉宇的這本書的時候,就已經被其中不少內容尬到需要緩緩神,沒想到演員竟然還能演出來——李元妙根本想不到,那些更套路的內容,演員要有多高的職業道德,才不至於笑出聲!
男主沒有錯開頭,隻是垂下眸子去,嗓音緊跟著變得沙啞起來,像是偷偷的哭了:“所以,你連舞獅也忘了是麽?”
在一旁默默觀看的李元妙是真的有點忍不住了。雖然知道陳嘉宇寫個故事的初心,但現在呈現出來的效果……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畢竟是新媒體下沉向的故事,劇情就在下一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女主就要認出男主嗯前一刻,有人來搗亂了。
“看來你的消息是真的落後啊……”
原來,因為女主不近男色,所以一段時間裏,竟然有對家和合作方為了獲得機會,全當成女主是同性戀,美男計不成,開始用起美女來。
也正是因為性別上的1優勢,女主一度信任了麵前這個女生,讓人一直做到了總裁秘書的位置上。
等到意識到這個姑娘竟然是對手派來打探底細的,女主有意試探,把人放到了能夠接手到公司重要業務的崗位上——誰知道,對家是來讓她往上爬的。隻是爬的不是公司的職位,而是女主的床!
一計不成,自然惱羞成怒,隻可憐女主到最後都沒反應過來自己不近男色,沒談戀愛,就是女同的荒謬理論是從哪裏傳出去的……
“這個時候還說什麽記得不記得?她自身都難保,你還有心思往上貼?”
“當初我一個直女陪她演了那麽久的戲,她到頭來不還是把我棄如撇履……你以為你就高貴些什麽?”
“難不成,你還同她有個孩子不成?”
“你這……”李元妙承認自己沒有看那麽細致,可真的想象不到陳嘉宇是在什麽精神狀態下才寫出來這樣一個故事的,“不是,你自己不覺得這樣的設定,實在是精神狀態堪憂麽?”
要不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李元妙真的想要給陳嘉宇送到醫院看看,是什麽腦子能想出這麽奇異嗯劇情來!
“這就是你不知道了!”說起這段劇情,陳嘉宇非但沒有因為元妙姐的質疑感到尷尬,愣是一副自豪的不能再自豪的樣子,“這是因為當時很多視頻底下,總有人說異性之間沒有純友誼。”
“那和你這個故事有什麽關係?”
“因為有些人看見同性之間的友誼,都開始滿腦子都是戀愛了……”
“哦。”陳嘉宇這麽一說,李元妙倒是深有所感,“你這麽說,我倒是想起梨子和我剛才認識的時候,也是有人起哄我們兩個。”
女孩子帥一點被當成同性戀,男孩子同理心強一點被當成同性戀。陳嘉宇和李元妙可不覺得這是對於真愛自由的追求!
既沒有尊重真正的同性戀麵對的社會、家庭乃至自身對自己不理解帶來的壓力,更是沒有尊重友誼,沒有尊重最常見的男女戀情——卻還要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美其名曰的去做傷害其他人的事情。
“那這段倒是有價值。”
得到了李元妙的認可,陳嘉宇在沒人注意的角度上小竊喜了一番,再轉過頭來,反倒是一副不慎在乎的樣子:“寫文章嘛,能有看點,不見得能夠爽到所有人,但一定要有一部分人能夠共鳴才是。”
在陳嘉宇心目中:無論是爽文,還是所謂的正劇,‘尊重’是第一位的。這份‘尊重’,不隻是對於一個行業才應該有的,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於社會裏真實存在的現象,為之書寫,為之發聲,都是一種‘尊重’。
尊重有千千萬萬種方式可以表達,陳嘉宇選擇了自己擅長的一種。
“當然!”劇中男主的回應信誓旦旦。
“啊?”
“你男主和女主?”李元妙又一次被震驚到了,在自己記憶裏從頭到尾的搜刮了一遍,一點也沒有想起來原書有這樣一段對話,“我記得你書裏麵也沒有啊……”
“是沒有啊。”
“我看了一些現在的短劇嘛,就發現這兩者在節奏上還有一些不同,微短劇比我們的節奏還要快,可能兩三章的內容,最後就是一分半的內容。”
“所以這些衝突肯定就要更快的給到。”
“這一集拿這裏作為結尾的話,後麵如果進入收費模式,大家的付費意願肯定比我原本那種形式要高很多……”
沒有得到李元妙的迅速回應,陳嘉宇一側身就發現李元妙正在走神,翻閱著看上去算得上嶄新的劇本:“你是看都沒看麽?”
“你的書我都看了,劇本我沒有太詳細去看。”劇本這方麵,有導演、製片這些人在,並不需要李元妙親自下場。
更何況,李元妙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並不是研究網絡文藝的,因而對於新媒體這方麵接觸的其實並不算多,真要李元妙分析微短劇和新媒體網文之間的差異,並不如陳嘉宇這麽清楚。
“行,都按你的想法來好了,有什麽問題導演他們也會說的,我不擔心。”
陳嘉宇撇撇嘴,李元妙這回話是哪裏跟哪裏啊?知道後者平時要考慮的事情比自己多得多,陳嘉宇也隻能是無奈歎口氣:“所以,你還是沒看我劇本。”
“好,收工,中午大家休息一下。”導演對於上午的成效其實算不上很滿意。
習慣拍攝院線電影的他,看微短劇的本子雖然也會有短暫的驚豔,覺得新奇有趣。停下來又覺得這樣的內容有些貧瘠,自己很多手法用不上,也不需要考慮什麽層次感,隻是人和事。
更何況,畢竟是微短劇,不少群演都是頭一天拉過來的,又沒有專門去橫店、象山這類影視城拍攝,表演的張力有時候也屬實達不到導演心目中的要求。
“我也明白這些主要的還是故事節奏,連演員吐字、後期配音這些抓得都不是那麽緊。可還是會覺得不習慣……”導演、製片的隊伍中午還是去飯館聚的餐,沒有和群演一起吃盒飯,趁著這個機會,也可以溝通一下感情,和跟組的資方人員反饋一下拍攝情況。
都已經是合作過很多次的團隊,盡管和李元妙不算熟悉,卻和李元妙父母的公司熟悉得很,知道後者相信自己的專業能力,導演也就不忌諱說說一上午以來的問題。
“現在有些演員也是真的難伺候,這還沒火呢,要演技沒演技,脾氣倒是不小。”等著上菜的這一會功夫,導演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我知道你們這裏是不是找了兩個網紅?有點粉絲確實不容易,總也不能做事這麽不上心。”
“就剛才兩個人的人設多麽鮮明,兩個人竟然能給我演的味道差不多,甚至整個都反過來了!”
知道這裏麵沒有關係戶,導演說起來也是越說越無語:“是,這個要走短視頻平台,肯定要有流量,找小演員確實不如找個網紅,或者自己有短劇這方麵經驗的好,隻是……”
導演這一句‘隻是’,眾人就已經明白了前者的心思,隻是話說到這裏了,導演顯然不想就此停下來:“剛才你們是沒看呢,一個動作指揮了五遍,轉過頭去,另一個還要教一遍。”
一個簡簡單單的按電梯、等人,看起來不是什麽大大事,可在有對比的時候,就明顯是體現雙方身份和性格的重要參照物了。
或許這些演員平時自己一人飾演多角的時候,能夠通過切換不同的服裝和代表物品體現自己的身份變化,但現在開放寫作,變成了命題作文,問題也就這麽凸顯出來了!
“哎,你是說那個女二的演員麽?”導演安排的很專業,基本上沒有什麽地方耽誤了時間,劇本上也就沒有什麽臨時修改的,陳嘉宇這個‘跟組編劇’更多時候就是來回巡視,像是個大領導似的,什麽也不用做。
“嗯?”現在孩子小小年紀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能夠獨當一麵,雖然在自己那個時代也不是少數,但看向晚輩後生的時候,導演的眼中也難免不由自主的帶上些欣賞,“嗯,咱們編劇老師有什麽想法?”
“哈哈哈哈……”
“噗嗤……”
“哎,笑什麽?你們平時和人家演員怎麽叫的?”
這些年來,好像很多行業都願意叫一句‘老師’,就顯得尊重對方了。對比起‘教授’、‘先生’這些有限製環境的話,‘老師’這個詞好像可以被用到更廣泛的語境下。
眾人都被導演這一句都壞了,陳嘉宇臉上也掛上三分淺粉,顯然是不好意思了:“我,那個,王導沒必要叫我老師的,我就……”
“嗯,說剛才的事情。剛才我看見她在那邊打電話,好像和朋友說什麽辛苦,一個動作讓她演了好多遍。”
“當時我還以為是咱們鏡頭調整導致的,還說確實是辛苦……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啊。”
“不同鏡頭多演幾遍也正常。”導演不滿意的似乎不隻是這些‘演員’的能力,最重要的還是不滿意他們的態度,“既然掙這份錢,拿這個作為自己在互聯網上的身份,這些事情就應該做到。”
“現在也真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叫敬業。以至於這些連自己工作的糊弄的,沒人批評,反倒成了可以理解了!”
“都這樣,不說文藝行業了,什麽行業能好好發展?”
可能是仗著桌上的都還是二十歲左右的一群年輕人,導演不自覺的帶上了些許說教的意味,也不在乎在場有誰對自己的話不滿:“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真應該卷鋪蓋直接轟回家去!”
三五天的拍攝雖然辛苦,但磕磕絆絆的也算是勉強完成了。導演再不滿意,也總歸是勉強能夠看過眼,接下來要和拍紀錄片的匯合,在京郊,太獅的訓練場地做拍攝。
“這一段你設計的確實是不錯,把這邊的紀錄片做成了微短劇裏綜藝大賽的一部分,這邊的微短劇拍攝也成了紀錄片裏記錄下來的宣傳形式……嗯,大屏小屏的互動上,還真沒有這樣嚐試過。”
或許很多故事是寫來寫去出不去的套子,或許年輕人對於影視的拍攝手段沒有老一輩人的經驗多。可信任之下成長的年輕人,總也能帶來些意想不到的綻放。
一場好雨,洗刷過bj無時不刻的塵土味,終於給幹燥的bj染上了些許南方一樣的濕潤氣。隻可惜,此時此刻的bj已經真正意義上入了冬,不過今年是個暖冬,一月份的bj還沒有見過雪。
這所謂的雨,實際上是一場雨夾雪,落在衝鋒衣上,由要人覺得刺骨。
“這種天氣真的活動的開麽?”陳嘉宇看著那些六十多歲的阿姨們為了等他們,早早已經來到,就連陳梨安也千裏迢迢的趕了過來,穿的卻比自己一群人單薄不少,心裏不由得一顫。
真的就像是陳梨安所說:bj的環境和廣東比不了!
“不行,這種天氣我不能演,感冒了我i後麵的事情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