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千古一帝的含金量?


    當東宮的官員宣讀完聖旨,整個奉天殿內一片死寂,朝堂文武百官俱齊齊上演國粹變臉就可窺探一二。


    縱使身在數百裏開外。


    朝堂的局勢變化,文武百官的訴求,事務,乃至於朝野官員的升遷,地方盤踞士紳的症結,百姓的民心,幾乎都被這一封聖旨吩咐到了。


    可見老朱對百官,對朝堂,對整個大明朝野那無處不在的影響力和掌控力。


    然而最為恐怖的。


    還是這封聖旨內容的本身。


    它所能解讀出來的深意,幾乎就是將一個網羅半個大明,影響大明全境的陽謀明晃晃的擺出來讓你看,你卻對之根本束手無策的絕望。


    常升的目光從那一張張變幻的臉上掃過。


    心頭不由感歎。


    這就是老朱的牌麵啊。


    聖旨的第一段。


    看起來是在安撫人心,給太子鼓勁,平平無奇的父子嘮家常。


    實則就是對紅翎急使軍報的佐證。


    即便拿不出實質的證據,聖旨說有,那就是有,沒有也有。


    也是整封聖旨的核心。


    為什麽說古代皇權至上?


    因為皇權就是公信力,就是大義,口含天憲,金口玉言,概莫如此。


    隻要皇權還代表著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隻要王朝還能禦敵於外,給百姓以太平。


    隻要不是天災人禍,民心盡喪。


    皇帝說什麽,那就是什麽。


    任何黨爭,權鬥,都得在皇權劃定的這個範圍和規則內,否則就是忤逆,大不敬之罪。


    有了這個前提,後續的朝廷政令施行才叫順應天意,師出有名。


    而後第二段。


    戰備清查糧倉軍械,本就是軍中常態。


    放在前頭就是個鋪墊和幌子,但加上了後麵的嚴查,嚴辦,嚴懲,就等同於給所有兵部,工部,戶部,吏部涉及官員的腦袋上戴上了緊箍咒。


    醜話已經說在前頭了。


    就算你對你手下負責的這一塊內容有把握不出岔子,可你敢賭你手下的官員差役就不會出問題嗎?


    一旦涉及嚴查嚴辦。


    順藤摸瓜擴大打擊麵,都是權鬥黨政再正常不過之事。


    而一旦去做,也就算跳了老朱聲東擊西的兩難坑。


    幾乎無暇顧及老朱要推行的清丈田畝,以及魚鱗圖冊的製備。


    一旦田畝被清丈完成,魚鱗圖冊製備妥當,幾乎就相當於官員家裏立身的基本盤被皇帝摸清,而自身的收入概況,產業很難掩藏,所以往後想要偷逃賦稅,貪汙受賄,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是做不到了。


    除非皇帝選擇性忽略。


    這是逼著涉及五軍都督府部的官員要麽丟官,要麽做個清官。


    以此來維護王朝暴力基本盤。


    出去這避暑一個多月,老朱這權謀手段明顯見長啊。


    心中卻不免升起一點疑惑。


    老朱眼下這手段和思路怎麽這麽眼熟,似曾相識,甚至還與他的種種布局基本相合呢。


    奇也怪哉。


    常升搖頭感歎著。


    當然,這條政策能限定的也就是其中部分官員。


    所以針對沒有被針對到的這部分,以及田畝清丈官員與朝野官員沆瀣一氣的可能,老朱直接集中人手,將兩次登榜的試科舉舉子全部調離到了北方,先搞定北方再說。


    一來南方是老朱發家基本盤。


    不能亂動。


    二則也是為了盡快的收攏北境的民心,穩定吏治,


    投入兩次應試,起步六千人,且出身大多寒門的巡查隊伍,加入秋收賦稅的巡查,基本已經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


    同時,以老帶新,也能起到實習培養基層官員的作用。


    屆時不管是重新召集起來到朝廷培訓,還是一鼓作氣的擇期南下,都將成為一股獨立於朝野,且不能忽視的中堅力量。


    而北境這塊朝廷影響力相對薄弱之地,一股腦擁入這麽多待用官員,且一經核查出有問題的官員,巡查的人員還能直接暫代其職務的機製,就相當於一張張給新官畫的大餅。


    這等涉及自身前程,說不定代著代著就能直接轉正為官的好機遇,舉子們可能錯過嗎?


    當然不。


    不僅不會,還會拿出十二分的專注,摒棄一切誘惑,就為了能夠把官位坐穩。


    如此一來,北境官紳串通,為禍一方的局麵就將被莽的千瘡百孔。


    加之幾月前,被朝廷集體退伍安置到北境的那些退伍裏長的配合,徹底將王化北境幾乎已唾手可得。


    此法推行之後。


    糧稅不僅能夠如實征收,以為定例,還能多罰沒不知多少石的糧草。


    但是這手段……怎麽看怎麽和他與朱標曾說的,給那幫子大儒送匾立碑的那出。


    該不會……


    常升的臉先是一黑,旋即又搖頭笑笑。


    抄就抄吧。


    誰讓人家才是爺呢。


    之前一個陣營不好下手。


    現在跳出藩籬了,還有著古往今來最為高效的間諜體係替他在幕後收集情報,看清並照搬自己的布局並進行升級,對善於權謀且政治天賦超絕的老朱而言,實在不算困難。


    甚至於他還有閑心,為了保障百姓的口糧,收攏民心,還提前打預防針,添禁止強買強賣北境百姓的秋收口糧,違者直接抄家流放的條例。


    這是逼這些“坐地虎”買高價糧。


    要麽,就去找糧商。


    要麽就得高價從百姓家裏買。


    前者,必然當出頭鳥,還得給朝廷繳納大量的賦稅。


    後者,則可惠及百姓,替朝廷收攏北境民心。


    而一旦北境安穩了。


    邊疆問題解決了,集中力量的朝廷要想在南方推行田畝清丈,阻力肯定就小多了。


    至於最後一段。


    既是對勳貴武將們的囑托,也是告誡。


    畢竟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支持太子,自然也就該支持朱標的工作和治國方略。


    田畝清丈自然也在其中。


    但對武將們,老朱的提醒就委婉多了,同時還給予他們補償的暗示。


    好生操練。


    上戰場隻要不腿軟,立功了,加官進爵是應有之義。


    如此一來。


    大義在我。


    兵權在我。


    手裏有錢。


    麾下有人。


    試問朝堂這些文官,地方這些鄉紳士族拿什麽借口與朝廷鬥。


    裹挾輿論和百姓?


    你用什麽理由?


    我派更多的人收糧,是為了備戰外敵,保境安民,同時防止朝廷的官員攤派和多收糧稅,是約束官員本身,與百姓何害?


    要是說不出來又有意見,是不是你藏匿了田畝,偷逃了賦稅?


    還是與外敵私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擺爛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擺爛候並收藏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