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又怕兄弟苦,又怕兄弟開路虎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作者:擺爛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順勢而為?”
隨著暗室中一陣莫名的沉默,主位上的陸老終於帶著三分譏諷的反問道:“順什麽勢?”
“被朝廷清丈之勢麽?”
“諸位老友,別再自欺欺人了,如今皇家的統禦力,正以一種不講道理的速度急劇膨脹。”
看著這位已年過花甲,兩眼昏花,那身影卻仍在這昏黃的燭光中顯得莊嚴肅穆的陸老。
在場之人無不沉默。
最終,仍是陸老對頭的老叟出言緩和道:“陸老說的是朝廷傳出的田畝清丈之議?”
“此事雖已通過朝廷決議,但就其決議已過一月仍未有半點實質動作,不就能看出,此舉損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就連朝堂上諸多官員都選擇了陽奉陰違,以各種理由推脫嘛。”
“就算是朱元璋不日折返,力主推行。”
“就憑著胡惟庸案朝廷株連的那諸多官員,朝野上下四處缺人的模樣,哪裏有足夠的人手供朝廷去侵占著天下的田畝。”
“況且下民愚鈍。”
“隻要製造些許利益糾葛,再稍稍挑撥,就能讓朝廷派出的官員焦頭爛額。”
“隻要有一處硬骨頭啃不下,其他地方的富商豪族定然有樣學樣。”
“如此一來,田畝清丈之事定會不了了之。”
“實在不行,就整出幾條人命來。”
“如果他朱元璋不是號稱愛民如子麽,田畝清丈,清出了人命來,辦事的官員焉能不受懲處?”
“而一旦懲處了辦事之人,朝野各地的官員竟然也會變得束手束腳,致使清丈功敗垂成,到時就是朱元璋想堅持,他也無人可用了不是。”
聽聞此言。
在場眾人無不目光閃爍,氣氛也恰似融洽了起來。
在座這些富商,都是從亂世中世代經營傳承不斷篩選出來的頂級豪門。
朝廷田畝清丈的難度他們心知肚明。
可也正是因為心知肚明。
才讓他們對陸老危言聳聽的“恐嚇”感到不以為意。
誠然。
陸老的確是他們在元末明初時抱團取暖,渡過危難,所推舉出來的“話事人”。
可如今他們已經“解散”多年。
若不是陸老示警,把事情說的嚴重,他們也不願再湊這個熱鬧。
畢竟,人都是趨利避害。
或許陸老說的的確有遠見和預見性。
但與他們關係已然不大了。
他們個個都過了不惑之年,早就該頤養天年靜享天倫,隻要家業不散不敗,什麽朝廷的田畝清丈,有意打壓,那都是他們子孫輩該麵對的問題了。
麵對著這幫早已人心變化的舊盟友。
陸老那蒼老穩重的麵上,終於浮現出了一抹時不我待的感歎。
“既如此。”
“那就權當老朽浪費諸位一點時間,讓諸位聽聽我這糟老頭子的一家胡言罷。”
在場眾人互相瞥了一眼,都沒再插話。
“諸位都知道,大明立國,靠的是當今那位淮西一脈的殺才為其出生入死。”
“但這幫人打天下還過得去,治天下不行。”
“雖當他們越發驕縱跋扈時,有我等暗地裏順水推舟,火上澆油,江南世子也便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朝堂之中,被當今皇帝重用,以為製衡。”
“隻可惜,由於沈仲榮與劉伯溫不善經營。”
“時至今日,依舊在朝堂不成氣候。”
“所以,我等隻能安分蟄伏,以待天時。”
“原本按老夫所想,今歲胡惟庸謀逆案爆發,淮西黨中的胡黨,定然要遭受牽連清算。”
“朝廷無人可用,不過幾月,定然要破格提拔人才。”
“如此一來,江南一脈的仕子也將順利登台。”
“徹底的站穩腳跟。”
“然而,誰都未曾想到,從三月的一場沙場檢閱起,這大明朝廷,竟然以一種詭異的速度換了氣象。”
在場的人無不消息靈通。
當然知道陸老的意思。
陸老也像進入了狀態,神色逐步凝重道:“先是錄用勳貴子弟,而後推行試科舉,不過幾月,竟為大明朝廷填補了不少空缺。”
“若僅僅隻是這樣,老夫尚且不至於如此失態。”
“因為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
“現如今的大明還內憂外患,朝廷賦稅不足,遂不得已印刷寶鈔。”
“迄今發行寶鈔已有約莫兩千萬貫。”
“朱元璋不通商賈,不知道這數目的含義,我等還不知曉嗎?”
“朝廷的賦稅嚴重不足。”
“沒有我等的支持,這些是科舉的舉止,到任地方也做不出什麽功績,就更別提升官了。”
“朝廷的指令到了地方,依舊是一攤廢紙。”
“就是他老朱家,最多也就在應天府和鳳陽府這一隅之地抖抖威風。”
“說句不客氣的,倘若這寶鈔持續濫發下去。”
“隻等朱元璋一死,我等重金從寶鈔提舉司設計弄幾個主要的匠人出來,說不得都能自行印刷寶鈔了。”
說到此處。
密室中的一眾老頭無不麵露譏笑。
這事對他們來說,真算不上什麽忌諱。
然而,陸老卻在此事壓低了聲音,麵色也變得肅穆。
“可到了今年。”
“不僅原定的寶鈔沒有增加,朝廷居然還接接連開源,賺了數以百萬記的現銀。”
“數以百萬計啊。”
提到此處,陸老右側的老頭麵色煩躁的搶白:“說來實在可氣,蘇州府的那支走私商隊,我去歲就盯上了,隻是忌憚他們朝中尚不明朗的靠山,我才暫時未動他們。”
“今歲胡惟庸倒台。”
“我也終於查明,他們背後的靠山都被一同株連了,隻是忌憚於胡為庸之案的牽連還沒有結束,想著再放他們幾月,再尋機將他們一口吞了。”
“誰曾想,還未過三月,居然就被朝廷抹明派來的什麽試科舉主考盯上,撿了個大便宜。”
“那可是幾代人的積攢,足足二百萬兩的現銀啊!”
這個數目。
就是在場這些老頭也不能不側目。
但對於這倒黴被摘桃子的舊識,他們表麵為之哀到,心中卻樂開了花。
還是那句話。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麽大的便宜沒有他們的份,自然是大家都別想拿好處才心理平衡。
隨著暗室中一陣莫名的沉默,主位上的陸老終於帶著三分譏諷的反問道:“順什麽勢?”
“被朝廷清丈之勢麽?”
“諸位老友,別再自欺欺人了,如今皇家的統禦力,正以一種不講道理的速度急劇膨脹。”
看著這位已年過花甲,兩眼昏花,那身影卻仍在這昏黃的燭光中顯得莊嚴肅穆的陸老。
在場之人無不沉默。
最終,仍是陸老對頭的老叟出言緩和道:“陸老說的是朝廷傳出的田畝清丈之議?”
“此事雖已通過朝廷決議,但就其決議已過一月仍未有半點實質動作,不就能看出,此舉損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就連朝堂上諸多官員都選擇了陽奉陰違,以各種理由推脫嘛。”
“就算是朱元璋不日折返,力主推行。”
“就憑著胡惟庸案朝廷株連的那諸多官員,朝野上下四處缺人的模樣,哪裏有足夠的人手供朝廷去侵占著天下的田畝。”
“況且下民愚鈍。”
“隻要製造些許利益糾葛,再稍稍挑撥,就能讓朝廷派出的官員焦頭爛額。”
“隻要有一處硬骨頭啃不下,其他地方的富商豪族定然有樣學樣。”
“如此一來,田畝清丈之事定會不了了之。”
“實在不行,就整出幾條人命來。”
“如果他朱元璋不是號稱愛民如子麽,田畝清丈,清出了人命來,辦事的官員焉能不受懲處?”
“而一旦懲處了辦事之人,朝野各地的官員竟然也會變得束手束腳,致使清丈功敗垂成,到時就是朱元璋想堅持,他也無人可用了不是。”
聽聞此言。
在場眾人無不目光閃爍,氣氛也恰似融洽了起來。
在座這些富商,都是從亂世中世代經營傳承不斷篩選出來的頂級豪門。
朝廷田畝清丈的難度他們心知肚明。
可也正是因為心知肚明。
才讓他們對陸老危言聳聽的“恐嚇”感到不以為意。
誠然。
陸老的確是他們在元末明初時抱團取暖,渡過危難,所推舉出來的“話事人”。
可如今他們已經“解散”多年。
若不是陸老示警,把事情說的嚴重,他們也不願再湊這個熱鬧。
畢竟,人都是趨利避害。
或許陸老說的的確有遠見和預見性。
但與他們關係已然不大了。
他們個個都過了不惑之年,早就該頤養天年靜享天倫,隻要家業不散不敗,什麽朝廷的田畝清丈,有意打壓,那都是他們子孫輩該麵對的問題了。
麵對著這幫早已人心變化的舊盟友。
陸老那蒼老穩重的麵上,終於浮現出了一抹時不我待的感歎。
“既如此。”
“那就權當老朽浪費諸位一點時間,讓諸位聽聽我這糟老頭子的一家胡言罷。”
在場眾人互相瞥了一眼,都沒再插話。
“諸位都知道,大明立國,靠的是當今那位淮西一脈的殺才為其出生入死。”
“但這幫人打天下還過得去,治天下不行。”
“雖當他們越發驕縱跋扈時,有我等暗地裏順水推舟,火上澆油,江南世子也便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朝堂之中,被當今皇帝重用,以為製衡。”
“隻可惜,由於沈仲榮與劉伯溫不善經營。”
“時至今日,依舊在朝堂不成氣候。”
“所以,我等隻能安分蟄伏,以待天時。”
“原本按老夫所想,今歲胡惟庸謀逆案爆發,淮西黨中的胡黨,定然要遭受牽連清算。”
“朝廷無人可用,不過幾月,定然要破格提拔人才。”
“如此一來,江南一脈的仕子也將順利登台。”
“徹底的站穩腳跟。”
“然而,誰都未曾想到,從三月的一場沙場檢閱起,這大明朝廷,竟然以一種詭異的速度換了氣象。”
在場的人無不消息靈通。
當然知道陸老的意思。
陸老也像進入了狀態,神色逐步凝重道:“先是錄用勳貴子弟,而後推行試科舉,不過幾月,竟為大明朝廷填補了不少空缺。”
“若僅僅隻是這樣,老夫尚且不至於如此失態。”
“因為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
“現如今的大明還內憂外患,朝廷賦稅不足,遂不得已印刷寶鈔。”
“迄今發行寶鈔已有約莫兩千萬貫。”
“朱元璋不通商賈,不知道這數目的含義,我等還不知曉嗎?”
“朝廷的賦稅嚴重不足。”
“沒有我等的支持,這些是科舉的舉止,到任地方也做不出什麽功績,就更別提升官了。”
“朝廷的指令到了地方,依舊是一攤廢紙。”
“就是他老朱家,最多也就在應天府和鳳陽府這一隅之地抖抖威風。”
“說句不客氣的,倘若這寶鈔持續濫發下去。”
“隻等朱元璋一死,我等重金從寶鈔提舉司設計弄幾個主要的匠人出來,說不得都能自行印刷寶鈔了。”
說到此處。
密室中的一眾老頭無不麵露譏笑。
這事對他們來說,真算不上什麽忌諱。
然而,陸老卻在此事壓低了聲音,麵色也變得肅穆。
“可到了今年。”
“不僅原定的寶鈔沒有增加,朝廷居然還接接連開源,賺了數以百萬記的現銀。”
“數以百萬計啊。”
提到此處,陸老右側的老頭麵色煩躁的搶白:“說來實在可氣,蘇州府的那支走私商隊,我去歲就盯上了,隻是忌憚他們朝中尚不明朗的靠山,我才暫時未動他們。”
“今歲胡惟庸倒台。”
“我也終於查明,他們背後的靠山都被一同株連了,隻是忌憚於胡為庸之案的牽連還沒有結束,想著再放他們幾月,再尋機將他們一口吞了。”
“誰曾想,還未過三月,居然就被朝廷抹明派來的什麽試科舉主考盯上,撿了個大便宜。”
“那可是幾代人的積攢,足足二百萬兩的現銀啊!”
這個數目。
就是在場這些老頭也不能不側目。
但對於這倒黴被摘桃子的舊識,他們表麵為之哀到,心中卻樂開了花。
還是那句話。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麽大的便宜沒有他們的份,自然是大家都別想拿好處才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