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背水一戰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作者:擺爛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什麽?”
孔議麵色沉著而肅穆。
約莫三十歲的年紀,已然有了老學究的風骨,不論是年歲長於他的族老大儒,還是年輕一輩的族內才俊,就沒有一個不對他服氣的。
望著喧鬧的北宗車隊,他的眼神中也有不甘。
但他必須為自己,為此行的隊伍,為家族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他是為了替家族正名而來的。
族人的想法他門清。
無非就是尋個由頭找上門去,廣而告之的來一場文鬥,以此來為南宗孔家正名。
爭一份尊重。
所以麵對族人的詢問,他的態度冷靜而果決。
“自古以來,山東曲阜就是孔家宗廟所在,這是天下仕林公認,乃至於族老們也無法反駁否認的事實。”
“不管先輩在分宗時如何分歧。”
“究竟哪一宗才算孔家正統,如今的衍聖公隻有一個,且在北宗。”
“這是無可分辯的事實。”
“就算你們上門挑釁,廣邀天下仕林都來參加了兩宗文鬥的盛會,甚至拿下了文鬥的魁首,那又如何?”
“若是容易能夠取北宗而代之,自南宋起,兩宗分立爭鬥二百多年,到最後也不會被迫將衍聖公位讓出,致使如今世人都隻知孔家北宗,而將南宗視若無睹了。”
看著攥緊了拳頭,憤憤不平的族中青壯。
孔議最終還是低喝一聲“回去”,將所有人都趕入了為他們挪騰出來的府邸。
在好生安撫了一眾族人的情緒,讓他們盡快安穩下來,溫習經史,做好在四書五經校訂過程中穩紮穩打的準備,也便入房休息了。
不多時。
就在所有族人都安置下來之際,一個身著簡樸,須發皆白,略有些跛腳的老者便如約敲響了房門。
“族老!”
孔議打開房門,將這位隨行而來,平日藏身車隊,替他坐鎮兜底的族老扶進了房裏落座。
再斟上一杯茶。
孔議便照例的聊起一路與道衍同乘馬車時的所有交流。
“今日抵達蘇州府前,這位姚大人倒是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語,隻是在我提及北宗時向我致歉,表示一事不應煩二主,隻是四書五經校訂實在緊要,故與兩宗都發了邀帖,未曾想兩家都應下了。”
“他保證,此番四書五經的校訂唯才是舉。”
“是誰的功勞,功勞的大小,他會一一記錄在案,隻等四書五經校訂完全,統一向朝廷請功。”
“抵達蘇州府後,姚大人本欲追責蘇州府接待失儀,被我攔下……”
一路上的交談內容,抵達蘇州府後道衍的態度,以及族人與北宗會麵之後,那極大的落差,以及南宗族人對北宗自發的敵對情緒等等。
孔議全部合盤托出。
以此請教個中深意,破局的方向,使勁的辦法等。
從這位姚大人抵達南宗,欲要說動南宗族長,也就是他父親參與校訂,他爹就全程將他帶在身邊,接受“人情世故”熏陶。
他爹從一開始就明確告訴他,即便在這場校訂中爭取不到任何的好處,對南宗而言都算是一場磨礪和曆練,隻要他能夠理清楚人與人之間那點門道,學會如何帶領族人,能在校訂中綻放光彩。
其餘一切即便爭取不到,也絕不會吃虧了。
故而即便是到了蘇州府,都還派有族裏的族老替他講學,分析人情世故。
南宗族老思慮片刻道:“老夫未曾與這位姚大人打過照麵,故而至今也分辨不出,此人貨賣兩家究竟有無深意。”
“但就憑這一路他與少族長的態度,老夫可以斷言,其人並不待見孔家。”
“準確的來說是不待見北宗。”
“隻是不知道是其自身與北宗結怨,還是朝廷,亦或是太子殿下,對北宗不待見。”
孔議挑了挑眉。
沉思片刻點頭道:“族老所言甚是,若是朝廷仍對北宗信賴有加,四書五經校定的重任,打一開始就當派遣到北宗手中,而不是讓太子殿下之師出麵主持。”
“這位姚大人邀請兩宗同來,背後竟然有些我等不知道的緣由。”
“邀南宗來,就是為了與北宗打擂台。”
“或是製衡之用。”
族老點點頭,目光透過房屋的牆壁,遙望向北宗的宅地道:“故而我等此行,其實有不少的機遇可以爭取,至少主持四書五經教定的主官對我們是友善的,即便民心在北宗,我們卻也不是一無所有。”
“從古至今,儒家最能興盛的根由,就在於它能適應不同時期王朝和讀書人的需要,不斷作出適應和更迭。”
“如漢朝的大一統,公羊學派。”
“宋時的程朱理學。”
“而到如今的大明朝,南宗若想複興,也應當繼承儒家這種古老的智慧,把握機會,積極求變。”
“今歲朝廷的春闈,族內也有不少子弟參與,單從朝廷如今的試科舉結果來看,族內中榜的子弟,論及經史的理解,有不少上榜者確實不如落榜之人。”
“但他們都有一共性。”
“他們所發部分,都將所學的部分吃透並衍生了自己的見解,做到了學以致用。”
孔議原本還沒察覺。
聽到族老提醒,腦中回檔過那一個個上榜的族內子弟的名單,再綜合一下他與這些族內子弟有限的交流中的表現。
他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就聽族老順了一口茶湯,指引到:“如此,少族長帶領族人接下來在四書五經校訂之中方向便有了參考,那便是順應朝廷所需,力求務實,致用。”
“隻要我們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該是我們的機會,就不會被旁人上下其手的暗中破壞。”
“倘若真拿到了北宗的痛處。”
“適時的替南宗正名,積累名望,不是壞事。”
確定了接下來的目標,分析清楚了自身處境,孔議當即就給族裏修書一封。
一是告知他爹可在適當的時機發動人脈,搖旗呐喊,替南宗正一正名。
二是請族裏幫忙調查。
確認北宗到底是做了什麽手腳,致使觸怒了朝廷。
了解了其中的內情後,他們才更有把握獲得朝廷的支持,借力打力,事半功倍。
孔議麵色沉著而肅穆。
約莫三十歲的年紀,已然有了老學究的風骨,不論是年歲長於他的族老大儒,還是年輕一輩的族內才俊,就沒有一個不對他服氣的。
望著喧鬧的北宗車隊,他的眼神中也有不甘。
但他必須為自己,為此行的隊伍,為家族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他是為了替家族正名而來的。
族人的想法他門清。
無非就是尋個由頭找上門去,廣而告之的來一場文鬥,以此來為南宗孔家正名。
爭一份尊重。
所以麵對族人的詢問,他的態度冷靜而果決。
“自古以來,山東曲阜就是孔家宗廟所在,這是天下仕林公認,乃至於族老們也無法反駁否認的事實。”
“不管先輩在分宗時如何分歧。”
“究竟哪一宗才算孔家正統,如今的衍聖公隻有一個,且在北宗。”
“這是無可分辯的事實。”
“就算你們上門挑釁,廣邀天下仕林都來參加了兩宗文鬥的盛會,甚至拿下了文鬥的魁首,那又如何?”
“若是容易能夠取北宗而代之,自南宋起,兩宗分立爭鬥二百多年,到最後也不會被迫將衍聖公位讓出,致使如今世人都隻知孔家北宗,而將南宗視若無睹了。”
看著攥緊了拳頭,憤憤不平的族中青壯。
孔議最終還是低喝一聲“回去”,將所有人都趕入了為他們挪騰出來的府邸。
在好生安撫了一眾族人的情緒,讓他們盡快安穩下來,溫習經史,做好在四書五經校訂過程中穩紮穩打的準備,也便入房休息了。
不多時。
就在所有族人都安置下來之際,一個身著簡樸,須發皆白,略有些跛腳的老者便如約敲響了房門。
“族老!”
孔議打開房門,將這位隨行而來,平日藏身車隊,替他坐鎮兜底的族老扶進了房裏落座。
再斟上一杯茶。
孔議便照例的聊起一路與道衍同乘馬車時的所有交流。
“今日抵達蘇州府前,這位姚大人倒是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語,隻是在我提及北宗時向我致歉,表示一事不應煩二主,隻是四書五經校訂實在緊要,故與兩宗都發了邀帖,未曾想兩家都應下了。”
“他保證,此番四書五經的校訂唯才是舉。”
“是誰的功勞,功勞的大小,他會一一記錄在案,隻等四書五經校訂完全,統一向朝廷請功。”
“抵達蘇州府後,姚大人本欲追責蘇州府接待失儀,被我攔下……”
一路上的交談內容,抵達蘇州府後道衍的態度,以及族人與北宗會麵之後,那極大的落差,以及南宗族人對北宗自發的敵對情緒等等。
孔議全部合盤托出。
以此請教個中深意,破局的方向,使勁的辦法等。
從這位姚大人抵達南宗,欲要說動南宗族長,也就是他父親參與校訂,他爹就全程將他帶在身邊,接受“人情世故”熏陶。
他爹從一開始就明確告訴他,即便在這場校訂中爭取不到任何的好處,對南宗而言都算是一場磨礪和曆練,隻要他能夠理清楚人與人之間那點門道,學會如何帶領族人,能在校訂中綻放光彩。
其餘一切即便爭取不到,也絕不會吃虧了。
故而即便是到了蘇州府,都還派有族裏的族老替他講學,分析人情世故。
南宗族老思慮片刻道:“老夫未曾與這位姚大人打過照麵,故而至今也分辨不出,此人貨賣兩家究竟有無深意。”
“但就憑這一路他與少族長的態度,老夫可以斷言,其人並不待見孔家。”
“準確的來說是不待見北宗。”
“隻是不知道是其自身與北宗結怨,還是朝廷,亦或是太子殿下,對北宗不待見。”
孔議挑了挑眉。
沉思片刻點頭道:“族老所言甚是,若是朝廷仍對北宗信賴有加,四書五經校定的重任,打一開始就當派遣到北宗手中,而不是讓太子殿下之師出麵主持。”
“這位姚大人邀請兩宗同來,背後竟然有些我等不知道的緣由。”
“邀南宗來,就是為了與北宗打擂台。”
“或是製衡之用。”
族老點點頭,目光透過房屋的牆壁,遙望向北宗的宅地道:“故而我等此行,其實有不少的機遇可以爭取,至少主持四書五經教定的主官對我們是友善的,即便民心在北宗,我們卻也不是一無所有。”
“從古至今,儒家最能興盛的根由,就在於它能適應不同時期王朝和讀書人的需要,不斷作出適應和更迭。”
“如漢朝的大一統,公羊學派。”
“宋時的程朱理學。”
“而到如今的大明朝,南宗若想複興,也應當繼承儒家這種古老的智慧,把握機會,積極求變。”
“今歲朝廷的春闈,族內也有不少子弟參與,單從朝廷如今的試科舉結果來看,族內中榜的子弟,論及經史的理解,有不少上榜者確實不如落榜之人。”
“但他們都有一共性。”
“他們所發部分,都將所學的部分吃透並衍生了自己的見解,做到了學以致用。”
孔議原本還沒察覺。
聽到族老提醒,腦中回檔過那一個個上榜的族內子弟的名單,再綜合一下他與這些族內子弟有限的交流中的表現。
他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就聽族老順了一口茶湯,指引到:“如此,少族長帶領族人接下來在四書五經校訂之中方向便有了參考,那便是順應朝廷所需,力求務實,致用。”
“隻要我們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該是我們的機會,就不會被旁人上下其手的暗中破壞。”
“倘若真拿到了北宗的痛處。”
“適時的替南宗正名,積累名望,不是壞事。”
確定了接下來的目標,分析清楚了自身處境,孔議當即就給族裏修書一封。
一是告知他爹可在適當的時機發動人脈,搖旗呐喊,替南宗正一正名。
二是請族裏幫忙調查。
確認北宗到底是做了什麽手腳,致使觸怒了朝廷。
了解了其中的內情後,他們才更有把握獲得朝廷的支持,借力打力,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