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


    林立群再度嚴厲訓斥康氏,隨即以手勢邀請,親自引領絳鶯與青提進入靈堂之內。


    望著蓮兒安詳的棺柩,絳鶯的眼眶不禁泛紅,她恭敬地點燃了三柱香,深深鞠躬。


    就在她準備退出靈堂的瞬間,耳畔忽然響起蓮兒侄女那稚嫩的疑問,小女孩用奶聲奶氣的嗓音對身旁的侍女說:“姑姑為什麽還不醒來?什麽時候才能陪我玩呢?”


    侍女聞言,淚水奪眶而出,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而蓮兒的侄子,略顯成熟,語氣中卻滿是無法逆轉的悲哀:“傻瓜,姑姑再也不會醒來了,姑姑已經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你才傻!你胡說!”


    孩童間的爭吵,如同針尖般刺痛人心,那稚嫩聲音中的憤怒與不解,像冬日寒風,穿透衣物,直抵旁觀者心底。


    目睹這一幕,絳鶯的眼眸中浮現出一層淡淡的憂傷,作為女子,她能深切體會到那份失去至親的哀痛,內心的悲憫之情愈發強烈,化作一股難以名狀的重量,壓在胸口。


    離開靈堂的那一刹那,光線似乎都變得黯淡幾分。


    絳鶯輕輕拉開繡囊,那精致的布麵上繡著繁複的圖案,內中藏著的不僅是日常瑣碎,更有她與青提之間深厚的情誼。


    她緩緩取出二兩沉甸甸的白銀,交到林管家滿是老繭的手中,那動作裏帶著一份不容置疑的堅定:“林叔,這是我們和青提的一點心意,請不要嫌棄,務必收下,希望能為您和家中帶來一絲慰藉。”


    林管家與康氏臉上同時展現出驚訝與感動交織的神色,那銀光在陽光下閃爍,仿佛帶有一股溫暖人心的力量。


    青提見狀連忙補充道,話語間透著真摯與同情:“我和絳鶯經常在花園裏遇見蓮兒,她那天真爛漫的笑容也常常照亮我們的日子,她的離去,同樣讓我們心如刀割。這一點心意,就當作是我們共同的安慰吧。”


    林管家強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雙手顫抖地接過銀兩,那沉甸甸的分量,在這一刻,仿佛承載了太多言語無法表達的情感與謝意。


    離開林府的路上,絳鶯與青提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無需多言,彼此的心意已經明了。


    青提試圖分擔一兩銀子給絳鶯,那份姐妹情深令人動容,但被絳鶯婉拒,她輕輕搖頭,眼神中既有堅決也有理解,青提讀懂了這份深意,沒有再勉強。


    兩人一路上默默無語,隻聽得鞋底輕踏石板路的聲音,一步步邁向歸途,直至齊芳院內,麵對著趙曼香,兩人不約而同地回答,聲音中透露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


    趙曼香慵懶的姿態裏藏著一絲玩味,那抹笑意似乎在試探,在衡量。


    她的手輕輕拍打著羅漢椅的扶手,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每個字都像是精心布局的棋子,落子間,便決定了他人的命運走向。


    對於趙曼香提出的調職安排,絳鶯的提醒顯得既謹慎又充滿智慧,她深知國公府的名聲在外,一舉一動皆需顧全大局,那句話中包含了對府中聲譽的維護,以及對人性的微妙洞察。


    “少夫人,林家剛經曆喪女之痛,若在此時調整康管家的職務,恐怕會引起外人非議,認為我們國公府缺乏人情味。”


    趙曼香的回應裏含著一絲微妙的情緒,那雙看似笑非笑的眼睛仿佛在評估什麽,而絳鶯則成為這盤棋局中的重要一子,一個需要平衡各方關係,卻又可能不被完全信任的角色。


    “奴婢遵命。”


    絳鶯低垂的眉眼之下,隱藏著複雜的情緒,既有對任務的認同,也有對未來未知變數的警覺。在她看來,每一次挑戰都是靠近目標的機會,即便是處理不討好的差事,也可能是與康管家建立良好關係的關鍵一步。


    安國公府的壯麗景致,園林湖泊,占地廣闊,每一寸土地都透著尊貴與氣派。


    在這個微型的世界裏,絳鶯站在亭階上,猶如畫中人物,她的眼神溫柔卻銳利,審視著下方聚集的仆役們。


    她的出現,對於那些習慣了她溫和態度的人而言,仿佛一塊突然投進湖水中的石頭,激起了層層漣漪。


    她的話語,既有力量又有溫度,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她作為管理者的智慧與公正。


    而她的每一個決定,都在無形中改變著周遭的一切,將這個小小世界推向新的秩序與和諧。


    在這一刻,無論是齊管家的微撇嘴角,還是眾人表情各異的反應,都被她敏銳地捕捉,並一一記在心中。


    這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為了在複雜的府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


    驚訝的情緒在眾人之間悄然蔓延,隻因初掌園林的絳鶯,竟展現出了對垂釣技藝的精通。


    在常人眼裏,要滿載一桶魚往往需耗盡一日的光景,而在她手中,這份收獲卻仿佛隻是片刻的雲煙,轉瞬即至。


    這份超乎意料的能力讓那些曾對她有所輕視的人紛紛收斂了心中的不屑,意識到絳鶯在踏入這片園林前,早已暗暗蓄積力量,做好了周全的準備。


    “是,奴婢謹遵吩咐。”


    王婆子低眉斂目,語氣中滿是恭敬,回答中透著對新主子的認同。


    隨著絳鶯的一揮手,眾人有序散去,她治下既不嚴苛到使人不堪重負,也非一味寬容以至於規矩鬆弛,侍女仆婦無人敢在這樣的管理下懈怠偷懶。


    午後的短暫歇息後,絳鶯特地漫步至園林的湖邊,親自檢視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


    王婆子的確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半個時辰的勤勞耕耘換來了兩大筐如同白玉般晶瑩的蓮藕和一桶活蹦亂跳、鮮美無比的魚兒。


    “王媽媽,您可真是能者多勞啊!常聽人說您垂釣功夫了得,我一開始還半信半疑,如今親眼見證,才知那些傳言並非虛妄。”


    絳鶯的聲音中帶著愉悅的笑意,她的稱呼也由正式轉為了親切。


    王婆子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紅暈,整個人都因此而容光煥發:“絳鶯小姐,這絕非自誇,在咱府裏,如果我說我的垂釣技術排第二,怕是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我對您的能力深信不疑!您實在是太謙虛了,依我看,就算是在全府上下,包括主子們在內,能夠超越您的也是屈指可數。”


    絳鶯豎起拇指,言語間充滿了誠摯的讚賞。


    “哈哈,絳鶯小姐的話真是讓人聽了舒心。”


    王婆子朗聲笑道,接著又悄悄貼近絳鶯耳邊,低語道:“小姐,我為您留下了一小桶魚,打算拿回家烹飪一番,晚上給您送來做夜宵。”


    “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您隻需盡忠職守即可。作為奴仆,最忌的就是存有私心。”


    絳鶯語重心長地提醒,語氣中不失溫柔的關懷。


    王婆子臉色更添幾分羞赧:“哎,是我小看了絳鶯小姐的氣度。”


    “無妨,時日還長,您會慢慢了解我的。還有,如果有機會,我會向世子提及您的技藝,說不定世子也會對您的垂釣之術產生興趣呢。”


    想到林鴻濤偶爾與朋友泛舟垂釣的喜好,絳鶯補充道。


    “多謝絳鶯小姐!”


    王婆子的臉上再次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這可是為主家增光添彩的好機會。


    隨後,絳鶯吩咐一名侍女協助王婆子搬運物品,兩人滿心歡喜地將蓮藕和魚兒送往了萱和院。


    這一係列的舉動,讓王婆子在日後提起絳鶯時總是讚不絕口,更在私下多次維護絳鶯,這些細微的善意,絳鶯都默默記在心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細君藏嬌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折霧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折霧裏並收藏細君藏嬌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