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四龍
洪荒:吾為地仙之祖,逆天改命 作者:所謂伊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凝視著箭矢激射向遠方,哪吒將手中乾坤弓重新放置於玉台之上,下一刻便臉色蒼白的癱軟在地,額頭滲出細密的汗水,如同溺水之人一般,大口貪婪的呼吸著周身靈氣。
“大善,尋常神人若開此弓,輕則元氣大傷,重則反噬而亡,以爾金仙之境,強開此弓尚完好無損,如此天姿,實乃罕見也。”
聞言,哪吒艱難的抬起頭顱,於昏花的視線中,見城樓之下的老者,不知何時已置身樓中,此時正半蹲在自己身前,伸出滿是褶皺的大手,撫摸自身頭顱。
伴隨著一陣暖流自頭顱之上傳遍全身,哪吒隻覺恍若置身靈氣神海一般,眼神愈發沉重,瀕臨昏迷之際,嗓音細若蚊蠅道:
“爾……究竟何人?”
聞言,老者收回布滿褶皺的大手,依舊保持著笑嗬嗬的模樣,俯瞰著腳下即將昏迷的稚童,他撫須沉思片刻,這才嗓音溫醇道:
“好說,老朽姓張、名百忍、字友人,陳塘關人士也。”
“張……百忍……”
哪吒呢喃一聲,頭顱一歪,沉沉睡去。
不知多久,當哪吒再度睜開雙眸之際,整個陳塘關天幕上空,皆呈風雨欲來之勢,烏雲夾雜著雷電,於雲頭極高處匯聚化作風暴旋渦。
有龐大不知近乎萬丈的巨龍身形,隱於雲霧之中,敖廣碩大的雙眸宛若星辰一般,內裏無盡怒火翻騰,俯瞰著下方陳塘關某處,聲音惶惶自九天傳來:
“李靖,倘若再不交出殺害吾兒的賊子,整座陳塘關皆要同吾兒同赴陰曹。”
此言一出,整座陳塘關百姓皆麵露絕望之色,悲哭之聲不絕於耳。
陳塘關關隘城頭之上,身穿甲胄,腰橫天罡刀的李靖,於烈烈狂風中須發皆張,他抬頭仰望著天幕東海龍主,跪拜在地高聲道:
“龍王容稟,此事乃吾膝下幼子所為,與吾陳塘關百姓並無幹係,吾已派人前尋,且待尋至哪吒,定然親自押解至東海之畔,還請龍王莫傷吾百姓才是。”
“哼!”
敖廣冷哼一聲,豆大的雨水自天幕密集的灑落人間,隻是片刻光陰海水竟已漫過膝蓋,滔天的巨浪呼嘯而來,竟連高聳的城牆也無法承受,晃動不止。
“爾教子無方,應得今日之果,本尊並無等待之意,且待大水淹沒陳塘關,驟時殺害吾兒的賊子自然難逃。”
言罷,不待李靖開口,敖廣龐大的身軀於天幕扭轉,卷起無量海水,朝著陳塘關俯衝而下。
“吾命休矣!”
“唉~”
便在李靖麵露絕望之際,一聲歎息自天地間回蕩傳來。
下一刻,一束淡紫火花自虛空驀然騰升,火花方一浮現,便如同風中柳絮一般飄忽不定,然,熾熱的氣浪將四周溫度驟然拔高,僅一束火花,竟將敖廣所裹挾的滿天海水盡數蒸發化作漫天水汽。
見此,敖廣碩大的雙眸瞳孔收縮,驟然止住向下俯衝的身形。
“道友既已出手,何須藏頭露尾?”
話音方落,便見那一束淡紫火花懸浮之地,一身形高大的道人身影徐徐浮現。
白發高冠,雙眸陰翳的燃燈道人,伸出修長的手指將那一束火花捏在指尖,重新放入靈柩燈內,這才不疾不徐的抬起頭顱,稽首道:
“貧道燃燈,見過敖廣道友。”
“燃燈?”
敖廣呢喃一聲,繼而搖了搖龐大的頭顱,嗡聲道:
“吾並不識得道友,緣何出手阻吾?”
聞言,燃燈並未開口,他負手懸浮於城頭之外,這時,回過神的李靖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連忙躬身而拜。
“弟子,拜見師尊!”
見此情景,敖廣周身雷電迸射,他轉動龐大的頭顱,周身鱗甲緩緩開合,迸發出金戈之聲,嗓音淡漠道:
“一丘之貉也,當真欺吾四海無龍乎?”
先是朝著自家弟子輕輕頷首,燃燈道人這才捋了捋頜下長須,擺了擺手,輕笑道:
“道友莫要急切,貧道雖名號泛泛,然,闡教道友終歸知曉一二。”
此言一出,敖廣果然頓住手中動作,卻並未開口,靜待後者下文。
“貧道燃燈,添為聖人座下,闡教副教主是也。”
“闡教……副教主……”
敖廣呢喃著燃燈道人的言語,見後者一副風輕雲淡,仿佛料定自身會不戰而退一般。
此情此景,敖廣原本悄悄平複的怒火不禁再次翻騰,如同不死火山噴吐熔漿一般,嗓音森寒且淡漠道:
“莫言爾一個小小的副教主,便是聖人親臨,吾也要為吾兒討要一個說法。”
“放肆!”
聞聽此言,燃燈道人陰翳的雙眸驟然緊眯,寬大的袖袍霎時間盈滿氣機,一步踏出,身形便已來至雲頭極高處,目光死死的盯著敖廣龐大的頭顱,厲聲道:
“爾竟敢如此言語不敬聖人,當罰!”
言罷,燃燈道人大手探入袖中,取出一金色缽盂來,正欲抖手拋去,從而擒拿敖廣,忽在此時,整座陳塘關皆驀然震動不止,恍若地龍翻身,海水翻騰,滔天大浪拔地而起。
自陳塘關西、南、北、三麵之地,各有一龐大的頭顱自海底緩緩騰升。
“這……”
見此情景,燃燈道人忙將手中金色缽盂重新收入袖中,掃視了一眼四周,沉思片刻,這才稽首一禮道:
“諸位道友切莫衝動才是,吾闡教同龍族素來交好,一教一族之間因果甚大,爾等如此行徑,豈非欲將吾等反目成仇也?”
此言一出,敖廣不免嗤笑一聲,他搖了搖龐大的頭顱,嗡聲道:
“道友何須顛倒是非,隻要將殺害吾兒的賊子交付於吾,吾等自然退去。”
“這……”
再度掃視了一眼四周,燃燈道人沉吟許久,唯有歎息一聲,輕輕頷首,悶聲道:
“既如此,諸位道友且等候片刻。”
言罷,燃燈道人大手探入袖中,取出一黃色符籙於掌心,淩空虛畫一道繁瑣的符文,符籙驀然自行燃燒,化為灰燼。
不多時,自極遠的天邊外,有道人乘鶴而來。
“大善,尋常神人若開此弓,輕則元氣大傷,重則反噬而亡,以爾金仙之境,強開此弓尚完好無損,如此天姿,實乃罕見也。”
聞言,哪吒艱難的抬起頭顱,於昏花的視線中,見城樓之下的老者,不知何時已置身樓中,此時正半蹲在自己身前,伸出滿是褶皺的大手,撫摸自身頭顱。
伴隨著一陣暖流自頭顱之上傳遍全身,哪吒隻覺恍若置身靈氣神海一般,眼神愈發沉重,瀕臨昏迷之際,嗓音細若蚊蠅道:
“爾……究竟何人?”
聞言,老者收回布滿褶皺的大手,依舊保持著笑嗬嗬的模樣,俯瞰著腳下即將昏迷的稚童,他撫須沉思片刻,這才嗓音溫醇道:
“好說,老朽姓張、名百忍、字友人,陳塘關人士也。”
“張……百忍……”
哪吒呢喃一聲,頭顱一歪,沉沉睡去。
不知多久,當哪吒再度睜開雙眸之際,整個陳塘關天幕上空,皆呈風雨欲來之勢,烏雲夾雜著雷電,於雲頭極高處匯聚化作風暴旋渦。
有龐大不知近乎萬丈的巨龍身形,隱於雲霧之中,敖廣碩大的雙眸宛若星辰一般,內裏無盡怒火翻騰,俯瞰著下方陳塘關某處,聲音惶惶自九天傳來:
“李靖,倘若再不交出殺害吾兒的賊子,整座陳塘關皆要同吾兒同赴陰曹。”
此言一出,整座陳塘關百姓皆麵露絕望之色,悲哭之聲不絕於耳。
陳塘關關隘城頭之上,身穿甲胄,腰橫天罡刀的李靖,於烈烈狂風中須發皆張,他抬頭仰望著天幕東海龍主,跪拜在地高聲道:
“龍王容稟,此事乃吾膝下幼子所為,與吾陳塘關百姓並無幹係,吾已派人前尋,且待尋至哪吒,定然親自押解至東海之畔,還請龍王莫傷吾百姓才是。”
“哼!”
敖廣冷哼一聲,豆大的雨水自天幕密集的灑落人間,隻是片刻光陰海水竟已漫過膝蓋,滔天的巨浪呼嘯而來,竟連高聳的城牆也無法承受,晃動不止。
“爾教子無方,應得今日之果,本尊並無等待之意,且待大水淹沒陳塘關,驟時殺害吾兒的賊子自然難逃。”
言罷,不待李靖開口,敖廣龐大的身軀於天幕扭轉,卷起無量海水,朝著陳塘關俯衝而下。
“吾命休矣!”
“唉~”
便在李靖麵露絕望之際,一聲歎息自天地間回蕩傳來。
下一刻,一束淡紫火花自虛空驀然騰升,火花方一浮現,便如同風中柳絮一般飄忽不定,然,熾熱的氣浪將四周溫度驟然拔高,僅一束火花,竟將敖廣所裹挾的滿天海水盡數蒸發化作漫天水汽。
見此,敖廣碩大的雙眸瞳孔收縮,驟然止住向下俯衝的身形。
“道友既已出手,何須藏頭露尾?”
話音方落,便見那一束淡紫火花懸浮之地,一身形高大的道人身影徐徐浮現。
白發高冠,雙眸陰翳的燃燈道人,伸出修長的手指將那一束火花捏在指尖,重新放入靈柩燈內,這才不疾不徐的抬起頭顱,稽首道:
“貧道燃燈,見過敖廣道友。”
“燃燈?”
敖廣呢喃一聲,繼而搖了搖龐大的頭顱,嗡聲道:
“吾並不識得道友,緣何出手阻吾?”
聞言,燃燈並未開口,他負手懸浮於城頭之外,這時,回過神的李靖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連忙躬身而拜。
“弟子,拜見師尊!”
見此情景,敖廣周身雷電迸射,他轉動龐大的頭顱,周身鱗甲緩緩開合,迸發出金戈之聲,嗓音淡漠道:
“一丘之貉也,當真欺吾四海無龍乎?”
先是朝著自家弟子輕輕頷首,燃燈道人這才捋了捋頜下長須,擺了擺手,輕笑道:
“道友莫要急切,貧道雖名號泛泛,然,闡教道友終歸知曉一二。”
此言一出,敖廣果然頓住手中動作,卻並未開口,靜待後者下文。
“貧道燃燈,添為聖人座下,闡教副教主是也。”
“闡教……副教主……”
敖廣呢喃著燃燈道人的言語,見後者一副風輕雲淡,仿佛料定自身會不戰而退一般。
此情此景,敖廣原本悄悄平複的怒火不禁再次翻騰,如同不死火山噴吐熔漿一般,嗓音森寒且淡漠道:
“莫言爾一個小小的副教主,便是聖人親臨,吾也要為吾兒討要一個說法。”
“放肆!”
聞聽此言,燃燈道人陰翳的雙眸驟然緊眯,寬大的袖袍霎時間盈滿氣機,一步踏出,身形便已來至雲頭極高處,目光死死的盯著敖廣龐大的頭顱,厲聲道:
“爾竟敢如此言語不敬聖人,當罰!”
言罷,燃燈道人大手探入袖中,取出一金色缽盂來,正欲抖手拋去,從而擒拿敖廣,忽在此時,整座陳塘關皆驀然震動不止,恍若地龍翻身,海水翻騰,滔天大浪拔地而起。
自陳塘關西、南、北、三麵之地,各有一龐大的頭顱自海底緩緩騰升。
“這……”
見此情景,燃燈道人忙將手中金色缽盂重新收入袖中,掃視了一眼四周,沉思片刻,這才稽首一禮道:
“諸位道友切莫衝動才是,吾闡教同龍族素來交好,一教一族之間因果甚大,爾等如此行徑,豈非欲將吾等反目成仇也?”
此言一出,敖廣不免嗤笑一聲,他搖了搖龐大的頭顱,嗡聲道:
“道友何須顛倒是非,隻要將殺害吾兒的賊子交付於吾,吾等自然退去。”
“這……”
再度掃視了一眼四周,燃燈道人沉吟許久,唯有歎息一聲,輕輕頷首,悶聲道:
“既如此,諸位道友且等候片刻。”
言罷,燃燈道人大手探入袖中,取出一黃色符籙於掌心,淩空虛畫一道繁瑣的符文,符籙驀然自行燃燒,化為灰燼。
不多時,自極遠的天邊外,有道人乘鶴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