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林丹汗答應購買三千把火銃,王毅臉上浮現了笑容。
在林丹汗的驗貨要求下,王毅讓人將要出售的燧發火銃運到了歸化城。
林丹汗在親自試射了燧發火銃之後,對燧發火銃非常滿意,還表示要購買幾十門火炮。
王毅立即讓人拿來了協議,兩人迅速的簽訂,王毅大發慈悲的送了一批繳獲的鐵甲。
很快,雙方按照協議進行交易。
除了三千把燧發火銃,還有火藥和彈丸等配套工具,火藥雖然是顆粒火藥,但並不是定裝紙殼彈。
王毅派出了三十人,作為教官幫助林丹汗的火器軍進行訓練。
火銃軍的訓練,並沒有多麽複雜,隻一個月的時間,林丹汗組建的三千火器軍,便訓練完成。
王毅當然不可能將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教給林丹汗的士兵。
在三千火器軍成型之後,林丹汗立即對科爾沁等部展開了作戰。
林丹汗看到三千火器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之後,立即覺得四十五萬兩銀子花的很值。
三千火器軍將科爾沁等部落打的落花流水,林丹汗這邊基本沒有什麽損失。
經過幾場作戰之後,雙方的火器軍終於在戰場上進行對決。
在排隊槍斃的戰術之下,林丹汗這邊付出了五百多火銃手的代價,將後金的兩千多火器軍打的全軍覆沒。
莽古爾泰在看到對方的三千火器軍後,以為護民軍加入的戰鬥,立即帶著部下逃回遼東。
林丹汗得到後金的兩千多燧發火銃之後,火器軍進行了一次擴編。
科爾沁等部沒有了後金的幫助,自然不是林丹汗的對手,但投降又不甘心,隻能跟著莽古爾泰逃往遼東,尋求皇太極的庇護。
林丹汗戰勝科爾沁等部之後,獲得了大量的牛羊馬匹,以及不少的錢糧,購買三千把火銃的付出,成幾倍的找補了回來。
嚐到甜頭的林丹汗,又從王毅手中購買了一批火藥和彈丸,然後對著漠北蒙古的部落展開了進攻。
林丹汗的財富,在短短幾個月內得到暴漲,軍隊規模也達到了三十多萬。
而火銃帶來的殺戮,讓草原上的人口開始銳減,各個部落與察哈爾部的仇恨也愈發的深。
兩個月的時間,林丹汗雖然率領大軍征服了半數的漠北蒙古,但卻完全不得民心。
許多部落明麵上是投靠林丹汗,實際暗地裏卻與後金暗通款曲。
這種結果,皇太極非常開心,原本以為要動用大軍,才能征服各大蒙古部落,結果現在都主動表明投靠之意。
不過,皇太極擔心是護民軍直接插手進來,所以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在多番打聽之下,皇太極終於弄清了情況,護民軍根本沒有插手,隻是賣了一些火器給林丹汗。
崇禎七年四月底,皇太極發兵十萬,進入了漠南蒙古,其中新火器營一萬兩千多人,重營五千多人。
林丹汗得知皇太極發兵漠南,心中大驚,立即回師阻擊。
他深知皇太極的厲害,不敢有絲毫懈怠,率領著他的精銳部隊,日夜兼程,奔赴戰場。
皇太極也不甘示弱,他親自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林丹汗的營地進發。
雙方在漠南的草原上相遇,大戰一觸即發。
戰場上,雙方大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尤其是火器軍的對決,是真正的排隊槍斃戰術。
在激烈的火銃聲下,林丹汗這邊的火器軍,占著火銃的優勢,以一換二。
但後金的火器軍人數是林丹汗這邊的兩倍有餘,所以雙方的火器軍,拚了個旗鼓相當。
雙方的火器軍,損失都很大,林丹汗和皇太極都感覺割肉一般的疼痛。
但沒辦法,戰爭必須進行,這關係到雙方的統治地位。
在火器軍數量銳減之後,騎兵便開始有了發揮舞台。
皇太極的騎兵們勇猛無比,他們揮舞著彎刀、弓箭,向林丹汗的軍隊發起了進攻。
林丹汗的軍隊也毫不退縮,他們用弓箭和火槍還擊。
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殺聲震天,雙方大戰多場,互有勝負。
林丹汗的軍隊雖然勇猛,但皇太極的滿八旗軍更加訓練有素,裝備精良。
在皇太極的指揮下,他的軍隊逐漸占據了上風,林丹汗的軍隊開始節節敗退。
林丹汗見勢不妙,下令撤軍。
皇太極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他的軍隊士氣大振,繼續向漠南的深處進軍,對林丹汗緊追不舍,直到進入離歸化城百裏才停下。
歸化城現在在王毅的控製之下,皇太極現在可不太敢招惹。
林丹汗雖然逃得一命,但幾十萬大軍不足一半。
而且,許多部落都不願意在跟著他,就連察哈爾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
這種情況,林丹汗明白草原已經沒有了他的棲息之地,所以決定帶著願意跟隨他的人,往西方前行,他們要踏上成吉思汗曾經征服過的地方。
這場戰役,是林丹汗和皇太極之間的一次重要交鋒,也是漠南地區的一次重大戰役,改變了漠南地區的政治格局。
林丹汗的離開,漠南蒙古出現了統治的空缺。
這麽好的機會,王毅自然不可能錯過,直接發兵五萬,將後金趕了出了漠南蒙古,並進行了控製,漠南蒙古改名為內蒙古。
也就是說,林丹汗與皇太極忙活一場,最終得利的人卻是王毅。
控製了漠南蒙古之後,王毅開始收服漠南蒙古的各個部落,讓其歸入軍民府的統治之下,劃分牧場,待遇與之前收服的牧民一樣。
軍民府治下地盤翻幾倍,要做到的事情同樣大增,從漠南的西部,到漠南的東部,那可是跨越幾千裏之遙,光鐵路的修通,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工程。
而且,王毅還計劃在漠南蒙古修建十五座城市,多條水泥路。
治理的疆土擴大,護民軍的規模也必須進一步擴充。
所以,王毅下達了將護民軍擴充至二十萬的命令,並在西域邊上進行駐軍。
等軍民府將內蒙消化之後,護民軍就會考慮對西域和漠北蒙古動兵,即後世的新疆和外蒙。
在林丹汗的驗貨要求下,王毅讓人將要出售的燧發火銃運到了歸化城。
林丹汗在親自試射了燧發火銃之後,對燧發火銃非常滿意,還表示要購買幾十門火炮。
王毅立即讓人拿來了協議,兩人迅速的簽訂,王毅大發慈悲的送了一批繳獲的鐵甲。
很快,雙方按照協議進行交易。
除了三千把燧發火銃,還有火藥和彈丸等配套工具,火藥雖然是顆粒火藥,但並不是定裝紙殼彈。
王毅派出了三十人,作為教官幫助林丹汗的火器軍進行訓練。
火銃軍的訓練,並沒有多麽複雜,隻一個月的時間,林丹汗組建的三千火器軍,便訓練完成。
王毅當然不可能將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教給林丹汗的士兵。
在三千火器軍成型之後,林丹汗立即對科爾沁等部展開了作戰。
林丹汗看到三千火器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之後,立即覺得四十五萬兩銀子花的很值。
三千火器軍將科爾沁等部落打的落花流水,林丹汗這邊基本沒有什麽損失。
經過幾場作戰之後,雙方的火器軍終於在戰場上進行對決。
在排隊槍斃的戰術之下,林丹汗這邊付出了五百多火銃手的代價,將後金的兩千多火器軍打的全軍覆沒。
莽古爾泰在看到對方的三千火器軍後,以為護民軍加入的戰鬥,立即帶著部下逃回遼東。
林丹汗得到後金的兩千多燧發火銃之後,火器軍進行了一次擴編。
科爾沁等部沒有了後金的幫助,自然不是林丹汗的對手,但投降又不甘心,隻能跟著莽古爾泰逃往遼東,尋求皇太極的庇護。
林丹汗戰勝科爾沁等部之後,獲得了大量的牛羊馬匹,以及不少的錢糧,購買三千把火銃的付出,成幾倍的找補了回來。
嚐到甜頭的林丹汗,又從王毅手中購買了一批火藥和彈丸,然後對著漠北蒙古的部落展開了進攻。
林丹汗的財富,在短短幾個月內得到暴漲,軍隊規模也達到了三十多萬。
而火銃帶來的殺戮,讓草原上的人口開始銳減,各個部落與察哈爾部的仇恨也愈發的深。
兩個月的時間,林丹汗雖然率領大軍征服了半數的漠北蒙古,但卻完全不得民心。
許多部落明麵上是投靠林丹汗,實際暗地裏卻與後金暗通款曲。
這種結果,皇太極非常開心,原本以為要動用大軍,才能征服各大蒙古部落,結果現在都主動表明投靠之意。
不過,皇太極擔心是護民軍直接插手進來,所以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在多番打聽之下,皇太極終於弄清了情況,護民軍根本沒有插手,隻是賣了一些火器給林丹汗。
崇禎七年四月底,皇太極發兵十萬,進入了漠南蒙古,其中新火器營一萬兩千多人,重營五千多人。
林丹汗得知皇太極發兵漠南,心中大驚,立即回師阻擊。
他深知皇太極的厲害,不敢有絲毫懈怠,率領著他的精銳部隊,日夜兼程,奔赴戰場。
皇太極也不甘示弱,他親自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林丹汗的營地進發。
雙方在漠南的草原上相遇,大戰一觸即發。
戰場上,雙方大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尤其是火器軍的對決,是真正的排隊槍斃戰術。
在激烈的火銃聲下,林丹汗這邊的火器軍,占著火銃的優勢,以一換二。
但後金的火器軍人數是林丹汗這邊的兩倍有餘,所以雙方的火器軍,拚了個旗鼓相當。
雙方的火器軍,損失都很大,林丹汗和皇太極都感覺割肉一般的疼痛。
但沒辦法,戰爭必須進行,這關係到雙方的統治地位。
在火器軍數量銳減之後,騎兵便開始有了發揮舞台。
皇太極的騎兵們勇猛無比,他們揮舞著彎刀、弓箭,向林丹汗的軍隊發起了進攻。
林丹汗的軍隊也毫不退縮,他們用弓箭和火槍還擊。
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殺聲震天,雙方大戰多場,互有勝負。
林丹汗的軍隊雖然勇猛,但皇太極的滿八旗軍更加訓練有素,裝備精良。
在皇太極的指揮下,他的軍隊逐漸占據了上風,林丹汗的軍隊開始節節敗退。
林丹汗見勢不妙,下令撤軍。
皇太極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他的軍隊士氣大振,繼續向漠南的深處進軍,對林丹汗緊追不舍,直到進入離歸化城百裏才停下。
歸化城現在在王毅的控製之下,皇太極現在可不太敢招惹。
林丹汗雖然逃得一命,但幾十萬大軍不足一半。
而且,許多部落都不願意在跟著他,就連察哈爾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
這種情況,林丹汗明白草原已經沒有了他的棲息之地,所以決定帶著願意跟隨他的人,往西方前行,他們要踏上成吉思汗曾經征服過的地方。
這場戰役,是林丹汗和皇太極之間的一次重要交鋒,也是漠南地區的一次重大戰役,改變了漠南地區的政治格局。
林丹汗的離開,漠南蒙古出現了統治的空缺。
這麽好的機會,王毅自然不可能錯過,直接發兵五萬,將後金趕了出了漠南蒙古,並進行了控製,漠南蒙古改名為內蒙古。
也就是說,林丹汗與皇太極忙活一場,最終得利的人卻是王毅。
控製了漠南蒙古之後,王毅開始收服漠南蒙古的各個部落,讓其歸入軍民府的統治之下,劃分牧場,待遇與之前收服的牧民一樣。
軍民府治下地盤翻幾倍,要做到的事情同樣大增,從漠南的西部,到漠南的東部,那可是跨越幾千裏之遙,光鐵路的修通,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工程。
而且,王毅還計劃在漠南蒙古修建十五座城市,多條水泥路。
治理的疆土擴大,護民軍的規模也必須進一步擴充。
所以,王毅下達了將護民軍擴充至二十萬的命令,並在西域邊上進行駐軍。
等軍民府將內蒙消化之後,護民軍就會考慮對西域和漠北蒙古動兵,即後世的新疆和外蒙。