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世界大戰將用石頭打仗。


    愛因斯坦


    在與斯大林簽訂條約時,希特勒的目標是要在他消滅波蘭期間確保蘇聯的中立。然後,他能調集部隊進攻英國和法國,他的確也是這麽做的。當時,他私下宣布:"讓我們把這一條約看作是確保我們後方的東西吧。"至於蘇聯,這個國家也被列在他將來的犧牲者的名單上。"目前蘇聯並不危險",他說道,"隻有當我們在西歐的行動自由時,我們才能反對蘇聯。在以後的一、兩年中,目前的局麵將繼續存在"。因此,希特勒從一開始就已製訂出他的征服計劃:首先是波蘭,其次是西歐,最後才是蘇聯。他按照這一計劃行事,並由此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直到蘇聯和西歐變得十分強大,足以掌握主動權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是作為由東歐少數民族爭端挑起的歐洲各國間的衝突開始的。在最初的兩年中,諸戰役隻在歐洲戰場上進行。然後,日本於1941年襲擊了珍珠港,從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戰變成了全球性的戰爭,正如美國1917年的參戰改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樣。但此時,兩次世界大戰間的相似處已不存在。隨著日本閃電般地占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第二次世界大戰包括的地區比前一次世界大戰多得多。兩次大戰在所運用的戰略和武器上也根本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戰壕和機槍群為基礎的防守證明優於進攻;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坦克和飛機為基礎的進攻證明強於防守。這一點解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特有的戰線的極大的流動性。整個整個的國家乃至整塊整塊的大陸來回易主,這與1914年至1918年間西部戰線流血的僵持局麵形成了鮮明對照。


    <b>一、戰爭的歐洲階段 </b>


    對波蘭的瓜分在波蘭,德國人第一次顯示了其新式的"閃電戰"的致命效力。首先,一批批俯衝轟炸機轟炸通訊線路,擴大恐怖氣氛和混亂局麵。然後,裝甲師在敵人的防線上打開一個個缺口,深深地侵入後方,摧毀運輸和通訊設施,將抵抗的部隊切割成碎片。最後是較輕便的摩托化師和步兵師出擊,必要時在飛機和大炮的援助下,"肅清"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敵軍。


    不幸的波蘭正好是一個適合這種戰爭的"機構"。這個國家差不多全是大平原區,幾乎沒有能阻擋坦克前進的自然障礙物。波蘭軍隊已毫無希望地成為過時的了,它雖擁有12個用馬匹、長筒靴和踢馬剌裝備起來的騎兵旅,但隻有一個裝甲旅。此外,波蘭最高指揮部已將部隊稀稀拉拉地分布在整個邊界線上,妄想守衛全國的領土。德國裝甲師幾乎沒費力就突破了選定的目標,切斷了補給線,包圍了波蘭的步兵師,而德國空軍轟炸目標時僅遇到了波蘭小辨模空軍軟弱無效的抵抗。由此造成的混亂使波蘭170萬軍隊中隻有三分之二的部隊被動員起來,而這些部隊中隻有不到半數的軍人能到達他們的集中地。


    10天內,這場戰役的勝負實際上已被決定。德國的坦克飛機大隊迎著日漸衰弱的抵抗迅速通過波蘭農村。德軍推進的速度迫使斯大林采取行動,以便接管他在與希特勒簽訂條約時所堅持要求的領土。9月17日,蘇聯紅軍穿過邊界進入東波蘭,兩天後,與得勝的德國人建立了聯係。9月27日,華沙淪陷,波蘭政府領導人逃到羅馬尼亞,然後從那裏逃往法國。兩天後,他們的國家被瓜分,德國人占領了擁有2,200萬人口的37,000平方哩土地,蘇聯人占領了擁有1,300萬人口的77,000平方哩土地。不到一個月,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就已完全地從地圖上消失。


    蘇聯政府這時利用《莫斯科條約》中的秘密議定書來加強它在波羅的海地區的戰略地位。1939年9月和10月,它強迫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同意在它們的領土上建立蘇聯軍事基地。作為補償,立陶宛得到了長期渴望的、以往一向是波蘭之一部分的維爾紐斯城及其周圍地區。然後,蘇聯人向芬蘭提出了在卡累利阿地峽和北冰洋沿岸的佩薩莫周圍割讓某些領土的要求。盡避蘇聯人在別處提供了大量的領土作為補償,但芬蘭人還是拒絕了,因為那將意味著失去他們在卡累利阿地區的一個堅固的防禦工事體係——曼納林防線。由於這些防禦工事在列寧格勒的大炮射程之內,因此,蘇聯人堅持他們的要求,最後,蘇聯紅軍於11月30日向芬蘭發動了進攻。


    芬蘭向國際聯盟發出呼籲,於是國際聯盟將蘇聯開除出國聯,可以說,蘇聯是遭到如此待遇的唯一國家。芬蘭人對蘇聯人猛攻的抵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們在曼納林防線擊退了蘇聯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西方輿論也一邊倒地支持芬蘭。自願軍,尤其是瑞典的自願軍,加入了作好戰鬥準備的芬蘭人,到1940年2月時,英法兩國政府也在認真考慮派遠征隊去援助芬蘭。但這時,曾嚴重低估了芬蘭力量的蘇聯人正在以正規軍而不是以地方部隊向芬蘭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他們用大炮猛轟,摧毀了曼納林防線,到3月中旬對,已迫使芬蘭人求和。隨後產生的條約使蘇聯人獲得的領土比他們原先要求的還多些,包括佩薩莫地區、維堡港口、芬蘭灣中的幾座島嶼和漢科海軍基地。


    蘇聯人對芬蘭和波羅的海其他國家的這些行動的主要意義,也許在於它們反映了在蘇-德合作的幌子背後存在的競爭和不信任。波羅的海地區的日耳曼人數世紀以來一直在梅梅爾和裏加這樣的城市中心居支配地位,但由於蘇聯的堅決要求,他們撤退到德國——這一情況也充分表明了上述這一點。


    對丹麥和挪威的征服當時,西方戰線處於令人不安的平靜中。波蘭被瓜分時,英國和法國無能為力地站在一套。他們不能進入德國人已嚴密封鎖的波羅的海;他們的空軍無法飛越德國領空;他們的陸軍則遇到了希特勒自1936年占領萊茵蘭後所精心修築的防禦工事的阻擋。因此,法國人隻得牢牢地守在馬其諾防線上,而在齊格菲防線那邊的德國人也沒采取任動行動。希特勒趁這種僵持局麵,向西方列強作出願意和平的表示。他立即遭到了拒絕,但僵持局麵仍在繼續,於是這種衝突被通俗地稱為"空頭"戰爭、奇怪的戰爭、膠著戰。


    這種表麵的平靜證明是靠不住的。1940年4月9日,德國軍隊突然采取行動,橫掃了丹麥,並登上挪威海岸。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控製挪威海岸的峽灣,這些峽灣能為德國潛艇提供非常寶貴的基地,還能保護船隻將瑞典的鐵礦石沿海岸運到德國。丹麥人沒能抵抗,但挪威人因有英國的支持而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後,德國人對天空的控製證明是決定性的。到4月底時,同盟國不得不撤離挪威的南部和中都。在北部,在納爾維克港的周圍,抵抗又持續了一個月。但到6月初時,法國本身也處在生死攸關的危險之中,於是,同盟國遠征軍駛離挪威,挪威政府也相隨而去,去倫敦避難。德國人在挪威建立了由賣國賊吉斯林領導的他們自己的政府;吉斯林的名宇成為追求私利的賣國賊的同義詞。


    法國和低地國的淪陷同盟國在挪威的挫折不久就因在7周內便橫掃法國和低地國家的驚人的閃電戰而相形見絀。5月10日,德國人進攻荷蘭和比利時,兩天後又進攻法國。荷蘭人的防守5天內使土崩瓦解。比利時人堅持得稍久些,但到5月28日時,國王利奧波德宣布投降,比利時軍隊停止抵抗。其時,德國人已繞過馬其諾防線的最北端——這條防線從來沒有伸展到海洋——並穿過阿登森林,在色當把法國人的防線打開了一個50哩長的缺口。裝甲師這時向西迅速穿過亞眠朝英吉利海峽沿岸的阿布維爾城挺進,5月21日到達該城。


    德國人的突破性進展使法國北部的英國、法國和比利時軍隊與法國主力部隊的聯係被切斷。法國最高指揮部試圖進行反擊,切斷德國坦克橫穿法國北部時形成的帶狀突出部。但是,普遍的混亂和麻木狀態妨礙了有效的行動,德國機械化部隊繼續沿英吉利海峽的海岸呈扇形展開。佛蘭德的同盟國軍隊,主要是英國軍隊,退縮到了敦刻爾克這個唯一仍無敵軍的港口。由於港口的一半已被毀壞、隻剩下幾哩長的空曠海灘,撤退的前景似乎令人絕望。人們希望也許能使45000人得救;事實上,有336000人乘船渡過了英吉利海峽,撤回到英國。這一"敦刻爾克奇跡"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希特勒的決定——希特勒當時決定重編軍隊、向南對法國進行決定性的戰爭,而不是力求取得一個已成為外圍作戰的戰役的完全勝利。同樣重要的是英國海軍部的勇氣,它調集了850艘包括河裏的拖船、摩托艇、漁船和海邊的明輪船在內的、屬於各個製造時期和不同種類的船隻,組成了一文混雜的援救船隊。皇家空軍掩護了這次撤退,取得了它對納粹德國空軍的首次勝利。不過,英國人除13,000人死亡、40000人被俘外,還被迫丟棄了所有貴重的裝備。


    隨著6月4日敦刻爾克撤退的完成,法國的苦難開始了。第二天,德國軍隊繼續向南推進。到6月13日時,未設防的、被政府拋棄了的巴黎已被占領。兩天後,德國人到達1916年時他們曾在那裏遭到慘敗的凡爾登。這時,法國總理保羅·雷諾(他於3月底接替達拉第)已完全泄氣,處於其內閣中綏靖者的影響之下。原先,他已打算將其政府遷移到北非,但6月16日,他疲倦地將總理職位交給了貝當元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位"凡爾登的英雄"這時卻向德國求和。6月22日,就在1918年簽署德國停戰協定的貢比涅,法國接受了條件苛刻的停戰協定,其中包括釋放所有的德國戰俘,遣散法國軍隊,交出法國軍艦,由德國占領包括主要的工業區和產糧區以及直到西班牙邊界為止的整個法國海岸線在內的法國一半略多的領土。


    德國閃電戰的驚人影響反映在低得令人難以置情的傷亡數字中。整個戰役中,法國損失了約10萬人,其他同盟國損失了2萬人,德國損失了45,000人。這些損失還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次進攻所蒙受的損失的一半。法國被認為是西方最強大的國家,它的迅速崩潰自然是一個最令人痛苦的打擊。有人指責說,叛國和怯懦是造成這一巨大災難的原因。雖然這些指責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決定性。一個因素是蘇-德條約的影響,這一條約使希特勒能將軍隊集中在一條戰線上。1914年,法國曾得到在東線作戰的沙俄軍隊相當大的援助;現在,法國必須單獨與德國對抗,僅得到英國比較微薄的支持。也許最重要的是德國在好幾個方麵、尤其是在飛機和坦克的數量以及新的閃電戰技術的發展方麵所占的優勢。法國最高指揮部之所以處於不利地位,不僅是因為裝備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因為它不能有效地利用它所擁有的人力和物力。


    不列顛戰役敦刻爾克撤退和法國淪陷之後,希特勒自然想當然地認為:英國會明白的,會屈服的。但是,他沒能考慮到英國人民和溫斯頓·丘吉爾。丘吉爾是馬爾伯勒公爵的後代,倫道夫·丘吉爾勳爵和《紐約時報》前業主的女兒珍妮·傑羅姆的兒子,一個天生的戰士和持異見者。丘吉爾26歲以前就已在古巴、印度西北邊界、蘇丹和南非作過戰,在南非,他曾在布爾戰爭中被俘,隨後又逃了出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因加利波利遠征隊的失敗而幾乎名譽掃地,因為他曾是加利波利遠征隊的主要支持者。20世紀30年代後期,他幾乎是單獨地主持重整軍備的活動,盡避重整軍備在當時是不受歡迎的事業。他的特點是不願通過避開棘手的問題或妥協來獲得名望。因此,在張伯倫實行綏靖政策的幾年中,他帶頭要求立場堅定地反對軸心國的侵略。


    如此一貫的勇敢和直率使他成為張伯倫理所當然的接班人,1940年5月10日,張伯倫因草率援助挪威和未能動員全國打一場生存戰而被迫辭職。丘吉爾組織了一個所有黨派參加的內閣,這裏既有保守黨領袖安東尼·艾登,又有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和歐內斯特·貝文,艾登曾因抗議當時的綏靖政策而於1938年辭去外交大臣的職務。丘吉爾從一開始就證明自己是一位無與倫比的軍事領袖。他以特有的膽識和果斷告訴他的人民——告訴全世界:"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著陸地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道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他的同胞們以同樣方式作出響應,他們堅韌不拔地、充滿自信地努力從事擺在他們麵前的這種艱巨的工作。


    其時,希特勒正猶豫不決,拿不準下一步該怎麽走。法國出人意料地迅速淪陷使他大為吃驚。最初,他試圖同他始終十分尊敬的英國人達成協議。當他的提議被置之不理時,他便於1940年7月16日發出了入侵英島的指令,即"海獅計劃"。但是,對兩棲作戰,德國最高指揮部既沒有適當的裝備,也沒有除入侵挪威以外的必需經驗,故組織一次兩棲作戰還需要時間。德國武裝部隊的首腦們把許多時間浪費在關於橫渡英吉利海峽的種種難以對付的技術問題的激烈爭論上。不過,他們都同意,如果不掌握製空權,"海獅計劃"是實行不了的。因此,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調動了他的空軍,確信隻需通過空襲、無需采用危險的渡海方法便能征服英國。


    接著發生的空襲發展成重大的不列顛戰役,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較大的轉折點之一。在這一大規模的空戰中,納粹德國空軍擁有的飛機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英國皇家空軍——2670架對1475架。但是,皇家空軍的噴火式戰鬥機和颶風式戰鬥驅逐機更為先進,因為英國人大量生產飛機比德國人晚幾年。英國人還使用了雷達,雷達是一種新發明,能使敵機在距離其目標還有50至100哩時就被"看見"。即便如此,如果納粹德國空軍傾全力對付皇家空軍的基地和戰鬥機,那麽,這種近二比一的數量上的優勢仍會證明是決定性的。然而,戈林卻不斷地變換他的目標:最初是東南岸的港口和英吉利海峽中的船舶,然後是皇家空軍的基地和雷達站,最後,在1940年9月是倫敦、考文垂和其他工業中心。一個月裏,這些城市天天遭到轟炸,但死亡人數卻低的驚人,工業生產也沒有受到嚴重影響。據醫生們說,全國人民的士氣非但沒有降低,反而通過這一嚴峻考驗得到了提高與增強。此外,戈林把目標轉向城市就是默認,他無法摧毀皇家空軍的戰鬥力量。9月17日,希特勒下令將"海獅計劃"的實施延遲到來年春天。事實上,這一入侵英國的計劃已被永遠地擱置一旁。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幾千名飛行員同少數分散的波蘭、捷克、法國和比利時的飛行員一起成功地擊退了納粹德國空軍。丘吉爾在戰鬥最激烈時說道:"在人類發生衝突的領域中,從來沒有這麽多的人如此感激這麽少的人(指皇家空軍飛行員)。"


    對巴爾幹半島各國的征服1940年7月31日,即不列顛戰役前兩個星期,希特勒召開了陸軍和海軍最高指揮官會議。會上有人勸告希特勒說,要想在那年秋天成功地侵占英國是極不可能的。於是,希特勒作出了來年春天入侵蘇聯的重大決定。他是通過以下推論作出其決定的:


    如果入侵"英國"不能實現,我們的行動目標就應當是消除所有讓英國有希望改變形勢的因素。……英國把希望寄托在蘇聯和美國身上。如果蘇聯被打敗的話,英國也將失去美國,因為消滅蘇聯將極大地增強日本在遠東的勢力。……蘇聯是英國最想依靠的國家。……隨著蘇聯的被擊潰,英國最後的希望也將破滅。那時,德國將成為歐洲和巴爾幹半島各國的主人。


    決定:因此,必須使蘇聯的滅亡成為這場戰爭的一部分。1941年春。


    消滅蘇聯越早越好。隻婆一舉徹底打垮蘇聯,進攻就達到了它的目的。……如果我們5月14日開始進攻,那麽,我們將有6個月時間可用來完成這項使命。


    為了為預定的入侵蘇聯作準備,1940年10月,希特勒向羅馬尼亞派遣了部隊。他通知莫斯科說,這些部隊是派去"指導"羅馬尼亞軍隊的"訓練部隊"。但與此同時,德國的一道秘密命令卻說明,這些軍隊的"真正任務"是讓羅馬尼亞軍隊作好參加即將到來的入侵蘇聯的準備。


    就在希特勒占領羅馬尼亞時,墨索裏尼向希臘發動了笨拙的侵略。長期以來一直以獨裁者的老前輩自居的"領袖"開始妒忌獲得驚人成功的"元首"。盡避他們已通過軸心國條約正式結盟,但希特勒在從勝利走向勝利時從不與他的意大利同伴商量,也不通知他。"希特勒總是讓我麵對既成事實",墨索裏尼向他的女婿、外交部長齊亞諾伯爵抱怨道:"這一回,我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將從報紙上發現我已占領希臘。"


    墨索裏尼以為這將是一次毫不費力的占領,但事實卻證明它是一次恥辱的大失敗。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軍隊從阿爾巴尼亞越過邊界,進入希臘,希望勝利挺進雅典。但在越過希-阿邊境問前推進了一段距離之後,他們便於11月11日在梅索沃戰役中遭到了決定性的失敗。意大利的精銳部隊——高山型白種人的"尤利亞"師依仗自己的坦克和空軍的援助,沿著峽穀向梅索沃推進,沒有費心占領他們背後的一些高地。希臘的高山團連夜急行軍,占據了這些俯臨著峽穀裏的意大利人的高地。拂曉,他們突然發起進攻,經過激烈的戰鬥,意大利人紛紛潰逃。


    梅索沃戰役成為希臘人以後獲勝的楷模。希臘人常常利用意大利人笨重的裝甲師在伊皮魯斯山脈中的不便占領高地,從那裏切斷並包圍下麵的敵人。到11月中旬時,他們已將意大利人逐出邊境。趕回到阿爾巴尼亞。在以後的幾個星期中,他們攻占了科爾察、阿季羅卡斯特隆和埃達港等阿爾巴尼亞大城市。一時間,墨索裏尼似乎還得忍受亞得裏亞海的敦刻爾克大潰退的痛苦。


    此時,墨索裏尼的軸心國盟友進行了幹涉,將他從今人難堪的困境中解救了出來。希特勒這樣做並不是出於忠於其夥伴的感情;事實上,他對戰爭已延伸到巴爾幹半島大為惱火。但是,他不能對意大利人笨拙的行動袖手旁觀,尤其是因為英國人正將空軍部隊派往希臘。此外,1940年11月25日,莫洛托夫要求德國承認蘇聯在保加利亞、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首要地位。希特勒對此未作答複;相反,他於12月發出了實施"馬裏塔作戰計劃"和"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的指令——這些指令將被證明對整個世界來說是決定命運的。馬裏塔作戰計劃要求"經由保加利亞占領愛琴海北部的沿海地區,必要時……占領整個希臘本土。"巴巴羅薩作戰計劃規定,"德國軍隊必須準備通過一次迅速的戰役征服蘇聯,這一戰役甚至可以在結束對英戰爭之前進行。…準備工作應在1941年5月15日之前完成。"


    為了替馬裏塔作戰計劃作準備,希特勒強迫保加利亞同意駐紮在羅馬尼亞領土上的德國部隊渡過多瑙河進入該國。1941年1月,當這些部隊出現在保加利亞時,丘吉爾針鋒相對,向希臘派遣了部隊,盡避這樣做削弱了韋維爾將軍當時在北非的攻勢。最後,南斯拉夫政府迫於最後通牒的威力不得不接受了加入軸心國的條約(3月25日)。但是,由於這一投降條約非常不得人心,第二天夜晚,南斯拉夫政府便被一次軍事政變推翻了。滿腔熱情的群眾在貝爾格萊德街上列隊遊行,高呼"寧要戰爭也不要條約"。


    過了不到兩個星期,即4月6日,戰爭真的來臨。如同在波蘭和法國一樣,納粹德國的裝甲師和空軍以破竹之勢前進。巴爾幹半島的高山地形並沒有象人們所期望的那樣成為有效的障礙,英國的陸軍和空軍部隊也太軟弱,未能擋住潮水般湧來的德軍。到4月13日時,德國人已進入貝爾格萊德,10天以後,英國人將他們的部隊從希臘南部撤到了克裏特島。德國人隨即對克裏特島發動了空降突擊,英國人大吃一驚,他們沒有料到會遭到來自克裏特島以北180哩處的希臘本土的空襲。盡避德國人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到6月初他們終於還是完全控製了這座島嶼。


    由於每次都有成功的可能,由於侵占整個中東地區的前景,希特勒這時在地中海有了一個他原可以利用的良機。除在巴爾幹半島的勝利外,他的軍隊還在有才幹的、精力旺盛的埃爾溫·隆美爾將軍的領導下在北非取得了同樣給人以深刻印象的勝利。1940年12月至1941年8月間,韋維爾曾將意大利人從埃及邊境趕回到的黎波裏塔尼亞,取得了在北非的最初勝利。但此後,英國軍隊立即因為撤出一部分部隊去參加希臘戰役而被削弱。同時,德國人為了支持他們的意大利盟軍,趕緊向北非派去了援軍。英國情報機構低估了這些援軍的力量,因此,當隆美爾於1941年3月31日發動進攻時,他能以破竹之勢前進。不到一個月,他就占領了班加西、巴迪亞和昔蘭尼加整個地區。


    在巴爾幹半島和北非的勝利為希特勒提供了一邊通過利比亞和埃及、另一邊通過土耳其和敘利亞向蘇伊士發動大規模鉗形攻勢的機會。但是,元首放過了這個機會,其原因正如德國一位外交官所說的那樣,希特勒正沿著"思想上的一條反蘇聯的單行道"行進。他沒有利用中東的有利形勢,而是將他的各個師從巴爾幹半島調到了東線。1941年6月22日,強大的德國軍隊終於衝過蘇聯邊界,由於巴爾幹戰役,這一時間比預定的時間整整晚了5個星期。


    <b>二、戰爭的全球階段 </b>


    對蘇聯的入侵1939年8月,斯大林因種種原因同希特勒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些原因包括極不信任西方領導人和希望贏得時間來加強軍隊和工業建設。他還預料德國和西方列強遲早會發生衝突,進行一場消耗戰,蘇聯則可因互不侵犯條約而隨意避開戰爭,直到戰爭對它有利時再介入。"如果戰爭爆發",他告訴他的同誌們,"我們絕不可能按兵不動。我們將不得不參戰,但我們必須是最後一個參戰。我們參戰的目的是為了在天平上放上一個決定性的砝碼,這個砝碼將使天平傾斜。"這一戰略是精明的,然而,它卻使蘇聯自食其果,差點毀了這個國家。它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德軍和西方軍隊勢均力敵,雙方會互相殘殺,從而使蘇聯紅軍成為歐洲大陸上居支配地位的軍隊。事實正相反,德國軍隊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征服所有的對手,使德國成為歐洲大陸的主人,使蘇聯孤立無援,處於危險的境地。


    斯大林決不是唯一因希特勒的一係列快速的、決定性的勝利而感到吃驚的人。人們所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麽斯大林對6月22日德國人的進攻沒有準備。據赫魯曉夫後來的證言,斯大林對德軍日益明顯的備戰跡象根本不願相信。他忽視了丘吉爾和他自己的情報機構的再三警告。相反,他繼續向希特勒的戰爭機器提供愈來愈多的糧食和軍用物資,直到最後一刻。為什麽斯大林這位總是持懷疑態度的現實主義者在與希特勒的關係上會如此不幸地盲目,這個問題至今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不解之謎。


    最初,蘇聯似乎會象波蘭和法國那樣恥辱地土崩瓦解。德國各裝甲師以他們這時已熟悉的方式衝破邊境上的防禦工事,深深地侵入後方,包圍了蘇聯所有的軍隊,抓獲了成千上萬名俘虜。到年底時,德國軍隊已向東入侵600哩,占領了蘇聯工業化程度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德國人獲勝除出其不意這一重要因素外,一個原因在於他們一開始就在數量上占優勢。希特勒以一支約300萬人的軍隊攻擊對方近200萬人的軍隊。當然,蘇聯人有大批後備兵可利用,但納粹德國空軍的轟炸使蘇聯很難迅速地、有效地利用這些後備兵。德軍在波蘭、法國和巴爾幹半島的各種環境下作過戰,還擁有具備作戰經驗這一顯著的優勢。此外,蘇聯近來的刊物披露了以往一向未為人們所料想到的蘇軍的弱點。蘇聯紅軍航空隊的大部分飛機都集中在靠近邊界的小機場上,其中多數飛機頭一天就被炸毀。蘇聯紅軍沒有足夠的反坦克炮來對付德軍裝甲師大規模的、有時每公裏就有100輛坦克的進攻。1941年,德國步兵大多已有衝鋒槍,而蘇聯人隻有步槍。最後,我們應該想到,這不是蘇聯和德國之間的一場鬥爭,而是蘇聯和歐洲大陸之間的一場鬥爭。也就是說,蘇聯紅軍不僅要對付德國軍隊,而且還要對付芬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大量軍隊,蘇聯的兵工廠除了與德國的兵工廠競爭外,還要與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廠競爭。因此,盡避1941年蘇聯的鋼產量與德國的鋼產量幾乎相等,但要比德國和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鋼產量少一半以上。


    希特勒的戰略是沿著從芬蘭到羅馬尼亞的1000哩長的戰線前進,向東推進到從列寧格勒到莫斯科、哈爾科夫和羅斯托夫的這條線上。德國軍隊打算將蘇聯紅軍包圍和消滅在這條線以西的地區,因此,他們無需將他們的戰線延伸到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山脈那邊。由於上述因素,德國人幾乎達到了他們所提出的所有的領土目標、他們占領了哈爾科夫和羅斯托夫,差不多完全包圍了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在列寧格勒,每日口糧即代用麵包減少到4盎司左右;近300萬城市居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可怕的冬天尚未結束前就已餓死。


    德國人盡避取得了這些給人以深刻印象的進展,但1941年發動的戰役並未達到基本的戰略目標。莫斯科和列寧格勒都未被攻克,蘇聯紅軍雖受到重創,但仍然很完整。事實上,蘇聯紅軍於12月10日發動了一次反攻,粉碎了德軍對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鉗形攻勢,而且還奪回了羅斯托夫——這是德軍占領後又被迫放棄的大小城市中的第一座城市。因此,盡避蘇聯紅軍損失慘重,但它所做的仍比預期的好很多。蘇聯紅軍的幸存也不象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由於"普遍的冬天"。德軍於1o月向莫斯科發動首次最大的進攻時,天氣異常暖和。直到11月16日以後發動第二次進攻時,冬天的氣候才妨礙了德國人,不過,它也同樣破壞了蘇聯人的反攻,要不然,蘇聯人的反攻會比實際上的更成功。


    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襲擊了珍珠港,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範圍的衝突轉變為全球性的衝突。戰爭剛開始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決心保持中立。羅斯福總統同伍德羅·威爾遜總統一樣,公開表明了這一決心;1939年9月3日,他向全國宣布:"和平將不會停止"。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勝利,尤其是法國的淪陷,迫使美國的決策人開始提出疑問:中立態度能否自動地提供保護免受卷入戰爭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國,然後控製大西洋——這在當時似乎決不是不可能的事——征服計劃中的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美洲大陸?


    這些因素使華盛頓斷定,避免卷入戰爭的最好辦法是向那些仍在與德國作戰的國家提供除戰爭外的一切援助。這就解釋了為什麽美國會簽訂《驅逐艦與基地的交換協議》(1940年9月2日)、從中立立場逐步轉入非交戰立場,為什麽美國會製訂《租借法》(1941年3月旦日)、簽署《大西洋憲章》(1941年8月12日)和發布若幹命令(1941年8-9月,這些命令要求美國海軍為紐芬蘭和冰島之間的所有交戰國和中立國的商船護航,並要求美國海軍一看到出現在這些水域中的軸心國軍艦就立即向它們開火),從非交戰立場轉入不宣而戰立場。


    羅斯福總統在努力限製軸心國在西方的擴張的同時,還試圖製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然而,一屆又一屆的東京政府由於歐洲事態的發展所提供的所謂的良機而變得越來越好戰。希特勒的勝利使法國、英國和荷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富饒領地幾乎沒有設防。因此,1940年9月27日,日本同德國和意大利簽訂了《三國條約》。這一條約承認德國和意大利在歐洲、日本在亞洲的霸權,要求在任何一個簽約國遭到美國進攻時互相提供充分的援助。


    不過,日本人對歐洲的戰爭不直接感興趣。他們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於1941年4月13日與蘇聯簽訂了一個條約,在這個條約中,雙方保證,如果一方"成為一國或其他幾國的進攻目標",他方將保持中立。1941年6月,當希特勒侵略蘇聯時,他曾要求日本與他合作,從東麵進攻蘇聯。日本人懷疑德國人在亞洲的目的,拒不答應這一要求。此外,他們還看到了東南亞的更迷人的地區,那裏正動蕩不安,為他們提供了明顯的機會。到1941年夏時,他們已占領法屬印度支那上的基地,同泰國簽訂了聯盟條約,並且,正要求獲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和橡膠產品。那時,英國人在歐洲的處境非常困難,所以他們撤離了上海,隻在香港和新加坡保留了一些毫無戰鬥力的部隊。因此,隻要美國不幹涉,日本人占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


    日本領導人在與美國的關係這一問題上意見不一。陸軍準備直接向英國、法國和美國挑戰,但海軍、外交家和實業家多半不同意這種做法。1941年10月,讚成與美國和解的首相近衛又麿辭職,於是出現了轉折點。"剃刀腦袋"東條英機將軍接替了近衛,組織了一個由陸、海軍軍官組成的內閣——據說這是一個"充滿火藥味的內閣"。東條決定,通過外交或武力手段,在這年年底之前跟美國算帳。日本駐華盛頓大使野村吉三郎海軍上將和來棲三郎特使一起同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在這最後時刻舉行了一係列會談。雙方的立場相差甚遠,因此,達成和解根本不可能。


    當時,東京政府每天的決定赫爾都知道,因為日本的電台密碼已被破譯。因此,一份份"注意戒備"的警告送到了珍珠港,送到了駐紮在菲律賓的美國遠東軍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手中。12月7日,參謀長喬治·c.馬歇爾將軍從華盛頓向珍珠港發出了最後一份警告。由於靜電故障妨礙了美軍電台的使用,因此,這一消息隻得通過商業渠道傳送。在火奴魯魯島,這份電報交給了一位騎自行車的郵差。當他還在送信途中,即上午7點剛過,日本的炸彈已開始落在這座島嶼上。幾小時之內,除三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被炸毀外,珍珠港上的八艘戰列艦中有五艘被擊毀。與此同時,日本另一支特遣部隊摧毀了美軍在菲律賓的大部分飛機。


    遵照《三國條約》的條款,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這樣,美國不但在歐洲,而且在亞洲,完全卷入了這場戰爭。此時,在華盛頓圍繞要戰爭還是要和平這一問題展開的激烈爭論突然停止了。總統向這時已團結起來的全國人民發表了講話,他宣布:"我們現在已處於戰爭之中。我們一直都在這場戰爭之中。每一個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是我們美國曆史上這一最巨大的事業的參與者。"美國作為參與者的作用就是成為"各民主國家的兵工廠"。1943年至1944年,這家"兵工廠"的最高生產紀錄是每天生產一艘船,每五分鍾製造一架飛機;6年的戰爭中,它生產了87,0o0輛坦克、296,000架飛機和5,300萬噸位的船隻.


    1942年:軸心國勝利的一年1942年,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幾乎在各處都取得了勝利。強大的攻勢蹂躪了蘇聯、北非和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區,就象一隻帶有三個爪的巨大爪子在抓取歐亞半球。與此同時,德國的潛艇和水麵艦船正威脅著同盟國的航線,1942年,同盟國船隻的損失平均每月為40萬噸位左右。


    日本人取得了最為驚人的勝利,他們迅速征服了太平洋廣大地區,從阿留申群島擴張到澳大利亞,從關島擴張到印度。日本人之所以獲得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每次都是在對手實際上不可能進行抵抗時發動進攻。法國和荷蘭已被占領,英國正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拚命鬥爭,美國則剛開始從和平時期的經濟轉向戰時經濟。這樣,日本人便進入了一個真空,他們迅速而又輕易地填滿了這一真空。西方列強將它們的殖民地作為原料的提供者和製成品的消費者的傳統做法,也有助於日本的成功。盡避這種安排對母國也許有利,但它卻阻礙了殖民地地區的經濟發展。即便是印度這樣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的國家,也不能生產一輛吉普車、一架飛機或一艘登陸艇。這意味著所有基本的軍用物資都必須從幾千哩以外的歐洲或美國運來。殖民國家傳統的政治政策也在這最後較量的時候使它們自食其果:普通的印度人、緬甸人或印度尼西亞人都不明白為什麽他們應該為保衛他們心目中的暴虐的異族政權而戰鬥。他們在沒有積極地歡迎和幫助日本侵略者的同時,采取了一種你們兩家都該死的態度。日本人狡猾地利用這種感情,提出了諸如"亞洲人的亞洲"之類的口號。十分有意義的是,日本人隻是在菲律賓群島才遇到了有力的抵抗,菲律賓群島後來於1946年成為一個自治共和國,擁有一支自己的、10萬人的國民軍隊。


    就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三天後,日本人又取得了一個勝利:他們的以地麵為基地的飛機在暹羅灣擊沉了英國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肌"擊退號"。因為這是兩艘由精選的船員操縱的新軍艦,所以,它們的損失給英國人的打擊與珍珠港事件給美國人的打擊一樣大。"在整個戰爭中",丘吉爾後來寫道,"我從未受到一個比這更直接的打擊……多少努力、希望和計劃與這兩艘軍艦一起沉沒了。……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除珍珠港幸存的、正急忙駛回加利福尼亞的美國軍艦外,再沒有英國和美國的主力艦了。日本在所有這些浩翰無垠的水域上都是至高無上的,而我們在各處都是較弱的、無防備的。"


    到聖誕節時,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發生兩個多星辨後,日本人已占領了關島、威克島和香港。他們侵入了以往一向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馬來半島的叢林。由於有多年與中國遊擊隊作戰的經驗,日本人已使他們的官兵學會繞過敵軍陣地,從兩翼和背後發起進攻。他們攜帶輕型迫擊炮和給養,利用輕型坦克、自行車和當地的運輸工具,在地麵交通很差的地區迅速行進。這些戰術證明是非常成功的,到1942年2月15日,隨著8萬士氣沮喪的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向5萬日本軍隊投降,新加坡這一大要塞陷落了。丘吉爾將這一失敗描寫為"英國曆史上最嚴重的災難和最大的投降。"不僅僅如此,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是西方帝國主義在亞洲的光輝象征。它的淪陷對20世紀後半世紀的影響同蘇聯在對馬海峽的失敗對20世紀前半世紀的影響一樣重大。


    實質上,這同樣的格局也在緬甸和印度尼西亞重演。1941年12月10日,日本軍隊越過了緬甸邊界。到4月時,他們已占領了仰光和曼德勒,英國、印度和中國聯軍沿著隱蔽的叢林小道逃到了印度。在印度尼西亞,荷蘭軍總司令於3月8日在萬隆率部投降。1月2日,日本人在菲律賓登陸並占領馬尼拉時也沒有遇到更大的麻煩。但是,美-菲聯軍在麥克阿瑟和韋恩賴特將軍的先後領導下,在多山的巴丹半島上一直堅持到5月6日。日本人再進一層,占領了印度洋上的安達曼群島和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這樣,在5個月內,日本人隻傷亡15000人就贏得了一個擁有1億多人口、能提供世界95%的橡膠原料、90%的大麻和三分之二的錫的帝國。正如丘吉爾向眾議院秘密吐露的那樣:"……日本的暴行、凶猛、技術和能力遠遠超過了我們原先所預料的一切。"


    其時,在蘇聯戰場上,希特勒於1942年6月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由於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在前一年已被證明是堅不可摧的,因此,他這時命令部隊南下。他的目標是到達伏爾加河和裏海,由此將蘇聯分成兩半,切斷蘇聯紅軍的來自高加索的石油供應。正如在1941年那樣,裝甲師首先迅速地席卷了平坦的草原地區。7月初,他們占領了克裏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大要塞,7月底,又重新占領了羅斯托夫。然後,他們渡過頓河,東南朝高加索油田、東北朝伏爾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呈扇形展開。到8月22日時,納粹的坦克已占領邁科普石油中心,不過,他們沒能占領格羅茲尼的大油田。希特勒派了大量的裝甲部隊去參加高加索方向的進攻,不過,愛德華·馮·克萊斯特將軍後來說:"我不需要裝甲部隊的援助,它們堵塞了我正要使用的道路。"據克萊斯特說,他們本來"無需戰鬥"就能在7月底占領斯大林格勒。但是,直到一個月以後,從高加索姍姍來遲的裝甲師才推進到斯大林格勒略北的伏爾加河。這時,蘇聯人已將大量增援部隊調入這座城市,它已不再是一座能攻克的城市了。然而,1942年被德國人占領的領土的總麵積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柏林,希特勒宣布,他的部隊已到達蘇聯心髒地區的伏爾加河兩岸,而且永遠不會被擊退。


    在北非,1942年也是德國人取得勝利的一年。這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英國人因不幸地試圖阻止德國人進入希臘而削弱了自己在北非戰線上的力量。同時,英國地中海艦隊被水雷和潛艇摧毀了一大半,而納粹德國空軍十分猛烈地轟炸了馬耳他,使這座島嶼一時不能用作空軍和海軍基地。此外,希特勒在1941年初就已決定,派他的最有才幹的指揮官埃爾溫·隆美爾將軍去北非,支持正在動搖的意大利人。隆美爾雖然不是普魯士軍事階層的成員,但由於他在法國戰役中的突出功績而晉升得很快。作為一位精明的戰略家和有闖勁的領導人,他迅速地把他有名的非洲軍團訓練好。1941年3月,他發動了一次進攻,迫使英國人穿過利比亞向埃及邊境撤退。1942年5月,他繼續發動進攻,越過邊境進人埃及,到達離亞曆山大隻有50哩的阿拉曼。隆美爾深信自己將取得徹底勝利,他為勝利進入開羅挑選了一匹白色的戰馬,而表示感激的"元首"則將他提升為陸軍元帥。


    即使在海上,1942年,德國人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功。英國人和美國人都在幾千哩長的補給線的盡頭作戰,而蘇聯人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經由北角或波斯灣運來的軍用物資。這是一種有利於日本和德國海軍的、如預先計劃那樣的形勢;日本和德國的海軍分別是(繼美國和英國海軍之後)世界上第三大和策四大海軍力量。比起日本人,德國人使同盟國船隻遭受的損失要大得多,這主要是因為德國的潛艇艦隊更大,更有力,離同盟國的主要航道也更近。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同盟國和中立國損失了總噸位為23506000長噸的船隻,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的船隻的1.5倍。其中,四分之三的船隻是在大西洋損失的,70%的船隻是被潛艇擊沉,隻有30%的船隻是被水雷、水上船隻和飛機擊沉的。船隻沉沒的噸數從1940年的3992000噸上升到1941年的4329000噸,1942年達到了頂峰,為8330000噸。在以後的兩年中這種損失下降到4065000噸和1495000噸。1942年出現了船舶危機,直到這年秋天同盟國造船廠的產量才超過損失的船隻。


    1942年,軸心國在每條戰線上都處於最幸運之時。在北非,隆美爾正準備進攻開羅,在蘇聯,德國軍隊已到達伏爾加河,在太平洋,日本人似乎正準備猛撲澳大利亞和印度,隻有公海上的艦艇戰在這年年底以前一直打得難分難解。


    1943年:形勢的倒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三年,軸心國沒有遭受任何阻礙。1942年底,隨著蘇聯人在斯大林格勒的巨大勝利、英國人在埃及的突破性進展、盟軍在法屬北非的登陸、墨索裏尼的垮台、盟軍對德國的連續不斷的轟炸和日本艦隊在太平洋的失敗,戰爭開始出現了轉折。


    斯大林格勒是一座很難防守的城市,它沿著一哩寬的伏爾加河兩岸不規則地延伸出去30哩,蘇聯的軍隊和給養必須靠這條河用船運輸。不過,斯大林命令要不惜任何代價守住這座城市。它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平時生產拖拉機,戰時生產坦克。它位於伏爾加河最西端的拐彎處,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如果它落到德國人手中,這個國家實際上就會被切成兩半,高加索的石油不再能沿著伏爾加河上運到北部戰場。斯大林格勒的淪陷將同底特律或芝加哥的丟失一樣,後兩個城市的丟失會切斷沿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交通運輸。


    爭奪這座城市的戰鬥始於8月22日。到9月中旬時,德國人已打到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裏,他們陷入了困境。他們的飛機已將這座城市炸成一片廢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這使德國人不能利用他們的坦克優勢,而坦克在開闊的草原地帶已被證明是十分有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已不是運動戰,而變成了"老鼠戰",人們在地下室裏、在屋頂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裏短兵相接。接連數日,從被炸碎的磚瓦中升起的塵霧幾乎遮住了太陽。一位觀察家寫道:"斯大林格勒已變成由被炸毀的樓房、搖搖欲墜的牆壁和腐爛的屍體構成的一塊巨大的墓地。"


    其時,斯大林一直在準備冬季大反攻。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格奧爾基·朱可夫將軍的指揮下開始了這場反攻。兩個新集團軍從東渡過了伏爾加河,一個軍從這座城市的北麵進攻,另一個軍從這座城市的南麵進攻。德軍圍攻部隊漸漸處於被包圍的危險之中。德軍司令弗裏德裏希·保盧斯將軍想奮力衝出這一危險的陷阱,但希特勒命令他堅決死守,戈林答應派空軍支援他.其時,蘇軍已向前推進,以巨大的鉗形運動包圍了德軍。一支從東南麵過來的德軍救援部隊遭到了阻擊,損失慘重,而蘇軍則不斷前進,占領了越來越多的飛機場,使戈林無法進行空運。德軍這時已絕望地陷入困境。由於希特勒的固執,他們將忍受挨餓、受凍和患病的痛苦。1943年2月2日,終於出現了結局,保盧斯率部12萬人投降,他們是原先那支有334000人的部隊的可憐的幸存者。希特勒曾希望不久前由他提拔為陸軍元帥的保盧斯自殺,從而上升到"永生和民族不朽"的境界;但事與願違,"元首"尖刻地評論道,"他寧願到莫斯科去"。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消滅德軍的同時,又在這條戰線上的其他地方發動了一係列攻勢。到3月底時,他們已收複1942年丟失的全部領土。為拚命阻止蘇聯紅軍無情的推進,德軍在庫爾斯克向蘇軍陣地的一個突角發動了全麵的進攻。盡避他們在每一哩的範圍內就集中了160輛坦克,但隻推進了20哩,並為此損失了40000人,1400架飛機和3000輛坦克。7月12日,蘇軍反攻,迅速奪回了他們失去的陣地,然後不斷向前推進,直至後勤方麵的困難迫使他們停止前進為止。


    庫爾斯克戰役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它是納粹在東部戰線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從這以後,蘇聯人掌握了主動權,德國人則反攻為守,以防止他們的撤退變成大潰逃。勢力均衡的這一轉變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西方對蘇聯紅軍的大規模援助,這種援助大約始於斯大林格勒戰役時。但西方給蘇聯的40萬輛吉普車和卡車、22000架飛機(主要是戰鬥機)和12000輛坦克總共隻占蘇聯紅軍所使用的全部軍用物資的10%左右。如果蘇聯不能生產出另外90%的軍用物資,如果蘇聯最高指揮部麵對頭兩年驚人的軍事和經濟損失不能建立和訓練新軍隊,蘇聯的勝利原是不可能的。


    希特勒本人也促成了蘇聯的勝利,因為他為了給德國移民騰出地方而推行消滅或削弱東方諸"低劣的"斯拉夫民族的種族主義政策。希特勒明確表示,他準備對英國和法國進行一場"常規的、有紳土派頭的"戰爭,但在東方,德國應消滅蘇聯,應除去它的古老的首府,應殺戮它的官員和知識分子,應大批殺死它的農民群眾,使他們成為優秀種族的奴仆。這一政策使被占領區的數百萬蘇聯人除了為自己的生存進行抵抗外別無選擇。情況原本可以完全不是這樣,因為戰爭初期大規模的逃亡和投降表明,相當多的蘇聯人至少對布爾什維克政權是冷淡的。如果希特勒當初為這些人提供的東西比斯大林給予他們的東西更多,他們原會以足夠的人數作出響應,從而決定性地影響了戰爭的進程。但是,希特勒的為優秀種族獲取"生存空間"的政策迫使整個東歐的斯拉夫人加入地下組織和遊擊隊。


    在德國人在蘇聯被迫撤退的同時,他們及其意大利盟軍也在被徹底地趕出北非。1942年8月底,隆美爾企圖繼續向埃及發動攻勢,但被徹底擊退了。這時,在這條戰線上,英國人有了一位新的指揮官伯納德·蒙哥馬利爵士,他是一位很有個性的人,同時又是一位嚴格執行紀律者、一位謹慎的戰略家。在來自美國的新的重型坦克的援助下,蒙哥馬利於10月8日發動了他自己的攻勢。1000門大炮的預先轟擊為前進的坦克掃清了道路。經過12天的苦戰之後,德國人和意大利人被擊潰。當他們沿著沿海的道路撤退時,又遭到了空軍和海軍的轟炸。到1943年1月24日時,蒙哥馬利已占領的黎波裏,於是,通往突尼斯的道路暢通無阻。


    其時,英美聯軍已於1942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非的另一端即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他們的作戰方針是從東、西兩麵把軸心國軍隊置於巨大的鉗形攻勢之中,從而將他們從這一戰場上徹底消滅。1942年巨月7日夜晚,約850艘船隻由三支龐大的護航隊護送抵達卡薩布蘭卡、奧蘭和阿爾及爾,這三支護航隊一支來自美國,另外兩支來自英國。三個星期之內,有185,000人製服維希法國軍隊的象征性抵抗,登上陸地。英美聯軍向突尼斯挺進,打算在聖誕節前征服該地。然而,由於希特勒趕緊派增援部隊渡過地中海,這一計劃被打亂。突尼斯的戰鬥非常艱苦,由西進攻的英美聯軍得到了從東推進的蒙哥馬利和由南而來的"戰鬥的法國人"的軍隊的支持。最後,到1943年5月中旬時,盟軍征服了突尼斯。


    這些軍事上的發展伴有幕後激烈的政治鬥爭。同盟國已承認一位名叫讓一弗朗索瓦·達爾朗的海軍上將為被占領的法屬非洲的首腦。他是以貝當元帥為首的、統治著未被希特勒占領的法國南部的維希政權的主要支持者。坦率地說,選擇達爾朗是軍事上的權宜之計,它既激怒了西方各自由黨黨派,也激怒了"自由法國"的領導人戴高樂將軍。1942年的聖誕節前夜,達爾朗被一名刺客槍殺,但戴高樂卻又被忽視了,這主要是因為羅斯福本人對他反感。新當選的領導人是亨利·吉羅將軍,一個勇敢的但政治上不起作用的人。他缺乏戴高樂所享有的民眾的支持,這一點很快就變得十分明顯,固此,羅斯福終於在他人的勸說下允許"自由法國"的領導人去阿爾及爾分享權力。吉羅一開始就因其強有力的對手而黯然失色,到1943年秋時,吉羅下了台,戴高樂成為法蘭西帝國臨時政府實際上的——即使不是名義上的——首腦。由於同盟國剛侵入摩洛哥和阿爾及爾,希特勒使占領了維希法國,因此,戴高樂這時顯然已成為所有未投靠德國人的法國人的無可爭議的領袖。


    英美聯軍在征服北非之後,又向西西裏島推進,並於7月10日侵入該島。盡避德國軍隊奮力作戰,但意大利人由於因接連不斷的失敗而土氣沮喪、因其夥伴的飛揚跋扈而心懷不滿,隻進行了象征性的抵抗。7月22比西西裏島首府巴勒莫失陷,到8月中旬時,盟軍正迫擊退卻的敵人,放過墨西拿海峽,進入意大利大陸。


    墨索裏尼為這些災難付出了他的職位,最終付出了他的性命。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在君主主義者和法西斯持不同意見者的勸說下解除了墨索裏尼的職務,將他關進了監獄。這件事發生在巴勒莫淪陷後的第三天即7月25日。這時,最高權力歸屬國王和埃塞俄比亞征服者皮埃特羅·巴多格裏奧元帥。巴多格裏奧試圖在盡可能不再流血、不再遭受破壞的情況下使意大利退出這場戰爭。在這個目標上,他無疑得到了絕大多數意大利人的支持,因為意大利人對這場戰爭、對同令人憎惡的德國人的結盟,極為厭惡。但是,和平不是這麽容易得到的;意大利人還得麵臨第二階段的戰爭,這一階段的戰爭將證明比第一階段的戰爭殘酷得多。


    9月3日,巴多格裏奧經國王批準與同盟國簽訂了一個停戰協定。與此同時,英國軍隊在意大利半島最南端的卡拉布裏亞登陸,美軍則在那不勒斯南部的薩勒諾發動進攻。德國人立即作出反應,攻取了羅馬,占領了這個國家的中部和北部地區。納粹傘兵大膽襲擊,將墨索裏尼從監獄裏營救出來。這位飽經風霜的"領袖"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一個"法西斯共和國",並表示了他將戰鬥到底的決心。自然,他的新政權完全依靠德國人。艾伯特·凱塞林將軍負責軍事行動,他能將盟軍限製在南部沿海的據點中。盡避丘吉爾再三將南歐稱為歐洲大陸"易受攻擊的區域",但事實是,多山的地形使它決不是易受攻擊的軍事目標。以後的一年半裏,意大利成為分裂的、遭受戰爭破壞的國家;德國人與他們的傀儡墨索裏尼在北部,同盟國與巴多格裏奧的臨時政府在南部。


    其時,第三帝國本土正遭受著日益增多的飛機的轟炸。這種轟炸在1941年6月之後首次開始進行,當時,納粹德國空軍的大多數飛機已轉向蘇聯戰線,從而使皇家空軍在西方占據了優勢。1942年,英國的空襲擴大到魯爾河流域和德國北部所有的大城市。到1943年時,美國人也加入了這種空襲,從而使晝夜不停的轟炸成為可能,即英國人在夜裏襲擊,美國人在白天襲擊。德國城市遭到了所謂的每小時800架轟炸機的"集中"進攻和每小時1,800架轟炸機的"超集中"即"飽和"進攻。這時,每小時扔在德國城市裏的炸彈比整個不列顛戰役中所扔的炸彈還要多。整個戰爭中,德國由空襲造成的平民死亡數據估計為305,000人。西方列強將這種前所未有的空襲用作對蘇聯不斷提出的在法國開辟第二戰線這一要求的部分回答。不過,所有這些轟炸的有效性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工廠和鐵路通常在大空襲之後的幾天內就已全麵運轉。據德國人提供的數字,1944年,德國的軍用品生產達到了最高峰,而這一年也是轟炸最厲害的一年。


    當時,日本人正遭受著與其軸心國同伴在歐洲所遭受的相類似的失敗。日本人在取得最初6個月的驚人勝利之後,終於受到了阻止,然後被迫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後退。造成戰爭進程中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是美國資源和生產率的絕對優勢。戰爭開始時,在生產率方麵,日本的經濟大致比得上法國的經濟。但如表1所示,它與美國的經濟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表1世界生產的百分比


    <table border=1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tr align="center">


    <td width=48> </td>


    <td colspan=2>1914年8月1日 </td>


    <td colspan=2>1914年9月15日 </td>


    <td colspan=2>1917年 </td>


    </tr>


    <tr align="center">


    <td width=48> </td>


    <td width=64>協約國 </td>


    <td width=61>同盟國 </td>


    <td width=63>協約國 </td>


    <td width=64>同盟國 </td>


    <td width=57>協約國 </td>


    <td width=59>同盟國 </td>


    </tr>


    <tr align="center">


    <td width=48>生鐵 </td>


    <td width=64>22 </td>


    <td width=61>22 </td>


    <td width=63>16 </td>


    <td width=64>25 </td>


    <td width=57>50 </td>


    <td width=59>15 </td>


    </tr>


    <tr align="center">


    <td width=48>鋼 </td>


    <td width=64>19 </td>


    <td width=61>21 </td>


    <td width=63>16 </td>


    <td width=64>25 </td>


    <td width=57>58 </td>


    <td width=59>16 </td>


    </tr>


    <tr align="center">


    <td width=48>煤 </td>


    <td width=64>394 </td>


    <td width=61>331 </td>


    <td width=63>846 </td>


    <td width=64>355 </td>


    <td width=57>851 </td>


    <td width=59>340 </td>


    </tr>


    </table>


    為什麽美國經濟一旦轉入戰爭狀態,就能不顧日本人的狂熱精神而完全壓倒日本經濟,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戰爭初期的災難使美國隻剩下3艘第一線的航空母艦,但珍珠港事件後的兩年內,航空母艦的數目便猛增到50艘。同樣,海軍飛機的數量從1941年的3638架上升到1944年的3007o架,潛艇的數量也從1941年的11艘增加到1944年的77艘。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登陸艇即從小型浮橋到能使坦克和步兵團登陸的300呎長的運輸船的生產。這些船隻的總數從1911年的123艘猛增到1945年的54206艘。


    日本人甚至不能同美國工廠的這股浪潮相對抗。雖然他們所征服的帝國擁有豐富的原料資源,但他們卻無法將這些原料轉變成軍需品。一個原因是美國飛機和潛艇炸毀了他們的大部分商船。戰爭開始時,日本擁有大約70o萬噸位的商船;到1945年夏時,僅剩下100萬噸位。因此,日本人發現,不論是將物資運給他們在國外的軍隊還是將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到國內各個工廠,都越來越困難。同樣嚴重的是日本重工業的薄弱。即使日本能得到足夠的原料,但它缺乏利用這些原料的工業手段。人力供應也不足,盡避當時擁擠在本國諸島上的人口有7300萬。因為這一人口中,至少有40%的人從事精耕細作的稻米生產,沒有剩餘的人力來從事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如果日本那時能有10年或2o年的和平時期來開發它新贏得的地區,它原可能成為世界上的強大帝國。但是,它並沒有獲得和平,而是遭受了災難性的失敗。


    1942年8月7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瓜達卡納爾島登陸,邁出了通往東京的漫長道路上的第一步。美國和澳大利亞聯軍在付出沉重代價之後,逐步攻占了新不列顛和新幾內亞的重要基地。被俘的日本人極少極少,因為日本人認為當俘虜是可恥的,很少有人願意當俘虜。拒絕投降的日本官兵所進行的自殺性的拚死衝鋒幾乎已成為盟軍攻取日本人陣地的出現的一般高潮。盡避有這樣的抵抗,美國人的反攻還是席卷了新喬治亞的蒙達、新不列顛的拉包爾、新幾內亞的薩拉莫阿和萊城、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島、馬紹爾樣島的誇賈林島、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到1944年年中時,美國人已占領馬裏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和關島,使日本本土諸島處於新型的b-29轟炸機的射程之內。這是結束日本短暫的全盛時期的開端。


    歐洲的解放1944年至1945年,歐洲基本上已被由東挺進的蘇聯紅軍和從西麵的諾曼底登陸海灘入侵的英美聯軍解放。在這期間,意大利的戰鬥還在繼續,但它同北部的戰役相比隻是外圍戰。同盟國試圖盡快結束意大利的戰爭,於1944年1月在離羅馬僅30哩的安齊奧登陸,並襲擊了德國人在蒙特卡西諾修道院裏的據點。這兩次行動均告失敗,因而意大利戰役陷入令人沮喪的僵持狀態。直到5月中旬,主要由於來自北非的"自由法國"山地部隊的參戰,卡西諾才被攻占。這時,通往羅馬的道路暢通無阻,美法聯軍順著半島的西側推進,英波聯軍則沿著東側挺進。6月5日,馬克·克拉克將軍率美軍第五軍進入羅馬,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羅馬是歐洲大陸上第一個從納粹統治下解放的首都,但這一勝利因第二天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而黯然失色。


    早在1944年2月,同盟國就已開始通過轟炸敵人的工廠、鐵路和海上運輸工具、海岸防禦工事來為"霸王"作戰計劃作準備。在預定進攻發起日之前的最後幾天裏,盟軍已對英吉利海峽擁有絕對的製空權,他們派出了每批達1,00o架的一批批轟炸機,每批轟炸機都攜帶5,000噸炸彈。在英國,進攻的計劃者能從早些時候在地中海和太平洋進行的兩棲作戰中吸取經驗教訓,不過,"霸王"行動具有完全不同的規模。必須將150萬人連同他們的全部裝備,包括重型大炮、卡車和坦克,一起運過英吉利海峽,還必須保證他們在作戰行動展開時的給養供應。因而,盟軍建造了兩座建用於灘頭陣地的巨大的預製碼頭。每一座都和多佛爾港一樣大。其時,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德軍正忙於加固由獨立小地堡、機槍網、大炮以及水雷和水下障礙物構成的"大西洋壁壘"。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月光和潮汐允許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到歐洲大陸時,暴風雨卻來了,它好象要無限期地拖延這次遠征。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將軍將遠征推遲了一天,然後決定於6月6日冒險發起進攻。幸運的是這時暴風雨有所減弱,不過,海上仍波浪滔天,許多士兵是在嚴重暈船的情況下到達對岸。巨大的艦隊由4,000艘商船和700艘軍艦組成。清晨6點30分登陸開始,到第一天結束時,已有326,000人和20,000艘船到達對岸。在奧馬哈和猶他灘頭發生了劇烈的戰鬥,好幾個小時裏,整個遠征隊的命運處於危急關頭。對同盟國來說幸運的是,德國最高指揮部懷疑,諾曼底登陸隻是佯攻,主攻會出現在加來,因為在那裏,英吉利海峽最窄。因此,德國人一直將裝甲部隊留作預備隊,直到最後才動用,但那時已為時太晚,不能擊退入侵者。到預定進攻發起日之後的第五天,灘頭陣地已出現在60哩長的戰線上。應該指出,盟軍從一開始就得到了法國地下遊擊隊的寶貴援助,遊擊隊炸毀了橋梁,切斷了通訊線路,弄翻了德軍列車。


    盟軍作戰計劃通常認為是由蒙哥馬利製訂的,這一計劃要求左翼的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擊退德軍的主要進攻,而右翼訓練有素、機動靈活的美國軍隊則衝出據點,從背後襲擊德軍。7月25日,1500架重型轟炸機將德軍防線炸開了一個缺口,美軍在這些轟炸機的掩護下攻入聖洛的開闊地帶。他們在向前推進時在瑟堡半島俘虜了10萬名德軍。到8月初時,勇敢的坦克部隊指揮官喬治·巴頓將軍正迅猛地穿過法國北部,進逼尼黎。8月15日,美國一個新集團軍在亞曆山大·m.帕奇將軍的率領下,同強大的法國增援部隊一起在裏維埃拉海灘登陸,迅速地向羅納河流域挺進。其時,襲擊敵軍駐地和交通線的法國遊擊隊已下山,正在解放法國中部。德國人由於遭到四麵八方的進攻,便向本國邊境撤退。8月19日,抵抗力量在巴黎公開起義,6天後,法國一個裝甲師和美國一個步兵師解放了這座首都。這時,眾所公認的法國人民的領袖戴高樂將軍揚揚得意地驅車前往巴黎聖母院,去聆聽感恩節的感恩讚美詩。


    這些巨大的勝利使人們產生了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希望。德軍已退卻到齊格菲防線的後麵,在萊茵河前作最後的拚死抵抗。這時,艾森豪威爾在荷蘭東部的阿納姆附近空投了大約3000名美英傘兵。這是一次大膽的冒險行動,其目的是奪取萊茵河上的橋梁,為打過萊茵河、攻入德國心髒地區掃清道路。這一行動最初獲得了成功,但增援部隊未能奮力打過去,結果,德國人包圍並消滅了傘兵的據點。隻有四分之一的傘兵撤回到盟軍的防線。其時,巴頓將軍的坦克部隊正缺乏燃料,由南挺進的法美聯軍也正在阿爾薩斯遇到頑強的抵抗。到10月時,勢態已很明朗,要在這一年取勝是不可能的。


    在西方列強解放法國的同時,蘇聯紅軍正從東方迅速地向前推進。至1944年春,已將德國軍隊趕出克裏米亞和烏克蘭,然後,蘇聯紅軍開始向近200萬德軍發動總攻(而盟軍在法國和意大利麵臨的德軍僅100萬)。在北部,到9月時,蘇聯人已擊敗芬蘭,使其退出戰爭;在中部,他們越過了波蘭的新、老邊界,挺進到華沙城門下;在南部,他們到達了羅馬尼亞中心地區的多瑙河河口。9月,羅馬尼亞年輕的國王米哈伊乘機讓他的國家退出了戰爭,從而為蘇聯紅軍打開了巴爾幹半島的大門。保加利亞也仿照羅馬尼亞的做法,向蘇聯求和並站在蘇聯一邊重新參戰。巴爾幹半島上的德軍這時處於被圍殲的危險之中,開始盡快地撤退。當他們撤退時,南斯拉夫和希臘共產黨領導的抵抗力量從山上下來,接手控製了他們各自的國家——這一發展不久促成了蘇聯和西方列強之間即將到來的"冷戰"。在當地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的援助下,蘇聯紅軍向多瑙河流域上遊地區推進,直到在匈牙利遭到德軍的頑強抵抗為止。


    這時,德國人於1944年12月16日在比利時阿登山脈突然發起進攻,將盟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由於使用了大量的重型裝甲部隊,多霧的天氣又妨礙了同盟國空軍的反攻,所以德國人開創了一塊縱橫50哩的突出地。令人不安的是,他們差點兒攻占了安特衛普的主要補給基地,如果真發生這樣的情況,那就會打亂盟軍的整個作戰計劃。12月24日,天氣終於放晴,盟軍5000架飛機猛轟了德軍的補給線,巴頓和蒙哥馬利分別從南麵和北麵發起反攻。到1945年1月底時,德國人已被迫退回到原先的位置,此後,他們在盟軍的無情壓力下不得不節節敗退。


    在西部的"突出地戰役"猛烈進行的同時,蘇聯人正向波蘭和匈牙利不斷椎進。到1945年2月時,他們占領了華沙和布達佩斯,不過在這之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使這兩座都城成為一片廢墟。由於那年冬天格外溫和,蘇聯紅軍能開進奧地利和德國。4月13日,蘇聯人占領了維也納,並侵占了北部的東普魯斯和西裏西亞。到3月末時,他們正在奮力渡過距柏林隻有40哩的奧得河。


    其時,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法國軍隊正在西線取得相應的進展。從在阿登遭受的打擊中恢複過來之後,他們攻破了"齊格菲防線",推進到萊茵河。在那裏,他們驚訝地發現,退卻的德軍竟忘了炸掉位於波恩以南雷馬根的魯登道夫鐵路大橋。盟軍成群地擁過大橋,不到一個月,就占領了萊茵蘭,並俘獲了25萬名俘虜。這時,盟軍的7個軍迅速地向東穿過正在土崩瓦解的德意誌帝國。4月25日,美國一支偵察隊同蘇軍先頭部隊在將德國一分為二的易北河河邊的托爾高村會師。


    當時,馬克·克拉克將軍正率領他的混合部隊將德國人趕出意大利;他的混合部隊中除了有美國的白人、混血人和日裔美人外,還有英國人、澳大利亞人、新西蘭人、南非人、印度人、巴勒斯坦人、波蘭人、法國人、巴西人和自由意大利人。意大利遊擊隊同法國遊擊隊一樣使敵人不得安寧,盟軍在他們的大力援助下,於4月10日發起了最後的攻勢。兩個星期內,德軍防線就已崩潰,盟軍源源不斷地湧入波河流域,並越過波河到達阿爾卑斯山脈。在米蘭和其他工業城市,抵抗陣線的戰士成功地組織了起義,在盟軍到達前就控製了這些地區。5月2日,德軍駐意大利指揮官簽署了無條件投降的協定。早5天,墨索裏尼在企圖逃往瑞士時已被遊擊隊逮住,並立即被處決。在米蘭,他的屍體和他情婦的屍體一起被吊起來示眾。


    此時,希特勒仍堅持不屈,盡避他的東部戰線和西部戰線全已垮掉。他始終抱著隻要挑起蘇聯與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就能避免徹底失敗這樣的希望。宣傳部長戈培爾不斷提到那些可以擊敗敵人的"新武器",並安慰他的同胞說:"我確信元首將找到一條出路。"這種給自己壯膽的做法是無效的。4月16日,朱可夫元帥向德國首都發起了最後的進攻。9天後,他已包圍這座城市,炮彈不斷地落在希特勒設在總理官邸花園裏的混凝土掩體的周圍。4月的最後一天,希特勒和幾天前剛同他結婚的伴侶愛娃·布勞恩一起自殺。他們的屍體在總理官邸的院子裏被澆上汽油焚燒了,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痕跡。5月8日,柏林向蘇聯人投降,在以後的一個星期中,納粹密使在蘭斯向西方列強、在柏林向蘇聯無條件投降。


    日本的投降德國的投降使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前景更加慘淡。到1944年年中時,他們的本士諸島已遭到以馬裏亞納群島為基地的b-29轟炸機的轟炸。這年年底,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到1945年2月底時.他們已迫使日本駐軍投降。對敵人來說更為嚴重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3個師於3月攻占了硫黃島。這場戰鬥的野蠻程度反映在以下傷亡數字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30,000人中有20000人死傷,日本人死亡20000人,被俘200人。硫黃島離日本本土隻有750哩,而衝繩島離日本本土隻有350哩,6月,經過另一次殘酷的戰鬥之後,衝繩島也被占領。這時,美國空軍將這兩座島嶼用作基地,使日本人口擁擠的城市象德國那樣遭到暴風雨般的轟炸。日本人更易受傷害,因為他們的薄木板和紙板結構的房屋在烈火中就象許多引火物一樣被燒毀。在1944年11月至1945年9月日本人投降的9個月裏,b-29轟炸機對日本進行了32000架次的轟炸,平均每天100多架次。日本人中死亡的或無家可歸的人數猛增到800多萬。


    更糟糕的是,日本人還得準備對付來自東方的進攻,因為蘇聯政府已於1945年4且終止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不過,應對日本參戰負責的軍國主義者不願承認他們的錯誤,不願開始認真的和平談判。就在他們遲疑不決、試圖維護自己的尊嚴時,一連串前所未有的大災難突然來臨,結束了他們的優柔寡斷。


    1945年8月6日,美國的一架b-29轟炸機將一顆原子彈扔在廣島上,炸毀了五分之三的城市,炸死了78,150個居民。第二天,杜魯門總統在電台講話中直布:"16小時前,一架美國飛機向日軍重要基地廣島投了一顆原子彈,這顆原子彈的威力比20000噸梯思梯炸藥的威力還大。它的爆炸力相當於英國''大滿貫''爆炸力的2000多倍,是戰爭史上迄今為止所使用過的最大的炸彈。"在杜魯門發表講話的第二天,即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聯紅軍迅速地越過邊境進入滿洲。蘇聯在德國投降3個月後入侵,其目的是為了履行斯大林1945年2月在雅爾塔會見羅斯福和丘吉爾期間所同意承擔的義務。除蘇聯從陸路入侵外,英國太平洋艦隊在6天航行25000哩之後也加入了海軍對日本的日益猛烈的進攻。最後的打擊是8月9日在長崎市上空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結果使這座城市遭到了同廣島一樣的破壞。極端的日本軍國主義者這時仍反對全麵投降,一時間,戰爭似乎將惡化成由頑固的軍官領導的遊擊戰。但是,天皇在內閣和政界元老的勸說下決定投降,幹8月14日接受了同盟國的最後通牒。9月2日,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裏"號戰艦的甲板上,舉行了正式的投降簽字儀式,麥克阿瑟將軍、尼米茲海軍上將和盟軍高級軍官出席了這一儀式。


    <b>三、世界曆史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b>


    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了對歐洲的全球霸權的破壞,這一破壞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總的說來,這兩次大戰對世界曆史具有相似的意義。不過,它們在細節上存在著種種差別,這些差別對當今的國際舞台有著重要意義。比起先前的霍亨索倫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對歐洲和亞洲舊秩序的破壞要大得多。德國人侵占了整個歐洲大陸,日本人則侵占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但是,這兩大帝國都是短命的。它們到1945年已不複存在,留下了兩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的地區在內的權力真空。同任何意識形態方麵的原因差不多,這兩大權力真空的存在導致了冷戰的爆發,使各交戰國不能在1945年之後立即達成全麵的和平解決辦法。


    兩次大戰戰後時期的另一差別是1945年以後殖民地臣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這與1918年以後帝國權力的加強形成鮮明對照。20年內,歐洲諸幅員廣大的帝國幾乎全已消失。從這一意義上說,這20年是歐洲在政治和軍事上衰落的20年。但與此同時,由於全球日益統一,西方的思想、製度和技術正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傳遍全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時期既是歐洲衰落的時期,又是歐洲勝利的時期——這一點似乎是有悖常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通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塔夫裏阿諾斯並收藏全球通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