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衍處得了“擔保”,張“同知”滿意而歸。


    坐上回返府衙的馬車。


    從府衙中帶上了些東西,張“知府”這才再次前往蘇州書院。


    曆經兩月光景。


    當初那些大儒磋商時所立下之豪言,要在蘇州府專門建立一所書院,供四書五經校訂之用,而後還可以用來培養蘇州府乃至整個江南一地的後進學子。


    如今,在這些大儒所在的家族的影響下,外加上孔家兩宗匯聚所帶來的名氣。


    在蘇州府衙牽頭下,許多富商豪族都慷慨解囊,為蘇州書院的建立讚助了不少。


    有了不少外快的幫助下。


    不過一月,一個具有基礎教學,辦公功能的書院,連帶一間用以存放諸多經史的架閣庫便已建成,投入使用。


    雖說作為蘇州府第一書院的門麵,後續還有不少主體區域的工程和裝潢需要精雕細琢。


    但已不影響大儒和孔家兩宗投入四書五經的校訂工作了。


    此時時間尚早。


    書院內還沒多少人。


    除了幾個府衙召來的雜工在書院裏日常清掃,今有幾人早早到來,泡進了架閣庫中。


    而這些人,竟統統都是年長的大儒。


    至於孔家兩宗?


    不好意思,人家兩車隊來時所攜帶的家底中的藏書,都不比架閣庫裏的少了。


    要麽說天下世家門閥千萬。


    真正能被封衍聖公的就一個孔家呢?


    人家是真的底蘊足啊。


    “知府大人早啊?”


    眼見張“知府”的身影又一次出現在書院,早已與這位知府熟絡的幾員大儒,都微笑著與他見禮。


    張“知府”自然不會拿捏姿態。


    要想分潤一份四書五經的校訂功勞,給自己的官途鋪路,自然不能惡了這些校訂四書五經的大儒。


    “幾位先生高義。”


    “本府每次前來,見到的都是幾位,博學如諸位先生尚且每日孜孜不倦的研學,相比之下…孔家那些年輕後輩…唉…”


    “到頭來,弄不好力沒出多少,名頭都被他們占據,這樣對幾位先生而言,屬實太不公平。”


    張“知府”日常煽風點火的收攏著人心,神色無奈,製造著大儒與孔家之間的裏“名利衝突。”


    文人相輕是儒家的通病。


    就好似這次四書五經的校訂。


    初時相邀還不願來,嫌四書五經的校訂跌了孔家的份。


    後來眼見宋濂為首的大儒門開始玩真的,那架勢,活像是要一統四書五經的解釋權,孔家北宗就坐不住了,要麽他們為何要聯係那些學爭之中落敗衰落的家族。


    不就是想著摸清了官學的內容。


    重新校訂一本孔家版的《四書五經》,把文化的話語權死死的攥在手中麽。


    若不是道衍發現的早,逼著孔家人由暗轉明。


    隻怕現在已經惹出不少事端了。


    可如今站到了台前,他們又想要染指更多。


    半月的光景。


    孔家人自身的傲氣在先,又有內鬼在這不停的煽風點火,再加上這確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文化解釋權與話語權的爭鬥,孔家自然寸步不讓。


    自然得罪了不少人。


    不說別的,就連孔家兩宗自己都恨不能鬥個你死我活,更別說這些連日來活沒有幹多少,卻被孔家子弟拖累了他們不少校訂速率的江南大儒了。


    如此一來,大儒們就算對孔字二字再為慎重,卻也不由得對他們這些孔家後人“深惡痛絕”了。


    果不其然。


    被張“知府”這麽一提,在場幾名大儒的麵上或多或少都展現出些許厭惡。


    尤其在被進一步挑撥後。


    覺得自己在這幹實事,孔家子弟拖後腿不說,還想在他完事後,搶走他的功勞和獎金。


    這叫哪門子的聖人之後。


    分明就是一幫無賴土匪。


    被張“知府”這麽一激,這些大儒此刻的心情已然非常不好。


    但多年的研學修養,還是讓他們控製住自己的脾氣,溫吞道:“大人言重了,吾輩讀書人的大宏願,除了修身齊家治國,還有教化天下。”


    “這四書五經的重新校訂,就是教化之功。


    “隻要能夠達成教化天下之宏願。”


    “些許虛名而已……,老夫不在乎。”


    一名大儒拱手作揖,話雖然說的大度,但看他言語的聲音和尖尖咬起的牙關就能聽出來,這其中滿含的怨念。


    看來這仇恨拉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就該按與道衍約定的“台本”進行表演了。


    張“知府”也適時收嘴,一臉敬重的點點頭道:“先生高義,但諸位的付出與功績,本府都看在眼裏。”


    “雖說四書五經都是前人之作,且將校訂成一本。”


    “但諸位先生的校訂之功,按照功勞的多寡,老夫也將一並提舉奏報,希望都能夠列入這本《官學》的署名之列。”


    “最終能批下多少,全看太子殿下的意見。”


    聽到此處。


    在場早到的這幾位大儒無不瞬間呼吸粗壯。


    知府剛剛說什麽?


    署名?!!


    還是署在這四束經校訂過後,合而為一的官學之上?


    這要是能把自己的名字掛上去。


    莫說是即可下九泉見列祖列宗,他們都得和自己陪笑。


    至少也是個流芳百世,族譜單開一本,單列一頁,祭祖頭香的待遇。


    念此,這些大儒們的眼睛都紅了。


    光宗耀祖,就看這一回了。


    原本還想著湊合著和孔家把四書五經校定出來,踐行一下自身所學,達成一把年少輕狂時的理想,完成天下教化的宏願。


    現在,什麽孔家!


    敢和老子爭署名。


    莫說老子,他祖宗十八代都得在九泉下有知,都得和老孔家的先人問候一下族譜。


    思緒紛飛間。


    幾名大儒紛紛擦了擦額頭生出的汗珠,再三的向張“知府”確認道:“知府大人此話當真?”


    “大明方定,天下學風衰敗。”


    “要想將官學的名聲揚出去,非得借立下教化天下之功的諸位先生的名頭不可。”


    “這署名權,也算是互惠互利了。”


    “隻是諸位大儒也得盡心校訂建功才是,否則待到功成一日,我將諸位報上去,卻被妒恨之人以諸位的功績有缺之由,造謠誹謗,將諸位刷下來,豈不是功虧一簣?”


    大儒門聞言都對視一眼。


    沒別的說了。


    開卷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擺爛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擺爛候並收藏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